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激写 以写促读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ao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相对独立,无形中造成读和写一定程度的分离。就写作训练与阅读教学结合而言,可以从续写、仿写、补写、扩写等方面入手,寻找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的契合点,在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续写,以续写促进对文本的进一步解读,寻找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的契合点,以读激写,以写促读。
   关键词: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续写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各统半壁江山,各领风骚。根据每学期、每个阶段的总体规划、教学设计中,写作教学沿着自己的思路轨迹进行着。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相对独立,无形中造成读和写一定程度的分离。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填补这一空缺,让读和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
  自参加作文阶梯训练这一全国教学科研课题实验以来,感受颇多,就写作训练与阅读教学结合而言,笔者以为可以从续写、仿写、补写、扩写等方面入手,寻找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的契合点。
  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它们以生动的语言打动人,以丰富的情感感染人,以崇高的思想指引人。阅读教学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积累了学生的写作素材,增强了学生的写作技巧。如果能结合阅读教学,根据课文单元教学的内容、进度安排,结合“阶梯式训练七步法”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写作基本功的训练,将作文阶梯训练与课文单元教学紧密联系,引导学生解读、分析优秀的作品,并从方法指导入手,在分析解读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调动相应的写作知识,对课文人物性格、命运,作品的情节、结局进行再创作——续写或改写,或者对原文某个片段进行补写、扩写。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开拓发散式思维,积极参与写作,勇于创新,从而使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一单元为例,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就可以按照教学进度,结合《药》的课后练习“根据夏瑜和红眼睛阿义的不同身份和思想性格,试写他们在牢里的一段对话,二百字左右”,进行补写或扩写的写作训练;结合《项链》的课后练习“得知项链是假的以后,玛蒂尔德会有什么表现”和“假如项链没有丢掉,或者丢了之后立即得知项链是假的,玛蒂尔德的结局将会怎样”,进行续写和改写的写作训练;结合《陈奂生上城》的课后练习“你身边或你读过的小说中有没有类似陈奂生这样的人物?不妨向同学们讲讲他们的故事”,进行仿写或续写的写作训练;结合《守财奴》精彩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选取身边熟悉的人,对其某一性格特点进行仿写迁移训练。这样,读写结合,用阅读体会作品人物的情感命运,激发写作的愿望,在把握课文人物性格的基础上合乎情理地续写,通过训练让学生充分联想、大胆想象,在情理之中写出意料之外的结局。同时通过补写、扩写等对原文情节空白的填补,以写促读,通过再创作,加深对文本的解读。
  以对《项链》进行续写的写作训练为例,在写作训练和阅读教学的结合上可以做以下尝试。
  
  一、明确概念
  
  续写写作训练是继续补充作品原文的情节,使原文获得新的发展的一种写作练习。续写同缩写、改写、扩写一样,都是通过对所提供材料的“加工改造”来作文,它们均属于加工改造作文,都是一种给材料作文。续写重在续,续写受所给材料制约。续写训练中,提供材料的方式一般有两类:一类是给一篇文章;另一类是给一段开头,再给一段结尾。无论是给一段或一篇,作者都要根据命题要求,根据原文思路进行拓展。
  续写,要顺循原作思路、线索、情节脉络或中心的发展,对原文进行合理延伸的写作训练。续文不能脱离原文,不能抛弃原文,另起炉灶。续写要求对原文中心把握准确,对人物性格揣摩透彻,使续写的内容符合原文中心,人物性格与原文保持一致。要按照所给材料的内容和情节发展的必然性延伸和拓展,不可任意编造。要很好地把握续文与原文的关系,如果说续文是风筝,那么原文就是风筝的线。风筝只能在长线的牵制下放飞。续文要注意开头与原文的衔接,通过巧妙地“搭桥”使续文与原文接缝严密,衔接自然,从而浑然一体,结构紧凑。语言风格要尽量前后一致,文气一贯,从而情节首尾圆合,无懈可击。续写的内容要合情合理,细节真实、符合性格、照应原文,与原文有一定的联系,在情理之中发展。又要大胆联想、丰富想象、标新立异,使情节的发展、故事的结局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令人耳目一新。
  
  二、具体的操作
  
  可以按照“阶梯式训练七步法”来进行写作训练。
  (一)定点
  对于一个写作训练体系来说,要训练的基本功有很多,要循序渐进,结合阅读教学中不同的课文,可以选择不同的训练方式,确定恰当的训练目的。具体到某次训练,目的宜少,要少而明确。例如:在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续写,以续写促进对文本的进一步解读。
  (二)激趣
  即设计激趣点,寻找一个切入点,搭建由阅读到写作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可以设计成导语:“文似看山不喜平,莫泊桑在道出项链是假的之后,小说在读者和玛蒂尔德的惊愕中戛然而止,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空白。这样的结局令人拍案叫绝。玛蒂尔德在品尝了十年的艰辛后才发现那是假的,悔恨、辛酸也会一齐涌上心头,读者也深感惋惜、不平,总觉言犹未尽。正因如此,今天我们就沿着莫泊桑《项链》的情节脉络,来尝试对《项链》进行续写。”
  (三)导法
  续写训练还要明确续写的原则,掌握一定的续写方法。续写,顺循原作思路、线索、情节脉络或中心的发展,对原文进行合理延伸的写作训练。续写的部分,要和文章的开头紧密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要求要展开合理想象,即符合原文所设定的条件,人物的性格特点,人物所生活的社会、历史所特有的事理。否则就会出现类似唐代的文人吟咏着宋词、元曲一样的笑话。更不能为追求情节的曲折而任意杜撰,不遵照当时的社会、历史的真实性,从而使故事离奇怪诞,损害了主题。续写的内容要合情合理,与原文有一定的联系,又要意料之外,令人耳目一新。
  引导学生训练时,导法要简单明了、切中要点。以上的语言表述可以如下板书。
  1.情理之中:细节真实、符合性格、照应原文
   2.意料之外:大胆联想、丰富想象、标新立异
  需要强调的是,续写要大胆想象,丰富联想,写出新意并不难,难的是在要照应前文的基础上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符合前文中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生活的细节真实。在引导学生讨论“玛蒂尔德在得知项链是假的”之后的情节发展时,学生讨论后例举的可能性很多,其中有的设想中涉及到一个细节:玛蒂尔德在得知项链是假的,大受刺激,狂奔回家。(或者是明白真相的佛莱思节夫人把真的项链还给玛蒂尔德,玛蒂尔德狂喜,朝家的方向飞奔而去。)结果被急驰而来的汽车撞死。原文中出现的交通工具是马车,那当时有没有汽车呢,这个细节是否符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呢?为此,我让学生讨论并查找了相关的资料:18世纪末在欧美各国,出现了一个研究和制造蒸汽汽车的热潮,各种用途的蒸汽汽车相继问世。到了19世纪期,出现了一个蒸汽汽车的全盛时期。1801年,理查德·特雷威蒂克制造了英国最早的蒸汽汽车。1825年英国公爵嘉内制成了第一辆蒸汽公共汽车。1828年,哈恩格克制成了比嘉内的汽车性能更好的蒸汽公共汽车,并开始了公共运输事业的企业化。1834年,发展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公共汽车运输公司……而莫泊桑的《项链》发表于1884年,应该可以推论:《项链》中的社会背景中,交通工具以马车为主,但不排斥汽车的可能性,所以,这一设想应该是可以成立的。
其他文献
摘 要: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已经启动,淄博市将依托优势产业,全面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壮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本文从新旧动能转换的深刻含义入手,对高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及新旧动能转换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和培养要求等方面做了分析,阐明了高技能人才对新旧动能转换的影响。  关键词:新旧动能转换 人才新政 高技能人才  2018年2月,山东省召开了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
[摘 要]    文言文教学,担负着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培养学生高尚情操、为学生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的重任。但由于文言文所用之言、所述之事、所陈之情距离学生的生活有点遥远,导致大部分学生对其兴趣不高、兴味不浓。文言文教学可谓任重而道远。以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些教学实例为例,浅说如何通过活化教学流程、灵活处理课文等途径,创新文言文教学细节设计,改变文言文教学“苦累差慢”的现状。  [关键词
[摘 要] 单元复习在我们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怎样让单元复习更加有效,以导学单为依托,推进学生自主有序复习,完善知识网络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  [关键词] 单元复习;导学单;自主;合作  单元复习就是把一个单元中相对独立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其目的是要寻找该单元的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概括而系统的复习,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摘 要]大多数的教师一直都在致力于教学前沿,往往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学生。从教以来听到过多种有关学生的评述语,好坏参半。每个人都有孔雀心理,针对这种心理研究,总结出“赏识更令人容易接受,不妨把课堂实践与之融合,效果会更棒。”  [关键词]赏识教育;剪纸教学;课堂实践;融合  美术课是孩子们喜欢的一门课程,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的学生慢慢对美术课没有了兴趣。大多数的教师一直都在致力于教
[摘 要]  在科学学习过程中,科学阅读不应该仅仅是为了解决科学学习中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或者是不能实施探究式学习而采取的应对措施,而应该是实施多种形式的科学阅读,如比较性阅读、辨析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等,将科学阅读作为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契机。  [关键词]  科学课;阅读;思维;培养  阅读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现实的科学学习中,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通过科学阅读获取了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科学知识
摘 要:数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学要结合学生心理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一年级“数的认识”因内容单调、枯燥、抽象,因此,通过创设有效的游戏情境、开设游戏活动、巧设游戏奖励,可以使学生在饱含生命活力的课堂中学得更主动,更快乐。  关键词:数的认识;创设;游戏;教学活力  数学学习不应是吃他人咀嚼过的食物,而应成为学生品味数学、有滋有味地吸收养分的数学文化
一个教师的成长需要经历很多的步骤,写教案是教师必须做好的一件事,原以为教案只要按照书中的思路结合自己的设计轻松写出来就可以了,可在经历一次心的洗礼后,笔者发现,原来教师和教案是可以一起成长的,同时也发现这成长是艰难的,需要太多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以下是笔者备课《认识100万》的经历过程。  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借助自己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对100万进行感受,发展数感。  ②能用计算器处理较复杂的
[摘 要]    科学探究能力是中考化学试题考查的重要目标,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不能脱离具体的内容主题进行。站在核心素养的视域下,如何开展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复习课教学,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以“探究过氧化氢溶液反应速率影响因素”教学为例,对如何设计、组织和实施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复习课进行了实践探索,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科学探究  《福建省初中
[摘 要]  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解该地区化学作业存在的问题,针对其中作业目标不明确、形式单一、完成质量不高和反馈少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生本理念的校本作业模式的问题解决方法。具体采用的策略有明确目标、分层、形式多样和反思等作业设计方法。  [关键词]  校本作业;作业教学;作业问题;问题及对策  在全局观的教学系统下,教师必须重视作业的设计,统筹安排好课堂教学与课外作业的关系。现阶段多数教师在教学设计
[摘 要]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赞科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操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其高度的有效作用。”有效的学习来自于情感的深入参与,而参与的程度决定了学生认知的高下。因而,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因素,更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化。  [关键词]  情感体验;浸润课堂;内化  【教学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