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心理换位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aidi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而在这个共同体中,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如何做好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真正参与到学生学习过程之中,这就要求教师扮演好“学生”的角色,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知识现状为前提,以学生的视角去审视要学习的新内容,和学生一道成为新知识、新技能的探索者.也就是说教师要做好心理换位,在课堂教学中时时处处从学生角度去考虑问题,设计教案.
  1想学生之所想
  课堂上学生在想什么?这是教师应时刻关心的问题,他们未表露出自己的想法时,在洞察其心理,及时巧妙地点出其想法,更好地实现与他们心理上的沟通.初中学生特别喜欢实验,那么教师要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安排一些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想学生之所难
  有些教学内容在教师看来似乎很容易,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楚,但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接受这一知识,学习这一内容可能有相当大的困难,教师在重温学生角色,成为学生的化身,体察他们的困难,然后帮助他们学习实现由难到易的转化.
  3想学生之所疑
  课堂上教师在讲述时,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突然发现某些学生表情凝重,脸色不悦,显然是学生思维出现了“障碍”.此时,对学生思维中出现的“疑”若不及时排除,必然造成心理上的不和谐,成为学生继续思维、继续学习的障碍,使得思维中断.这时教师就应重新站到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找出产生障碍的原因和应采取的措施. 4想学生之所错
  教师在批阅作业,试卷和个别辅导时,常发现学生这样那样的错误.给学生指正后,为了巩固,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时教师在课堂上故意再错一次,错给学生看,错给学生思考,使学生引以为戒.
  5想学生之所乐
  课堂是师生共同表演的舞台,必须引导学生自觉地加入到这种表演中来.高明的教师必须想到学生的爱好、兴趣和渴望成功的心理,想学生之所乐.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基础,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实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凡是可做的实验应尽量做,可让学生动手做的实验应尽量让学生动手.积极鼓励学生完成课外实验和家庭实验.学生在实验中亲眼观察到色彩斑澜的物理現象,好奇心得到满足,求知欲望更强烈.学生要透过现象去认识物理变化的本质,去探索物理变化的规律.
  6想学生之所忘
  有人说物理知识一学就懂,一丢就忘.物理学科的确有许多内容要强化记忆.有经验的教师常有这样一种心理体验,即在用到某知识点时,忽然间明明熟悉的知识好像变得模糊起来,此时,教师则马上意识到学生对这一知识的学习也容易遗忘,这就是典型的心理换位现象.遇到这种现象,我们必须以学生的身份出现,和他们一起回忆、识记、联想、推导和验证,一起分析、比较、归纳和总结,从而战胜遗忘,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总之,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双重角色,既要做好教师的角色,成为学生的领路人;还要扮演学生的角色,和学生一道成为新知识、新技能的共同探索者.教师要集这两种角色于一身,且进出自如,变换灵活,才能真正驾驭课堂,才能求得与学生思维上的同步和心理上的共鸣,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
其他文献
1物质新态探秘:物质的六态与八态之说  人类生存的世界,是一个物质的世界.过去,人们只知道物质有三态,即气态、液态和固态.20世纪中期,科学家确认物质有第四态,即等离子体态(Plasma),另外,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70多年前预言的一种新物态,后来在l995年,被美国标准技术研究院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科学家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研究创造出物质的第五态,叫做“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态”,2004年1月29日
传统复习课,教师往往以知识梳理为主,将已学过的知识重新罗列一遍,教师在台上讲得津津有味、滔滔不绝,而底下的学生往往参与度不高,思维处于停滞状态,有的甚至整节课昏昏欲睡,学生大多对这种“炒冷饭”的课不感兴趣,因为知识都是已经学过的,再听老师像给小和尚念经一样复述一遍,往往效果很差,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在复习课上能充分“动”起来,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本文结合笔者的一些教学实践和思考,讨论如何提高初中
期刊
高中物理难学,因此需要有效的初高中衔接教学研究.宏观方向的正确性,关系到衔接教学研究的效果.从知识建构与学习心理两个角度研究衔接教学,可以发现初高中差异,并寻找正确的努力方向.  高中物理难学是多年来高中师生的一种共识,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也一直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热点.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相关研究往往都是局限于某个班级或者说某一类学生,真正寻求一种共性规律且较为成功的并不多.当然这种
期刊
职业教育要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寻求自身的发展,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全走向市场.本文对我国职业教育市场化的作用和已具备的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
传送带问题的本质是摩擦力的问题,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从性质上看有两种情况,一是滑动摩擦力,二是静摩擦力,从效果上看,一是动力,二是阻力,因此,对与传送带接触的物体,摩擦力的作用决定物体的运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摩擦力的分析.传送带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类型一传送带和物块在一条直线上运动  例题1如图1示,质量m=1 kg的物体从传送带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物体和皮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2011版)》的修改尽管在知识内容上注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在将物理知识联系生活方面却有了一定提高,增加了不少相关的条目.为了进一步落实“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提倡教学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让我们的物理课堂尽可能和学生的生活接近,加强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这就要求我们的物理教师:构建源于生活的知识体系,呈现物理知识;探索贴近生
期刊
电路分析的核心是欧姆定律U=IR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U=E-Ir,借助U-I一次函数图象的斜率、截距可巧解很多电路问题.  1对于定值电阻R=UI=ΔIΔI,如果R变化,则R=UI,但R=ΔUΔI,此时可用全电路欧姆定律U=E-Ir,写出关于R的U-I表达式,用斜率k=ΔUΔI可求.  例1如图1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1、R2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
转化是物理解题常用的思维策略之一,“像-线”转化策略是指在求解几何光学问题时将“成像法”求解转化为“光线法”求解或将“光线法”求解转化“成像法”求解的思维策略.所谓“成像法”指利用像的性质(像的位置、大小等)来确定光线并进行解题的方法;所谓“光线法”指利用光线性质(反射、折射等规律)来确定成像并进行解题的方法,“成像法”和“光线法”是求解几何光学问题的两种基本方法.事实上“成像法”求解要用到光线知
在物理教学中,对于课堂的把握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再完美的课堂教学或多或少都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缺憾;而好的课后反思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画龙点睛之作用.课后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明得失,析成败,进一步指明努力目标,促进以后课堂的简练高效.所以,课后反思也不容忽略,它是教师对所授课程的一种延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课后反思的内容  教学课后反思要围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
期刊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数学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古巴比伦人从远古时代开始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