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浇“赏识”之泉 静待“自信”开花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_hai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当我们用心去爱我们的学生时,便会发现,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生动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只是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中,我们常常只用了一个标准去评价他们,或是没有好好去观察他。其实每个学生都希望老师能看到他们的“与众不同”,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肯定,也行,一个欣赏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将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
  【关键词】 教育 激励 赏识 自信 待优生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1-176-010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而对于学生,班主任是他们日常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对他们影响较大的人,班主任的鼓励和欣赏,是他们前进的动力。学校一直推行信心教育,从每日的宣誓到每周的成功案例,都无疑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良好方法。班主任真诚的关心和鼓励学生,让学生知进取,这样的工作才会有效果,才能让学生自信昂扬的度过他们的高中生活。所谓待优生,他们并没有智力问题,主要是情感、意志和兴趣方面的缺陷,这些障碍导致他们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行为习惯上都表现不好,从而学习暂时落后。而对于待优生,更加需要班主任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去赏识和激励他们。
  一、唤醒、鼓舞——诠释教育本质
  一位外国教育家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每天“传道”,对象是学生。学生每天所学的不仅仅是书本,更是学做人的道理,当他们懂得感恩,感老师教导之恩,感父母养育之恩,当他们懂得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他们自然就会自觉的好好学习。然而,很多学生却没能赶上别的同学的脚步,并不是因为智力的问题,而主要是情感、意志和兴趣方面的缺陷,这些障碍导致他们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行为习惯上都表现不好。这样的学生导致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困难重重,我们如果只是一味的和他们讲学习的重要性,强迫他们去学习,反而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我们知道,强扭的瓜不甜,这样长期下去,他们会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冷淡,学习愿望也会持续下降。
  在我所带的班级中,总有那么几个学生,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加上老师和家长的忽略,觉得反正自己就这样了,成绩好不好无所谓。其实,他们真的无所谓吗?我觉得不同学生情况不同,应用心去了解他们,这样才能找到转变他们的契机。对于待优生,我们不能一味的强迫其学习,而要设法理解他,并想办法唤醒他内心想学习的愿望,并且帮他不断将这个愿望加以强化。只要从内心改变了他们的想法,让他们觉得有人欣赏他们并且鼓励他们,他们学习的自觉性自然就有了,这样还怕他们不进步吗?
  二、激励、赏识——建立自信心态
  待优生一般会常常受批评,甚至会被人挖苦讽刺,长此以往,他们本能的会认为老师一找他们一定是要批评他们,即使善意的帮助或是表扬也会让他们产生敌对情绪,觉得老师表扬和帮助自己是“别有居心”,觉得老师“虚伪”。所以对于待优生的激励和表扬,我们不能流于表面,一定要就事论事,让他们心服口服,让其感觉到老师的真诚。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待优生也不例外,只是他们常常感到成功希望渺茫,成功的愿望很难实现,所以便干脆自动放弃,不再采取行动去争取成功,曾经不断的失败而形成的错误归因致使他们压抑了自己的成功的愿望。要解除这种压抑,使其能努力去争取成功并长期坚持,需要一个过程。对于他们来说,起点要低,目标要明确,鼓励要及时,肯定要多,还要循循善诱,具体指导,不断培养和强化他们的成功心理。而对于老师,我们更要真诚的信任他们,因为,如果希望他们有100分的表现,我们就要给予120分的期待。
  正如,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我只想这样认为:学习中不是缺少成功,而是缺少发现成功的慧眼。
  三、参与、信赖——培养责任意识
  对于待优生,他们一般很少有担任班干部的机会,做为班主任,我们可以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做班级的主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希望进步时有人为他喝彩,犯错误时有人理解和鼓励,对他不抛弃不放弃,待优生尤其如此。如果我们能多赏识待优生,让我们的赏识成为他们产生良好行为的动力。要知道,老师一句真诚的赞扬能唤起他们心中久违的自信,给他们前进以莫大的勇气。心理学家指出,一个孩子只要在两、三个月内看到不自己一丁点的成果活赞许,他进取的愿望就会消失。因此,我们要处处留心,善于发现,在看似平常的小事上做文章,甚至可以小题大作,给待优生以真诚的赞许,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这些成功,是转化待优生的成功,也是我们教育的成功。
  也许,作为老师,我们该做的,就是:常浇“赏识”之泉,静待“自信”开花!
  [ 参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市场导向在室内设计教学引领中的逐步强化,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步发生内因性的转变。而在教学中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融洽、和谐、民主教学氛围,实现其主体地位回归的教学效果,而这无疑与市场导向达到了实践维度上的统一,因此有着极强的现实功用。本文从室内设计课堂教学中创新的基本概念计出发,以其设计理念为基础,提出了教学模式创新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室内设计
【摘要】 在不断归纳与演绎中所获取的众多数学知识,若不及时显现其联系与区别,则会导致知识间的割裂与模糊。通过引导学生采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应用数学的思维去分析,运用数学的语言去表达,将有助于在沟通中显现知识点间的联系,并从积累中促进符号意识、推理能力和应用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联系 提升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
Abstract:Jane Eyre, by far the best known of Charlotte Bronte’s literary production, published 1847. Jane, the heroine, a governess’s rebelliousness, her hate of servility, her insistence on equality
[摘要]五笔字型是当今社会使用最广泛、录入速度最快的录入技术之一。但是,学习过程中需要记忆大量的字根和输入方法,并且要进行长期刻苦地训练,才可以达到一定的输入速度,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失去兴趣和信心,半途而废。笔者就如何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这门输入技术,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关键词]五笔字型 兴趣 难点 能力    自从有了电脑,打字就成了人们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尤其在网络时代,文字交流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教学情境 遵循原则    一、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途径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寻找知识与经验的联系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时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知识、数学文化知识或其它相关学科知识出发;从学生切身经历的直接经验,或是学生从各方面积累的间接经验出发,立足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寻找知识与经验的“切入点”创设情境。  2.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创设一系列
[摘要]“绿色课堂”是针对一切不适合儿童全面、可持续和和谐发展的教学方法而提出来的现代化课堂教学理念,其核心理念是“科学、人文、自然、和谐”。  [关键词]绿色课堂 教育模式 探索    绿色,象征着蓬勃的生机;代表着充满活力的生命;意味着人文的关怀……绿色与课堂相融合,使课堂有了更深、更广的内涵。著名的教育家、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指出“科学人文,交融生绿。二者的交融可以生成正确的追求目标、优秀的思维
【摘 要】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新时期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从本质上说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
[关键词]小学生 阅读训练 能力培养    为了落实好新课标的精神我们对学生的阅读活动进行大胆尝试和探索,把小学生作为活动对象,开展了对比性阅读活动。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给学生提出要求,包括词语运用、文章的结构行文思路、内容及人物刻画、事件和表达的作者情感等进行比较。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各抒已见,达成共识;学生在读悟交流中,发现规律,掌握规律,理解知识,掌握知
[摘要]实行系(部)党政共同负责不仅有利于加强和改善高职院校系(部)党的领导,而且也有利于调动系(部)行政的积极性和发挥系(部)行政的作用。贯彻落实系(部)党政共同负责制,必须把握共同负责的内涵,坚持共同负责与分工负责相结合;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重视和加强党政领导班子建设。  [关键词]高职 党政共同负责 制度保障    党政共同负责制是高校基层实现党的领导的可靠保障,是高校教育目标顺利实现的有
[摘要]读《史记孔子世家》,由孔子形象悲剧色彩这一角度,试图还原孔子的真实形象:自强不息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孔子的理想与实现的矛盾之间的冲突;司马迁的写作倾向。  [关键词]孔子悲剧形象 平民知识分子 悲剧冲突 写作倾向    孔子是我国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历代封建统治者把孔作为神圣的偶像来崇拜,这就使人们不易看清孔子的本来面目。关于孔子的传说非常多,评价更是见仁见智。但从历史这个角度上看,和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