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结合途径分析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ke02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显然是提升学科教学质量的关键路径,体现了语言学科听、说、读、写之间的密切联系。基于英语学科写作与阅读之间的密切关系,本研究分析了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应用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写作
  【作者简介】陈良文,福建省福安市城北中学。

引言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在国际交流和学生的自主发展过程中产生很大影响,开展英语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英语素养作为综合素质衡量标准。就目前初中生的英语水平来说,阅读和写作能力还不足,需要我们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的联系


  英语教学中写作和阅读教学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阅读教学环节为写作教学做好了铺垫,写作教学环节是阅读教学环节的升级,二者之间有微妙的互动关系,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实现信息传递和共享,是构建新型高效课堂的关键方法。目前的初中英语读写教学中,学生在写作素材积累上意识不强且经验不足。此外,写作教学也对阅读教学有很大作用和影响,写作训练使学生对文章结构了解更加透彻,利于其在阅读中提升理解效率,在培养学生语言理解能力上作用显著,也是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关键路径。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策略


  1.阅读教学中强化指导和讲解,帮助学生获得写作技巧。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该學科的核心教学模块,但是针对初中生的英语知识能力来说,显然死记硬背和逐字逐句的翻译学习方式已经不适用了,科学掌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技巧,有方法、有步骤的理解课文内容显然才是目前最好的方式,这个过程中也利于学生积累写作技巧,深化对英语写作结构的了解和认知。如在《Playin gsports》的阅读教学过程中,“The Modern Olymics”阅读中,我们就需要强调陈述语句以及关于运动项目的单词,且有效分析“a symbolof”以及“at least”等词组的实际应用方法,如果可以有效积累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则可以得到一些加分点;“The Changing World”的阅读中,我们可以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Our coun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这句话的语言结构,引导学生掌握精炼的英语语言表达方式,并尝试模仿造句,强化记忆。
  2.强化英语写作中的合作与交流。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利用合作学习契机引导学生进行语言交际,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口头训练和书面训练结合起来,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如在《What’s your hobby ?》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我就引导学生围绕“My hobby”的主题自我介绍,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总结思路,然后我指导学生按照 “十、三、一”方法技巧思考自己的整体写作结构和具体内容分布,即围绕写作主题提炼出十个单词、三个句子、一段话,学生在选择写作核心的时候就选择了一下词汇,如sing、dance、songs、draw 等。这样的交流活动之后,学生基本上确立了写作主题,基本写作方向确立之后展开写作,提升了写作效率。
  3.做好课外阅读指导,鼓励学生写读后感。英语属于语言学科,就学科特点来说,在教学实践活动指导过程中要不断扩展学生的学习范围,教学内容也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内阅读上,教师可以结合初中生的阅读能力,选择合适的阅读素材,逐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使课外阅读教学活动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开展课外阅读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展开读后感写作或者是故事概括的总结式写作,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语感和写作能力。如在《English Around the World》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我尝试推荐学生阅读经典英语著作《Harry Potter》,学生结合影视资料展开阅读,课余时间被有效利用,且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养成,教师也可以结合课外阅读内容引导学生写读后感,并分享写作成果,帮助其建立写作信心。

三、结语


  综上,读写结合既是全新的教学思路也是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活动中,显然能够实现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目标的具体应用环节还有一些不足,我们作为现代教学工作者要结合教学经验和新课改理念,做出全新的教学方法调整和改革,为初中英语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上文中笔者主要针对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应用方法展开分析,旨在提升初中英语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立中,李丽本.以阅读文本为基础 探析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J].吉林教育,2017,22(08):171-172,174-175.
  [2]于冬梅,刘天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J].思维与智慧,2016,22(03):1158-1160,1163-1164.
  [3]张炼,张合出.初中英语阅读写作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21(39):207-208,210-211.
其他文献
【摘要】许多教师和学者均从理论或实证研究出发,提出了不同的泛读教学法,为大学英语泛读教学的改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对泛读教学法已有的相关研究做简要综述。  【关键词】泛读教学;体裁法;任务型教学法;图式理论  【作者简介】付家梅,上海杉达学院外国语学院。  大学英语泛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鉴于传统的大学英语泛读教学出现的诸多问题,许多教育者进行泛读教学法的相关研究,对泛读教学的改进做出很大的贡
【摘要】本文从建构主义的视角,阐述了其理论内涵,以及该理论下高校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构主义理论下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路径,具体包括: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强化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中心地位;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以此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关键词】建构主义;高校英语;教学环境;学习差异;情景教学;认知能力  【作者简介】夏荥(1983-),女,汉族,重庆
一、问题的提出——“先饮一杯开胃酒”  1.源于“需要”。在倡导“书香中国”的今天,早期阅读无疑是培养孩子良好素质的重要途径,而“绘本阅读”则毫无争议地成为早期阅读的最佳载体。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绘本教学应该是一个美味的文化大餐,一次绘本阅读的满汉全席。  2.始于“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成人无情地用各种问题淹没着孩子们的幻想世界;甚至性急地让孩子们读图画书中的文字和内容;或者以单一枯燥的形式向
【摘要】进入信息时代后,人们对信息获悉方式和信息选择越来越“快餐化”,新闻正逐步进入“读题时代”。本文从超文链接、语法形式、标点、词汇四个方面探讨了新媒体传播下英语新闻标题的特征。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 英语新闻 标题  新闻标题能否以简洁、醒目、有趣来吸引读者,实现新闻信息有效传播,体现新闻价值,成为标题所负载的任务。无论是通过传统媒体(报刊),还是新媒体传播(网络),英语新闻标题都起到充分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效课堂”这个词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如何实现“高效课堂”成为新时期教育教学工作的关注点。那么什么是“高效课堂”呢?我的理解就是:教师在单位时间里,将教学目标最大化和最优化。也就是将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最大化,最优化。那么如何实现课堂的高效呢?要想实现课堂高效化,教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关键词】高效课堂;核心要
【摘要】英语作为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语言,随着世界经济的国际化,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而我国也加大了对英语教学的力度。然而,因为英语并不是我们所接触的第一语言,所以很多学生学习起来都感到十分的吃力。再加上很多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太过于枯燥乏味,很难激发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互助学习 小学英语朗诵 高效方法  小学学生的心智思想尚不成熟,对任何事物都会抱有强烈的好奇心。性格调皮顽劣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通常是“听、说为主,读、写为辅”的教学模式,而听说训练是很关键的。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习惯能够决定其今后英语水平的高低。新课标小学英语提出“听说领先,读写跟上”这一教学目标以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利用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来培养其英语听说能力是非常关键的。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心理特点;英语听说能力  【作者简介】夏俊晶
【摘要】高中英語新课标要求创新教学方法,并提高自身的素质。所以,是要创新教法和理念。以学生为前提,培养英语能力。本文以高中英语教学策略为基础,进行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英语;教学研究  【作者简介】蔡燕燕,福建石狮八中。引言  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中,高中英语教学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就目前来看,还存在较大的问题,需要解决。一、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不足  以学生为课堂学习的主角,培养学生的创
【摘要】本文以《牛津高中英语》(译林出版社)Unit2 Project“Making a travel leaflet”为例,探索互动式教学模式在牛津高中英语课堂环境中实现方式,以及互动式教学模式需要注意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流程有效性、学生主体性参与度等问题。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 Project 英语  语言的互动是一种合作的活动,互动式教学(Interactive Teaching)正是基于
【Abstract】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fers to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s of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To solve and avoid the cultural conflicts and blocks, it is high time to enhance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