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友情·爱情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fzyzclwh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沈从文被誉为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京派小说当中最为杰出的代表。所谓京派小说正式兴起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但同时期我国也开始流行另外一种流派的小说,即左派文学,这是一种带有革命色彩的新兴文学。以沈从文为代表的京派文学小说明显和左派文学不同,沈从文的小说主要描写了人性的光辉,这种以人性为出发点美,虽然出自现当代社会的人,但这是一种没有被扭曲的自然之美。在沈从文的众多代表作中,尤以《边城》最为著名,这部作品冲锋表达了沈从文对人性光辉的理解和感悟。
  关键词:沈从文;京派小说;人性
  一
  沈从文在《边城》中描绘下的边城是一个景色秀丽,且居民都是古道热肠、民风淳朴的小地方。《边城》中详细描绘了在湖南省的湘西地区有一个被称之为茶峒的小镇子,在茶峒城外常年流淌着一条小河,茶峒的人们在河边还建了一座精致的白塔。边城的故事正是发生在这座精致白塔下的一户人家,这家的老汉是一个常年摆渡的船夫,老人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外孙女小翠;而茶峒城里住着有一个管理所有船工的中年船总顺顺,这个人有天保和傩送两个儿子,长相可谓是又英俊又结实。沈从文的《边城》中的主要情节,就是在小翠和天保和傩送三者之间的感情纠葛,天保和傩送几乎在同一时间段都爱上了漂亮的小翠,但小翠钟爱着傩送,天保在感情郁闷时坐船出海,但十分不幸的遇难了;大哥天保的遇难导致老二傩送也乘船外出,不知所踪。作者沈从文以抒情的笔法,详细地描绘了女主人公小翠的心理状态,而这其中又夹杂了湘西的风土人情的诗意化的描写。作者沈从文正是通过这种缠绵悱恻的笔法和波折的故事情节,把一副湘西的画卷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也说明了生活的不易。山清水秀的生存环境、淳朴致厚的民俗風情,憨厚善良的乡村百姓,纯真和谐的人际关系,几乎每一处都向我们传达了人性之美、人情之美,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自然生命形态。纵观《边城》的全文可以发现,整篇文章几乎都笼罩着一种比较哀怨缠绵的气氛,但是这样一种气氛恰恰是人性光辉下的一种歌唱,同时也预示了全文最后的悲剧结局。
  二
  湖南西北山区的景色秀丽,而且当地的民风淳朴,古道热肠。沈从文对在《边城》中的描写,给读者真实地呈现了湖南西部山区的日常生活和风光景色。这样一种描写对于《边城》故事中的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走向起到了一种烘托的作用。在《边城》中,小城茶峒属于湘楚文化区域,书中描绘了茶峒小城山清水秀、天蓝云白,小河与白塔相映成趣,而山间的蜿蜒曲折正好与小河的曲折相对应,给读者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到每年端午节的时候,茶峒城的四面八乡的群众就会全部聚集到城外小河边观看一年一度的龙舟大赛。在这一天不论你贫富与否,都会穿着新衣裳打扮好了参加当地的节庆,而且还会敲锣打鼓的放鞭炮,十分的热闹。这是茶峒小城几千年来永不改变的风俗,真实这种淳朴的民风,千年来孕育和教化着茶峒小城的居民,这里的人不论贫富,都展现着其他地方的人的少有的人性光辉。
  我们可以从沈从文的文学作品中,深切体会带人之间最淳朴最真实的人性之美。《边城》中的小翠和外祖父相依为命,而小翠的父母却在很早以前就相继死亡,只留下了小翠孤独一人,可以说小翠和其外祖父之间的感情是常人无法体会到的。茶峒城的五月节十分热闹,而这一份热闹也把小翠感染了,小翠很喜欢这样的气氛,老船工因为年纪大了又不舍得离开船,因此没有随同小翠一起去过节。“人大了就应当守船哩。”爷爷说人老了才要守船,翠翠又争辩道:“人老了应当歇息!”这是《边城》中小翠与其外祖父一段情真意切的对话,小翠为了爷爷能够去看龙舟,主动要求替爷爷守船,但小翠心里面其实很想去看龙舟,而且她也想借着这个难得的机会去看看傩送。但小翠和爷爷的感情十分深,她不愿意爷爷一个人孤独的在家里。老船工对自己的外孙女很了解,也很明白她的心意,他同样离不开自己的外孙女,也最放心不下这个女孩,老人总想着替小翠找到一个好的归宿,因此对小翠的婚事十分慎重。但正是这一份慎重才造成了书中的悲剧,老船工由于谨慎造成了年轻人当中的误会,导致一对有情人未能终成眷属。明白真相后的老船工感到十分悲痛,于是猝然长逝。小翠失去了这世界上唯一的亲人,这令她悲痛万分。长期以来的相依为命使得小翠决定替外祖父守孝,不愿意去茶峒城里生活。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亲情的力量是多么的伟大,伟大到足以令一个小女孩变得坚强和有担当。茶峒城里的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即使都爱上了小翠,但彼此之间还是往常亲密无间的胸,反而是在相互成全。最终大哥天保为了弟弟傩送能和小翠有情人终成眷属,最终选择了离开家乡茶峒,远赴他方。故事中的兄弟是多么感人至深,明明是在追求自己的幸福,但又相互考虑,都是本着一颗至诚而又善良的心来竞争小翠的放心。《边城》描绘的亲情读起来往往令人倍感温暖,充满了人世间最真实的感动。
  作者沈从文的《边城》一文,无一不展现着人性的光辉之美。在故事开始两年前的五月节上,老船工为了能陪伴小翠愉快地度过端午节,特地找他人替老船工看船,专门带着小翠和自家的黄狗专门陪着茶峒城里面去看划龙舟。但是老船工也是一个非常热心的人,替老船工看船的人也是老船工的好朋友,老船工在看龙舟的时候,还想着让自己的这位朋友也去观看龙舟,但老船工的朋友却想着和老船工在家里喝两杯酒。这样一种淳朴的人情,使读者读起来不免有一种舒服的感觉。故事中的老船夫在茶峒城外摆渡的小船,其实是茶峒城政府所有,凡是茶峒城人坐船渡河的,是不收费的。但是有的古道热肠的人还是给老船工给了费用,但老船工又心里过意不去,于是拿着这笔钱去买了当地有名的茶叶和烟叶,以便送给坐船的客人,这正是体现了茶峒小城的民风淳朴,只有受了别人的恩惠就必然要有所回报,绝不占人便宜。故事中的另外一条线路的主人公,茶峒小城里的船总顺顺平时也是十分豪爽,对待朋友也很大方,而且顺顺的性格也很平易近人,在茶峒城里威望极高。故事叙述,当顺顺得知了摆渡的老船工和其外孙女小翠日子很清贫时,就经常给他们送吃喝用度,但顺顺觉得这些都是小事,不值一提。更让读者感到亲切的是,顺顺虽然给老船工和小翠送了很多东西,但从来没有把自己摆得很高,老船工和小翠也是十分感激顺顺,并没有心安理得的接受这份馈赠,这读起来让人感觉到很舒服,也很自然,没有任何别的添加成分在内。在世俗重重标准的衡量下,人和人之间是不平等的,但当贫穷者和富有者、弱小者和强大者、卑贱者和尊贵者有意模糊了那条界线时,每个人都会快乐许多。   在沈从文的《边城》中还可以体会到人之间的爱情之美。沈从文认为,爱和美都是非常神圣的感情,是无可比拟的。故事一种在描写这样一种非常神圣的爱情,从古至今无数的文学作品都描绘了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似乎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边城》也是这样。整个故事就是在茶峒当地淳朴的民风中,展开了对爱情的描写。故事的女主人公小翠的母亲,早年为了爱情瞒着自己的父亲即老船工,和茶峒当地的一名驻军解放军相爱了,但遭到了反对。两人在被逼无奈之下,军人首先服毒自尽,小翠的母亲在艰难地把小翠生下来之后,也喝冷水病死了。两个人的感情可以说是非常感动,让人唏嘘不已。上一代的故事已经随着时间逝去,但下一辈的故事仍然在延续,“翠翠一天比一天大了,無意中提到什么时会脸红了”,天保老大和傩送老二兄弟俩都爱上了翠翠,他们虽出身富裕,却没有纨绔子弟的自私与傲慢,在他们的心中爱情与世俗的门第观念毫不相干。顺顺的二儿子傩送天生就有一副好嗓子,这是哥哥天保难以望城莫及的。但是傩送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嗓子好而洋洋自得,反而要替哥哥向小翠唱歌;同时,大哥天保发现了小翠的心意是向着自己的弟弟傩送的之后,于是毅然外出,忍痛割爱,成全了小翠和傩送。可以说小翠的爱情是洁白的,没有一丝一毫的杂质在内,这恐怕是因为小翠本身心地善良,这使得小翠在爱情中也展现得真真实实,年少的懵懂,初开的情窦。当小翠彻底认定自己此生此世都会爱上老二傩送之后,便下定决心、矢志不移。尽管小翠没有将自己的心意表达出来,但是读者完全能够感觉到小翠对傩送的爱情是无比坚贞、非常执着的,虽然老二傩送在得知大哥意外遇难之后,愧疚之下也远赴他方,但是小翠却一直等待着他,直到故事的最后。每逢到月夜,青年男女在皎洁的月光下用对歌的方式互相倾吐爱慕之情,这一边城的风俗,也折射出爱情的纯洁与神圣。
  三
  《边城》是沈从文当之无愧的代表作,它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一幅自然风景优美、民风习俗淳朴的湘西画卷,谱写出一曲人性美的赞歌,让人们从中看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且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文章从亲情、人情、爱情三方面入手,品读并理解其中蕴含的自然之美乃至人性美。
  参考文献:
  [1]马路平.一曲悠扬的生命赞歌——透视沈从文《边城》里的生命价值观[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1):51-52.
  [2]李玲.一花一世界——从《边城》看沈从文的“湘西世界”[J].中学语文,2017(10):19-20.
  作者简介:
  刘淑娟,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文艺创作研究院。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业不但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而且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因此我们从作业设置入手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关键词:趣味性;更新理念;成效  在教学过程中,作业不但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而且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是巩固和检验课堂所学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我们从作业设置入手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 调研分析(2018.3~2018.6)  
摘要:新时期,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初中物理教学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初中物理教师必须积极的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促使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生活化教学是一种立足于学生现实需求的教学模式,将其应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用生活的视角对物理知识进行思考,有助于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提升,下面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的直接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是学生心灵旅程的引路人。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和一颗颗等待滋润的心灵。一直以来,我竭尽全力,用十分热情和无私的爱去感染全班同学,给予他们上进的动力和信心,为他们指引前进的方向。  关键词:教书;育人;经验  闲暇之余,本人喜欢在微信上偶尔感叹两句,有时不勉也抱怨几句工作之辛苦,一做生意颇有成就的朋友在我的微信说说后面评论
摘 要:高中阶段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时期,这个阶段正是塑造和形成人生观的关键时期,而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高中阶段的价值观教育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高中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本身就承担着强化高中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任务。本文从高中历史的学科资源入手,着重分析了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正确价值观的渗透。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价值观渗透  一、 高中价值观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由
摘 要:兴趣是学之始,兴趣对于以学习新知为主要任务的学生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有理数的乘方”为具体的教学案例,分别从巧用引入、展现数学美、彰显语言魅力、合理组织活动、渗透数学文化等方面浅述课堂上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数学课堂;学习兴趣;有效策略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正如托尔斯泰所言,兴趣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成功起着导向作用,学生在数学课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工程,以改革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努力为教师想办法、做实事、办好事,一支肩负建设教育强国重任的专业化教师“梦之队”正在形成。  关键词:教育;初心;改革;使命  这五年来,国家从未停止过对教师队伍的建设,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等等;大中小学教育、宣传、考核、监督
摘要:好的统计思维能让生活更加丰富有趣,统计思维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超过了统计知识。本研究以Mooney统计思维的水平框架为依据,对本校学生的统计思维水平现状进行调查探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统计思维;水平;现状  随着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信息产业的不断延伸,让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依赖各种信息和技术。各种新闻媒体中报道的统计结果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的日常生活已
摘 要: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在基于教材中课文阅读的学习之外,课外名著阅读同样是提升學生阅读、思考以及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傅雷家书》与《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以书信形式写成充满着长辈对年轻人的教导、指引的内容,从形式与内容上都对学生的学习以及成长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名著阅读;教学;书信体;领悟  案例背景:  读多少名著?怎样读名著?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开展名著阅读?……关于名
摘 要:想象力是保持人类自身活力和创新活力的文化基因,是指引人类从有限现实世界走向无限可能世界的动力源泉,是贯穿人类精神生活始终的伟大力量。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浅谈学生的想象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想象力;培养  爱因斯坦曾说
摘要:思维是数学学科的核心内容,对于学习效率和效果的提升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新课改的今天,对数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提高技能和素养,而这都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鉴于此,本文理论联系实际,综合文献资料、理论研究、案例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以西师大版教材为根本参考,以高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