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的领引下潜行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yueza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际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目标不明确、预设与生成关系失衡、主体与主导地位错位等问题也绝非个别,值得重视。笔者以为,问题的产生始终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联系在一起。解决问题需要勇气,更需要创新。实施新课程标准,要转变教育理念,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立足于优化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战场,稳步推进新课程,必须着眼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课程标准有如下几大变化。
  一、从一维目标到三维目标
  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要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笔者认为知识与能力,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是我们应该从传统教学中继承的东西: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理念下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深层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拓展。三个目标不是独立的,而是融为一体的,共同构成一个血肉丰满的生命体。要实现从一维目标到三维目标,在教学中具体做到用情感引领认知。古语云:石本无火,相击而出现灵火。课堂上师生间积极的情感交流往往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点燃其心智之火。新课程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三维目标系统的优先目标。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对学生情感需要的激发和调动,而且要善于依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难度大小,重视对学生情感生活的关注和培养。
  首先,要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增加师生间亲和力。课堂上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关注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在表达观点时各抒己见,对他们思维中合理的因素加以肯定,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与他人沟通的能力。课堂上就形成了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同时在师生思想相互碰撞中又产生新的认识,得出新的结论,从而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其次,教师要善于用艺术化的教学手法,展现、演绎教材内容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趣,鼓励学生勇于探索。这不仅要求政治教师在专业理论上有较高的水平,还要求教师有宽广的知识面,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艺术。有时一则美丽的童话、一个动听的故事,一句幽默的话语,一些似是而非、自相矛盾的见解,甚至一句耐人寻味的广告词,都可能增加一堂课的感情色彩,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从以书为本到以生为本
  传统教学重视对课本知识传授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日常教学强调以本为本,以纲为纲。我们知道,旧教材在编写知识的时候非常重视理论知识的体系化、完整化和严谨性。这一要求严重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把大学的经济学知识几乎全都压缩在高中阶段学习,摆出誓要把学生塑造成为小理论家的架子,其结果学生成了理论的机械,围绕着理论逻辑弄得晕头转向,有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而厌学。而新教材在整合知识的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际需要。新教材关注到高中阶段的教育应该是培养具有大众文化知识和生活知识的绝大多数人,而不是追求培养具有高深理论水平(或理论专家)的极少数人。不再追求知识理论要面面俱到,而更多的是体现一种大众化的教育,让学生掌握生活化的知识。
  如新教材中在讲述有关价格知识时,重点讲述了与现实生活贴近的价格与供求的有关知识,而对商品和价值只是作了概念上的简单介绍,并没有做出深入的详尽的分析,不像旧教材那样分析了商品、价值的涵义,并要求学生掌握商品与价值的关系、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等知识。新教材的知识结构的不完整,会给部分教师带来一定挑战性,甚至有的会感到无所适从。
  三、从传统课堂到生态课堂
  传统课堂有以下一些特征:教学中重视知识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统一规格教育:一刀切、齐步走、统一规格、统一要求,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把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学生培养成一种模式化的人。重教轻学,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重结果轻过程,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忽视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标准答案。审视传统的政治课堂的弊端,有助于我们在经济生活的课堂教学中做到,落实教育以人为本,超越科学世界,关注学生生活世界,扩展精神生活空间,让学生体验现实,感悟生活的真谛,使课堂回归到原生态的生活世界。
  与鲜活的社会生活相比,教材永远是滞后的。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从传统课堂和书本中走出来,去关注社会生活,用生活实例来诠释抽象的理论,以唤起学生对生活中某些情节的记忆,引起他们的共鸣,让抽象的理论更容易被学生理解与掌握。通过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关注身边人、关心身边事,在生活中学习,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广大一线教师只有研读新课程理念,并以此为指导努力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才能摸索出适合学生乐学、爱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规律。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汾湖经济开发区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入境游作为中国旅游经济的重要分支,近年来飞速发展。然而作为一项国际服务产品,通常与汇率关系密切。那么中国入境游客数量是否会到汇率波动的影响?本文选取中国入境游主力
【摘 要】评价一名优秀的教师,不能只看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要看他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饶有兴致地参与到设计好的教学过程中来;教师享受的乐趣是在于感受到自己是这帮孩子所需要的,是这帮孩子所感到亲切的,是能够给这帮孩子带来无穷欢乐的。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不同的个性化特征与心理的注重方向、不同的知识基础点与接受知识的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
【摘 要】职业学校生物教学中,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教师高高在上、学生被动参与情形不仅制约着课堂教学质量,而且一定程度上还恶化了师生关系。面对生物教学现状,教师不仅要潜心教,还要善于反思,特别要重视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还可以拓展生物教学内涵。  【关键词】生物教学;照本宣科;思考;评价  职业学校公共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程相比有着明显教学劣
在教育设施迅速进步的今天,很多教师走进了多媒体教学的误区,淡漠了对传统的教学方法的使用。使用多媒体教学是一柄“双刃剑”。在有效时间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
【摘 要】职高物理教学要时时渗透情感教育,与学生建立情感,使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极大的兴趣和积极追求,教学效果才能事半功倍。本文论述的就是如何在职高物理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从心理上唤起学生对学习物理的需求。  【关键词】职高;物理教学;情感  在影响学生学习的诸多因素中,情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由于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是初中阶段的“学困生”,他们容易产生自卑感、与教师有对抗情绪,缺乏学习信心。因此,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共识。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取得的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对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以其推动高中生物教学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运用探讨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融合了多种教学思想的教学手段,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培养高中
一轮复习在中考的全程复习中处于基础性阶段,也是先导性阶段,主要任务是全面复习,夯实基础。对照各地中考命题的难度要求可以发现,偏重基础复习的一轮复习至关重要,它的成败几乎就决定了整个复习的成败。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复习课的主人,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呢?如何有序高效的开展一轮复习工作呢?我们在反复的实践和反思后发现,以导学案的形式引领学生开展一轮复习不失为一种切合实际并且行之有效的方法,这就是
【摘 要】质疑、解疑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两个重要步骤,学生从开始的产生疑问到最后的解疑这一过程是学生深入自主探究知识,逐步提高思维能力的过程。长久以来,学生都习惯了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这一学习模式,因此要想让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主动质疑并且积极解疑是有一定的困难的,这就需要教师的不断的启发和引导,使质疑、解疑成为学生学习的一项基本功。  【关键词】质疑;解疑;启发;阅读教学
在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项目动作的指导,还要善于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主动获取知识,提高综合学习能力。目前,新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应当站在改革的最前沿,对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深入的回顾与分析,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将学生的主动思维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始终,提高教学成效。笔者在体育教学中尝试以问题研究为切入点,有效促进了
【正】 如果说中国古典文学以和谐宁静为其美学特征的话,那么,“五四”新文学则始终充满着冲突和躁动.这种审美精神和情绪的转折,又深深地植根于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绪的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