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其策略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zhenzs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28次互联网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我国总体网民规模达到4.85亿。互联网继续向低端学历群体渗透。2011年上半年,我国网民中低学历网民继续增加,初中及以下学历网民占比从2010年底的41.2%攀升至43.8%。从年龄结构统计可知,中小学生上网数占总网民人数的66.8%,上网人数达到2亿多。
  一、网络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造成“信息污染”
  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有关专家调查,网上信息47%与色情有关,六成左右的青少年在网上无意中接触到黄色信息。还有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也在网上发布扰乱政治经济的黑色信息,蛊惑青少年。这种信息垃圾将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识,污染青少年心灵,误导青少年行为。
  (二)影响现实人际交往
  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初期,思维比较活跃,他们渴望获得与成年人同等的交流自由。网络正好给他们提供交友的天地。这种交友是以网络为中介,以文字为载体,以虚拟化的交流角色为主体的交友方式,具有间接、虚拟、平等、自由的特点,这种特点使得学生可以在网上宣泄自己内心真实的快乐、烦恼、孤独、痛苦。但与此同时,经常玩网络游戏的青少年由于长时间通过键盘输入间接与人交流、沟通,他们最基本的与他人交流的言语能力会随之下降。在与人面对面的交往中,不能很好地理解别人的行为、动机或情绪,不会恰当地调节和控制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甚至对自己的情绪不能进行正确地辨认、评价和表达,表现出社交智力发展受阻。
  (三)影响身心健康成长
  不健康上网给小学生带来的危害性比对成人大得多,这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紧密相关。小学生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至关重要。长时间上网不但挤占了课余体育锻炼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甚至挤占正常的学习时间,不利于养成健康的体魄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也不利于学习。另一方面,上网时间过长,也易导致眼睛疲劳和神经衰弱,造成视力下降,情绪不振等疾病,影响身体发育。
  二、消除网络负面影响的策略
  (一)学校方面
  1、丰富校园网络文化活动。丰富的校园网络文化生活对于防止学生落入“网络陷阱”,防止他们“网络成瘾”,克服网络依赖具有积极的意义。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科技活动,如:电脑绘画比赛、电脑手抄报比赛、虚拟机器人灭火比赛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主动适应网络发展的能力。
  2、发挥网络互动、及时的优势。为了更好的实施德育网络教学,我们应该发挥网络互动、及时的优势,通过校园网、班级网、网上BBS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情感在线。我校的做法是由各班班主任建立班级Q群,学校规定班主任担当心理辅导教师在线指导每周至少两个小时以上。学生通过班级Q群这一形式与指导老师进行交流、谈心,教师能及时帮助学生排除心里障碍。这些交流方式是一个跨越时空的网络社群。它满足了人们关于某个共同的兴趣点与多数人一起交流的欲望,也可以说它是自由形成的小讨论组。此外由于网上交流有很大的隐蔽性,学生不露面,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隐私和心理疾患,通过自身努力和老师指导,求得心里平衡,医治心理疾病。情感在线的存在让老师唤回了离家出走流连网吧孩子;让老师疏导了处在青春期情感萌动的孩子……老师的努力换来了一份份信任,换来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2)“班级博客”。实现家校共育,需要我们教师与家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进行经常性的双向沟通。教师要随时向家长介绍孩子在校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进步与不足;家长也要向教师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与变化,双方相互商讨、沟通,取得共识,有了共识才能做到共育。由于孩子的发展是迅速多变的,因此,这种沟通应该是及时的、经常的。班级的博客则让这种双向互动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家庭方面
  “如果爱你的孩子,就教会他上网,因为那里有天堂;如果恨你的孩子,就放任他上网,因为那里有地狱。”这句话道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为了处理好孩子与网络的关系,家长可以尝试采取以下 “导”的软办法进行教育。
  1、走近网络法。家长要顺应时代潮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上网技术,保持自己在子女面前的尊严,不被时代所抛弃。这样才会使自己对子女的教育更有说服力,引导更有针对性。
  2、正确引导法。著名作家肖复兴说过:“孩子的教育,如同花季,只开一次。钱花光了,还可以再挣;花季过去了,一生无法弥补。”可见,在日益发达的网络时代,家长们引导的重要。家长要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监督孩子网上浏览的内容。家长一旦发现孩子进入不健康的网站或阅读不利于健康成长的信息,应进行耐心的批评教育,有必要的可通过禁止上网一段时间来惩罚他们;对未成年孩子的上网,家长要如同检查作业一样,不定时地检查他们的使用记录,发现孩子误进不健康网站,应及时教育引导,发现不良信息则及时清除;家长还可以有意识地向孩子提供一些适合孩子的网址,应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引导孩子向追求知识和锻炼能力的方向发展。
  总之,21世纪将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网络时代,在这个世界多极化、思潮多元化、人的发展多向化的时代,学校、家庭的围墙再也无法阻隔网络的渗透,也没有必要去阻隔。我们应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模式,构筑适应网络时代特点的教育框架,用文明、道德、优良的环境规范学生,用新鲜、趣味、生动的方式吸引学生,最终达到入脑、入心、入情、入理的教育效果。
  【作者单位:韶关市铁路第一小学 广东】
其他文献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小时候,每当我听到这首歌时,就会涌起对那些辛勤耕耘在教育工作岗位上的老师们无比的敬畏和尊重。如今,踏上这三尺讲台已10多个年头了,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常常这样想和这样做: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怀揣这样的思考,这些年的班主任工作有了自己的收获。  一、细心呵护,入境生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对
引言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当中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求,包括学生实际能力的训练,这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这是我们新课改以来一直很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的,对于学生的发展也具有现实的意义。  本文通过探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当中这部分内容的特点,结合“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个概念的含义,提出在现阶段开展这部分内容教学的方
目的探讨高龄老人(≥80岁)脂溢性角化病(sK)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特征、误诊情况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14例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高龄SK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资料、误诊情况、治疗方法
孩子们进入小学阶段,首先接触到的就是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是帮助小学生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可见学好汉语拼音是十分重要的。可是,汉语拼音它是一种既枯燥又抽象的表音符号,对于这些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学习起来不仅困难而且不具有吸引力。语文教学实践中,又要求孩子们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内要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并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在短短的时间内要学会这些,非常有
材料力学作为工科学校的专业基础课,对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力学问题的能力及其他后续课程的教学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和学生对材料力学课程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
期刊
叶圣陶先生对于“习惯”这一词的理解可谓是非常独到的。据不完全统计,在不同语言环境下,叶圣陶先生的“习惯”两字出现不下二十种。《辞海》对习惯的解释是“由于重复或多次联系而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习惯并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后天的联系或者重复才能养成。叶圣陶说:“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习惯是有好坏之分的,一旦形成,习惯也就跟随
2013年,我有幸聆听了重庆师范大学黄翔教授关于《数学课程标准修订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精彩培训。  在培训中,黄翔教授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合部分,是“有效教学的核心”,也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那么什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