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重视问题教学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DING1229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教学就是将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形成技能,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初中物理学科特点以及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问题教学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何将问题教学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更好地应用这种教学形式实现自主、合作、探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一、问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1.问题的拥有者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问题本来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问题的提出者或拥有者理所当然是学生,但有的教师根据教学参考书判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疑点,成了问题的拥有者,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表面上看学生积极思考回答,主动参与,实际上依旧是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2.单句直问、群问群答是课堂提问的主要形式
  教师提出的问题,忽略了问题的类型和质量,属于单句直问式问题.在教学中,教师直截了当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对全体学生发问,问题答案是确定的、唯一的,结果势必造成学生集体回答或随声附和.这类单句直问、群问群答是目前教师调动学生思维及获得学生反馈信息的主要手段,但这种反馈有时是失真的.许多学生大声回答只是为了配合教师.这种很少有开放性、发散性的问题,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依旧在同一水平上重复.
  3.课堂提问过多、过滥,问题的随意性较大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用满堂问代替滿堂灌.教师不断设问,牵着学生的思路走,看似学生自己发现了结论,最终解决了问题,锻炼了思维,实际上是教师用自己的思路来代替学生的深入思考过程,给学生创设的探索空间太小,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与帮助学生就不能自主地探索.长此以往,学生形成了只能跟随教师学而不能自主学的依赖性学习方式.问题缺乏周密设计、教师的提问随意性大,势必造成课堂提问过多、过滥.
  二、优化问题教学
  1.提出恰当的结构化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责任是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在各种学习环境中最重要的是问题环境.结构化问题的提出,是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关键环节.因此,备课重点在于确定让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或任务,提出的问题语言要简练,题意要明确,便于学生理解.同时,提出的问题要有思考价值,要经得起推敲.系列问题一般不包括“是不是”这样简单的问题.问题教学能否顺利展开取决于是否能提出恰当的结构化问题.
  例如,在讲“惯性”时,教师提出问题:有人说,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人若从地面上跳起来则会落在起跳点的西面.这不是可以做不花钱的旅行了吗?你们说可能吗?有的学生说可能,只是因为人跳起落下的时间很短,所以落点西移的现象不明显.教师又提出问题:地球自转的速度约0.4km/s,如果人跳起落下的时间为0.2s,若有落点西移现象存在,则人会西移多少米?通过计算约80m,看来上述解释不正确.教师提出的新颖生动的材料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好奇之后,要不失时机地用问题挑明矛盾,使学生感到问题确实存在,进而形成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思维.
  2.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
  站起来发言,从表面上看只是一种行为的参与,关键是要看学生在思想上能否参与进来,还要看参与是不是主动的、积极的,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思考,要看学生的思维状态,而不能满足于学生回答了所有的问题.
  例如,在讲“惯性”时,教师演示实验:在装有水的杯子上放一硬纸板,纸板上放一个鸡蛋.迅速抽出鸡蛋下的硬纸板,鸡蛋竖直落入杯中,并没有沿水平方向运动.实验结束后,学生纷纷议论,有的学生得出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此时,教师并不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结论,而是做了另一个实验.同时,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物体保持静止状态,而有的物体要保持运动状态?从而引导学生对惯性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3.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设置的问题不宜过多,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互动交流的空间,给他们提供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这样,学生自然就会比较兴奋,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例如,在讲“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时,教师提出问题:用什么方法可以使手中铁丝的温度升高?看谁想的方法多.之后给学生留出时间,让他们操作、讨论、交流.学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纷纷动手,有的用手捂、有的在阳光下晒、有的在地上磨、有的反复弯曲……有趣的活动,使学生的情绪高涨.
  总之,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问题教学已经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但是问题教学在如何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及时发现,不断改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本刊参与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小学名师特色教学观摩研讨会”语文学科观摩研讨活动于10月16~17日在太原举行。由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界知名特级教师薛法根、祝禧、武凤霞进行现 Th
对于工程分包如何做到既能实现承包方的良好履约,又能做到工程分包合法合规,实现发包方、承包方和分包方的三方共赢?2016年11月,住建部印发了《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违法行
竞争意识是一种富有超前性、自我挑战性及创造性、独立性的精神,它是未来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面时催人的脚步声,我们如何培养具有竞争意识的人才?一、培养幼儿参与竞争
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正经的事,用心看,你会发现你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题记七岁的时候,我认识一个男孩。他有一颗星星、一朵玫瑰花,还有一只狐狸。“我的星星,对你来说
历史是文科综合里考的,它所设置的问题带有综合性,需要学生从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或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或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等角度入手,从多学科联系的角度加以宏观把握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性学习,转变教师的教育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初中数学教育的质量有了更严格的要求.本文就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學习谈一些体会.  一、教师要起到主导的调控作用  在整个探究活动中,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引者、组织者,引导学生围绕主要问题展开研究.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要积极配合学生的探究活动,即使学生在整个活动中有一点点进步,教师也要给予鼓励.在教学中
为研究条石砌筑石墙的抗震性能及滞回特性,进行了5片干砌甩浆石墙试件的低周水平反复荷载试验。主要研究参数包括砂浆强度和压应力。通过试验研究了干砌甩浆承重石墙的破坏形
在解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时,由于所列方程的根有两个,常会遇到要舍根的问题.虽然都是方程的根,但不一定都符合题意,要在仔细审题的基础上认真对待,不要一看到正数根就保留,一
浙江省衢江区杜泽中学创办于1956年,是浙江省A级普通高中。校园环境整洁优雅,绿树萦绕,风景如画,教学设施一流。现有31个班级,在校师生1700多人。有浙江省农村教师突出贡献奖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