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教学方法研究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306330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VB(Visual Basic)是各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必修的计算机课程之一,也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础,教师如何教好、学生如何学好这门课程,是我们一直研究和探索的问题。本人多年的实际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方法,实践证明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运用实例教学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一、概述
  VB(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是由微软公司开发的包含协助开发环境的事件驱动编程语言,拥有图形用户界面(GUI)和快速应用程序开发(RAD)系统,可以轻易的使用DAO、RDO、ADO连接数据库,或者轻松的创建ActiveX控件。程序员可以轻松的使用VB提供的组件快速建立一个应用程序。VB使用了可以简单建立应用程序的GUI系统,但是又可以开发相当复杂的程序。
  由于这门课程的实践性比较强,所以需要较高的动手能力。要掌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能力,也要掌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还要使学生掌握用Visual Basi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编程技术和基本算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意识、思路和能力,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具备利用计算机求解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能灵活应用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二、实例教学法
  在介绍实例教学方法之前介绍VB里几个重要的概念。对象:现实世界中的任何一个事物都可以看做一个对象,比如书桌、椅子、黑板等等,VB里的窗体对象等。事件:是指发生在某一对象上的事情。事件又可分为鼠标事件和键盘事件。例如,窗体的单击事件;命令按钮(Command Button)的鼠标单击(Click)、鼠标移动(Mouse Move)、鼠标按下(Mouse Down)等事件;键盘按下(Key Down)等键盘事件。方法:即动作,是用来控制对象的功能及操作的内部程序。在visual Basic中,对象所能提供的功能和操作,就称作“方法”。以窗体为例,它具有显示(show)或隐藏(hide)的方法。属性:用来描述事物特性特征的。比如桌子的长、宽、高等。VB窗体的宽度、高度、背景色、前景色等属性。
  方法:
  由于VB程序设计语言的知识点多而且分散,所以选取适合的实例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在选择实例时,采用先用一个简单的有趣的例子让学生有所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反复以及相关知识的積累后,再引入一个稍微复杂的有针对性一些的例子,深入理解和掌握,然后再用主线型的例子加以概括和总结。让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运用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帮助学生把已学到的内容不断纳入新的内容体系中去,使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和新的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如果开始上课就给学生讲解事件、属性、方法等这些概念,学生会觉得很枯燥难懂,并且无法将这些概念和VB程序设计联系起来。这时我们可以先给同学们演示一个小的实例。比如一个简单的动画程序,演示之后可以让学生思考这个例子中有哪些对象,及其对象的属性,以及事件。通过这个例子能够直观的讲解这些概念,学生也很容易做到真正掌握。
  例子要由浅入深,随着所学知识的增多,要用综合性比较强的例子来贯穿所有知识点,比如在讲到VB与数据库连接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演示一个身边很熟悉的学生档案管理系统,这个例子学生既不感到陌生,又能够把前面学的知识点都联系起来,又做到了连接数据库。不仅要熟悉VB中关于数据库编程方面的知识,还要了解数据库的知识。本系统主要用来实现学生基本情况和学生成绩的录入、修改、查询、删除和打印等功能。用到的数据库控件有DATA、ADO,添加的一个数据环境。可以是简单的ACCESS数据库,要求学生掌握VB连接数据库的基本方法。通过本系统,可以了解如何使用Visual Basic来开发一个比较完整的数据库应用程序。
  程序设计课程最大的特点是一讲就会,一听就懂,一做题就做不上。所以一定要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只看演示结果,要做到懂得基本方法,还要亲自去操作,这样才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够养成良好的编程思路。
  所以,实例教学法不是在课堂上举的例子越多越好,这样可能会使学生感到很累,目不暇接,注意力就放在演示的结果上,而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总结。举例子还要讲究由浅入深,尽量去贯穿前面讲过的知识点。再一点,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盲目的去演示,还要多多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毕竟是程序设计课程,学生最后要能够掌握程序设计思想,要做到学有所用。
  三、总结
  实例教学法在多年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中,达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步建立起自主性和研究性的学习模式,从而更加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有所增强。突出了VB课程的实践性,使学生在操作中理解了基本知识,掌握了基本技能,并能够灵活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学起来不再感到枯燥,顺理成章地学好了VB程序设计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罗朝盛.Visual Basic 6.0[J].程序设计基础教程,2005.
  [2]谭浩强.Visual Basic.程序设计,2006.
  [3]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简明教程(第三版),2007.
  [4]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与测试(第三版),2007.
  
  (作者单位:吉林工商学院)
其他文献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情绪的力量往往构成教学过程中最微妙最有意义的因素。” “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数学课上,运算原理和运算符号的长期使用使得语言变得枯燥乏味。为调动学生的情绪,使数学课堂丰满起来,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我尝试采用了数学课的课前热身活动。  数学课“热身活动”的
中国戏曲的特性是歌,舞,诗,剧四位为一体,并以此法则形成剧本,表演,导演,音乐,舞美一整套完美而统一的表现手法(程式).戏曲的舞台调度,具有表现生活具体、形象的功能.古今中
孩子们手中的纸灯,亮了一夜繁星。  ——题记  灯红酒绿的街,多多少少也挂卖着一些灯笼,我才觉悟是中秋要来了。  我想着那就买个灯笼吧,而大多灯笼都是电子的、塑料制的,響起来噼里啪啦的,烂漫着七彩的光。许是光彩迷了我的眼睛,再也找不着幼时那种纸糊的灯笼,需自个儿备根烛儿置在里头的铁座上,点亮后,烛光透着薄薄的纸朦胧地晕出柔光来,像极了故乡黄昏的光。莫名的失落涌上心头,偌大繁华的城市,竟承载不了一盏
期刊
美育是从审美角度,对自然、社会、艺术的审美视察,在审美实践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陶冶情操,美化心灵,丰富精神生活,从而使学生能够遵循美的原则,创造美的事物。美育对人的世界观、认识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蔡元培先生认为美育是人格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它可以健全人的品格,丰富人的情感,提高人的品位,培养人高尚的情操。  以语文教学为例,语文教材的内涵十分丰富,自然美、社会
吕叔湘曾说:“讲到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首先我们肯定它有问题……教学时间很多,效果并不理想……”这话是在现在还具有教育意义。就语文教学自身而言,如何借助辅助工具,如何在教与学中恰到好处的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提升教与学的质量,是教学活动实施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容易引起学生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进行。高中生物教师要使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就必须设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才能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改变教学观念,端正教学思想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似乎一提到“教学”,往往就被片面地理解为单纯的教师“授课”,出现重教
在新课程实验中,新的教学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课堂呈现出生动、活泼、开放的态势,然而由于理解不到位,新型的教学活动和平等师生关系又衍生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学生的注意力不那么集中了,学习不够专心了,一些教学媒体转移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注意,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的思维行动不受拘束,传统的课堂规范失去了作用。这就需要教师提高教学管理技巧,使学生真正爱
新课改实施后,教材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这套教材适应了现实的发展,思想体系更加完善、配图优美,文字生动,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另外,教材的开放性更加突出,鼓励教师进行个性化教学,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课改实践中,教师在教学中也会面临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新课改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教学资源不足。  一、班上学生人数过多影响学习效果。探究性学习要求小班额教
兴趣是一种不竭的动力,它能激发人全身心的投入到一件事物当中而乐此不疲。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者无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兴趣推动着他们不懈追求并取得成功。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由于当前的教育现状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师生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学生被动学习、不爱学习、甚至逃学上网玩游戏的大有人在。有的学生虽看似在课堂上忙忙碌碌,跟
本文针对高职网络教学互动平台建设必要性,平台组成及功能进行全面分析,指出网络教学互动平台建设是高职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信息化、实时化、智能化、普及化是互联网的最大特点。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在整个育人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怎样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网络教学互动平台为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