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如何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y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正值他们成长的关键时期,缺乏关爱和教育,对他们的成长带来了不利影响。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点。班主任,面对留守儿童教育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尽力地拿出对留守儿童教育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 留守儿童 教育 班主任 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获取家庭收入,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很少,这些儿童集中起来就变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家长外出打工无暇顾及子女的成长和教育。这些孩子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和温暖,缺乏监护人细致的学习引导和管理,使他们在学习、生活、身心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学习问题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身边,对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帮助和监督大大减少,甚至完全没有了,使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一种无人过问的状态。渐渐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精力不放在学习上,于是其学习情况会日渐下降,很容易一蹶不振。
  (二)生活问题留守儿童尤其是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那部分儿童,其生活状况是不容乐观的。留守儿童的父母之所以抛下自己的孩子外出打工,多数是因为家庭务农的收入无法让自己的家庭过上稳定的生活,所以生活困难是留守儿童家庭的普遍特征。父母离开后,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在节俭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在极度节俭的状态下过着维持温饱的生活,往往忽略了此时正是儿童发育长身体的时期,需要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搭配;甚至在生病的时候,也往往没有能力和条件去医院就医,只能采取一些简单的、传统的方法治疗,或者干脆硬“拖”;
  而青壮年的劳动力离开乡村去城市打工,留守的老弱病残成了农业的主要劳动力,留守儿童也不得不加入到劳动者的队伍中去,即使他们不去干那些高强度的体力活,也要承担各种家务劳动,过早的分擔家庭负担对他们的健康成长的影响也极大。这些都是留守儿童中常见的生活问题。
  (三)心理问题
  这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甚至是他人监护、无人监护,使家庭温暖缺失的留守儿童心理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多在性格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郁和孤僻,很难融入正常的同龄人群体。由于无人引导只能靠自己对生活及社会的理解生活并发展自己,于是道德滑坡、学习偏差、心理缺失等现象在他们身上不可避免地出现可。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
  
  造成这些问题的客观原因,具体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是监护不力。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或亲友临时监护,这些监护人大多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不能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现象。
  二是缺乏抚慰。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违法犯罪的倾向。
  三是疏于照顾。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
  
  三、对留守儿童教育的班主任工作建议
  
  为了关爱留守孩子,保障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班主任应尽力地担负起留守儿童教育这一任务。那么,班主任应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呢?
  我是从事农村小学教育的,总结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认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就老师方面能做的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班级留守儿童档案
  应该建留守儿童档案。学生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性格、特长、爱好;身体状况,有无病史;学习成绩,学习态度;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父母姓名、外出工作地址、联系电话;第二监护人姓名、与儿童关系、住址联系电话。建立动态监测机制时常更新档案,保证“留守儿童”关爱不留死角,这样才能随时了解儿童的状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并且班主任要制定具体详细的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配合学校大力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教育的氛围,积极参与,把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排上日程、摆上桌面,认真贯彻落实,真正使班级成为留守儿童学文化、学做人的临时家园,发挥主角作用。
  
  (二)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心里话无处倾诉,委屈无处诉说,与生俱来的骨肉亲情无处表达。孩子来到学校,班主任既要做老师,又要做家长。爱是具体的,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例如我每天早晨很早就到校巡视教室,重点关照留守学生有没有到齐,遇到天冷或天热的时候,看看他们衣服穿得是否合适,早上是否都吃过了早餐,各种学习用具都是否带齐了。集体活动前要安排好应必备的用品等。总之,多关心留守学生的饥寒冷暖、喜怒哀乐,有事没事,事事关心,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他们从心理上感受他们和别的学生一样,并不孤单。不歧视留守学生,使他们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如此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被歧视情绪,而理解了老师的苦心。
  班上成立留守儿童“爱心小组”,以班干部和优秀学生为成员,他们每个人与一至二名留守学生结成对子,在生活、学习上给予留守儿童帮助,让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用真情感化他们,以情育人、以情感人。利用春节、假期孩子父母返乡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充分交流,要求家长采取多种方式与儿童交流、沟通,多关心儿童的身心健康,让儿童体会到父爱母爱,形成合力效应。要随时洞察学生心理,要倾听留守学生的心声。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这也正是作为班主任的职责所在。
  
  (三)联系家长,让留守儿童感知被“爱”
  充分关注到留守儿童的个性心理和需求,把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以及各阶段变化情况记录下来,且有针对性地对这些留守儿童进行个别教育、进行补偿教育,并主动与学生监护人联系。孩子对父母的那种牵挂和思念是什么也不能代替的,因此,建立与他父母的联系,成为他和父母感情的传递者,这是改正孩子各种毛病的好方法。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与他的父母通信、通电话,介绍孩子的情况,向孩子传达父母对他们的爱,每当学生出现什么错误时,班主任既是他的教师,更是父母的代言人,他感觉到有人在爱他,并且这种爱就在身边,学习成绩就慢慢地的 提高。把他的一点一滴都向他的父母转达,看着孩子那种信任的表情,会觉得所有的工作都是值得的。
  
  (四)感化留守儿童,学会关爱他人
  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祖孙同堂”。祖父母过分的溺爱,使得孩子认为父母不在身边,我就是家庭的“老大”,只求得到他人的关爱,却很少关爱他人。如何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呢?本班有一位同学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由家中年近七十的奶奶照顾,在“联亲”活动中听奶奶说,这个孩子在家里什么都不愿做,连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全是由奶奶包办的。我知道,他的惰性有一些是源自奶奶的溺爱,让他只懂得收获,不知道付出,不懂得去关心他人。在这以后,我经常周末到他家去,帮他奶奶做事,并故意把老人力不从心的地方指给他看,并教育他父母不在家,就更应该帮助父母去照顾老人,这是他的责任,也是他的义务。这位同学逐渐地变勤快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都自己做,奶奶做不动的事,他都主动给奶奶帮忙,并且周围邻居有什么事情自己能做,也都去认真地做,从爱自己家的长辈开始,学会了关心周围的人。
  
  (五)需要特别强调的方面
  首先要与家长建立亲密和谐的關系。利用家访和家长会,与留守家里的监护人很好的沟通,在同他们的沟通中,教师有意地提高他们监管孩子的能力和责任心,使其配合学校、教师一起管好孩子。这样一来,教师成了监护人、孩子们的亲人,留守孩子的心理也不再孤单。
  其次是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班主任应放下架子,走进留守儿童的生活,主动地承担一部分照顾他们生活的责任,用亲切的话语去打动他,以诚挚的情感去感染他,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孩子都会很高兴,会从心里觉得你是个可亲的老师、朋友,也会以优异的表现回报你;切不可施行体罚、讽刺、挖苦他们,这样学生会越发感到自己不被尊重、理解、信任和宽容,越发产生羞愧、自卑、不思进取、逆反等心理,和你的距离只能是越来越遥远。我给学生每人一个记事本,要求他们学会把当天教师布置的各种作业、任务记在本子上,回家后一一对照完成,养成良好的自理能力;要求他们坚持每天写日记,把一天最值得写的事记叙下来,并谈自己的感受。尽管我是数学老师,孩子日记也每天查阅的,以了解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积极的一面给予鼓励,消极困惑的给予疏导,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心态。
  再次是不断为孩子的成长施加养料。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活动,特别是每年的“母亲节”、“父亲节”的活动,培养了孩子亲情关系,孝敬长辈的传统美德。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如:感恩教育,为留守学生集体过生日、唱生日歌、送小礼物、送祝福等。让留守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受到教育;同时,要经常组织他们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业余生活,以此来弥补亲情关系的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让多彩的活动成为留守儿童成长的乐园。让学生养成多方面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展。
  最后,班主任要做心理医生,要适时开展心理辅导。以心理辅导的方式了解学生在想什么,这样一方面可以弥补留守儿童的感情缺失,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加强学生教育。但是一定要注意保护好他们的隐私,不能对学生造成伤害。要站在留守儿童的角度去看问题、做工作,不然这个工作很难取得成效。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找根源。
  通过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使他们走出阴霾,见到了阳光,找到了方向,得到了宁静。回顾多位留守儿童的进步历程,我认为班主任更应该有一个的高度认识和重视,政府已经提出:“落实农村留守儿童管理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加强妇女儿童工作的重要内容。”虽然教育好留守儿童不单单是学校老师的责任,但只有通过我们共同探讨教育的客观规律和有效方法,才把此项工作抓好、抓实,确保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更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们要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态度,把更多的关爱和呵护给这些心灵最脆弱的孩子们。
其他文献
所谓的“五音不全” 是喉咙部位形状和肌肉的缺陷造成的.五音不全的人唱歌跑调自己并不知道.其实天生的五音不全的人还很少,“一个人,只要能说话,能发出声音,他都能唱出动听
爱美是人的天性,中学生也不例外。尤其是当今的世界,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通过各种渠道,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追求美的方式。经济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追求美的客观条件,同时,也从不同程度上有助于满足中学生追求美的强烈愿望,但是,由于处于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中学生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又存在着明显的弱点。  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实践证明,音乐、美术等课程作为人文学科的重
收集CD唱片是我多年来的习惯,一来自己喜欢音乐,喜欢音响,同时也是影音行业从业人员,所以多年来一直坚持下去。但在收集CD唱片的同时,我又不断地用抓轨软件将CD唱片保存到NAS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工程建筑随之不断增加,在这些工程建筑中,有很大一部分采用的都是土建结构,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混凝土结构.然而,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摘要 采用综合研究方法,对乌鲁木齐市9所高级中学的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并提出改变现状的对策。  关键词 乌鲁木齐中学 体育教学 对策研究    中学体育教学目标、任务从1978年教育部颁布的十年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到1997年原国家教委《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其核心内容没有明显改变,即强调了3方面内容:身心健康,体育知识技能,思想品德,但体育的功
新课改自提出到目前已有近十年时间,但是否人人在教学中真正贯彻执行恐怕要打一个问号,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新课改的理解以及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一、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新课改强调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参与性,强调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最终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诸方面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体育教师要
摘要 校本教研是学校教科研工作中,以教师任职学校为主阵地,以教师互教互学为基本形式、以在岗自学为主要途径的一种研修模式,校本教研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在以学校为主阵地的教师培训过程中,如何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和实践性,努力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现代教育素质和创新精神的优秀教师是我们有待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 校本教研 教师 专业发展    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目
劳技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属综合实践活动课。那么,面對新课程、新课标、新理念,如何实施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呢?我认为,构筑充满活力的小学劳技课堂是顺应新课改、实施新课程的有效举措。所谓“充满活力的劳技课堂”,就是“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多样,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并全面参与教学项目的设计、制作和评价过程,其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得到有效培养的课堂。”具体做法是:    一、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创新兴趣   
青岛重庆路第二小学创建于1956年,现有18个教学班,671名学生,专任教师58人.学校实施“厚基础、助发展”的办学理念,恪守“文明、创新、尊师、爱校”的校训,先后获得“国家级
马斯洛从心理学角度认为:审美是儿童的一种基本需求,儿童普遍有道德美、智育美、行为美、艺术美的需要——“只有美才能满足他们的热望。这种现象几乎在所有的健康儿童身上都有所体现”。基于这种指导思想,近年来,我校老师在创办美育特色学校过程中,努力实践教育教学的审美化,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以境美育德、教美益智、艺美激趣,从整体上促使学生和谐发展,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一、境美育德    环境的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