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由与必然的生态实践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134169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人与自然的关系内涵自由与必然的辩证统一关系,自由与必然的生态实践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要求。黑格尔认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必然只有在它没有被理解时才是盲目的。马克思、恩格斯在黑格尔对自由与必然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人与自然方面阐述了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发展过程,人的本质规定中内含自然的本质规定,人的实践结果最终归于自然,成为自然必然性的一个环节。自由与必然的生态实践要求人的实践活动是在自然实然认识基础上的有所为,在自然应然建构过程中的有所不为,以及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关键词】 自由;必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9-0051-03
  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哲学上的斯芬克斯之谜。在21世纪的今天,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哲学上的重要问题,更是人类生存、社会永续发展所急需解决的实践问题。
  人们当前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破坏、人与自然关系异化和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等问题,都迫使人们不得不反思人类自身的思维方式、活动方式和发展模式。目前的实践基础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带来的物质结果。面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带来的一系列资源环境生态危机,提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我国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总布局中。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明确地指出,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因此,充分理解自由与必然的辩证统一关系能够为我们处理和解决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问题提供思想指导。明白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冲突对立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人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分子,人的生存与发展有赖于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与实践要求。
  一、对自由与必然的一般认识
  早在古希腊哲学就已经有对自由与必然的认识的相关论述了,而将自由与必然联系起来的只有斯宾诺莎与黑格尔,但是对于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恩格斯认为“黑格尔是第一个正确地叙述了自由与必然之间的关系” ①。恩格斯在黑格尔对自由与必然关系的辩证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行进了阐述。
  (一)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
  黑格尔指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 ②,一般意义上理解的自由是指人意志自由,即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然是指自然的客观实在性与必然性规律。人的意志自由有赖于对自然必然性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认识自然规律是实现人的自由意志的前提和基础。恩格斯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③自由的感性活动通过自身的理性原则把自然必然性理解并内化为自身的活动原则,在通过实践外化为符合自身发展的必然性,成为真正的必然规律。
  中国古语有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的“耳顺”与“从心所欲”就是自由的境界,但是要达到这种境界的前提是“不惑”和“知天命”,只有足够的阅历积累起来的经验知识,认识到世间万物皆有其必然规律,才能达到“不惑”和“知天命”。
  (二)必然只有在它没有被理解时才是盲目的
  恩格斯指出必然只有在它没有被理解时才是盲目的。“在自然界中(如果我们把对自然的反作用撇开不谈)全是没有意识的、盲目的动力,这些动力彼此发生作用,而一般规律就表现在这些动力的相互作用之中。在所发生的任何事情之中,无论在外表上看得出的无数表面的偶然性中,或者在可以证实这些偶然性內部的规律性的最终结果中,都没有任何事情是作为预期的自觉的目的发生的。” ④
  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地运动着的,这种运动是无意识的。自然界中除了人的生命活动,其他的生命活动都是遵循着自然界的一般规律从产生到消亡,不会有意识、有计划地改变自身生存环境,只是被动地接受和改变自身以适应环境。如果说动物对周围环境发生持久的影响,那也是某种偶然的事情。动物在消灭某一地带的植物时,并不明白他们在干什么。“相反,在社会领域内进行活动的人,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 ⑤
  人消灭植物,是为了腾出土地播种五谷,或者种植树木和葡萄,他们知道这样可以得到多倍的收获。必然一旦被人意识到并理解了,就不再是盲目的,而是有计划、有目的地朝着某个方向发展着的必然。
  二、自由与必然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辩证统一
  人是通过感性的对象性活动进行自我确证的,人的本质规定中包含着自然的本质规定。人在自然中实现自己的存在方式,实践的结果仍归于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实现了自由与必然,对象性与自我确证的统一。
  (一)人的本质中包含着自然的本质
  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正是因为其有意识,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地生产,人才是自觉自由的实践主体。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但是人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的实践不是随心所欲的,必须要以自然界内在的普遍规律为前提。人的意志自由的体现也正是在对客观自然必然性的认识的基础上体现出来的,因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不能摆脱自然规律的束缚。但是,“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 ⑥。
  人作为自觉自由的实践主体,能够认识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普遍规律,并能够利用这些规律来生产满足自身需要的物质资料,创造有利于自身的生活环境。也就是说人的自由意志的体现在于人可以通过实践认识大自然中的各种规律,并学习和掌握这些规律,使之成为人的发展规律。譬如:人可以按照鸟的形体结构设计出飞机,按照蝙蝠的“回声定位”发明雷达,观察苍蝇的敷衍创造出照相机。“自由就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 这些仿生学的实例就是人在实践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自然的必然性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支配自然界,创造有利于人自身生存与发展的一般规律与自然环境。   (二)人的实践的结果最终归于自然
  自然主义的历史观认为“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决定人的历史发展,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日耳曼人移入时期的德意志的‘自然界’,现在只剩下的已经微乎其微了。地球的表面、气候、植物界、动物界以及人本身都发生了无限的变化,并且这一切都是由于人的活动,而德意志的自然界在这一期间未经人的干预而发生的变化,简直微小得无法计算”。⑦
  那种原始的自然界已经所剩无几了。自然界自从有了人,人的实践活动就已经将自然界对象化为人的世界,打上了人的活动的印记。原初自然自此已经变为人化自然,走向人工自然。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人创造历史。然而“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⑧。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更是社会存在物,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要创造历史首先就要创造出能够使人生存与生活的物质资料,譬如:衣、食、住、行等。前面提到人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 ⑨,因此,人类制造出了飞机、游艇、鸟巢等,这些东西一经人制造出来就立刻变为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成为客观必然性的存在物,这也就意味着它们同时也具有了客观必然性规律,成为自然界客观必然性规律中的一环。
  三、自由与必然的生态实践
  “人与自然之间,自然是作为一种自在的必然存在,人则是作为自觉自由的自由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好坏,取决于人的可能性与应然性。” ⑩人的实践活动首先要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的限度内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人对自身的调控实际上就是人的价值选择,是对自然的应然建构的道德规范,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自由的人类实践活动,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一)自然实然认识基础上的有所为
  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和其他的动植物一样都是从细胞进化而来,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但是人能够从动物中脱离出来就在于人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有意識地认识自然规律和外在环境,利用自然界、支配自然界,改变自身的生存环境。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对象性活动,并且这种对象性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持久的。
  人通过对象化活动(实践)来确证人自身,这是人脱离与动物,不同于动物的本质区别。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到“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 ?
  劳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区别于动物性存在。劳动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人从自然界中获取生活和生产资料的中介,自然界作为人的实践的对象,必须通过劳动来实现。人通过劳动认识自然,发现自然规律,并利用自然规律来改变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
  人在以自然界为对象进行对象化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生产,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表现为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换言之,人的自觉自由的活动就是通过对自然的实然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的社会实践。
  (二)自然应然建构过程中的有所不为
  认识是主观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应,人类对自然的实然认识即人作为意识主体对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及自然必然性、自然规律性的把握。只有在正确认识了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人的实践才是自觉自由的活动。人虽然能够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来支配自然界,但是绝对不能有人能够超越自然界存在的观念。“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
  人是类存在物的前提和基础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像其他一切自然存在物一样,都是生活在自然界这个大的系统中的,人不能脱离自然界而存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就决定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果人始终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来剥削和掠夺,在人与自然的冲突达到顶点的时候,自然就会报复人类。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地震频发,冰川融化,气候异常等问题都是因为自然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归根究底,是人对自然界的过度掠夺造成的。所以,“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人与自然关系有赖于人的实践,有赖于人在实践中将实然自然应然化的价值选择。实然自然应然化是人在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的基础上的价值取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必须要调控人自身,使人的实践活动符合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合目的性是人类对自然的实然认识,是对自然的客观存在的规律性认识。合目的性是人通过对实然自然的客观认识的应然建构,是人具有主观愿望和价值选择的能动性发挥。只有人类的实践活动达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人与自然才能真正实现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什么样的,这同人的实践是一致的——既和人实践方式有关,也和人的实践结果有关。如果人的实践活动遵循自然规律,尊重自然内在价值,那人与自然就能够和谐共生;如果人的实践活动不以自然界的必然规律为前提,否认或忽视自然的内在价值,人与自然关系只会走向异化和对立。“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每一代人所进行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都是上一代人创造出的物质结果。包括人们身在其中的自然环境也是上一代实践改造过的,不是原初的自然,而是人化了的自然。因此,人们现在的生产方式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会继续成为下一代生活与生产的基础。而环境作为人的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的物质基础,人创造出什么样的环境条件,同时也决定了以后人的生活状态。
  人们目前面临的是生态环境危机就是现代大工业生产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带来的环境污染,因此,人们的生活环境与人的生活状态也变得糟糕了。要改变人的生存环境与生活状态,就必须要改变人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使人的生产实践既合目的性,也合规律性。人与自然始终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追求的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不是对立抗争。
  注释:
  ①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91页,第49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92页。
  ④⑤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53页,第253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7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22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58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7页。
  ⑩杨英姿:《生态哲学中人的三重维度——一种实践唯物主义视角》,《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第65页。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97-998页。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22页。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98页,第998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杨英姿.生态哲学中人的三重维度——一种实践唯物主义视角[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2,(3).
其他文献
【摘要】 汝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后因金兵入侵,宋廷南迁的原因,汝窑及其烧制工艺曾一度在历史上销声匿迹,成为近百年的未解之谜,虽然目前汝瓷遗址已在无数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被找到,汝窑的研究也因此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但是,随着研究资料越来越丰富,研究内容越来越深入,研究学者们对于已往研究成果也持有辩证的观点。因此,本文就汝窑目前的研究情况和存在的争议两个方面展开,对近些年来汝窑的研究情况进行资料的梳理
期刊
【摘要】 汉传世俗文献作为西夏与中原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对西夏多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历法文献相较于其他写本更为规范,体例更为清晰,因此本文试图通过西夏汉文历法文献,从书法角度研究其艺术价值,并借此梳理西夏与中原地区文化交流的源流关系,充分了解西夏书法文化的影响与价值。  【关键词】 西夏;历法;书法  【中图分类号】H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期刊
【摘要】 电影《模仿游戏》由数学家安德鲁 · 霍奇斯的《艾伦 · 图灵传》改编,于2014年上映后斩获第八十七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并获最佳影片提名。电影的成功与情节处理方式密不可分。本文以电影中增删手法这一创举为着眼点,进行剖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增删手法在整部电影中的具体运用及艺术价值进行深入思考。  【关键词】 《模仿游戏》;传记文学改编;增删手法  【中图分类号】J505 【文献
期刊
【摘要】 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后期最负盛名的剧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反映出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从其早期《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传达出的对人性乐观明朗的期盼,到中期四大悲剧对人的宿命,道德意义等母题严肃的探讨,再到晚期《暴风雨》中运用魔幻主义实现道德目的,能够从莎士比亚身上看到整个文艺复兴的缩影。  【关键词】 莎士比亚;创作;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全过程,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文化传承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文化的历史记忆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户县北乡锣鼓保护困境的研究,分析户县北乡锣鼓保护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非遗保护路径,为当前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现代保护困境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期刊
【摘要】 朱自清说:“写景是老舍先生的拿手戏,差不多都好。”老舍先生用生花妙笔、款款深情在不少巨作中勾画了北京的山水景致和四时风光。环境描写作为小说的要素之一,对于情节的推动,人物的塑造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四世同堂》中不乏精彩的环境描写,不是孤立的存在,它对人物的塑造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是小说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四世同堂》;环境描写;人物  【中图分类号】I
期刊
【摘要】 民间美术是在民间文化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艺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民间美术涉及的内容多种多样,既不追求中规中矩,也不追求过分奇异,其中蕴含着最本质、最纯真的文化内涵。本文结合湘南地区民间美术的发展情况,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地域性特征,从个性文化发展以及审美趋向出发,探讨民间美术在创新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希望能够为促进民间美术与现代化设计之间的融合指引正确的方向。  
期刊
【摘要】 文化传播视域下,白鹿原周边民俗村特色旅游市场开发方面存在对受众地位忽略和对信息反馈漠视、传播模式僵化、传播内容缺乏创新等不足。针对以上问题,推动白鹿原周边民俗村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增强管理者、经营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研究受众心理需求,根据受众特点合理选择传播内容。其次,需要扩展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借助新兴传播媒介、开发体验式旅游模式;再次,应推进品牌建设,丰富传播内涵。白鹿原民俗村旅游市场的
期刊
【摘要】 出身于中唐时期北方世家大族博陵崔氏的崔护,在《全唐诗》中虽然仅留下了四首五言诗和两首七言诗,却俱是佳作,深入研究中古历史时期博陵崔氏家族对崔护诗歌的艺术特点、文学价值的重要影响,进以全面探讨和审视中古中国的家族文化与唐代诗歌创作的特殊关系,这对于从新角度更加全面剖析诗人诗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博陵崔氏;家族文化;崔护诗歌;“人面桃花”  【中图分类号】K239 【文献标
期刊
【摘要】 延安文艺座谈会后,文艺工作者们走出“小鲁艺”,走进“大鲁艺”,开创了全新的文艺创作模式,在陕北传统秧歌的基础上改造创新,为宣传抗战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追溯秧歌剧由来、举例分析秧歌剧内容,总结出秧歌剧具有政治性、民间性、群众性、时代性、大众化的艺术特征,这些艺术思路均深刻影响着此后中国文艺研究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 陕北秧歌剧;创作题材;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722 【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