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单元复习课变题教学实践研究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48956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在高中数学单元复习课中,如果教师能先提供一个单元复习相关问题的基本背景,通过学生设计问题、解决问题、衍生问题和归纳方法,这样可以将本单元所学内容都融入其中,让学生在设计问题、改进问题与解决问题过程中不仅在识记层次上提取有关知识点信息,而且可从理解和应用层次上考虑有关知识的应用,特别地,有时还要考虑与其他知识的整合与应用,以及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从更深层次上复习知识,形成已学知识的网络体系.
  所谓变题教学是学生根据老师提供问题情境或背景利用所学知识设计题目或对已有题目通过改变条件或结论,或者变换题目的呈现方式、命题的背景等形成的系列变题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让学生体会到题目的产生、发展、演变、转化等过程,对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建构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等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任教高三复习“简单的线性规划”时,作者尝试用变题教学的方式上了一节课,学生积极性比较高,思维也被调动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课堂情景再现如下.
  三、学生讨论解决问题
  每个小组都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下面就由各个小组想办法把它们解答出来吧. 因为问题是他们自己提出来的,所以解答起来就特别有感觉,很快就投入查资料和讨论中去了. 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学生的表情各有不同了,有的开心地微笑,看得出他们已经解答出来了,有的是面红耳赤的表情,看得出他们还没解出来,有些不好意思,不知所措了.
  第1组到第6组都有了自己的解答,并且分析很透彻,解答得很准确. 特别是第1组学生使用了很巧妙的方法,很快画出了可行域. 因为这个可行域如果按常规方法来画,即去绝对值来画,会显得非常复杂,而他们想的办法是通过图像的平移来解决,即先画不等式|x| |y| ≤ 1表示的区域,然后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 因为这种解法打破常规,思维独特,受到了全班同学的一致好评. 而第2组同学受到第1组的启发,他们发现这个平面区域在平移前后面积是一样的,因此他们很快算出了面积.
  因为前面6组同学问题解决得都很好,因此,老师就只需要关注后面两个问题. 因为问题是学生想出来的,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积极建言献策,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 经过师生的一番努力后,效果终于出来了. 第7组可以通过反比例函数平移来解决,第8组可以通过换元来解决,包括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要一起换元. 至此,八个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五、学生讨论总结解题方法
  学生经过前面设计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变”出的问题,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然后,老师建议各个小组对自己的问题和解法做个归纳总结. 经过片刻思考后,各个小组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和解法进行了小结,并且根据其特点给它们起了一个名称. 第1组就一个字“画”问题,第2组“面积”问题,第3组“截距型”最值问题,第4组“斜率型”最值问题,第5组“点点距型”最值问题,第6组“点线距型”最值问题,第7组“反比例函数”最值问题, 第8组“变量换元”问题. 特别是第5组和第6组刚开始提出的都是中“距离”问题,后来,他们觉得这应该属于两个问题,因此就用“点点”和“点线”来区别. 老师提醒学生,那几个“变”出的问题呢?他们很快做出回答,第4和第7组提出的还是斜率问题,第3组提出的问题用到了原来的结论,而第一组同学的问题只是换了一种形式等.
  一个线性规划问题贯穿一节课,一个问题情境引出学生对题目的精妙设计与解答,一道线性规划题引出了学生的奇思妙想,于师于生而言都是一种享受,一种升华,一种收获,更是一种思考. 从上述教学案例可以看出,在单元复习课中实施变题教学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可以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要较为顺利地实施需要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 数学教学不仅教学生数学知识,也是教学生数学思想,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是数学教学工作者不断的追求. 本文主要从三个角度讨论数学思想教学,一是钻研教材,分析其中的数学思想;二是关注过程,渗透数学思想;三是引领学生,在反思中领悟数学思想.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数学思想;策略  数学教学,不能只注重教给学生知识,然后进行千百遍的练习,以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资料来源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中有这样一道题:一块正方形麦田边长300米,如果用射程是10米的自动旋转喷灌装置进行喷灌,大约需要多少个这样的装置?  资料背景  本资料是在学生学习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有关知识后做的一个单元测试. 本次活动的目的主要是考查学生能否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的特征;通过观察、操作、想象、设计等活动,发展
[摘要]本文阐述了翻转课堂的本质,分析了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的必要性,并以《映射与函数》这一节为例,提出具体的设计和实施方法。  [关键词]翻转课堂;因材施教;微课视频  [基金项目]沈阳工学院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应用、创新’引领下的数学课程建设”(201476)  据新媒体联盟2015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报告指出了2016—2020年18项极有可能影响技术规划和决策的议题,包括加快
【摘要】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是师生交流的主要形式.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师是组织者,引导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能积极主动地去感受、探究数学问题,从而获得数学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其中,教师的有效提问就起着关键的“导向”作用.本文就“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设计的原则”从设问、表述、难度、层次、兴趣、创新等六个方面来阐述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粗浅体会与做法.  【关键
【摘要】 逆向思维作为数学思维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对学生数学问题的解答有着重要作用. 小学作为培养学生数学逆向思维的重要阶段,在学生数学问题的解答中,将逆向思维应用其中,注重对小学生数学逆向解题思维的培养,这对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基于此,文章以检讨自身,逆向思考为原则,分析了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逆向思维;小学数学;解题应用  0. 引 言  逆向思
在小学数学个性化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不少教师对个性化的理解有所偏差,他们不是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而是强化了自身教学的个性,太多地表现了自己的特点和特长,变相地变成了另一种灌输,灌输“我的特点”,而不是根据每名学生的特点去引导,去养成每名学生的不同个性,这就势必会引向另一个极端,学生被灌输成了教师的翻版,多的是跟进,少的是内化. 内化是指人对外部事物通过认知转化为内部思维的过程.  一、用多媒体
【摘要】 学习数学的过程,也就是数学思维的过程. 小学生处于能力素养发展初始阶段,需要切实做好小学生能动思维素养培养的基础性工作. 本文作者从几个方面对小学生数学能动思维素养培养策略的运用作了浅显的阐述.  【关键词】 小学数学;能动思维;素养培养;策略运用;探析  数学是思维活动的学科“艺术”,学生探知新知内涵、获取解题要领、掌握数学技能,都需要进行细致、严密、精准、深刻的思维实践活动. 思维能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数学科学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基础,并在经济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正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与计算机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
【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以生活情感为载体,可以更自然地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建立数学模型,进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让学生体验探究,自主建构知识的学习方式,体现了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摘要】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有的理念. 如何把这一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这是我们一线数学老师所困惑的问题.  【关键词】 数学课堂;启发式提问;开放型提问;生活化的提问  曾有人问:“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在数学课堂上应如何体现老师作为组织者、帮助者、引导者的角色,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手脚,是不是把问题提大些,让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