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变化问题中的不变的方法,不变问题中的可变的方法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dod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利用类比思想方法研究变化问题的不变的方法
  动态变化是几何学习的又一亮点,通过点动形成的不同问题,既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几何变化之美,又能让学生在研究解法的过程中体验几何问题的通性通法.
  (一)点动(点在线段上动改为点在直线上动,结论不变)
  点动1 将原题中的“点E在边BC上”改为“点E在边BC的延长线上”,其余条件不变.
  点动2 将题中的“点E在边BC上”改为“点E在边CB的延长线上”,其余条件不变.
  通过点动形成新的几何问题,学生在对新问题的探究过程中不仅能感受几何变化之美,还能掌握变化问题中的不变的方法.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主动探索、质疑等学习习惯,评价与反思意识也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形变(将题中的“正方形”变为“等边三角形”,“90°”变为“60°”,结论不变)
  已知:等边△ABC中,F为BC边延长线上一点,D为直线BC上任意一点,连接AD,将线段AD绕点D顺时针旋转60°,交∠ACF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于点E,求证:AD = DE.
  三、研究条件转换,实现一题多变
  转换1 已知:正方形ABCD中,CG为BC的延长线,E为直线BC上一点(不包括点B、点C),连接AE,将线段AE绕点E顺时针旋转90°,交∠DCG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于点F, AE = EF,试说明:AE⊥EF.
  转换2 已知:正方形ABCD中,CG为BC的延长线,E为直线BC上一点(不包括点B、点C),连接AE,将线段AE绕点E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EF,作直线CF,试说明:CF平分∠DCG.
  说明:以上每题又可分为三题,各题又都有多种方法;
  以上每题又可通过形变得到多题,各题也都有多种方法. 伽利略曾说过:“科学是在不断改变思维角度的探索中前进的.”故而课堂教学要常新、善变,通过原题目延伸出更多具有相关性、相似性、相反性的新问题,也就是深入挖掘不变问题中的变化的方法,变化问题中的不变的方法,深刻挖掘例题、习题的教育功能,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原动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才能真正让数学变得好玩.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地位上升,老师的教学引导作用加强.本文主要就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究,以期望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究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研究;情景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素质教育成为关注的核心,让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探究式教
【摘要】在数学学科教学中,虽然不能像语文、政治那样直接、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但只要我们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实事求是,联系实际,善于引导,就能行之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只要教师心中挂着学生,处处想着德育为先,我们的课堂将会变得更有情,更有爱.  【关键词】德育渗透;数学教学 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引导受教
【摘要】数感是一个人基本的数学素养,让学生建立数感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数感的要求,计算是培养数感的重要途径之一,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学生学习计算是简单重复的“题海战术”.要想让学生体会计算的实际意义,体会数学的价值,我们应该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计算学习,体会计算思维的美妙,培养学生的数感.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一、什么是数感  歌手唱歌要有
[摘要]对后进生的转化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古人云:“人皆可以成尧舜”。教师应正视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并结合中职生的学情,积极探索对后进生的转化策略,做到有教无类,才能实现共同提高。  [关键词]中职数学;后进生;转化策略  提到“后进生”一词,大部分教师都会有所感慨,这一类学生给原本的教学进度带来了诸多困难。尤其是在中职学校,大多数的学生都曾经是教师眼中的“坏蛋”,“后进生”一词
【摘要】用数学解析法求解九宫方阵,探究其中奥妙.  【关键词】九宫方阵;数学解析;求解  在九宫格(如图1)中输入九个数字,使每一行每一列以及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一个固定值s.这就是人人皆知的九宫方阵.  这个问题答案已经家喻戶晓,但如何求解却需要进一步探讨.  一、传统解法  (1)破解口诀  在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里有一情节,瑛姑为了这个九宫格苦思不得其解,便拿它来考黄蓉,她给出的答
【摘要】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兴趣是创设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个体心理素质和认知结构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以及人格魅力也有所不同,往往导致学生学习数学感兴趣的内容不同,感兴趣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本文以城乡结合部的一所高中的文科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他们对数学感兴趣的程度以及形成原因.  【关键词】数学兴趣;文科生;调查分析  南充市第十二中学是一所包含初中部和高
【摘要】四色猜想诞生的100多年来,困惑了许多想解开此疑题的人们.本文以明确四色猜想的数理涵义和数理概念为切入点,明确出100多年来没有谁明确出的四色猜想的数理涵义和数理概念,从而准确地找到了论证四色猜想的论题、论点、论据,开拓了论证此论题的捷径.从而轻而易举地用平面几何原理求证出四色猜想的初级定理,并创新性地确立了化不规则N边形为变形三角形——即不规则三边形的变形几何原理,使之与四色猜想的初级定
从教近30年,我一直用研究的眼睛审视教育,随着阅历的增长,我发现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学校的教学越来越倾向于“知育”而非“智育”,一字之差,呈现的是一种理念的变化.  于是我从学生的数学写作入手,从问题开始立意,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问题解决能力.  一、利用数学写作提升初中生学习能力应树立以下目标  1. 从数
【摘要】几何学中的尺规作图定义和叙述.解作图问题,按传统的规定是只允许使用直尺和圆规,直尺指单边无刻度的尺,用它只能引直线,用圆规则可以画出任意不同半径的圆.而三等分角是不可能的.  【关键词】尺规作图;不可能性;证明
【摘要】差异教学的理念是与基础教育改革相一致的,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一种普遍方式,基于差异教学的理念,注重课堂提问的策略,做到提问与教学情境串联在一起,提问有梯度,提问能够张弛有度将有效地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差异教学;小学数学;提问策略  一、提问串联教学情境,让学生愿说  差异教学并不是针对个别的教学,首先差异教学也是面向全体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