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创作中体现的人文精神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dsfdfasfd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后期最负盛名的剧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反映出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从其早期《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传达出的对人性乐观明朗的期盼,到中期四大悲剧对人的宿命,道德意义等母题严肃的探讨,再到晚期《暴风雨》中运用魔幻主义实现道德目的,能够从莎士比亚身上看到整个文艺复兴的缩影。
  【关键词】 莎士比亚;创作;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9-0021-02
  一、文艺复兴的文化背景
  普遍地,世人评价天才时都与梦境相联系。后人评价李白称其活了62岁,61岁半活在梦里,而他的死亡也被无限诗化。对于莎士比亚,博尔赫斯是这样说的,上帝梦见了世界,正如莎士比亚梦见了他的戏剧。这可以说是对剧作家乃至文字工作者至高无上的赞誉,当然,是在基督教的世界里。如今一想到英国文学就想到莎士比亚,博尔赫斯却另有一句话说莎士比亚的东西比起英国文学,更有点意大利的味道,因为他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很深。今天想与诸君探讨一些关于莎士比亚与文艺复兴联系的个人看法,知人论世,不妨先从文艺复兴讲起。中世纪一直被描绘为混乱黑暗的时代,但事实上今天持有的种种对中世纪的厌恶多半是基于一定史实的,人文主义者做出的夸张。因为历史本身是没有倾向的,但中世纪的宗教设立经院,对知识和新思想做出限制,这是任何一个文学家、艺术家,或者说是任何一个追求真知的人都难以忍受的事。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各种需求越来越难以被抑制,宗教所刻意营造的蒙昧与禁欲主义不再具有绝对的话语权与信服力。但丁的神曲是黎明的号角,正式揭开了这一舞台上一连串抗争与革新的序幕。也即文艺复兴,14-16世纪西方世界一场伟大的精神革命。是这样的,他在曲中为当时的教皇在地狱里预定了一个位置,教皇觉得礼尚往来,给但丁在监狱里预留了一个牢房。 但丁在监狱终老,这一点点的血激起人们的反叛热情,针对教会的神学提出来人学。实际上并不能说人学这种思想武器是直接针对宗教的,它针对中世纪教会的腐败。教会说人要为自己赎罪,因为人是带着欲望降生到世界上的;人学就说人是高贵的,欲望是合理的。教会说知识是上帝給的,要学习知识,人一定要在封建社会里是个贵族;人学说人是平等的,知识是人类的造物。神学说圣经已经为一切做出了解释,其他的研究都是异端邪说;人学保存了对除了宗教带来的真知的深切热情。文学与艺术作为这种思想主要的实体形态存在当时的社会上,它同时是人类创造力的直接体现,在脱离宗教挟制后展现出惊人的生命力。文艺复兴同时象征了中世纪的结束,以科学与人文为信仰的时代的开始。尽管这场革新具有无法否认的进步性,但文艺复兴在后期转向了社会风气的不淳朴与糜烂,也是不争的事实。如今说起对于文艺复兴的认识就讲到以人为本。究竟什么是人文主义,什么是以人为本,这是今天要讨论的问题之一。当然上述部分命题相当宏大,就从人文主义的定义开始讨论。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首先是一种肯定。肯定人的欲望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肯定人性尽管存在种种瑕疵,但它依旧应该是比神性更高贵,或者说更应该成为人类社会主导思想的存在。以薄伽丘的《十日谈》为例,十日谈的主线是一群青年男女为了躲避瘟疫,从佛罗伦萨这座“腐朽的城市”逃开,住到郊外的田庄里避风头。在此期间为打发时间讲一些故事。其中不乏辛辣讽刺教会的寓言,也不乏各路男女的情史绯闻。薄伽丘通过这一系列怪诞故事所想表达的就是人的欲望是合理的,人有动物性,人可能有劣根性,这都是合理的,这是人类物种不可割弃的一部分,不容否定与逃避。 压抑欲望,让人成为伦理学模板样的东西是非常不切实际的愿望。还有其他作者大致的都表达了相同的想法。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基于禁欲主义压制的过于猛烈的反扑。人文主义在古希腊另有其内涵。苏格拉底说:“道德即知识。”虽然苏格拉底不认为道德是人的固有属性,但他将知识当作人的根本,从而确立人的理性。 他的徒孙亚里士多德就直接提出:“人是理性动物。”他认为人的幸福和本性就在于用理性控制行动。这就是理性人文主义的观点,他们实际上是通过赞美科学与理性而间接确立人的地位;而文艺复兴时期的观点通常被称为非理性人本主义,他们认为人是一切的主体,人的道德和欲望左右了一切。后者虽然继承了前者对科学的肯定,但毋庸置疑,它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和前者有冲突之处。
  那这些和莎士比亚又有什么关系呢?莎士比亚出生于1564年,可以说是踏上了文艺复兴的末班车。所以在文艺复兴后期糜烂的社会环境下,很容易就能够在莎士比亚身上看到一个知识分子对于非理性人文主义态度的转变,莎士比亚的戏剧里包含了文艺复兴的缩影。
  现在再来谈莎士比亚其人。他的一生有三个创作阶段。
  二、第一阶段创作
  第一阶段为1590年到1600年的十年,他创作了24部戏剧,其中只有两部悲剧,其他都是戏剧与历史剧。文艺复兴的戏剧复兴开始的很晚,虽然古希腊、罗马的戏剧脚本有很多都被修复、还原了,但是其对白包含成片诗歌,排比,令人昏昏欲睡,连当大学教材学生都不爱看,遑论作为戏剧主要受众的基层市民。可以说直到莎士比亚才对这些剧本做出了改进。他的故事多半是基于一段真实的背景,哪怕是神话故事也是有渊源的。这种剧种被称为博学剧。《商人》和《罗朱》是这一时期的戏剧中常常被拎出来谈的代表作。今天主要看《罗密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在十四行诗中才正式提出他关于真善美的思想,但是在他的早期戏剧中已经有所体现了。《罗朱》即是一曲关于真善美的颂歌。故事情节大家多少有所了解,蒙太古和卡普莱特家的一双儿女私奔未遂,相互殉情,在这之后两家于悲痛之中达成和解。这与鲁迅的《伤逝》所表达的思想多有相似,都表达了在时代重压下人的独立精神的觉醒。它的结局越过这对恋人的血,表达了一种和解的希望,甚至还可以说这种希望传达出的精神有乐观的内涵。《罗朱》通过引起人们对美好爱情消逝的惋惜尖锐地营造了戏剧冲突,在本剧中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觉醒和对真爱的追求,以及家族宿仇,环境压迫之间的冲突。观照中国两部爱情喜剧《牡丹亭》和《西厢记》,它们指出了三位作者所共同追求的美与理想:通过描写封建社会下男女对于爱情的不懈追求、反抗、挣扎,表达一种对更好的社会环境的追求。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牡丹亭》虽然是大团圆结局,但其运用魔幻的手法,不能说是完全的社会前途乐观。值得一提的是有人将文艺复兴形容成持续300年的狂欢节,这种比喻多有夸张,但很好地体现出文艺复兴早期的狂欢精神,而这在莎士比亚作品中也有映射。莎士比亚在这一时期的喜剧多含有狂欢节的意象,即庆典和为角色的加冕与脱冕,前者体现为婚礼,每一部喜剧都有婚礼,少则《威尼斯商人》中两对新人婚礼,多则达到四对。后者更为抽象,表达为膨胀的角色期望与现实形成的落差。   三、第二时期创作
  尽管文学和政治看似是两条平行线,不得不感叹实际上一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会反映出社会政治的意识形态。1603年伊丽莎白统治结束,随后是詹姆士一世登上王位,昏庸暴戾,打压清教徒和社会进步分子。在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情况下,莎士比亚从他早年温和积极的精神乌托邦中苏醒过来,希望通过一连串的悲剧承载自己对人文主义精神的思考,反映出人类的尊严与道德,寻找一些超时代的道德范式。莎士比亚在这一时间段创作了大量悲剧,四大悲剧毫无疑问最为杰出,而《哈姆雷特》则是其中最出名的,它不仅仅是戏剧史上的明珠,甚至可以说是文学史上瑰丽的星辰。哈姆雷特身上同时具备基督徒与人文主义者的特质,这令他的身上充满了具有戏剧张力的矛盾与冲突,同时也注定他要做时代的牺牲品。他满腔为父报仇的热血,却又被自我的审视与怀疑绊住、他思考生与死,质疑爱情却又信仰爱情,对世界绝望然而想要保持高贵。向来有批评家指责哈姆雷特的死是他远离人群,封闭内心的结果,怎么有人妄图以一己之身纠正一整个歧路亡羊的时代呢?但我更愿意相信剧中哈姆雷特所展现的关于人生目的的一系列思考,具备一种范式的力量。它隐晦地照亮人类命运共同的轨迹,哈姆雷特不再是哈姆雷特,他成为每个人都需要去面对的人生的种种冲突的代名,他成为人类共同的名字。在此叙述奥菲利亚的死是出于私心。这个姑娘的死亡是全局高潮的催化剂。她使各人或惋惜或丑恶的心思都浮现到表面,从而引发终幕令人唏嘘的血流成河。她的死亡同时象征脆弱的美好的毁灭,是哈姆雷特灵魂中柔弱一面的投影。如果说《哈姆雷特》展现了人类在挣扎中从混沌走向清醒的过程,《奥瑟罗》则正与之相反。它叙述了一个高尚灵魂被怀疑与恶意腐蚀到混沌的故事。莎士比亚在此中展现了人类道德的悲观前景,正如哈姆雷特在假作癫狂中说出口的:“你的美丽该与贞洁断绝来往,因为美麗可以使贞洁变得淫荡,但贞洁却未必能使美丽受它的感化……”奥瑟罗因为小人的构陷沉溺于猜忌与妒恨,最终不仅使自己走向毁灭,还杀死了妻子与副官。
  四、第三时期创作
  莎士比亚晚年作品转向喜剧,但这与他年轻时的作品又多有不同,多带有魔幻主义色彩。这实际上是对现实手段达到乌托邦社会的绝望,对道德感化时代的绝望。《暴风雨》展示了一个恶贯满盈的人在一座小岛上被道德折服回归正轨的过程。故事背景与人物的设置都很有意思,那个恶棍正是从道德高尚的岛主手中夺取王位的现任某国王,岛主被迫害后就在海中孤岛上用魔法建立了理想国度。这场感化按说该在王宫里,在这两人的故土上开展才显得最合理,但莎士比亚虚构了一个魔幻的乌托邦,把这个恶棍投入这样的境地中,是不能说这场戏剧所展现的喜剧结局具有参考意义或者说现实意义的。它仅展现了无望的希望。按博尔赫斯的评价,莎士比亚在剧院焚毁归乡后,就成了一个“讼棍”,任何人都是无法想象那样高尚的思想竟与放贷那样粗俗的营生为伍的。这宛若无比荒诞的戏剧终幕。莎士比亚在创作早期坚持出演自己剧中的角色,多是弄臣或侍者一类,或许他是借这一场胡闹隐喻什么,或许只是写完了自己要写的,找点事情做做。这些作为后生都不好臆测了。
  参考文献:
  [1]刘伯麟.醒来的狂欢与忧郁——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思潮”的反思[J].名作欣赏,2019,(15):155-158.
  [2]周施廷.意大利文艺复兴对莎士比亚的意义[J].社会科学文摘,2020,(10):112-114.
  [3]张龙海.哈罗德 · 布鲁姆教授访谈录[J].外国文学,2004,(04):103-106.
其他文献
【摘要】 20世纪英国著名诗人W · H · 奥登创作的诸多诗篇风格独特,其“诗体实验”吸引了诸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主要使用新批评提倡的“细读法”来理解《见证者》这首内涵丰富的诗,对其进行语义和结构的分析。在细读过程中发现了奥登诗歌精炼的叙述中具有很大的阐释空间,其主题上也有着新批评学派主张的“张力”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 奥登;见证者;张力;细读  【中图分类号】J052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 张爱玲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里的男主人公佟振保用红玫瑰和白玫瑰来定义他生命中的两个女性:王娇蕊与孟烟鹂。圣洁的妻与热烈的情妇相互对立,这完全符合传统性别观念对女性划分的双重标准。佟振保为遵循传统观念,爱上了红玫瑰,却只能娶白玫瑰为妻。当他发现,“红”可以“贞”,“白”可以“淫”时,他建构的男权世界轰然坍塌,陷入了痛苦中。本文从性的双重标准角度来分析男权视角下红玫瑰与白玫瑰身份的分离且不可
期刊
【摘要】 纵观俄罗斯文学,不论是古典文学作家,还是当代文学作家,其作品中都蕴含深厚的女性崇拜思想。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是善良的、勇敢的、智慧的、美丽的。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崇拜思想有一定的文化渊源,研究俄罗斯文学作品女性崇拜思想的渊源,利于读者深入理解作品内涵,进而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  【关键词】 俄罗斯文学;女性崇拜;渊源  【中图分类号】I51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1936年2月至1938年1月,许世英被任命为驻日大使,前往日本进行外交交涉。时值中日关系焦灼时刻,许世英在日两年为两国建立友好外交积极奔走,但日政府无视其建议,后更与中国断绝外交。《雪楼纪事》记录了此段时期许世英在日所做交涉活动,通过此书可以看到他在日艰难交涉的生活实态,及其为保护国家尊严主权和挽救民族于危亡所做的尝试与努力。  【关键词】许世英;《雪楼纪事》;驻日活动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全媒体时代,复合阅读引导小叙事经典阅读走出个体的碎片化体悟,上升到生命有深度有广度的体认。复合阅读凭借全媒体的自由、便捷和交互平台,以丰富的小叙事形式解读经典,释放小叙事解读经典的创造力并整合个体碎片体悟为宏大的社会体认。  【关键词】 复合阅读;全媒体;小叙事;经典;深度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9-0
期刊
【摘要】 情、欲、理是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内核要素。情生于性,两者分别是已发未发之态,见于外而相通;欲,初为情的应有之义,但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和礼乐的规则中,以理节欲,使无过情,如若没有约束,情与欲也就走上了不同的两端;情理相容,但由情致理还需工夫修养。关于情、欲、理的阐述其实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身与心的认识观和世界观,是圣人们发自内心的深省,也是探寻世界的追问,是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安然处世的平衡
期刊
【摘要】 “心”基本上关涉四重层次的意义内涵,“心”展现的自然性本能,“心”凸显的认识性功能,“心”表现的本体性功能,“心”披露的超越性功能。换言之,即是对“心”论的生理论层面、认识论层面、道德论层面、本体论层面进行阐释。  【关键词】 心;生理学;认识论;本体论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9-0029-02  一、生理学意
期刊
【摘要】 汝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后因金兵入侵,宋廷南迁的原因,汝窑及其烧制工艺曾一度在历史上销声匿迹,成为近百年的未解之谜,虽然目前汝瓷遗址已在无数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被找到,汝窑的研究也因此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但是,随着研究资料越来越丰富,研究内容越来越深入,研究学者们对于已往研究成果也持有辩证的观点。因此,本文就汝窑目前的研究情况和存在的争议两个方面展开,对近些年来汝窑的研究情况进行资料的梳理
期刊
【摘要】 汉传世俗文献作为西夏与中原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对西夏多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历法文献相较于其他写本更为规范,体例更为清晰,因此本文试图通过西夏汉文历法文献,从书法角度研究其艺术价值,并借此梳理西夏与中原地区文化交流的源流关系,充分了解西夏书法文化的影响与价值。  【关键词】 西夏;历法;书法  【中图分类号】H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期刊
【摘要】 电影《模仿游戏》由数学家安德鲁 · 霍奇斯的《艾伦 · 图灵传》改编,于2014年上映后斩获第八十七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并获最佳影片提名。电影的成功与情节处理方式密不可分。本文以电影中增删手法这一创举为着眼点,进行剖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增删手法在整部电影中的具体运用及艺术价值进行深入思考。  【关键词】 《模仿游戏》;传记文学改编;增删手法  【中图分类号】J505 【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