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点滴我留意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u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期,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初中物理教学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初中物理教师必须积极的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促使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生活化教学是一种立足于学生现实需求的教学模式,将其应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用生活的视角对物理知识进行思考,有助于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提升,下面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
  一、 前言
  物理学科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很大关联,初中物理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时,可以从生活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对物理知识进行思考,并尝试利用学到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这样不仅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发展。
  二、 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剖析
  从初中物理教学现状看,还有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综合发展,首先是教师采取的课堂教学模式比较落后,在课堂上,依然有教师采用过去的灌输式教学手法,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被动的听从教师的安排,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思考,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次是学生本身对物理知识缺乏良好兴趣,很多学生认为物理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而学不学物理知识都可以,导致学生不愿意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物理知识学习上,这也会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带来很大影响。
  三、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 实施生活化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确保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也是调动学生求知欲望的关键环节,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初中物理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置生活化的课堂导入。初中物理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课堂教学内容、学生生活水平、知识能力等,设置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对物理现象进行思考,并引导学生很好的进入到课堂上进行只是探索。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可以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一些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光学器具,如照相机、眼镜等,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班级中的近视眼学生需要带上眼镜才可以看清物体?并让学生思考近视眼学生带的是什么眼镜?同时教师还能向学生提问“大家都有照相的经历,在使用照相机时,是怎样对焦距进行调整的?照相机的镜片起着什么作用?”教师要鼓励学生对眼镜、照相机镜片等进行观察,学生经过仔细观察、思考,会发现两者都是凸透镜片,这就会全面激发学生探究凸透镜知识的欲望,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 构建生活化课堂教学情境
  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讲解时,如果简单的采取说教式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还会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厌烦情绪,这必然会对课堂教学效果带来影响。鉴于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生活化视角入手,寻找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为学生构建一个生活化的课堂学习情境,使得学生可以在生活中理解、感受物理知识。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浮力”的内容时,教师在课堂上限利用多媒体,将学生比较熟悉的游泳比赛视频展现出来,让学生根据视频中游泳运动员的动作思考為什么运动员在游戏过程中不会下沉到水下?将一块大石头放在水中,是否会沉到水底?学生在课堂上探究物体在水中的下沉、上浮与什么物理量相关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一个装满水的小盆,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折叠一个小纸船,纸船放入水中后会浮在水面上,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向小船上放入小石子,直至小船下沉到水里。通过这样的现实情境展示,学生就会对影响浮力的因素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这样的情景探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发展。
  (三) 开展生活化物理实验
  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实验教学情况会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实验能力、操作水平造成直接影响。在以往的初中物理中,教师往往是通过口述让学生体会实验,并没有组织学生相应的实验操作,影响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开展生活化物理实验,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实验器材,开展物理实验,这样不仅可以缩短物理实验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在实践操作中理解物理知识,同时还可以解决学校实验器材不足的问题,此外生活化物理实验的开展,还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物理思维,这对于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提升有极大帮助。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探索“温度”的知识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到温度计工作原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开展一些生活化的物理实验,在装满自来水的小塑料瓶中滴入两滴红墨水,用橡皮塞将塑料瓶盖好。然后把一个细长塑料管穿过橡皮塞插入小塑料瓶中,学生可以观察到在塑料管上会形成一个水柱,这时将小塑料瓶放在装有热水的杯子里时,塑料管中的水柱高度会变高;当小塑料瓶放入装有冷水的杯子里,塑料管中的水柱则会下降。教师让学生结合课文知识对这一物理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学生经过仔细思考,就会发现这一实验现象其实就是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四、 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采取生活化教学策略,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物理课堂上,这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有极大的帮助。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初中物理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生活经验,合理的设置生活化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深入感知物理知识,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体验,促进学生物理学习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建军.生活点滴我留意——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18):112.
  [2]闭煜川.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考试周刊,2016(83):13.
  [3]王彩云.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实践探讨[J].吉林教育,2017(2):115.
  [4]蒋道阳.初中物理生活化教法研究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7(85):194.
  [5]孙景军.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实践探讨[J].新课程(中),2015(10):141.
  作者简介:
  彭刚,四川省自贡市,四川省自贡市德铭中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如何采用电脑系统进行服装效果图设计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并着重分析了CAD系统在服装款式设计中的优势和具体应用技巧,以便为相关人士作为参考借鉴。  关键词:服装效果图;CAD系统;设计技巧;分析探讨  随着近年来我国服装业的快速发展,其服装款式设计也发生了全新的改变,电脑设计已成为主要设计手段,其不仅弥补了以往手工绘制的弊端,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服装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因此,要想进一步
摘要: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知道,后天的环境直接决定个体的未来。环境对个体的成长不仅可以在理论研究中找到依据,更有古往今来的事实证明。古有孟母三迁,成就一代亚圣;今有易中天以父母为榜样,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下成为一代大师。这些可以充分说明,教育环境直接影响了人的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教育环境对大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首先阐述了当前大学生发展存在的问题,然后论述了当前教育环境现状,最后对如何
摘 要:班主任工作确实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研究每个学生以促使其全面健康发展的艺术,班主任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去研究每一个学生,以便因材施教。学生的差异决定了班主任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场合去教育和引导学生,以便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博采众长;甘为人梯;问心无悔;达成共识  就我个人方面而言,我深刻体会到要想做一个好的班主任,管理好班级,需要做好:  一、 博采众长,锐意
摘 要:情感教育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是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的基础,做好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尤为重要,其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笔者实践教学经验,先分析了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渗透现状,之后提出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渗透  小学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教育阶段,更是学生形成综合素质的初始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工作尤为重要。语文学
摘 要:为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强力推进课程“三开”和学生课业“减负”工作。作为小学科学教师,我们应积极探索如何选择适当的工具与材料,创新实验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发展,落实减负增效,力争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究学习的乐园。  关键词:创新教学;减负增效;兴趣  一、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疑问,是学生学习的有效推动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摘要:老师的爱,似水的灵秀给我以聪慧;老师的情,如山的沉稳给我以敦厚。本文对师爱进行了细致阐述,准确地提出:师爱,真的是一种最为伟大的爱!把教师的奉献精神和职业操守阐述的非常清晰明了。  关键词:师爱;伟大;奉献  有人说:“师德的魅力在于师爱。”可是很少有人会将教师融入更多的亲情与情感。因为老师所要培养教育的学生并不是少数几个人,而是更多想要获得智慧与能力的求学者。在家长的眼中,老师是为大家授课
摘 要:目前国内关于“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理论方面的研究偏多,真正进行实践应用的相对较少。在理论方面,多数学者偏向于把“互联网 ”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理解为简单的翻转课堂教学,侧重于课外互联网的应用,却忽略了课堂与互联网的深度结合,没有一种很好的结合方式,能够将“互联网 ”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有效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
摘要:艺术是贯穿于各民族演变、发展历史全过程的观念形态。所谓的民族艺术就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历史特色、民族特色以及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在通常情况下,民族艺术可以分为音乐、美术以及舞蹈等门类。本文以民族音乐为例,就民族艺术进校园的意义做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民族艺术;进校园意义;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是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自于民间,流传于民间的歌曲或乐曲。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各民族发
摘 要:在中学生中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又是提高中学生德育素质,构建和谐德育、和谐校园的需要,也是当前化解矛盾减少学生之间矛盾冲突的  升级及减少违法犯罪的需要,更是对外开放中树立良好民族形象的需要。  关键词:文明礼仪;中学生;教育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是做人的基本素质,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础。中学生既是中华
摘 要:作业不但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而且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因此我们从作业设置入手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关键词:趣味性;更新理念;成效  在教学过程中,作业不但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而且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是巩固和检验课堂所学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我们从作业设置入手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 调研分析(2018.3~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