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多解 演绎推理 妙趣横生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mbg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来源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中有这样一道题:一块正方形麦田边长300米,如果用射程是10米的自动旋转喷灌装置进行喷灌,大约需要多少个这样的装置?
  资料背景
  本资料是在学生学习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有关知识后做的一个单元测试. 本次活动的目的主要是考查学生能否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的特征;通过观察、操作、想象、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重点培养学生能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堂实录纪要
  师出示题:一块正方形麦田边长300米,如果用射程是10米的自动旋转喷灌装置进行喷灌,大约需要多少个这样的装置?
  师:这道题测试有很多同学都解答出来了,现在有谁能把自己的解答方法说给同学们听一听吗?
  学生1:老师,这道题我是这样理解的,“射程是10米的自动旋转喷灌装置进行喷灌”,这个射程是10米的自动旋转喷灌装置进行喷灌时,那个喷头旋转一周喷射的面积大约就是半径10米的圆,所以要求“大约需要多少个这样的装置”就可以用正方形的面积除以圆的面积.
  列式解答:
  300 × 300 ÷ (3.14 × 102)
  = 90000 ÷ 314
  ≈ 287(个).
  学生2:老师,我与他的方法一样,但我的结果是286个,我认为他的结果不对.
  师:为什么你认为他的结果不对,而觉得你的对呢?
  学生2:因为90000 ÷ 314 ≈ 286.6(个),算的结果尾数是0.6个喷头,不足一个,所以我认为可以把尾数舍去.
  学生1:老师,他的结果不对,这里不能把尾数舍去,因为小数点后面的尾数是6,按“四舍五入法”应该入!
  师:你们一个说要把尾数舍去,一个说要入,到底该怎样呢?你们大家互相交流、讨论!
  学生1:我认为不可以把尾数舍去,因为多装一个自动旋转喷灌装置可以更好地去浇灌田地.
  学生2:我认为可以把尾数舍去,因为少装一个自动旋转喷灌装置对浇灌这么大田地没有多大的影响,何况水有流动性,只要安装合理,留有不到一个半径10米圆的面积的田地是完全可以的. 再说少装一个自动旋转喷灌装置还可以节约这个装置的成本呢!
  师:同学们,假如要你去设计安装你会选择哪个数去安装呢?你们还有其他的解决办法吗?
  学生3:老师,我的方法与他俩的不一样. 这个射程是10米的自动旋转喷灌装置进行喷灌时,那个喷头旋转一周喷射的面积大约就是半径10米的圆,这个圆的直径就是20米,而正方形的边长是300米,正好在这块田地安装一排15个射程是10米的自动旋转喷灌装置,刚好15排.
  列式解答:
  (300 ÷ 20) × (300 ÷ 20)
  = 15×15
  = 225(个).
  师:这名同学的解决思路与他俩的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你们更赞同哪一种方法与结果呢?你们大家互相交流、讨论,想办法研究一下.
  学生4:老师,刚才我们小组通过画图分析研究时发现:无论是把287个或者286个,还是225个射程是10米的自动旋转喷灌装置安装在边长是300米的正方形田地里,怎样安装都会留有一定的空隙. 既然有空隙,我们考虑到水具有流动性,我们小组认为选择用边长与直径的关系来计算的结果(225个)更佳.
  学生5:我认为还可以少装几个这样的自动旋转喷灌装置,因为像我们那里这样大的田地间是有一些田梗和小水沟,所以我认为还可以少装几个这样的自动旋转喷灌装置.
  学生1:我认为还是应安装287个这样的自动旋转喷灌装置,因为安装多一些,可以更好地保证尽快把田地浇透,特别是如果遇上干旱时节还嫌少呢!
  学生4:我们还是认为装225个这样的自动旋转喷灌装置划算些,因为少装了62个,不仅可以节约一大笔成本开支,还减少了这些自动旋转喷灌装置对田地空间的占有率. 假如是我来设计安装,我会选择225个,这样的安装一排一排的,又有对称美,如果一起喷射,那可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师:经过我们刚才的学习研究,假如同学们自己去设计安装,我相信你们心中一定有了一个明确的方案. 所以,我相信大家以后解决问题时,不仅会用到数学知识,还会考虑到其他方面的因素,把其他知识都联系起来,这样,我们一定会把问题解决得更好!
  教学反思
  在本次数学学习活动中,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进行试题评讲时,教师打破常常采用的由教师分析、讲解,甚至灌输式模式,而是充分相信学生,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鼓励学生将数学学习活动与生活广泛联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探索这道题的解决思路及方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都处于一自主、自由、宽松的环境,学生始终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一配角,学生才是主演.
  数学学习不能只建立在单一、枯燥无味的接受与被接受形式上,教师给予学生的不能仅限于一个知识要点或是一个题的简单答案,而是学习数学的方法. 在解决这道题时,出现了诸如用“面积与长度”解题思路方式“去尾与入尾”解题方法分歧时,教师不是简单地肯定与否定,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交流方式进行深入研究. 在这种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鼓励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尝试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是这节课的一大突破. 在教学中,教师紧紧围绕“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鼓励学生尝试解答这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目标,注重所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自然、社会和科学技术等领域的联系;运用了“想一想、算一算、画一画、辩一辩、议一议”等策略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注重培养学生体验数学中的数据在具体情境中的决策意义,懂得数学学习在生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这节数学试题评讲,经过近一节课的时间的学习研究,对这个问题却没有强加给学生一个所谓标准答案. 但在这次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成为真正的数学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仅充分运用了数学知识,还联系了其他学科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联系到了生活实际. 我认为数学学习,不单单在于书本,不仅仅限于数学知识的框架和个别数学问题的解决办法,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数学,并能用所学数学知识、方法与技能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设计多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充分考虑到其他方面的因素都联系起来寻求更合理的解决办法. 就这节试卷评析课,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着眼于这个问题的一个唯一标准的答案,而侧重于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 我认为像这样类似的问题不必要拘泥于答案的一致性(求同性)(甚至是唯一性),存异也许收获更多,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更利于数学教育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对后进生的转化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古人云:“人皆可以成尧舜”。教师应正视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并结合中职生的学情,积极探索对后进生的转化策略,做到有教无类,才能实现共同提高。  [关键词]中职数学;后进生;转化策略  提到“后进生”一词,大部分教师都会有所感慨,这一类学生给原本的教学进度带来了诸多困难。尤其是在中职学校,大多数的学生都曾经是教师眼中的“坏蛋”,“后进生”一词
【摘要】用数学解析法求解九宫方阵,探究其中奥妙.  【关键词】九宫方阵;数学解析;求解  在九宫格(如图1)中输入九个数字,使每一行每一列以及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一个固定值s.这就是人人皆知的九宫方阵.  这个问题答案已经家喻戶晓,但如何求解却需要进一步探讨.  一、传统解法  (1)破解口诀  在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里有一情节,瑛姑为了这个九宫格苦思不得其解,便拿它来考黄蓉,她给出的答
【摘要】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兴趣是创设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个体心理素质和认知结构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以及人格魅力也有所不同,往往导致学生学习数学感兴趣的内容不同,感兴趣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本文以城乡结合部的一所高中的文科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他们对数学感兴趣的程度以及形成原因.  【关键词】数学兴趣;文科生;调查分析  南充市第十二中学是一所包含初中部和高
【摘要】四色猜想诞生的100多年来,困惑了许多想解开此疑题的人们.本文以明确四色猜想的数理涵义和数理概念为切入点,明确出100多年来没有谁明确出的四色猜想的数理涵义和数理概念,从而准确地找到了论证四色猜想的论题、论点、论据,开拓了论证此论题的捷径.从而轻而易举地用平面几何原理求证出四色猜想的初级定理,并创新性地确立了化不规则N边形为变形三角形——即不规则三边形的变形几何原理,使之与四色猜想的初级定
从教近30年,我一直用研究的眼睛审视教育,随着阅历的增长,我发现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学校的教学越来越倾向于“知育”而非“智育”,一字之差,呈现的是一种理念的变化.  于是我从学生的数学写作入手,从问题开始立意,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问题解决能力.  一、利用数学写作提升初中生学习能力应树立以下目标  1. 从数
【摘要】几何学中的尺规作图定义和叙述.解作图问题,按传统的规定是只允许使用直尺和圆规,直尺指单边无刻度的尺,用它只能引直线,用圆规则可以画出任意不同半径的圆.而三等分角是不可能的.  【关键词】尺规作图;不可能性;证明
【摘要】差异教学的理念是与基础教育改革相一致的,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一种普遍方式,基于差异教学的理念,注重课堂提问的策略,做到提问与教学情境串联在一起,提问有梯度,提问能够张弛有度将有效地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差异教学;小学数学;提问策略  一、提问串联教学情境,让学生愿说  差异教学并不是针对个别的教学,首先差异教学也是面向全体学生的
二、利用类比思想方法研究变化问题的不变的方法  动态变化是几何学习的又一亮点,通过点动形成的不同问题,既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几何变化之美,又能让学生在研究解法的过程中体验几何问题的通性通法.  (一)点动(点在线段上动改为点在直线上动,结论不变)  点动1 将原题中的“点E在边BC上”改为“点E在边BC的延长线上”,其余条件不变.  点动2 将题中的“点E在边BC上”改为“点E在边CB的延长线上”,其
【摘要】随着智能手机和iPad等在大学生中的日益普及,高等数学中遇到的大多数数值计算、符号计算和图形可视化的问题都能够利用它们轻松完成.通过介绍运行于安卓和iOS系统下的MathStudio在高等数学学习中的例子,探讨软件在高等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關键词】高等数学;计算;绘图;Mathstudio
【摘要】 数学教学不仅教学生数学知识,也是教学生数学思想,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是数学教学工作者不断的追求. 本文主要从三个角度讨论数学思想教学,一是钻研教材,分析其中的数学思想;二是关注过程,渗透数学思想;三是引领学生,在反思中领悟数学思想.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数学思想;策略  数学教学,不能只注重教给学生知识,然后进行千百遍的练习,以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