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上历史课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yuanyuan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实验中,新的教学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课堂呈现出生动、活泼、开放的态势,然而由于理解不到位,新型的教学活动和平等师生关系又衍生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学生的注意力不那么集中了,学习不够专心了,一些教学媒体转移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注意,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的思维行动不受拘束,传统的课堂规范失去了作用。这就需要教师提高教学管理技巧,使学生真正爱上学习,成为自觉学习的主人。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在了解了学生学习不专心的原因后,从教学管理技巧上提高自己,在引导学生专心致志地学习上采取了一些比较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一、营造安静优美的学习环境
  学生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的教室中度过的,所以教师环境的好坏能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心理。首先,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一定的教学常规,让学生在教室内保持安静,杜绝在教室内大声吵闹、喧哗。只要保持教室内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学生的身心才能放松,才不会感到焦虑烦躁。其次,教师要组织学生精心布置好教室,如在教室的墙壁四周张贴名人名言、学生的书法作品,教室的角落和窗台摆放绿色的植物,课堂上还可以播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音乐和影像资料等等,使学生在优美的教学环境中进入教学情境,专心地学习。
  二、建立民主与规范的课堂新秩序
  开放而有效的课堂应建立在民主与规范的基础之上,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盲目地把课堂交给学生,使得学生“一放就乱”。而有的教师则是为了体现教师的权威,“一管就死”。这是对新课程理解和把握不当造成的,新课程提倡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倡开放的课堂文化,但是不是要抛开传统的课堂学习规则和良好的学习纪律。
  为了有效地管理课堂,使学生遵守纪律,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学习行为规范,与学生商议之后再施行。施行时要注意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避免伤及学生的身心健康、自尊心,教师要多注意身教,多用精神鼓励,避免严格惩罚。
  三、合理的教师期望与真诚的关爱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心理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期望。在每个学生心中,都非常重视老师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因此,建立合理的教师期望很有必要。对注意力不集中、约束力较差的学生,教师更应该对其关注和重视。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笑容是对他的赞许和喜爱,会加深他和老师的情感交流。教师不仅要从语言上来表达自己对学生的关爱,更要从自己的行为上表达出对学生的关心。甚至有时,教师还可以张开自己的怀抱去拥抱学生,使学生消除与自己的隔阂,从心理上走近老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要及时鼓励,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从而产生不断向前发展的意向,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成功感和自尊感。教师对学生合理的期待和情感态度是纠正学生不良习惯,形成持久学习兴趣、不断前进的巨大动力。
  四、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
  教师教学内容目的明确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要想提高学生课堂听讲的注意力,就要事先预习,带着问题讲课。这节课要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哪些是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哪些是这节课的难点,教师自己一定要心里有数。只要教师讲课的内容合理,目的明确,学生听课自然也就头脑清晰,解决问题自然容易操作,这样,学生课堂的注意力也就不会分散,必然会取得较好的听课效果。
  五、巧用情感评价,使学生充满自信
  教师要用真诚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使学生对学习满怀热情,教师要把学生看作积极的、有强烈动机的学习者,他们关心自己的学习,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并正在把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对于有写作爱好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们培养写作才能,将来向一位成功作家发展。对于对社会科学感兴趣的学生,教师要时时提醒他们认同这一目标,把自己培养成社会科学家。
  教师要有一颗爱心,要尊重学生,不能挖苦讽刺学生。教师在运用情感评价时,要能够将批评转化为鼓励。对差生,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教师也要给予关切的目光和热情的鼓励,赞许是后进生心灵的甘露,会滋润他们更加勇敢的成长。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要求严格,才有利于他们不断进取。教师要清楚地告诉学生他们的进步,积极地评价和鼓励他们再接再厉。要从关心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感到老师的 、亲切,有如沐春风的感觉,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还可以促使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思考的习惯,学会自己有计划地组织和安排学习内容,确立人生目标,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当发现学生疲倦、不耐烦或是提不起兴趣时,教师要灵活采用教学管理技巧,调节好教学的节奏,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上历史课。成功的教学好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后,教师要能给予热情的鼓励,促使他们更加勤奋的学习。
  
  (作者简介:王小文,陕西省安康市漢滨初中分校历史教师。)
其他文献
所谓美术教学中的鼓励教学法,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鼓励下,清醒自觉地掌握自身的发展过程,提高美术实践能力、美术素养和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实现高效的自我发展和人格完善。  记得曾有一位教育学家说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于教师来说,最有意义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话表明:喜欢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在不断鼓励学生,则是最强大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的学生,他们学习兴趣较浓,数学素质也会得到很快的发展。由此可见,数学的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应该培养孩子的各方面素质,其中学习兴趣的培养尤为
在上期里我们谈到,亚健康状态是中老年人长寿的绊脚石.那么怎样才能克服这种亚健康状态呢?一个良好而规律的生活习惯是必不可少的.
开国领袖毛泽东说过:“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应该把爱国主义教育做为历史教学中的主导,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了解自己国家发展的历史,增强学生的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情绪的力量往往构成教学过程中最微妙最有意义的因素。” “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数学课上,运算原理和运算符号的长期使用使得语言变得枯燥乏味。为调动学生的情绪,使数学课堂丰满起来,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我尝试采用了数学课的课前热身活动。  数学课“热身活动”的
中国戏曲的特性是歌,舞,诗,剧四位为一体,并以此法则形成剧本,表演,导演,音乐,舞美一整套完美而统一的表现手法(程式).戏曲的舞台调度,具有表现生活具体、形象的功能.古今中
孩子们手中的纸灯,亮了一夜繁星。  ——题记  灯红酒绿的街,多多少少也挂卖着一些灯笼,我才觉悟是中秋要来了。  我想着那就买个灯笼吧,而大多灯笼都是电子的、塑料制的,響起来噼里啪啦的,烂漫着七彩的光。许是光彩迷了我的眼睛,再也找不着幼时那种纸糊的灯笼,需自个儿备根烛儿置在里头的铁座上,点亮后,烛光透着薄薄的纸朦胧地晕出柔光来,像极了故乡黄昏的光。莫名的失落涌上心头,偌大繁华的城市,竟承载不了一盏
期刊
美育是从审美角度,对自然、社会、艺术的审美视察,在审美实践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陶冶情操,美化心灵,丰富精神生活,从而使学生能够遵循美的原则,创造美的事物。美育对人的世界观、认识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蔡元培先生认为美育是人格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它可以健全人的品格,丰富人的情感,提高人的品位,培养人高尚的情操。  以语文教学为例,语文教材的内涵十分丰富,自然美、社会
吕叔湘曾说:“讲到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首先我们肯定它有问题……教学时间很多,效果并不理想……”这话是在现在还具有教育意义。就语文教学自身而言,如何借助辅助工具,如何在教与学中恰到好处的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提升教与学的质量,是教学活动实施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容易引起学生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进行。高中生物教师要使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就必须设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才能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改变教学观念,端正教学思想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似乎一提到“教学”,往往就被片面地理解为单纯的教师“授课”,出现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