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传统文化 关注实际应用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2005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愈发地看重,推行了一系列保护传统文化的策略,并为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将传统文化的渗透作为小学教育重要任务,让小学教育的有效性被赋予了新的定义,教师想要呈现出优质的课堂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服务,就应对传统文化的实际应用重视起来。基于此,本文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实际应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语文阅读教学 传统文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7.014
  众所周知,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精华,是中国的瑰宝。但目前中国的传统文化却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线,致使多种传统文化知识与技术失传。想要制止这一严重的文化损失的持续,小学教师就必须自觉地肩负起更高的使命与责任,将传统文化积极地引入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其发挥实际应用价值,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实际应用进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具体策略综述如下。
  一、传统文化在继承与发展上面临的困难
  1.人们对传统文化缺乏正确的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极其丰富,在各个领域都有所涉足,但由于人们对传统文化缺乏正确的认识,在面对传统文化时首先联想到的就是刻板、枯燥、乏味等词汇,对于传统文化主动探究的兴趣较弱,进而导致在西方文化的涌入下,中国本土文化遭到了一定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了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中,极大地伤害了中国本土文化继承与发展。
  2.社会环境影响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每年产生的经济效益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人口众多,就业依然是新一代在步入社会后面临的大问题。进而导致学生家长与教师为了让学生在今后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一味地在乎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受,以及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致使传统文化无法获得在教育中渗透的有效切入点,无法改变教育现状,发挥实际效果。
  3.教师教学能力不足
  传统文化知识不同于普通的知识文化,对文化精神、文化情感等都具有一定的要求,但就目前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情况来看,多数教师对此并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仅仅将传统文化当作一种硬性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不仅未能做到将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融合,还极大地削弱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传统文化上存在极大的不足。
  二、现代阅读教学重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1.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的重要性
  文章是寄托情感抒发情绪的有效载体,阅读者只有付出真正的情感投入到对文章的赏析中,才能够感受到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实现阅读的有效性。但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较为浅薄,在情感的表达与探究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理解文章的情感上往往存在一定的不足,进而导致学生的阅读效率与质量较低。而通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式则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媒介,切换学生阅读文章的思路,让学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文章内容,将其代入到现实生活中,进而使学生能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有效地理解文章人物或作者的情感,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具有重要性。
  2.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构建具有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学生初步认识世界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学生所受的教育不仅仅关系到学生的文化知识的沉淀,还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习惯的构建、思想意识的组成、以及学生的道德品质。所以在这一时期教师对学生开展引导工作是十分关键的,通过在小学阅读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方式的实施,能够带给小学阶段的学生积极、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通过对历史故事的探究得到启发,掌握正确对待事物的思想态度,并在对传统文化中德育知识的学习中,发现自身在学习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地加以改正,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构建具有极高的重要性。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关注传统文化的实际应用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并不是一个纸上谈兵的过程,教师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传统文化,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并学会应用传统文化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让传统文化发挥实际应用价值,才能够达成让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渗透的目的,以下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关注传统文化的实际应用展开几点探究:
  1.引入传统文化书籍内容,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内容得以保存的大部分要归功于古人对书籍记录的习惯,而实际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能保存完好的书籍中针对思想与教育的研究内容占据了不小的比重,因此,教师应积极地更新自身的教学思想,在实施小学阅读教学时应积极地利用这些传统文化知识内容,为学生进行课堂内容拓展,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进一步探究,加深学生对阅读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传统文化能够带给学生实际的影响力。例如:《守株待兔》一课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不劳而获的思想是不切实际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将这一课的传递的思想态度作为原点,为学生引进孔子的《论语·为政》中有關学习与思考研究的一部分内容,并通过白话的方式为学生讲解,带给学生启发,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一味思考与盲目学习都是不可取的,帮助学生逐步的掌握正确阅读学习的方式方法。之后,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利用在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中获得的学习方法重新阅读这一课的文章,让学生感受学习前后的变化,促使学生能够深刻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让传统文化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更高的实际效果,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2.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认识外界大多是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及对身边的人与事物的观察的方式,并且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还会下意识地进行行为模仿,感受这些事件中的思想情感,从而实现内化。教师在制定传统文化与阅读课堂结合教学方案时,可以对学生现阶段的这一特点加以利用,以文章为基础,组织学生进行情境再现,让学生站在文章中感受事件的起因、进程、结果,促使学生能够更为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帮助学生有效地攻克阅读学习中的难点问题,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学习到《草船借箭》一课,《草船借箭》出自三国演义,讲述诸葛亮在战争期间的所作所为,充分地体现了人物的智慧。但文章较为复杂,学生在阅读时往往遇到一定的阻碍。对此,教师可以采取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草船借箭》中的人物角色,让学生进行情境表演,进而在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内容的研究兴趣,帮助学生构建出乐学善学的思想态度。
  3.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积极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传统文化是由各个地区的地域特征、人文特点、民族文化等构建而成的,涉及的领域较为广阔,可供挖掘的知识内容较多,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极大的优势。但想要让那个传统文化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发挥作用,教师就必须正确地认识传统文化,并做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地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观念,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顺利有效地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过度地强调与社会需求相统一的教育方式已经不再适用,教育的革新势在必行。因此,教师应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实际应用起到高度的重视,顺应新时代下学生的需求,加强传统文化的实际应用,呈现出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黄晓梅《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第35期。
  [2] 陈瑞珍《探析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快乐阅读》2015年第18期。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小学语文教育是打好阅读基础的重要阶段,古诗词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当下,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直接给学生讲解诗词,不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这样学生很难提高诗词的欣赏能力。而且,这种情况不是偶然存在的,许多学生也是把古诗词的学习以背诵的方式去完成。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教师应给予高度关注,不可只要求学生
摘 要:小班化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进师生沟通,而且可以让老师对知识的讲解更加细致,方便教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并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小学语文课堂的小班化教学,达到了抓生本、创教学、展实效的教学目标,对于传统语文教学有着显著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生本 实效 小学语文 小班化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5.030  小班
[摘 要: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显著的特点是偏向于技能、动手能力的培养。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契合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本文以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为例,探索研究了现代学徒制在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实践与应用。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或学徒的培养为中心,通过课程讲授与技能实践,以学校和企业的协同参与为载体,以教
主题出版类  天开海岳:走近港珠澳大桥  长江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热血长城:写给年轻人的解放军史  徐焰 著  中华书局  大国起航:中国船舶工业战略大转折纪实  舒德骑 著  研究出版社  《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的里程碑  〔英〕哈罗德·约瑟夫·拉斯基 著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人文社科类  中華现代学术名著丛书(120年纪念版)  陶行知、林庚、王亚南 等 著 商务印书馆  发现燕然
摘 要:小学阶段汉语拼音的学习,对小学生后期识字非常关键,对以后的语文及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是相当重要的。所以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拼音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一年龄段学生的特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拼音教学,让学生对拼音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关键词:游戏元素 小学低年级 拼音教学 方法探究  学习汉语拼音是掌握汉字的基础,对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非常关键的。对
部编版语文教材内容更有高度和内涵,富有人文色彩,拥有一副 “新面孔”。本文中,笔者将结合新教材“补白”部分的编写目的与教材结构体系,例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教材“补白”,优化对新教材的使用,为这张“新面孔”增色添彩。  一、“补白”:知识的补给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在摸索培养实践能力与建构知识体系间的关系与平衡。200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20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2.045  阅读能力的强弱,能够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因此,现代文阅读在中考试卷中占有很大比重,而小说以其独特的教育魅力受到命题老师的青睐。因此,让学生立足考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及应试能力迫在眉睫。  一、小说专题复习的现状  1.贪大求全,缺少针对性  对于小说阅读训练,我们缺乏恰当的选择,只是大致浏览一下考题,忽略
摘 要:高考一定程度影响着学生未来发展方向。语文作为高考必考科目,更是占据了很高的分数比重。本文研究高三语文阅读理解专题复习的目的、现状与有效措施,就是为了在最后关头突破语文学习的难点、重点,提高学生高考语文的成绩。  关键词:高三语文 阅读理解 专题复习 有效实施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2.014  随着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广,语文教学方
摘 要:“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其重点在于强调,在学校教育中,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对于课程的意义。尤其对于小学生群体说来,他们多以“感性思维”为主,情境教学既有重要性又有必要性。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或引入多元的良好教学情境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主要从“实物演示情境”“语言描述情境”“图画再现情境”“生活展現情境”“技术渲染情境”和“表演体会情境”等几个方面,对此做出一些研
摘 要: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仅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多为“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底下听”,这就造成了教与学的脱节,学生们难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经历,以二年级学生为目标群体,对小学语文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问题进行探究,希望能给教育同仁带来一些启发。  关键词:小学语文 互动教学 探索  小学阶段的孩子自控能力差,思维较发散,只有采取适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