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对儿童心灵的发展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wtz7x8f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教学要考虑到儿童心灵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就更要立足于学生心灵的发展。叶圣陶先生早在80年前谈到小学国文教育应当怎样改革时明确提出了“须认定国文是发展儿童的心灵的学科”的著名论断。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要发展儿童的心灵。现在,就语文教学对儿童心灵的发展情况试述如下。
  一、发展儿童心灵的意义
  首先需要明确“心灵”是什么?简单讲,“心灵”就是指“人的思想感情”。叶老为什么强调语文是发展儿童的心灵的学科呢?语文教学和发展儿童的心灵有什么关系呢?第一,语文学科发展儿童的心灵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语文是一门表情达意的学科,通过语文教学发展学生的思想情感是义不容辞的任务。正如叶老所说的“文字所以表声音,声音所以达情思,那时人人知道的。没有情思,就没有发出声音的必要,更何需文字?可见情思为声音的泉源,而文字为声音的符号。学童所以需要国文,和我们所以教学童以国文,一方面在磨砺情思,进于丰妙;他方面又在练习表出情思的方法,不至有把捉不住之苦。这两方面,前者为泉源,为根本。”这一段话,既说明语言、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关系,思想情感是产生语言、文字的源泉,也即“言为心声”。又说明了儿童学习语文的目的,一方面在于磨练情思,使情思“进于丰妙”,既善于思考,又善于感悟;一方面还要练习表达情思的方法,在说话、作文中将自己的情思表达出来。也就是说,通过读书、作文提高思想感情,有了丰富的思想感情,才能对所读的文章理解深刻,才能写好文章。第二,思想情感对儿童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们有的儿童对人对事都缺乏热情,有些是非常感人的事,他们却无动于衷;无论父母对他有多么好,他也感受不到、体会不到父母的深情,这是非常危险的。情感是儿童思想意识、道德行为形成的基础与动力;儿童的道德行为都是以道德情感为先驱的。儿童有了爱父母、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才能形成爱父母、爱祖国的行动。所以情感教育,即人格教育。第三,思想情感是儿童学习的动力和基础。人们在认识事物时,总是带有情绪和情感的,教学也不例外。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结合就会大大提高认知效果。因为人们所获得的之后只有在情感里保存得最牢固。学生学了许多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忘,但是凡打动儿童心灵的东西,都会在其情感深处留下深刻的记忆,终身难忘。以朗读来说,如果感情不投入,能体会出作者的情思吗?作文更是如此,情感是作文的动力,只有情深,才能文美。凡是名家名篇,读起来琅琅上口,能打动人的情思,就是因为作者心怀深情,而吐露出的情语。恰如近代学者王国维所言:“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景语中含蓄情感,情语中映衬着景物。关键在于真景物、真感情。”文学作品表达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学习语文也要情感丰富,才能读好、写好。儿童情思的形成是蕴涵在人文教育之中的。所以《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课程总目标中还提出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都说明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思、发展儿童心灵的重要意义。我看语文应成为发展儿童心灵的摇篮。
  二、要为儿童创设发展心灵的境遇
  创设学习语文的境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首要方法。境遇的含义是什么?我人为境遇应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广义的境遇,就是指儿童学习语文的环境、设备、氛围等;一是狭义的境遇,也就是现在所讲的教学情境,将儿童引到情思的情景之中,当儿童的情思被激发起来,使之产生愿意读书、急于表达的愿望时,读书、作文才能达到好效果。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的情境教学,就非常重视一课开始带有情感的导语激发,她以富于形象,生动、优美的激情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或以具体形象的画面、实物、电脑图像等教学媒体,将学生引入到所要学习的情境之中,以激发学生的情思。就是在全过程中,也和善于引导、激发儿童的想象、思维和情感。这样一来,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儿童的思维活跃、情绪丰富,情思绵密。她更重视作文前的情感激发,如到孩子们去郊外找春天、看秋收、踏雪景,以唤起儿童的欢乐心情,孩子们的情绪高涨,情思活跃,有怎能写不出好文章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先是以情导入,激发情感;再师生载情读文,文中悟情,以达到师生情感与文本作者情感的共鸣。
  三、要做到语言和情思统一
  语文学科发展儿童的心灵,激发情思,这是根本。“顺次而训练学童的语言,使其恰当所思,明显有序,最后乃着力于记录写述等形式的方法”,也是不可缺少的。不论阅读还是作文不仅要重视内容的思想情感,也还要注重语言形式和方法,万不能脱离学生的语言实践。阅读教学在感受思想情感之中,还要理解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要理解文章结构、体会文章表达方法。我一直主张阅读教学过程一般是由正逆两个过程构成,一是由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这是正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主要经过由具体(语言)到概括(内容)的过程。二是由思想内容到要点到语言表达的过程,从语言表达中,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思和文章表达方法。这是构成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过程,是理解作者写作文章的过程,也是训练学生语言、思维、情感的过程;可以从作者和写作角度探索一些问题,如作者的情思是怎样表达的、文理是怎样阐述的、思路是如何体现的,文章在立意、构思、布局谋篇上有何特点,在谴词造句方面又有何特色等等。学生把这些问题明白了,才能达到“善读”的水平。目前,在阅读教学中有一种现象,大多数是停留在前一过程上。强调朗读是正确的,但是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精彩语句不加咀嚼、体会,不去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情思表达的思路,这样的朗读,学生能感悟到思想内涵吗?
  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要始终贯彻语言和情思的统一。课文中有写景的文章,教学时,就要将景与情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事中之情。课文中凡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作者会倾注爱憎分明的情感,人与事结合,在明白事理之后,还要归结到人的思想感情上去,以所赞扬、歌颂的人物的人格力量,激起学生的敬仰,爱慕之情。
  学生作文中,一方面要激发学生思想感情,看作文内容是否丰富,思想感情表达是否丰满;一方面还要在语言表达上进行指导,例如文章结构是否合理,语句是否通顺,词语运用是否恰当,标点符号的运用是否准确,文字书写是否工整、正确。这两方面的训练,也不能强调语言形式方法的训练,而忽视了人文思想、审美情趣的感悟。因为语言和情思始终是统一的,语文课发展儿童的心灵,最终要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四、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要发展学生的情思,教师必须具有真挚的感情,教师有了真情,才能做到以自己的感情去体会教材中的作者之情,再以之感染学生。例如以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把学生引导到大自然的美景之中,向学生揭示自然之奥秘,欣赏大自然的美,从而使学生产生热爱自然的情感,进而能书写赞赏大自然的美文。对写英雄、伟大的课文,教师要以真挚的情感,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之中,唤起学生对英雄、伟大的崇敬、仰慕和爱戴之情。由于情感的陶冶,随着形象感染程度的加深,学生内心就会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入境如情,达到“语语悟其神”的境界,从而受到情感的陶冶。这样,作者、教师、学生的心灵才能达到共鸣,使教学达到最高境界。要使教学达到这个高境界,要发展儿童的心灵,关键在于教师要具有一颗真、善、美的心灵。
其他文献
创设良好的道德环境是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有效途径,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等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环境是对自我适应性的考验。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班级体要注重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这也是提高道德修养的有效途径。  良好德育环境的创设不仅要与学生自身的生活密切联系,还要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相联系。通过好班集体的德育环境,可以使道德植根于现实生活的社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标对语文学科的性质所作的描述。语文的“工具性”是说语文是个人学习和个体社会化进程的基本工具,是人们彼此之间进行交际的主要工具,是人类历史传承的重要工具,它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语文的“人文性”即以人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把人放在第一位,也就是把视角更广泛地投入自我、自然、社会,关注人生
本文主要从图书馆与读者这两方面对借阅矛盾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和谐借阅”理念在当前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思路。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摘要:美术审美教育对培养人的道德、修养,提高文明素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更是具有积极的作用。职业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来说,有一定的特殊性。如何能在职业教育中更好的进行美术审美教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审美能力培养与中职教育之特殊性,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审美能力的培养对美术教育的要求等几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美术教育;审美能力;职高美术教师教育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单位。班主任作为教育的最主要的和最直接的实施者,既是学生道德的引路人、品行的示范者,又是知识传播的授业者。班主任是联系科任教师在本班因材施教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的桥梁。要当好一名班主任,不仅要热爱班主任工作,热爱学生,还要熟悉班主任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掌握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和技能。同时,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威信,积极探索班主任工作的规律。  我在农村初中
有人说,教师的工作就是用心去换心的工作。有人说,童心就像一张白纸,有待于教师去描绘,童心又像羽翼未丰的小鸟,有待教师去哺育。刚踏上教育工作岗位的我懂这些话却是不够理解的,两年多来的音乐教学实践让我渐渐体会到了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是多么重要。是音乐让我与孩子们心灵相通的,如今我的音乐课堂、我的民乐队训练学习 都是在宽松愉悦的氛围里进行的,师生间其乐融融。而这一切更是我付出辛苦
高中历史随着新课标的推行,教学变得越来越难,由于高考要求出成绩,所以课堂教学只能是说一些枯燥的知识点,而这无疑是一个矛盾的问题。下面就几个方面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说故事”  一堂历史课绝不应该只是使用一种方法,如谈话法或讨论法,许多时候,特别初中历史课或遇上情节生动曲折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还是不妨采取 “讲”的方法。但这时的 “讲”,不能是枯燥乏味地照本宣科,而是动听地 “讲”,类似 “说
公共图书馆融入多元文化已成为一种必然和迫切需要,具体可从强化整体文化生态意识、依托高新技术和网络技术、打造悦读环境、开展多种休闲娱乐活动等途径,实现公共图书馆的多
摘要:随着免费开放政策的执行,诸多问题也逐渐显现,包括图书馆的承载能力、书籍借还制度的履行,以及图书馆文化传播功能的提升等,都在近段时期面临着较大挑战。为此,应围绕着:针对服务对象的模式重构、针对服务过程的模式重构,以及针对服务评价的模式重构等方面来开展对策构建。  关键词:免费开放;县级图书馆;对策  县级图书馆承担着向县域人口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重任,更担负着传递先进农业科技的职责,关于这一点,
在改造生命,促进生命发展的事业中,教育是令人遗憾的艺术。  环境似乎总要开发出人性里的动物性,孩子沦为本能的奴隶,注定是不欢迎教育的,极难让教师接纳。教育者只有把怜悯之痛修养得很丰沛,方能超越人性趋善避恶的弱点,爱上孩子。事实上,眼见孩子为种种恶习摆布,却要爱上孩子,本是极难的,修成正果而爱上不可爱的孩子的教师,并非处处可见。如果还要染上应试的市侩气,去角逐可怕的升学成绩,爱上不可爱的孩子几乎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