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启示分析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anboliweny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中国当前的小学教育现状是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小学时代是一个人生命中举足轻重的教育阶段,为了研究和改善小学教育基础,研究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小学教育的启示非常有必要。本文将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研究的主体部分,分析对小学教育启示,并整理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小学教育;教育教学;启示分析
  随着新的教育改革制度的推出,我国当前的小学教育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在这现行小学教育教学的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也受到了广泛大众的高度关注,想要了解清楚小学教育的重点,想要得到更多提升教育教学的方案,有必要从头了解中国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墨守成规
  毋庸置疑,小学教育是每个国家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环节。在研究当前小学教育的好坏时需要小根据中国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运用和影响研究,在认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时,发展这种貌似传统的文化有一定的缺陷。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墨守成规。这样的情况就导致了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来讲形势不容乐观。小学教育收到的影响最大,虽然我国小学教育经过了多次改革,但是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墨守成规却给教育改革带了许多仍然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小学教育也要开始涉及多媒体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并且应该积极适应新时期的信息技术,让更新颖多彩的教学模式走进课堂已经势在必行,然而一味跟随传统文化的教育方针开设课程已经不符合现代的课程需求了。与此同时,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还远远不够,年纪大的教师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掌握尤其跟不上,想要发展好现代小学教育,肯定要教师先自己充电,掌握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遵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改革是有必要的,但是也要记得与时俱进,不能只是喊喊口号,标榜自己有创新精神,还要真正落实,积极实干真正贯彻实施这样的新时期教育改革。
  二、当前小学教育教学的缺陷分析
  中国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是用来充当科学发展的工具的,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优秀品质,讲究的是老老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做事,要有优秀的品质,过硬的身体素质。而现代小学教育的特点却并没有体现出这些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有的只是墨守成规、固步不前。这样子培养出来的小学生怎么能够做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人才?在研究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启示中,要先分析研究当前小学教育教学的缺陷,依次对症下药。
  (一)智育与德育发展严重失衡
  智育抓不好要出次品,体育抓不好要出废品,德育抓不好要出危险品,美育抓不好要出低档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的德育体美劳,然而德育的缺失是当今小学教育的一个主要问题,小学教育教学中应试教育是最明显的,学生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都是因为教师家长只看重考试成绩,忽视了传统文化美德的教育和培养。因此,以学习传统文化为主,增强孩子品德的培养,增加多样化小学课程的教育教学模式非常重要。教育的本质并不是知识的堆积,而是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二)师资力量参差不齐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教师的解释,既然教师和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与关键,是教育之道的直接联系者,那么在进行小学教育改革时就应当注意师资力量的准备,其素质结构状况直接决定着教育教学的质量。目前,我国小学总数占全部学校总数的一半,然而小学教师的数量与分配却不和谐,师资力量问题主要体现在中东西部地区师资力量分布不合理,这也在长期的教育发现过程中带来了师资力量的悬殊,与此同时农村和市师资力量相差悬殊也非常明显,这样成为了当前改革教育中的一大难题,也违背了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必然需求。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启示提升
  道德是从文化中磨合而出的东西,所谓的中国传统文化不是规定出来的,是慢慢成长起来的。这是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累出来的经验和教训,现代教育道德教育肩负着文化的使命,必须具有中国传统的传承,即传播“文明的精神”,但是要尤其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小学生的成长应是成人与成材的辩证统一,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有区别,但不应对立起来。
  (一)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里,教育的最初含义就是指人文教育。研究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小学教育教学的启示,发展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小学生群体中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野“熊孩子”症状在小学教育中深刻表现出问题。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必须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包括“修身”思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丰富的内涵,包括传统文化群讲究的那些美德。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了诸多引人致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见贤思齐”的人生哲理、“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的尊老爱幼品德等。
  (二)创新教学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启示也包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先辈的丰功伟绩告诉我们,想要教育好下一代还是需要时时刻刻学习,提升自我,改进教育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学习的方法有很多种,不一定要拘泥于课堂和教材上:徐霞客游遍大江名川,历经千难万险,写下了流芳百世的名著。有很多小学教师,还一直沿用老的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方式,这种教育也体现出了现在师资力量分配布局不均衡,忽视对高新技术的运用和教育教学创新,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和教师群体来完成这种高新技术的教学创新。
  (三)增强学生自立意识
  学生自立意识和能力弱化也是小学教育教学的一个失败之处。每个国家的教育都是与其传统文化相连的,中国传统文化是经历了几千年的磨砺,其中算表现出来的文化教育是中国的先哲们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宝藏和历史积淀。增强学生的自立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思维模式。
  四、结论
  本文以英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研究的主体部分,分析对小学教育启示,并整理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这些改革措施方案对于后期的小学教育改革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沈燕萍.关于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的结合性思考[J].新课程学习(上).2014年03期
  [2]张欣.对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教学中重要性的几点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冯国林.传统文化教育的误区[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其他文献
新课改下有效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与阅读习惯,对培养小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提升学习能力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由于小学生身心成长的可塑性,根据他们的身心规律与年级的升高,在课堂教学中开展适当地科学引导与培育,会让他们在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中,不断地收获阅读的快乐、精神享受,并作为良好的学习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提升。  一、撒播阅读种子——阅读习惯培养“水到渠成”  对小学生而言,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
凉州传统民俗工艺——宫灯以其细腻的造型,精湛的制作技巧,成为闻名世界,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地方传统艺术,它们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是融合了丰富的历史
期刊
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以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例,探讨了紧扣教材切实可行的作文训练。从写句到写段再到写篇章训练,以及写作技巧的训练,每一训练都与阅读教学同步,每一方法都从教材中来
有效的课堂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素质的好机会,物理变式教学,能提高课堂有效性,它并不是单纯解决一个问题,而是解决多个问题;变式教学能开拓学生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触类旁通,更好地掌握知识。变式实质是创新,通过新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突破旧的思维习惯,用不同途径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就来谈谈如何在物理课堂中运用好变式进行教学。  一、变式应精
在秦国的发展壮大过程中,依靠的核心文化体系为羌戎文化。追溯秦国的族群血脉渊源,一说秦人是来源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一说是来自东方的殷商支族。无论是哪一种民族起源,其起源和发展中都包含着充足的羌戎文化和周文化的内涵,可见其受这两种文化的影响之深。秦始皇兵马俑作为秦朝留下的最伟大、最壮观的文化遗迹,其外形和装束配饰都不同程度地折射出羌戎文化的影子。  兵马俑的修建背景  秦始皇晚年时期,作为一个帝
期刊
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方式。课堂提问的过程,是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的契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是达到师生互动课
自《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国已有多个省级行政区以该法为直接立法依据进行了地方执行性立法.但学术界对此关注较少,缺乏对相关立法文本的透彻分析.因此,欲对突发
喝茶是人们休闲生活中的精神美食。茶不仅有益健康,还有利于净化精神境界。民间对喝茶的五大益处,用五句顺口溜的形式加以总结:“喝茶的男人有品位,喝茶的女人更可爱,喝茶的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爱学、乐学的心理状态,实现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积极性;提高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目的,又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地去获取知识寻求发展的真谛。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中心,掌握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在大
在我国艺术作品的造型中一般采用龙风的形象最多.在山西大同就有以龙为照壁的形象主体制成的龙壁.这些龙壁的制作展现了当时高超的制作工艺.而且这些龙的神态,形象各不相同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