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犯罪故意中明知的内涵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6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认为,我国刑法上的犯罪故意包括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两个方面,但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司法实务中,对认识因素所包含的内容的理解却有较大的分歧,这造成对犯罪故意的认定标准不一。因此,正确把握认识因素的内容,关系到刑法总则的规定对刑法分则各故意犯罪的规定能否普遍适用,从而影响到法的适用标准的统一,正确把握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的内容意义重大。
  所谓明知,即明明知道,而明明的含义则为显然或确实如此。在现代汉语中,“显然知道”似带有客观认定的意味,即行为人的行为或其他条件使外界可以认定其为知道。而“确实知道”则更多地带有主观上的意味,使这种认定知道与否的任务完全落于行为人本人,因为只有自己才对自己的行为最清楚。对于行为人的自身承认的“明知”,无疑符合对犯罪故意的认定要求(当然,这种承认应是自愿的并真实的);而在行为人拒不承认“明知”的情况下,是否有理由推定其明知呢?如果可以,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推定明知”可以成立呢?这是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
  如这样的一个案例:一个专门从事化学原料出口公司的负责人因涉嫌走私制毒物品罪而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提请逮捕,却被检察院退回,要求补侦,理由是在犯罪嫌疑人的供述笔录中未出现“我明知所运输的三氯甲烷为制毒原料”或类似字样,故认为无法认定该犯罪嫌疑人具备故意的认识。而该嫌疑人对明知运输的是三氯甲烷供认不讳,却拒不承认其“明知”是制毒原料。此案被搁置一边,公安机关只能被动地采取监视居住的方法,等待犯罪嫌疑人的承认。出现此案中的局面,究其原因在于公、检两方对于“明知”的理解不一致。检察院要求犯罪嫌疑人对故意的明知必须体现于其口供之中,因为嫌疑人对自己是否实施了犯罪行为以及如何实施比其他任何人更为清楚,这无疑有其合理成分,不易出现错捕的情况。但如此要求口供,难免有“口供至上”之嫌,易诱发刑讯逼供、诱供等,这与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这一诉讼法宗旨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在犯罪故意的认定方面,笔者更加倾向于公安机关的观点,即应成立“推定明知”。所谓推定明知,即指在行为人拒不承认明知其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只要符合一定的标准,便可以认定其明知。很显然,推定明知在主观认定中引入了客观因素,不再过分依赖行为人本人的口供,这对于更快、更好地查明案情、惩罚犯罪人无疑是有益的。
  关于“一定的标准”的确定,由于案情千差万别,很难就每一犯罪提出一个具体的标准。但只要把握住认定的原则,结合案件本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便不难认定行为人的主观态度。仍以上例说明,对于该犯罪嫌疑人,笔者认为完全可以推定其明知。因为行为人本人是一个专门从事化学原料出口公司的负责人,特定的职业要求其必然具备对化学原料方面的专业知识,应该知道什么可以出口,什么不可以出口,以及出口有什么样的限制和程序。而该犯罪嫌疑人承认其明知运输的是三氯甲烷,却否认其对三氯甲烷是制毒原料会产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认识,与其所具有的专业知识相矛盾,是说不通的。还需说明的是,否认其具有本业知识与“业务过失”中的“应当预见而未预见”是有本质的差别的,在特征反映上也大相径庭。知识是一个人的精神财富,内化于大脑之中的,以不知晓其本身所具备的知识为由阻却故意的认定是不成立的。而对于“业务过失”而言,其应预见而未预见的情况存在着可能性和合理性。因为人不可能总是处于注意之中,在一段注意紧张之后,必然会陷入或长或短的注意盲期,更何况注意还会受外界刺激、主观思维以及个人心情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可能会在一定的情形下怠于注意或未正确认识客观事实,从而构成业务上的过失。比较上述可知,否认具备本业知识与业务过失的最明显区别在于:前者否认的对象是自身所具有的知识,而后者否认(未预见)的是外在的客观事实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
  笔者认为,本案中对犯罪人的明知推定可以作为一条原则标准适用于类似案件的故意认定,即当行为人在利用本行业知识及便利实施犯罪行为时,即使其拒不承认具备此知识,亦可推定其明知。此种推定明知的现实意义在于促使负业务义务人对本业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堵住了行为人以否认明知为借口而逃脱惩罚之路。何为应当知道,笔者认为可以参照认识能力的判定标准来予以认定。如何判断认识能力,中外刑法学者主要提出了以下观点:客观说,即以社会普通人的认识能力确定行为人的认识能力,而不注意行为人的实际认识能力;主观说,即个人标准说,以行为人的具体情况作为认定认识能力的标准;折衷说,综合客观标准与主观标准认定行为人的认识能力。笔者倾向于折衷说观点,即在原则上采用客观说认定行为人的认识能力。当行为人的认识能力超过普通人时,则以客观标准为根据;当行为人的认识能力不及普通人时,则以主观标准为根据。这充分体现了“有利于被告”这一法律原则,同时符合辩证唯物主义主客观相一致原则的基本要求。
  当然,给出推定明知的客观标准并不是鼓励在实践中死搬硬套。对于不同的案件,行为人本身的情况如生理状态、身体状况、实践经验、业务技术水平、智力水平、专业知识、生活习惯等等并不相同,其客观条件如行为的时间、地点、环境、行为手段、行为对象等等也各有特点,这就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上述标准为原则考察行为人的主观思想,实践主客观的合理统一。
  (作者通讯地址:江西省铅山县人民检察院,江西 铅山 334500)
  
其他文献
摘 要:盗窃犯罪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由基层办理的,近年来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在司法实践中引起了较大的争议。笔者认为“多次盗窃”中的“一次”,应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针对同一对象一次性实施,否则就是数次盗窃。盗窃未遂应计算盗窃犯罪的次数。《解释》部分内容,与刑法原意相违,给基层司法人员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惑,应予以修正或废止。  关键词:盗窃
期刊
摘 要:恶意透支有多种表现形式,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是超过“规定的限额、期限”透支数额较大的数额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但催收不还是恶意透支的一个选择性要件。  关键词:信用卡诈骗;恶意透支;催收  一、恶意透支的表现形式  我国《刑法》第196条用列举的方式规定了信用卡诈骗罪客观方面的内容,即(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三)冒用他人
期刊
摘 要:我国《宪法》将检察机关定位于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权是法律监督权的重要内容。职务犯罪侦查权一直是法学家和检察实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职务犯罪侦查权的内在缺陷,从本质上影响和制约了侦查效能的充分发挥,对职务犯罪侦查权进行优化配置是新时期开展职务犯罪工作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检察权;职务犯罪侦查权;优化配置  职务犯罪侦查权一直是法学理论界和检察实务工作
期刊
传统的观点认为行贿罪与受贿罪是对向犯的一种,即只要有受贿罪,必然有行贿罪的发生;反过来,只要有行为构成行贿罪,就必然有受贿罪的存在,刑法理论上把这种对合性关系定义为“对向犯”,属于必要共同犯罪的一种。行贿人与受贿人各自实施自己的行为,虽罪名不同,但任何一罪的完成均以相对应之罪的成立与完成为条件。这种理论已经得到了司法实践的认可,并已成为办理贿赂犯罪案件的一种习惯思维。从日常生活的角度而言,没有财物
期刊
提高检务督察制度的执行力,是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推动检察业务开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检察机关强化内部监督的必然要求。提高检务督察制度的执行力,对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质量、扩大执法效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检察机关及工作人员依法履职、正确行使检察权、促进检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是检察机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检察机关树立良好形象的有力举措。  一、实施检务督察是推动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期刊
摘 要:自中国种业实行市场化改革以来,外资种子公司大举进入中国,无论是在销售收入、市场份额、专利技术以及价格控制等方面都远远超过中资种子公司。外资种业大幅入侵我国,直接威胁着我国国家粮食主权。利用WTO“绿箱”规则,良种补贴制度,推进种子企业并购重组是防御外资种子公司入侵中国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外资;种业;入侵  一、中国种子业与外资种子业竞争形势分析  (一)中国种业公司的市场集中度明显不足
期刊
摘 要:商标淡化制度已为美国、德国、英国等国立法所采用,对于驰名商标的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适应新的形势,建议我国商标法采用该种制度,在立法中明确商标淡化概念并对商标淡化制度作出系统的规定。  关键词:淡化理论;混淆理论;驰名商标;《商标法》  一、 淡化理论概述  (一) 淡化理论的产生  淡化理论最早起源于德国之判例理论,将商标保护范围由相同或相似商品扩大到不相类似商品,淡化理论由此而生。19
期刊
摘 要:逮捕是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中的一种,如果正确、及时地使用逮捕措施,可以发挥其打击犯罪的效果,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能有效地防止犯罪嫌疑人串供、毁灭或者伪造证据、自杀、逃跑,有助于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但是,逮捕是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中最严厉的一种,它剥夺了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如果过量适用,错捕滥捕,就可能会严重侵犯公民的权利。因此,具有逮捕决定权的检察机关一定要严格遵守不
期刊
摘 要:我国现行法律虽然已对刑事证人制度作了一些规定,但都零星分部于刑法、刑诉法的条文中,不成体系,且对证人制度的规定停留于浅层,不够成熟,其所构成的证人制度仍存在较多不利于实践操作的弊端,完善证人制度势在必行。  关键词:证人;刑事诉讼;立法完善  一、当前我国刑事诉讼证人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背后的法律缺失  1.证人资格缺乏明确的界定。我国刑事诉讼法非常绝对地只列出了证人的事实条件却未作合适的限
期刊
检察机关在办理自侦案件时,由于犯罪嫌疑人的特殊性以及案件性质的特殊性,办案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如何做好审讯工作是顺利办案的关键环节。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羁押期限为十日,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实践中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后至提请逮捕的期间比较短,大致一个星期的时间,在短短的一个星期之内要达到逮捕的证据标准,这就给办案带来很大的压力和挑战。如何解决时间紧、任务重和压力大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