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科技高速发展,知识量、信息量翻番的时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短,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通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影响着人们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方面面.物理学属于一门自然学科,课本上的知识多是人们在以往的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对学生来说,纯属间接知识,这其中有不少知识很抽象,难以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同时在现行的教学条件和设备的局限下,如果在物理教学中,合理地将信息技术嵌入进去,充分发挥它的优点,则既可以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又为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降低了难度.利用电子白板等信息技术手段与物理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物理课程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学习方式,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因此,不能认为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了多媒体和网络就是进行了整合,而关键在于在进行整合的过程中,是否实现了教学方式的转变,各种信息技术是否成为了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协作交流工具.物理教师只有在正确地把握了整合的内涵的基础上,才能避免整合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偏差,或者使整合流于形式.
1 物理教学中电子白板的使用误区之一
1.1 电子白板课件滥用
要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必须有相应的课件的支持.只有丰富的课件资源,才能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关键是课件,而课件的制作必须为物理教学目标服务,培养学生的物理素质是物理课的主要目标.但是目前有相当一部分课件制作水平低,并且都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一些课件只是课本、教案和练习册的简单搬家,往往无法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和特点,使得学习课件单调、沉闷;有些课件生硬地“图解”课文,把书本上所有的知识点事无巨细地搬到课件中,学生搞不清楚重点难点是什么;有的课件脱离实际,使得教学目标模糊,教学重点偏斜,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很多物理教师还是把信息技术看作是辅助“教”的形象化教学工具,而不能把信息技术看作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协作交流工具.还有的教师认为在课堂上用了多媒体课件就是进行了整合,而不管应用的方式和效果如何.例如在“热机”这一节课的教学中,给学生演示了非常形象生动的关于各种热机内部复杂结构、工作过程的多媒体课件,甚至连多缸的内燃机的复杂结构也给学生演示.其实过多的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实际上弱化了教学目标,降低了教学的效率.
1.2 对策——课件制作便捷、适用
优秀的课件是“短小精悍”的,在适当时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给学生以启迪和引导,而非纷繁复杂.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和使用多媒体时要目的明确,精心构思,“忍痛割爱”去掉那些华而不实的步骤与内容.制作课件不能单纯追求好看,要制作真正好用的课件,要简单明了,只有适合自己课堂的课件才是好的.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是以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为目的的.对于多媒体的应用要因“材”(教材)制宜,灵活处理.不要将多媒体的运用流于形式,不切实际地滥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运用上要注重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树立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和科学价值观的树立.所以一张图片,一段动画,一个演示,甚至一句话语都要仔细斟酌,尽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去探索.
2 物理教学中电子白板使用误区之二
2.1 电子白板等同于PPT
物理是一门跨学科知识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所涉及的知识多、范围广,Internet作为全球最大的信息资源库,固然可以为物理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然而,从来就不存在万能的或惟一的教学媒体,电子白板也是这样.很多教师在一开始接触电子白板的时候,容易将它与PPT混淆起来,将电子白板当成是简单的PPT课件加注释的功能.认为用了画笔加点注释就是实现互动了.在课件中添加一些仿真实验就体现了多媒体的应用,从而就能替代学生实验了,其实不然.
2.2 对策——综合应用多种多媒体手段,与课程深度整合
物理来源于生活,瓶瓶罐罐都能拿来做实验,这些是网络资源和课件中所无法提供的.教学要注重STS教育,在教学中教师不要过分依赖网络资源而忽视其他教学资源的利用.根据教学内容和任务,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引导学生领略大自然,深入社会生活环境,以获得真实的感知,拓展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要指导学生善于利用图书馆,查阅图书、报纸、杂志,以获取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在重视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的同时,我们不能只局限于网络资源,不能片面地认为只有网络资源才是惟一的资源或最好的资源.
电子白板是一个综合的平台,可以利用它来完成多媒体与课程的整合.例如在“分子运动”这一节内容中,我们可以在电子白板的基础上加上实物投影的功能,用铅笔在纸上画的线,利用实物投影的放大功能,让学生清楚地看到物质的不连续性,从而更好地引入这一节内容.在“声音的特征”这一节内容中,电子白板可以与声波软件相结合,实时采集不同的声音,通过声波软件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声音的波形变化,从而更直观更简单地理解声音的三要素.电路图是学生刚接触电学的“一道坎”,电子白板的“画笔”功能,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越过这一道坎,学生通过“画笔”功能在电子白板上连接实物图,修改电路.教师在应用电子白板的时候要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并能够开阔思路,将电子白板与其他多媒体深度整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 物理教学中电子白板使用误区之三
3.1 将学生主体性绝对化,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本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真正做到把这三维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物理教学不单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情感交流的过程,而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运用多媒体进行物理教学时,要根据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把握好课件适合的切入点,不能让电子白板成了“教案搬家”,教师成了“放映员”. 教师把书本上的内容全部搬到课件中,不分重点、难点,以课件代替板书,像放电影一样一页一页翻过去,根本不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而实际上课堂上师生之间相互交往,无形之中教师的人格魅力就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友好、和谐的情感态度和体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我们要正确认识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虽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骄子,但它在课堂教学之中只能起到配角作用,应用的目的是为了“辅助”教学,这是由教学自身的规律性决定的,一切技术手段都必须为教学服务,如果过分夸大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辅代主,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
3.2 对策——主体与主导并重,以人为本
我们要认识到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现代多媒体教学都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只有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将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融入多媒体手段之中,才能极大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要想使用课件就要会熟练操作,当然并非只是会单纯的机械操作,而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操作时能把握时机,恰到好处,将操作融入课堂教学程序而不显凌乱.这就要求教师好学多练,提前对所讲内容了然于胸,什么地方该怎么做,有一个大体的“腹稿”,教师不能被课件“牵着鼻子走”,教学中教师要留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
多媒体在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在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方面尚显不足.由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介入,教师注重多媒体演示、网上辅导和交流,学生注重计算机屏幕和网络自主学习,师生之间在特定情境中的富有情感的交流就会成为“人-机”之间毫无情趣的交流,这是物理多媒体教学的大忌.人机关系越密切,人际关系越弱化.在课件的设计中要充分体现教师和学生的个性,不仅强调人机交互,而且要突出学生主动参与,强调人机交互,使学生在不同时空范围内能够协作学习,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再优秀的课件也只能适用于某一特定的教学情境,同一课件也很难被不同的教师应用于各自不同教学的环境中.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多媒体、计算机、通讯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现已影响到人们生活、生产、学习和工作的各个方面.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阵地,应该具有前瞻性,并使得我们培养的人既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要符合人未来的发展.所以,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学校教育中去,显得既迫切又必要.可以预见:将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效应无异于一场革命.
1 物理教学中电子白板的使用误区之一
1.1 电子白板课件滥用
要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必须有相应的课件的支持.只有丰富的课件资源,才能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关键是课件,而课件的制作必须为物理教学目标服务,培养学生的物理素质是物理课的主要目标.但是目前有相当一部分课件制作水平低,并且都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一些课件只是课本、教案和练习册的简单搬家,往往无法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和特点,使得学习课件单调、沉闷;有些课件生硬地“图解”课文,把书本上所有的知识点事无巨细地搬到课件中,学生搞不清楚重点难点是什么;有的课件脱离实际,使得教学目标模糊,教学重点偏斜,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很多物理教师还是把信息技术看作是辅助“教”的形象化教学工具,而不能把信息技术看作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协作交流工具.还有的教师认为在课堂上用了多媒体课件就是进行了整合,而不管应用的方式和效果如何.例如在“热机”这一节课的教学中,给学生演示了非常形象生动的关于各种热机内部复杂结构、工作过程的多媒体课件,甚至连多缸的内燃机的复杂结构也给学生演示.其实过多的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实际上弱化了教学目标,降低了教学的效率.
1.2 对策——课件制作便捷、适用
优秀的课件是“短小精悍”的,在适当时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给学生以启迪和引导,而非纷繁复杂.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和使用多媒体时要目的明确,精心构思,“忍痛割爱”去掉那些华而不实的步骤与内容.制作课件不能单纯追求好看,要制作真正好用的课件,要简单明了,只有适合自己课堂的课件才是好的.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是以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为目的的.对于多媒体的应用要因“材”(教材)制宜,灵活处理.不要将多媒体的运用流于形式,不切实际地滥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运用上要注重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树立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和科学价值观的树立.所以一张图片,一段动画,一个演示,甚至一句话语都要仔细斟酌,尽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去探索.
2 物理教学中电子白板使用误区之二
2.1 电子白板等同于PPT
物理是一门跨学科知识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所涉及的知识多、范围广,Internet作为全球最大的信息资源库,固然可以为物理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然而,从来就不存在万能的或惟一的教学媒体,电子白板也是这样.很多教师在一开始接触电子白板的时候,容易将它与PPT混淆起来,将电子白板当成是简单的PPT课件加注释的功能.认为用了画笔加点注释就是实现互动了.在课件中添加一些仿真实验就体现了多媒体的应用,从而就能替代学生实验了,其实不然.
2.2 对策——综合应用多种多媒体手段,与课程深度整合
物理来源于生活,瓶瓶罐罐都能拿来做实验,这些是网络资源和课件中所无法提供的.教学要注重STS教育,在教学中教师不要过分依赖网络资源而忽视其他教学资源的利用.根据教学内容和任务,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引导学生领略大自然,深入社会生活环境,以获得真实的感知,拓展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要指导学生善于利用图书馆,查阅图书、报纸、杂志,以获取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在重视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的同时,我们不能只局限于网络资源,不能片面地认为只有网络资源才是惟一的资源或最好的资源.
电子白板是一个综合的平台,可以利用它来完成多媒体与课程的整合.例如在“分子运动”这一节内容中,我们可以在电子白板的基础上加上实物投影的功能,用铅笔在纸上画的线,利用实物投影的放大功能,让学生清楚地看到物质的不连续性,从而更好地引入这一节内容.在“声音的特征”这一节内容中,电子白板可以与声波软件相结合,实时采集不同的声音,通过声波软件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声音的波形变化,从而更直观更简单地理解声音的三要素.电路图是学生刚接触电学的“一道坎”,电子白板的“画笔”功能,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越过这一道坎,学生通过“画笔”功能在电子白板上连接实物图,修改电路.教师在应用电子白板的时候要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并能够开阔思路,将电子白板与其他多媒体深度整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 物理教学中电子白板使用误区之三
3.1 将学生主体性绝对化,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本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真正做到把这三维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物理教学不单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情感交流的过程,而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运用多媒体进行物理教学时,要根据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把握好课件适合的切入点,不能让电子白板成了“教案搬家”,教师成了“放映员”. 教师把书本上的内容全部搬到课件中,不分重点、难点,以课件代替板书,像放电影一样一页一页翻过去,根本不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而实际上课堂上师生之间相互交往,无形之中教师的人格魅力就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友好、和谐的情感态度和体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我们要正确认识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虽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骄子,但它在课堂教学之中只能起到配角作用,应用的目的是为了“辅助”教学,这是由教学自身的规律性决定的,一切技术手段都必须为教学服务,如果过分夸大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辅代主,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
3.2 对策——主体与主导并重,以人为本
我们要认识到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现代多媒体教学都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只有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将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融入多媒体手段之中,才能极大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要想使用课件就要会熟练操作,当然并非只是会单纯的机械操作,而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操作时能把握时机,恰到好处,将操作融入课堂教学程序而不显凌乱.这就要求教师好学多练,提前对所讲内容了然于胸,什么地方该怎么做,有一个大体的“腹稿”,教师不能被课件“牵着鼻子走”,教学中教师要留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
多媒体在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在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方面尚显不足.由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介入,教师注重多媒体演示、网上辅导和交流,学生注重计算机屏幕和网络自主学习,师生之间在特定情境中的富有情感的交流就会成为“人-机”之间毫无情趣的交流,这是物理多媒体教学的大忌.人机关系越密切,人际关系越弱化.在课件的设计中要充分体现教师和学生的个性,不仅强调人机交互,而且要突出学生主动参与,强调人机交互,使学生在不同时空范围内能够协作学习,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再优秀的课件也只能适用于某一特定的教学情境,同一课件也很难被不同的教师应用于各自不同教学的环境中.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多媒体、计算机、通讯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现已影响到人们生活、生产、学习和工作的各个方面.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阵地,应该具有前瞻性,并使得我们培养的人既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要符合人未来的发展.所以,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学校教育中去,显得既迫切又必要.可以预见:将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效应无异于一场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