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zz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阅读,教予学生阅读的方法,训练其阅读技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阅读教学不仅仅是理解其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
  关键词:阅读 技巧 高年级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0-168-01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阅读教学能培养学生形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大有益处。由此可见,阅读对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整体英语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缺乏想关的阅读能力。尽管所有师生和家长认为小学英语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但是在小学阶段英语课只有每周三课时,课堂上教教新授课,讲解一些练习册后,根本就没有专门的时间来搞阅读教学。阅读也只是课本中教师作为新授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几乎没有自主地去学习,他们不会花更多的时间去看,去仔细理解。
  2、教师对阅读教学的设计不太合理。现在的阅读课堂,有些课是完全开放式的教学,名为阅读课,学生在整堂课中根本就不用打开课本阅读,只是在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任务”中热热闹闹地“活动”。有时课堂教学进行了一半还不清楚讲哪一篇课文。学生有了乐趣,但教学效果却不佳。每个班的学生层次不均,有些课简单的教学设计使优等生不想听,后进生听不懂,中等生听得似懂非懂。
  3、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心理。学生见到新单词或理解不到的地方就停下来,总想把它弄懂了才往下看,生怕错过了什么,学生不能够根据上下文、图片等手段猜测单词的意思,遇到新词就产生放弃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
  4、学生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由于中西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不能根据掌握的知识透彻理解阅读材料,有时即使每一个单词都懂它的意思,却理解不了文中的意义所在。
  5、学生的阅读的范围狭窄。学生在学习中文的时候,都会大量阅读课外读物:作文选、童话、小说、电视媒体……通过大量的语言刺激而习得。但是学生对于英语的阅读总是围绕课本出现的阅读材料,课外阅读量少,不能及时扩充学生的阅读范围,造成阅读的狭隘性。
  
  二、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阶段策略
  
  通过几年的课堂教学研究,笔者发现: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有效地获取信息,理解大意,完成学习任务。否则,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地位。
  1、阅读的准备阶段
  (1)激发学生的阅读的动机,善于运用技巧,如:设疑,预测等方法引导学生愉快地走入文章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现行小学牛津英语高年级教材中也出现了小短文的教学,内容丰富,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阅读材料,开展恰当的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教学5B Unit 8 At the weekends中的短文“Insects are our good friends.”一课时,教师通过观看一段Bobby和Mimi去公园抓昆虫的VCD,导入insects这一主题的学习。从精美的卡通片图画中,从幽默的故事情节中,从纯正的语音中,激发学生对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的兴趣。
  (2)重视温故而知新。研究表明,如果语篇涉及读者熟悉的主题,他们就能顺利理解文章中的信息。利用图片、歌谣、游戏等巩固学生在此之前所学的与阅读材料相关的知识,为阅读作好铺垫。
  (3)激活与阅读材料相关的的文化背景知识,扫清语言障碍。例如西方国家节日、习俗与我们国家大不相同,阅读材料中人物的背景和场景跟我们国情也存在差异,教师通过相关知识的讲解,学生可以了解和比较中西的文化差异,并预测阅读文章的内容。
  (4)学生通过文章图片、设置的情景和课件,根据上下文的联系,猜测新单词的含义。
  2、阅读的呈现阶段
  (1)布置任务,略读文章。阅读的开始阶段适宜布置简单的,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的任务去读,让学生在直接、表面的阅读任务中找到乐趣,阅读方式可以是略读或跳读。
  (2)带着问题,精读文章。带着教师布置的几个问题,详细阅读,掌握详细的信息,也可以是小组活动的形式,讨论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运用。如:问题的形式可以是简单的问与答,判断对错,选择答案等;练习的设置也可以是填表格,给图片或句子排顺序,图片与句子的配对,填空等;教师可以通过听说与阅读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去欣赏短文,通过模仿录音或动物、各种人物的语气朗读,通过角色表演等形式,达到巩固语言的目的。
  3、阅读的拓展阶段
  教师可根据阅读材料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检测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学生可以复述课文,写作,续写原文,把原文写成日记或信件的格式等。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从课堂之内引伸到生活实际中去,有效地挖掘学生的语言潜力,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生活中处处都有英语,只要学生做有心人,肯阅读、肯动脑,学生英语阅读的水平当然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有所提高。
  正确的阅读策略有利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提高阅读技能,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教师只有不断地探索,求真,制定切实有效的阅读方法去引导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英语阅读教学真正快乐起来!
  
  参考文献:
  [1]梅水英.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4)
  [2]钱丹凤.小学英语高年级阅读课例[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7,(3)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0-161-01     数学思想是数学学科的精髓,与数学基础知识一样,是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充分掌握领会,才能用效地应用知识,形成能力。那么,什么是数学思想呢?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结果,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的本质认识。重视与加强初中数学思想的教学,这对于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入手,训练学生的思维过程合乎逻辑的发展,遵循逻辑的规律,阐明逻辑思维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运用逻辑思维指导解题技巧,分析在解题过程由于逻辑问题引起的思维障碍以及消除障碍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解题 逻辑思维 应用 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0-162-01     当今是科学迅猛发展的时代,是“知识爆
摘 要:本文倡导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感性思维能力的利用与培养,把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生活经验运用到学习中,从而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关键词:感性思维 生活经验 生活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0-163-01     众所周知,原来的物理,以计算为主,绝对的理性思维。而现在的物理教学,以知识的实用性为主,要求从书本走
改革开放20余年来,我国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质的飞跃,从单纯的宣传事业转型为初具规模的产业,业已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然而,近年来在我国报业竞争中也出现了以不
背景心血管疾病是危害健康和生命的重要疾病。研究已证实血胆固醇增高,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他血脂异常,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甘油三酯(TG)升高也可增加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风险。茶是除水以外最普遍的饮料。因茶叶富含多酚类抗氧化物质,其对心血管病可能的保护作用引起关注。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饮茶可降低心血管病风险,其机制可能是茶叶中多酚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0-164-01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感情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材料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充分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了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把审美情趣列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这是小学语文教育的美育任务在新课程培养目标上的体现。时代在变,教材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教育工作者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作者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兴趣是小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要让小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动机,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首先得让学生对语
春(秋)游作为学校德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学校领导应对其作好整体的规划,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好春(秋)游的地点,精心设计每次活动的内容.保证学生在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