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差异教学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提问策略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nlucif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差异教学的理念是与基础教育改革相一致的,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一种普遍方式,基于差异教学的理念,注重课堂提问的策略,做到提问与教学情境串联在一起,提问有梯度,提问能够张弛有度将有效地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差异教学;小学数学;提问策略
  一、提问串联教学情境,让学生愿说
  差异教学并不是针对个别的教学,首先差异教学也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串联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班级全体学生都尽快地融入教学中来,教师提问的问题与教学情境相联系,能让全体学生都有话说,都愿意说,从而很好地调动了课堂的学习氛围,使得课堂成为一个全员互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地方。
  教学片段一:
  师:《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同学们熟悉吗?
  生:熟悉。
  师:图中有几只羊?
  生:4只。
  师:有几只狼呢?
  生:5只。
  师:图中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呢?怎样列式?
  生:4 5=9
  师:同学们,灰太狼抓走了羊村长并设计了四道关卡,喜羊羊想请同学们帮帮忙,你们愿意帮助喜羊羊吗?
  师:他们来到了第一关——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完成第一题:口算。
  6 3=
  3 6=
  9-8=
  9-3=
  3 6=
  5 3=
  8-5=
  4 5=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关注学困生完成情况)
  师:写好的同学坐正。
  开火车汇报,判断对错,统计对错。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算得真好!闯过了第一关,拿到了解救羊村长第一关的钥匙,要收好了哦!(实物贴在黑板上)
  在此教学片段中,教师采用了“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教学情境,这样的教学情境,是学生都愿意看到的,也是愿意参与其中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巧妙地与“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情境结合在一起,这样既可以让全体学生饶有兴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又顺利地展开了课堂教学。
  二、递进式的提问。让不同的学生都会说
  学生在准备水平、学习兴趣、性格、能力、认知风格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教师在实行差异教学时,就要立足于学生的差异,力求使教学与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匹配,保障学生对学习方式、途径的适应性。
  教学片段二:
  师:灰太狼很不服气,你们竟然连续闯过了他设计的二关,于是下一关难度要增加了哦,爱动脑筋的小朋友才能闯关成功,你愿意挑战吗?
  生:愿意!
  (师出示两组题,学生独立完成,关注学困生完成情况)
  2 4=
  8-1=
  2 5=
  8-3=
  2 6=
  8-5=
  2 7=
  8-7=
  师:完成好的坐正,(学生口答,师出示得数)
  师:刚才的这些算式中其实隐藏着大智慧,你看出来了吗?先看第一个加数。
  师:比一比,第一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这些都是2加几的算式,
  师: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生:加号后面的数字不一样,得数也不一样,
  师:那加号后面的数怎样变化的呢?(边说边用手势引导:从上往下观察)
  生:加号后面的数越来越大。
  师:得数怎么变化呢?
  生:得数也越来越大,
  师:从刚才的比较中,我们发现这三道算式,什么一样?什么变了?什么也跟着变了?
  生:都是2加几,加上的数越大,得数也就越大,
  师:如果从下往上观察,加上的数和得数又是怎么变化的呢?
  师:都是2加几,加上的数越小,得数也就越小,
  师:小朋友们太厉害了!我们解救羊村长只有一步之遥了。
  此环节的关键是让学生在计算后发现题组中蕴含的规律,由于一年级的孩子第一次接触这样的题型,所以老师在授课时通过自己的提问,一环套一环地引出了完整的规律,这样能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有收获,教师由表到里的问题挖掘出了规律的本质,也为接下来能更好地运用规律解题埋下了伏笔,学优生可以直接使用规律判断大小,学困生也对此规律有了更加深人的理解。
  三、张弛有度的提问,让学生都能说
  在差异教学的课堂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满足学生个性的需求,寻找学生适应的学习方式去教学,这样的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著名的教育家汉斯·布莱登尔认为:课堂上,只听教师一人喋喋不休的声音的教学方式,就好比单人乐队在演出,无论如何也不能指望他演奏出和谐悦耳的乐曲,许多时候,我们往往害怕学生的沉寂与冷漠,习惯于要求学生对答如流的喧哗场面,可就是不能给他们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从而造成他们在回答问题时出现语言“卡壳”、思维“短路”等现象,课堂也由此陷入了更为被动、难堪的局面,其实,真正的课堂通常是冷热相生、动静相间的,而当提问出现静思的时候,恰恰也正是体现教师教学功底、展现教学智慧的时候。
  教学片段三:
  师:(出示口 口=9)从数字卡片中选出两个数字完成这个算式,你能想到几种就摆几种,把每次选出的两张卡片放在一起,看谁的方法多。
  师:哪些同学找到一种答案了?请举手!(找到一种的学生举手)
  师:哪些同学找到两种答案了?请举手!(找到两种的学生举手)
  师:最多有几种答案?
  生:5种。
  师:现在你能将5种答案完整地摆放出来吗?
  (学生分组独立摆放,教师选取无序摆放和有序摆放的两位同学黑板上展示)
  师:这是两位同学找出的数字卡片,你更喜欢哪一种?请同学们同桌讨论一下。
  生:有序的那一种。
  师:为什么更喜欢这一种?
  生:按顺序排的。
  师:有序地摆,不容易重复和遗漏,(以0和9为例)
  师:根据这两张数字卡片,你能想到什么加法算式?
  生:0 9=9。
  师:还能想到什么加法算式?
  生:9 0=9。
  师:根据一组卡片,我们能写出两道加法算式,下面的几组卡片请同学们独立写出相对应的加法算式。
  在此环节,教师反馈时的提问由简单的“一种”到复杂的“五种”进行反馈,关注了班级的全部学生,接下来两次关键的提问“你能将5种完整的摆放出来吗?”“有序和无序你更喜欢哪一种?”之后都安排了操作、讨论等环节,其实就是给予中等生和学困生们更多的思考空间,正是这样一个有张弛的提问,使大部分孩子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对于有序和无序的理解更加深入和透彻。
  问中自有智慧出,善教者,必善问,差异教学理念下的课堂,需要关注的是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不在于课堂气氛浓郁或沉静,而是需要我们教者开辟学优生、中等生、學困生的思考空间,给予他们展示自己独有才能的机会,善于发现他们身上不同的闪光点,及时激发他们情感深处的火花,给予每位学生以发言的机会,让他们都能充分展示自我,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教者在情境中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去说;巧妙的设计问题,化难为易,让学生会说;设计张弛有度的提问,给予学生思考空间,让学生能说,让我们用精彩的提问,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魅力四射吧!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财经类院校学生的特点,以广西财经学院开展数学建模竞賽活动取得的成绩为例,介绍了如何开展数学建模教学方法与创新实践,同时总结了财经类院校数学建模竞赛活动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数学建模;教学改革;创新实践  1.2015年广西自治区级重点教改课题:财经类院校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的探索与研究(2015JGZl592015A03);2.广西财经学院2016年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研究专项课题:“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地位上升,老师的教学引导作用加强.本文主要就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究,以期望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究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研究;情景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素质教育成为关注的核心,让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探究式教
【摘要】在数学学科教学中,虽然不能像语文、政治那样直接、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但只要我们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实事求是,联系实际,善于引导,就能行之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只要教师心中挂着学生,处处想着德育为先,我们的课堂将会变得更有情,更有爱.  【关键词】德育渗透;数学教学 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引导受教
【摘要】数感是一个人基本的数学素养,让学生建立数感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数感的要求,计算是培养数感的重要途径之一,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学生学习计算是简单重复的“题海战术”.要想让学生体会计算的实际意义,体会数学的价值,我们应该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计算学习,体会计算思维的美妙,培养学生的数感.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一、什么是数感  歌手唱歌要有
[摘要]对后进生的转化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古人云:“人皆可以成尧舜”。教师应正视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并结合中职生的学情,积极探索对后进生的转化策略,做到有教无类,才能实现共同提高。  [关键词]中职数学;后进生;转化策略  提到“后进生”一词,大部分教师都会有所感慨,这一类学生给原本的教学进度带来了诸多困难。尤其是在中职学校,大多数的学生都曾经是教师眼中的“坏蛋”,“后进生”一词
【摘要】用数学解析法求解九宫方阵,探究其中奥妙.  【关键词】九宫方阵;数学解析;求解  在九宫格(如图1)中输入九个数字,使每一行每一列以及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一个固定值s.这就是人人皆知的九宫方阵.  这个问题答案已经家喻戶晓,但如何求解却需要进一步探讨.  一、传统解法  (1)破解口诀  在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里有一情节,瑛姑为了这个九宫格苦思不得其解,便拿它来考黄蓉,她给出的答
【摘要】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兴趣是创设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个体心理素质和认知结构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以及人格魅力也有所不同,往往导致学生学习数学感兴趣的内容不同,感兴趣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本文以城乡结合部的一所高中的文科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他们对数学感兴趣的程度以及形成原因.  【关键词】数学兴趣;文科生;调查分析  南充市第十二中学是一所包含初中部和高
【摘要】四色猜想诞生的100多年来,困惑了许多想解开此疑题的人们.本文以明确四色猜想的数理涵义和数理概念为切入点,明确出100多年来没有谁明确出的四色猜想的数理涵义和数理概念,从而准确地找到了论证四色猜想的论题、论点、论据,开拓了论证此论题的捷径.从而轻而易举地用平面几何原理求证出四色猜想的初级定理,并创新性地确立了化不规则N边形为变形三角形——即不规则三边形的变形几何原理,使之与四色猜想的初级定
从教近30年,我一直用研究的眼睛审视教育,随着阅历的增长,我发现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学校的教学越来越倾向于“知育”而非“智育”,一字之差,呈现的是一种理念的变化.  于是我从学生的数学写作入手,从问题开始立意,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问题解决能力.  一、利用数学写作提升初中生学习能力应树立以下目标  1. 从数
【摘要】几何学中的尺规作图定义和叙述.解作图问题,按传统的规定是只允许使用直尺和圆规,直尺指单边无刻度的尺,用它只能引直线,用圆规则可以画出任意不同半径的圆.而三等分角是不可能的.  【关键词】尺规作图;不可能性;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