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做一个清醒而智慧的建设者

来源 :语文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d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毫无疑问,语文教育、教学、教师都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在这样一个道德日益滑坡的社会大环境中,语文教育很难独善其身。语文教育肩负着对学生进行人文道德教育、熏陶的重任,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中,有使命感、责任感的语文教师都会创设机会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我们甚至可以说,在所有学科中,语文学科是最富有教育契机的学科,语文教师也就最应该执行这样的教育。
其他文献
控制一价值理论认为,环境、控制及价值相关的认知评估、学业情绪、学业成就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因果循环系统。语文教育环境的好坏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活动、家长的支持、学生的自主
检讨当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我发现它越来越“无根化”。之所以提到“无根化”,是因为我想到了“无根豆芽”。口感清脆、有根须、高营养、无公害的豆芽,市场上已经很少见了,有的是那
一、解题所谓判断,是对事物的一种肯定或否定,即对事物表达明确的态度或看法。
“看图说话”和“看图作文”,是学生在小学就熟悉的说话与写作的训练方式,遗憾的是,到了中学,尤其是到了高三,我们多数语文老师和学生都把这种“童子功”给荒废了。学生在写作文时
人们对当下的高中作文教学是不满意的,口诛笔伐的文章铺天盖地,这些文章大多停留在对具体问题的讨论上,就事论事的多,触及根本的少;破坏性意见多,建设性设想少。在具体实践中,如果顶
1978年3月16日,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的重要文章。他认为: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严重问题,效果很差,这个大家都清楚,“但是对于少、慢、
对于阅读教学,新课标提倡多角度阅读,以期“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多方面原因,多角度阅读在语文课堂其实并不多见。但新课标对“阅读角度”的关注,应当引
主体性教育是素质教育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主体性教育能否取得实效,关键看学生主体能力是否得到增强。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不仅要有具体的内容,而且要有具体的方法与过程。
“语文味”的核心和本质是“文”,是教师的“文人味”。语文课是否有“语文味”,文本之“文质”、过程之“文艺”、环境之“文化”以及学生之“文趣”,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而起决
“如何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摇篮?如何让普通教师更好地走上教育家成长之路?”2015年4月28日,镇江市主办了于漪、李吉林、洪宗礼教育实践与教育家成长座谈会,市教育局领导和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