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复习课心得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duo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学科内容繁多,知识网络也很庞大,事件与事件之间内在联系千头万绪,对历史史实和知识的认知又可谓角度多、层次多,在学习新课的时候要把很多历史史实、知识讲清楚、讲透彻、讲生动,又做到留有余香,发人深省,已经很不容易了,而要把诸多的历史知识点融合在一起,进行历史课堂的复习、整合、再认、提升,更转换为学生记忆中的准确符号、信息,内化为学生内在的能力,那将是一个庞大而复杂,并且费时,需要长期坚持的一项工程。自任教以来,往往觉得复习课难上,而且有时还不知该怎样上,又不知上了过后是否有效果,每每探索和思考,在复习课的实践中也有了一些零碎的概念和认识,也不知对否,现把它们简单的罗列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和交流,希多提一些宝贵的意见。
  个人觉得,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复习内容的纷繁复杂,即内容多,点、线、面大,而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往往对背诵量大而学起来自己又理不清楚条理的东西会感觉无所适从,不知该从何下手,这样老师就得在心理和方法上首先对学生进行疏导,即把他们认为很复杂的东西,在心理和认知上变简单一些,告诉学生其实学习历史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复杂,其实就是两个工作,哪两个工作呢?记忆力+方法和能力,即把重要的事件相关知识点记住,然后运用历史的方法去灵活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对历史的分析和学习中,培养以古论今、以史明鉴、找出历史发展规律、促进今天历史发展进程的能力。而记忆就是要把最基本最重要最典型的事实记住,能力的培养则可以通过复习课,对史实进行归纳提升,认本质 ,找规律,及相应命题的解决来进行。
  首先,怎样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第一,恐怕还要告知学生,复习前应先把零散的知识点用知识框架去串连。历史知识要记忆的点很多,如果学生只是逐字逐句的去单独背一个又一个知识点的话,那只能是脱离理解知识本身和囫囵吞枣式的死记硬背,过不了多久肯定是要遗忘的,而且碰到灵活的知识应用也是无法全然应对的,所以有的学生觉得框架式的复习提纲看起来很复杂,好像没有1、2、3、……这种直接弄成要点式的、填空式的提纲简洁、明了,殊不知太要点化的提纲其实是不够科学的,因为它完全脱离了一根主干,不利于理解,也不利于长久记忆,所以还是框架式的复习提纲能像蜘蛛网一样,把散的知识点牢牢框在其间,前因后果、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看的一清二楚,明明白白,利于理解,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的久一点,也才能经常拿出来用,经常用的东西也就会越来越娴熟。第二,知识框架的构建,可以教会学生自己试着去进行,一方面看了书,熟悉了教材,其实也培养了能力。如:可让学生自己先说出教材每课大致讲的内容或每课标题,然后对这些内容归类,大致讲了几个板块,分好板块后,说出具体包括哪些重大事件,再以时间为序列出这些重大的先后顺序,再延伸出每个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经过、结果、性质、影响、对今天的启示等等问题,让学生层层展开,体现出事件发生的时序性和知识点的条理性,实际也就是帮助学生清醒一下头脑和思维,利于记忆。第三,就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记忆的方法,如联想法、联系法、口诀法、谐音法等等……第四,老师可采用多种方式检测,加深学生记忆的映像,如小组抽背、挑战背诵、课堂默写等方式。
  其次,怎样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呢?第一,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知识归类,而知识归类复习的时候,最好分层次进行,不宜一开始跨度就过大,那样学生也反应不过来.最好先复习小专题,再复习大专题,比如:复习近代思想文化的解放运动及成就,就先复习文艺复兴和启蒙思想,再复习空想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再引导学生归纳代表资产阶级的和代表无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得出一个总体认知,培养学生由点—线—面的和微观到宏观的能力;第二,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知识延伸,即把今天和历史类似事件拿出来,由老师分析历史的,再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去分析今天的,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对比的能力;第三,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即复习了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后,老师可针对同样的一个答案,变化出很多种其他的问法或问题呈现方式,让学生回答,主要回答答题的思路,看学生对知识点是否理解透彻和到位了。第四,讲评典型的例题或错的多的作业,主要讲评方法,讲的时候可展示老师的思维过程即步骤,让学生明白该怎样审题,一步步答题,必要的时候老师可展示出答案的组织语言,让学生揣测答题的要点,最好能够讲评一个典型的题型后,同时准备一个相似题型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加深映象。
  由于书写时间仓促,这只是一些简单心得体会,不够详尽和完善,我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探索,以丰富自己的认识。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同时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阅读不仅有助于语文学科的学习,而且也是学生学习其他任何一门功课的基础。阅读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能力 兴趣 指导 引导 独立  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然阅读又是获得知识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极为重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所以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词汇基础,对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在一定程度上,词汇量决定着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词汇量不足也成为高中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拦路虎”,常导致他们停滞不前,甚至因此而放弃学习英语。由此可见,词汇学习十分重要。对于高三学生而言,如何扩大词汇量,如何进行高中英语课堂词汇有效复习?本文结合课例,就如何让高三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进行有效的词
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小学生德育方法的整合,就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或亲身经历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生活实际中主动参于,亲身体验,从而获得对事物或对经验的理性认识和情感的升华,达到德育教育的目标。由于这种方法,让学生经历了“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教育过程,学生对事物有很深刻的认识。与我们以往的小学德育教育不能真正做到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社会、脱离家庭,重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突出体现教学的基础性和发展性。”作为口算能力来说,它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笔算、估算和简算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必经之路,将直接关系到中高年级的数学计算能力的形成,对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口算的正确、合理、迅速、简捷程度反映了学生数学素养的高低,反映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感的发展水平。只有抓好
素质教育首先是教育观念、教学指导思想的更新。体育教学中要推进素质教育,就要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的灌输传授转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  一、游戏教学法  运动游戏,也称为体育游戏,是由基础运动动作组成的、具有情节的体育手段,是一项古老的、至今仍充满活力的活动。运动游戏具有基础性、简易性、情节性、趣味性、教育性、适应性、开放性、娱乐性等。孩子在幼儿园接受过的体
目的:观察补肾理肝法治疗高催乳激素血症的临床功效,以初步评价补肾理肝法在治疗高催乳激素血症的临床有效性,并探讨其机理。   方法:选择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吕叔湘先生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