点燃学生“质疑”的火花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en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根据新课程的标准和要求以及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更新教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质疑思维,用自己的智慧之火来点燃学生“质疑”的火花.
  【关键词】 质疑;点燃;创新能力;课堂提问;鼓励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个现代的学生不怕他问题多,就怕他没有问题,不怕他质疑能力强,就怕他没有质疑的能力. “问题”和“质疑”本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 从历史上看,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没有“苹果为什么会落到地上”的问题,牛顿就不会发现万有引力,没有“母鸡能孵出小鸡来,我为什么孵不出来”的问题,爱迪生也就不会有发明电灯的动力.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设疑﹑释疑的过程,是以问题为核心展开的. 数学课堂教学下怎样点燃学生“质疑”的火花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努力:
  一、转变教师角色观,从“辛勤的园丁”转向“智慧的园丁”
  以前的数学课堂,有许多教师总是利用问题牵引教学,学生在回答教师的提问时,也按教师预设的思路一步步完成知识的掌握,而自己积极思维的时间和空间有限. 那么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将决定数学教师的角色将发生质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纯粹的“辛勤的园丁”,而是运用自身能力和智慧点燃学生“质疑”的火花的新型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更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有效促进者. 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将探究的时间留给学生,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制造的乐趣、发现的乐趣.
  二 、营造质疑氛围,引导学生质疑
  波利亚认为:“参与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积极地参与发现工作,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猜测来实现的. ”课堂教学中如何从猜测入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利用合情推理或逻辑推理验证猜测,从而理解概念,把握规律,知晓原理.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问题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设计各种情境,想方设法引导及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产生各式各样的问题,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一个充满问题的课堂,才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才能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点燃学生“质疑”的火花. 所以,教师能否恰到好处地设置有价值的问题,学生能否在质疑中提出有挑战性和吸引性的问题,并解决问题,才是课堂学习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
  教学片段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若P是正方形ABCD对角线上的一点,链接PB,PD,则图中的三角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到了三个结论:
  接着再请大家猜想:若这个四边形分别为矩形、菱形,则上述结论成立吗?学生通过再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上述三个结论仍然成立. 至此,学生的思维火花已被点燃,探索的热情在持续. 一学生提出问题:若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上述结论还成立吗?经过大家的验证,结论确实成立. 又有一名学生提出:若这个四边形是一般的四边形,三个结论也是成立的吗?经过大家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最后得到的结论是:一般四边形中,1、2不一定成立,3肯定成立. 上述设计的探究性学习,使学生亲身经历了“猜测—验证—发现”的过程,体验了知识的形成和生长,感受到了探究知识的乐趣.
  所以一堂好课,一堂有价值的好课,一定是一堂充满质疑与问题的课堂,充满思考的课堂,学生思维活跃,敢于、善于、巧于提出质疑与问题的课堂. 我们一定要警醒,学生的头脑不再是被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问题”就是能点燃这支火把的导火索,质疑的火花一旦点燃,创新的火焰就会熊熊燃烧.
  三、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和创新的能力
  从历史上看,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 数学学习也是如此,要培养学生发现和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 第一,教师可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 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难易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的问题就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地去解决,去创新. 第二,教师要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 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
  总之,教师不要轻易泯灭学生的创新之火,要鼓励学生多尝试一点“无中生有”“异想天开”的事. 只要有利于质疑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现实和未来的需要,哪怕是微不足道或幼稚可笑,都应该受到赏识和鼓励. 只有在教学中,始终注意去点燃潜藏在学生身上的“质疑”的火花,才能使学生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标新立异,走进新的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徐明华.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原则[J].初中数学教与学,2009(02).
  [2]高丽.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解决”[J].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2014(11).
其他文献
有人说,教师是个孤独的职业,每个孩子身上发生的事情,每堂课上生成的问题都不同,只能自己独立去解决,其他人无法体会和帮忙. 但是在二年级第二学期“轻与重”的教学过程中,却让我深切体会到教师间交流合作的重要性,那绝对是教学相长的. 作为一名教龄不长的青年教师,要上好一节课,不光要靠自己的辛勤准备,还要多收集众家看法,多多磨课.  一、第一次授课  刚才我们用了这样的方法,现在我们试试别的方法.  在学
【摘要】本文作者就当前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问题教学中,如何转变初中生的数学问题学习探析方式,从三个方面对此做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教学;学习方式;教学效能;刍议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要素,各自在课堂活动进程中发挥着积极显著的作用.教育实践学指出,教学实践活动中,只有将教学组成要素摆在正确的位置,发挥各自的独特作用,才能实现教学实践活动进程的切实推进,
【摘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步步推进,逐渐将学生引入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于此,本文笔者着重探究初中数学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 初中数学;循序渐进;数学素养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并不是指老师对教材内容的认知过程代替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而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受到老师的
【摘要】针对当前学生数学学习负担过重的现状,从教学模式、应试教育、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分析现状存在的原因,继而阐明“减负可以增效”,并就“减负增效”的教学案例展开分析,对减负增效的策略进行反思,改变教学方式,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交流、讨论,从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数学素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减负增效  目前高中数学学习负担重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何改变这个现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
【摘要】 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一直是广大数学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策略. 但是许多教师却没有理清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它们是紧密相联、相辅相成的,特别是自主探索更是学生合作交流的基础. 学生在合作交流之前,要通过自主探索来激发他们合作交流的欲望. 本文从自主观察、自主思考、自主评价三个维度,谈一谈如何让自主探索成为学生合作交流的坚实基础.  【关键词】 观察;思考;评价  《数学课程标
探索类试题是一种重在探索的解答题.其特点是条件或者结论呈现不明显,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索,可能是由条件探索结论,也可能是由学过的结论去探索一个新的结论,具有开放性.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需要具有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运用平时所积累的数学经验以及基本思想方法,独立地解决问题.近年来,江苏和南京的中考数学试题常常出现探索类试题,而学生解答的结果却不是很好.本文借助两道探索类试题,从探索类试题的类型,学生解题错误的
【摘要】 互动式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方式,就是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之间心灵上的一种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充满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的互相影响和互相活动过程.  【关键词】 互动式教学;探究;精彩  《新课标》修订稿指出:“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 在教学中,教师应设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学
【摘要】 教学中,学生总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反思教学,我们是否真的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是否考虑了学生的认知特点?文中针对一个数学问题,教学通过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等一系列的数学思维活动,展开几何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展空间思维,建立空间观念.  【关键词】 经历过程;观察;操作;想象;空间观念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摘要】 讲求教学艺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育教学的高效. 教师如何把知识“呈现”给学生,其中大有学问,需要不断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 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显得比较单调和枯燥,这就需要我们数学教师要更加勤奋,深入钻研,用多种多样艺术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把“知识教育”真正变为“启智教育”.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艺术;激趣;启智  小学生
“一一列举”这节课是针对特殊问题情境的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运用列举的策略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列举策略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教师的引导是否得当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理智选择.“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创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