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辅导”数学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muo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理念指出:教育不单是知识的传授,教育的功能是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有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即变“学会”为“会学”,为此我校在数学教学中采取了“自学——辅导”的教学模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学生以后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自学、辅导”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及运用
  
  “自学一辅导”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以学生的自学为基础,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联想,提出各种问题,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适时组织学生对其中能反映教材本质的一些中心问题进行探索与研究,最后梳理概括,使学生获得系统化知识,整个教学过程形成“自学——联想——解疑——归纳”四步运行结构,
  
  (一)自学
  自学在课前进行,组织学生自学到位是提高课上联想效果的重要前提,实验初期,先由教师布置自学提纲,领着大家自学,学生就能养成课前自学的好习惯,然后逐步过渡到学生自拟自学提纲,完全自己学,最后要合上课本,围绕教材内容思考以下问题:下节课教师要讲什么问题?自己懂不懂?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是什么?自己是否已经掌握?通过新旧知识对照,想到一些什么(即有什么猜想)?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需要课上和老师同学们共同研究,
  
  (二)联想
  联想是贯彻整个教学过程的思维活动,课前的自学联想为课上的导学联想铺垫,课上的导学联想使课前的自学联想归类、递进,联想思维训练常常综合运用发散思维、集中思维、正向思维、逆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
  “自学一辅导”教学模式依据,以问题为载体,以联想思维训练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多思而生疑,疑能促思,诱导学生多思、善疑、畅言、敢辩,联想越多,疑点越多,提出的问题就越具有挑战性,对学生的激励也就越大,
  课堂联想是该教学模式的重头戏,教师必须具有一种强烈的创设问题情境的意识,必须把握一套经过精雕细刻的具体操作手段,微格导学,引路点化,使自己的角色真正由演员上升到导演。把戏留给学生唱,为驾驭富有变幻的课堂联想,首先要求教师课前要精心准备,运筹谋划,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把握本节知识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基本点,弄清和以前有联系的旧知识,为后来作铺垫的新知识,预估学生可能想到的问题。学生想不到想不全需要补充的问题,由学生联想而容易造成的一些模糊认识或错误导向的问题等、做好调控的心理准备,
  
  (三)解疑
  解疑的过程是一个讨论、研究、探索的过程,它彻底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习惯做法,做到了人人思考、热烈发言,这种研究讨论,有时是采取个人发言式的,有时是采取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式的,教师可根据问题深浅,难度的大小分别让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学生发言,解疑环节,切实还给了学生一个平等受教育的权利,谁都有表明自己猜测与阐明自己观点的机会,每名学生都能品味到联想、讨论的乐趣,从思维过程看,联想之后便是解疑,从操作程序看,联想解疑交错讲解。无法截然分开,学生想对了,无需解疑,想错了,再重想,你想的,我想的,合在一起;解疑的形式有详讲、略讲,还可以不讲,既使用有声语言,又使用体态语言,解疑的效益高低,关键在于对学情的“诊断”,教师摸着学生的思维脉搏,或设迷纠错,或强化活用,低起点,小台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释难解疑,指点迷津,
  
  (四)归纳
  这里的归纳既包括对学习内容的梳理与概括,还包括对教学效果的调节与整合,随着联想解疑过程的运行和发展,学生在对新知识的逐步理解中,不断补充不全面的认识,不断矫正不正确的认识,逐渐获得全面正确的认识,达到认识的目的,归纳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把一般性结论进一步强化、引申,把一个个学过的法则梳理概括,纳入认知系统,要帮助学生弄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弄清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并通过联想,由问题本身、问题背景、问题条件和结论及所呈现的形式以及所属的其他因素来辐射与知识结构系统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自学一辅导”教学模式主要采取“双向式”信息交流和“多向式”信息交流,辅之“单向式”信息交流,并适时进行“环式”交流,运用该教学模式,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主体地位突出,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但教师驾驭课堂的难度较大,归纳整理学生发现的结果,颇为费时,因此,教师必须要随时分析整合方方面面的信息,把握教学进程,控制课堂时间,既不能草草收兵,又不能拖堂,
  
  三、存在的问题
  
  通过一年“自学一辅导”教学模式的实验,我们发现一些原来在数学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对自学缺少信心,他们认为原来有老师讲,听课还吃力,现在让自己学,那就更学不好了,如何提高这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是“自学一辅导”教学模式成败的关键
  我们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一“自学一辅导”教学模式必能给我们的教学带来硕果累累,
其他文献
摘要:孟加拉的学前教育和我国的许多欠发达地区一样,面临相对被忽略的窘境,孟加拉有84.8%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近一半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3年的统计,孟加拉有两千万五岁以下的儿童,其中有50%左右处于营养不良且面临严重的教育资源短缺问题。  关键词:孟加拉;生存概况;教育内容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07(2010)11-021-02 
数学思想是数学学科的精髓,是解决所有数学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将从几个常用的数学思想出发,探讨数学思想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企业自主权的逐步扩大,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日益突出,流失途径和形式多种多样,已成为国内外的热点问题。本文就国有资产的涵义及分类作了简单介绍,分析
【摘 要】高中历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分析,了解更多的历史专业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历史知识学习,同时还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情境的配合和辅助之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程教学 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171   历史课程作为高中阶
解析几何中的直线与圆、直线与椭圆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很多考题命题是"紧扣""概括""拓展"了教材,所以充分利用好课本的习题,对课本中习题进行挖
摘要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探究式教学日益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分析了数学探究式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同时,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数学探究式教学;课堂活动;学困生;因材施教
从当前的教学情况看,课堂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方式,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看,课堂教学就是数学教育的全部,这就意味着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将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当成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的目标,根据学生学习的能力,制定各种有效的策略,完成科学的教学设计,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也才能实现数学教育的目标.那高中数学教师如何才能设
摘要:建设服务型女工组织是适应政府职能转型、女工诉求变化、女工组织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高校深入快速改革发展,建设服务型高校女工组织显得更为重要。只有在服务大局、服务女工、服务基层、改革创新中开创高校女工工作新局面,明确女工组织的工作职能,才能适应高校的全面发展和谐进步,才能真正体现女工工作在高校建设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职能定位;服务型;女工组织;工作作风  中图分类号:C939文献
【摘要】 围绕初中数学新课程理念,如何优化数学教法,可以通过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听数学”为“做数学”,变“学数学”为“用数学”等策略实现.  【关键词】 初中数学;优化活动;主体参与;探究  最新颁布的《基础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 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变革教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