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状况对水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

来源 :土壤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zi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含量下水稻土的N2O排放,结果表明,在水分含量相当于田间持水量时,土壤具有最大的N2O排放速率,当水分含量在田间持水量之上时,反硝化作用是N2O的主要来源。水分含量在田间持水量之下时,尽管硝倾作用强烈,但N2O排放量较小。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管理措施下,水稻土N2O和CH4的排放,同常规水分管理方式相比,长期淹水显著增加CH4的排放而减少了N2O的排放。相反,湿润灌溉的处理在整个水稻生长期内没有明显的CH4排放,但其N2O排放对水分状况敏感,出现数次峰值,从而总排
其他文献
语言对于一个社会来说至关重要,它显示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在英语语言中,普遍存在着性别歧视的现象。本文从三方面来论述英语语言中的性另q歧视一产生原因、现象及避免方法,
本试验首先把7种采自不同省份的耕作土壤进行物理分级,然后测定了土壤C、N、P、K在不同粒级中的分布,同时还进行不同粒有中N的有效笥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粒级中C、N含量和分布均随土壤
经济的发展要求我国文化发展更加迅速,然而事实是我国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忽视正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重视.如何在语文教学的同时融入传统文化的传播,这
成语教学作为词汇中一种特殊的固定结构,跟其他词汇的习得一样,及时有效的复现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拟从成语在《成功之路》跨越篇1中的复现情况入手,探讨目前成语教学中存在的复
怎样教“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文/吴征宇一、复习铺垫,打好基础1教师演示。教师逐一交替出示小鸡、小鸭图片(如下图),提问:“是小鸡的只数多还是小鸭的只数多?”学生回答“
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巨大学习潜力挖掘出来,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规律。近年来,我在指导小
《导学程序》设计精当,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供了很好的依据。但程序毕竟是固定的。在教学中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就必须巧用程序。 一、巧设导语 在教《采蒲台的苇》第一课时
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它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是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阵地。
前不久,株洲举办了一次阅读教学观摩活动,长沙市开福区清水塘小学名誉校长、特级教师杨瑞华、长沙市雨花区教研室教研员李庄、湖南一师二附小副校长余宪(均为中学高级教师),
建立并验证了一个排水条件下田间-维饱和-非饱和土壤中NH4^+-N和NO3^-运移与转化的耦合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有机质的矿化、氮素的吸附、硝化、反硝化、氮气挥发及作物根系吸氮等氮素转化作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