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明理 快乐思品课堂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1118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途径。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必须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陶冶情感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的全过程,让学生做到"乐学"、"爱学",如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对课堂教学的效果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思品课组织教学中我们通常安排新课导入、学文明理、指导行为、总结拓展四大环节。但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注重激情激趣,以情明理,情理交融,方能指导行为,内化品德。
  一.以境引情,激发趣味课堂
  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尤其在思品课的教学中带领学生步入教学情境中,学生更能在情境中辨是非,明事理。在平常教学中我们往往通过采用故事、角色朗读、质疑、谜语、儿歌、多媒体演示、启发谈话等生动的形式,达到"境生情,情激趣,情载理,理导行"的有效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家庭树》一课中,我在课前布置让学生收集大量自家的生活照片,在课堂上进行呈现。因为照片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学生最为熟悉,用照片这一元素唤起学生对家庭的认识,对家庭的了解,学生的求知欲高涨,为后面的学习铺下了感情基础,激发了课堂的趣味性。
  二.以情载理,追求有效课堂
  思品课的教学课程资源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教学内容本身就附有浓重的感情色彩,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促进学生情感内化,才能使学生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教学中我总是注意把握好"学文明理"这一重头戏,以激情作为载体,紧扣教材,突出学科性,讲究准确性,力求趣味性,注重实效性,以情载理,情理交融。
  例如《家庭树》一课中,在认识自己家庭及亲戚这一部分,我通过出示课件分析“家庭树”的构成,利用调查让学生理解“家庭树”的组成成员的兴趣爱好,目的是让他们更加熟悉自己的家庭成员,有沟通才能生感情,为以后体验家庭的爱做铺垫。从学生最熟悉、最喜欢的生活事情入手,让他们找到家庭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幸福。这样的学文才能让学生明理,切实追求课堂的有效性。
  三.以理导行,深化情感课堂
  思品课教学中学文是手段,激情是载体,导行才是真正目的,是教育的真谛。在教学中如何利用课堂情感因素,通过学文明理,做到以理导行至关重要。因此,我总是顺势而为,重视导行与学文的有机衔接,充分重视每个具体事例的情景性,层次性以及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来调动学生情感,重视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中去思考、解决问题并形成能力,从而深化情感课堂。同时也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使课堂教学过程变为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的生活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用的知识,知道自己日后的道德行为。 例如《家庭树》教学中,学生对家庭成员有一定认识后,我考虑补充了如何对待老人、长辈错误的练习,利用前面铺垫的情感因素,通过反实例让学生明辨是非,更加增加对长辈的尊敬之情,唤起学生珍惜家庭的幸福和快乐,使学生正确掌握了怎样才能做到尊敬长辈这一优良传统。深化了课堂的情感教学。
  四.以行悟理,升华品德课堂
  新课程强调“品德培养要回归生活”,即通过教学、学文、明理等环节应用于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内化品德,养成习惯,服务于社会,感悟真理所在。而人的品德与行为也只有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才能得到发生发展,在生活情境中能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学生活动的强烈愿望,在实际生活中做出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在行动中感悟事理,内化学生品德,升华品德课堂。
  例如《家庭树》一课中在教学的最后我安排了美文欣赏《奶奶的跛脚》,让学生谈感想,进行了爱的升华,最后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家不止一个,还有我们的学校,更有我们的祖国这个家,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爱我们的家。
  我们的品德课堂教学是引导儿童从教材走向生活的中介桥梁,如何让道德更有吸引力,真正体现“生活”——“课堂”——“生活”的理念,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时刻注重紧密结合思品学科的性质和学生的身心特点,精心组织教学,做到学文为明理,明理为导行,导行为内化品德,让我们的思品课堂真正快乐起来。
其他文献
人的语言能力首先是从发展语言技能开始的,特别是听说的技能。要使学生有效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就必须首先发展他们的听说能力,然后是读写能力。因为听、说、读、写作为语言实践的不同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体验、感知语言的机会,促进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语言知识。这就是新的课程标准把语言技能放在内容标准之首的出发点。  一、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学校的评价用教学质量来衡量, 在应试压力的驱动下,一方面学生参加
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根本目标就在于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思想觉悟。《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们懂得磨练意志、优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严格自律;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社会,培养健全人格;使他们具有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传统的教学方式
历史教学必须由知识型课堂走向“生命化课堂”,必须站在“生命”的高度,触动学生的心灵,唤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张扬个性,感受到被尊重,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历史教学
[摘要]办公软件考证课采用问题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出问题,用问题大纲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能力为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突出了实际的工作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 创设情境 办公软件考证  在办公软件应用考证课上,我们更多时间用在了平时的上机练习中,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指导的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学语文,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告诫我们的。习惯是看不到的,但你却能处处感受到它的存在。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学习效率自然就会提高,学习兴趣也会随之而来。那么,该怎样培养初中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这是每个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规范整洁的书写习惯。我们常说好的书写习惯是一个人的门面,是一个人整体素养的一个体现。学生书写问题主要有两
期刊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是用声音再现原作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是一种复杂的心智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
摘要 全运会金牌是系统工程,涉及到多学科和跨领域的研究和合作,而训练工作是这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着重阐述了女子散打队教研组在备战十一会过程中紧扣项目发展规律和制胜核心,并结合本队的实际加以创新,使我队的训练理念始终处于领先,也是我队在十一运会决赛中夺冠的制胜法宝之一。  关键词 备战 训练 经验 分析  1 前言  现代竞技体育已发展的立体交叉工程,全运会是四年一次的综合性大型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