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基本现状分析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au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进一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基本现状进行分析,找准原因,对于更好地采取具体措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育人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基本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073-02
  为了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思政课育人效果,真正实现思政课教学的价值目标,有必要进一步分析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基本现状,本文将从教师、学生、教材等角度来分析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基本现状。
  一、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状况
  课题组从5个层面(即课程价值、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学习状况),通过教师座谈、深入课堂、个别交流、问卷调查等形式,对贵州师范学院27位专任思政课教师对思政课教学的认可度进行调查发现,思政课教师对思政课教学的认可度一般,趋于良好,但没有达到良好状态。其中,教师认可度最高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其次是课程价值,比较低的是学习状况、教学效果。
  在正常情况下,思政课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课程教学内容能够有较好的把握,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方法,所以他们认为自己的教学是能够吸引学生的,因而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认可度相对较高;由于教师们对所教学的课程存在认知上的不同,加上学生对思政课的认识不到位,是造成学习状况和教学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
  在对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评价中,教师较受欢迎的比例超过75%,其中28%的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师能够做到为人师表,知识广泛,尊重学生,和学生平等交流,很受欢迎;有37%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够为人师表,但综合素质有待提高;18%的学生认为教师素质一般,7%的学生认为教师素质差,让人反感。课题组后来专门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上发现,认为教师素质差,让人反感的原因,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能够尊重好学生,语言表达没有考虑到学生感受。
  课题组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熟练程度、教学设计条理是否清楚、教学重点难点是否突出、课堂启发能否激发学生求知欲、教学互动是否有效、课堂气氛是否活跃等7个方面设计问题,对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态度认真,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但在“课堂启发能否激发学生求知欲、教学互动是否有效、课堂气氛是否活跃”等方面的评价相对较低。
  从总体上看,思政课教师的整体素质较高,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待学生热情热心,受到学生的欢迎,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效性进一步增强,育人效果明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可归纳为“四个不高”。
  第一,部分思政课教师理论素养不高。部分思政课教师不喜欢学习、不善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不去研究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一知半解,在具体教学中就存在要么理论脱离实际,要么照本宣科,对问题仅能泛泛而谈,这必然使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效性和吸引力大打折扣。同时调查还发现,学生对泛泛而谈的课堂和教师,缺乏兴趣,甚至反感,产生厌学和抵触情绪。
  第二,部分思政课教师思想道德素质不高。受到社会思潮和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等影响,部分思政课教师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价值观模糊;课堂上的个别偏激言辞和观点偏离了思政课的价值目标。亲其师,信其道。调查发现,一个师德师风高尚、思想道德素质高的教师更容易受学生欢迎,其课堂教学也更易受学生喜欢。[1]
  第三,部分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不高。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清楚地知道“教什么”、“为什么要教”,更要知道“怎么样去教”。部分教师不去思考这个问题,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那自然就是教学方法单一,形式呆板,缺乏生气。课题组曾在一次56人的学生座谈会中,通过调查发现,98%的学生喜欢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方式多样的教师上课。
  第四,部分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不高。部分思政课教师不安心思政课教学,敬业精神不足,把思政课教学当做是谋生的职业,职业认同感淡化。一直以来,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但部分思政课教师由于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不认可自己的思政课教学,职业认同感淡化,因而在思政课课堂教学中缺乏应有的工作热情、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基本状况
  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社会所获得的有益的积极的预期效果,[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思政课课堂教学是否具有有效性,反映在学生学习状况上,学习状况主要通过学习态度、出勤率、抬头率、课后阅读等体现出来。
  第一,学习态度问题。为了解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态度,课题组设置了“是否有必要开设思政课”、“上思政课的原因”、“是否愿意上思政课”、“上思政课迟到、早退现象”等四个问题,通过对贵州师范学院2014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关于回答“是否有必要开设思政课”这一问题时,4-6%学生认为完全没有必要,9-4%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56%的学生认为有必要,30%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在问到“上思政课的原因”这一问题时,8-1%的学生回答是为了应付教师点名,10-3%的学生回答是为了拿到学分,11-6%的学生的回答是喜欢上课教师,70%的学生回答是能学到知识。在问到“是否愿意上思政课”这一问题时,27-3%的学生回答非常愿意,30-4%的学生的回答是比较愿意,35-8%的学生的回答是一般,4-2%的学生回答是不愿意,2-5%的学生的回答是非常不愿意。关于问到“上思政课迟到、早退现象”这一问题时,有4-7%的学生回答会经常迟到和早退,10-6%的学生回答会偶尔迟到。
  大学生对学习思政课的总体态度是积极的健康的,但存在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机多样,没有用心学习等状况。
  第二,出勤率问题。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出勤情况总体良好,也有缺逃课现象,其中,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学院的学生出勤率有较大差异。体育、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出勤率要低于文学、教育类学生;高年级学生出勤率低于低年级学生。课题组曾对贵州师范学院2014级体育教育、艺术学、音乐学、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平均出勤率68-3%,艺术学专业学生的平均出勤率77-4%,音乐学专业学生的平均出勤率70%,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平均出勤率97%,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平均出勤率96-2%。同时,调查发现,思政课的出勤率相对于专业课的出勤率要低,部分专业的部分学生存在想办法逃课的现象,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的积极性要大大低于其专业课的学习。   第三,抬头率问题。课题组通过问卷对贵州师范学院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有31-6%的学生回答上课时会认真听课但不一定记笔记,18-3%学生回答上课时会认真听课、认真的记笔记,20-1%的学生的回答是不会认真听课,但会记好笔记,30%的学生回答是不听课,自己在下面看专业课教材或做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这与课题组通过座谈和深入课堂了解的情况基本一致。
  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仅只是看出勤率,更要看学生的抬头率。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思政课的抬头率与出勤率的差距较大。如何才能让思政课真正“入心入脑”,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第四,课后阅读问题。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课后阅读情况如何,课题组通过调查发现:18-2%的学生会认真阅读教师指定的书籍,41-8%的学生会偶尔图书馆或者网上浏览,40%的学生从不阅读,上述状况可以从平时学生的读书笔记中得到印证。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使其在阅读中成长成才[3],使人格在阅读中更加丰满。思政课是应该强调学生阅读的,但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像贵州这样相对落后地区高校,学生本应该更多地进行阅读,但情况刚好相反,学生的阅读量非常有限,这是一个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反思的问题。
  三、教材基本状况
  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不管是思政课教师,还是学生,都对思政课教材内容提出了相同或类似的问题。思政课教材内容是思政课教学的基本组成要素。教材内容对思政课课堂教学有效性产生直接的影响。这些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对思政课教材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相应修订和调整,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但同样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材内容脱离学生实际的问题。思政课教学既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要能帮助学生分析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当今的网络时代、信息时代、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们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惑,思政课教材在内容设计上应该关注到大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够指导他们思考和解决思想上遇到的困惑,这样才能够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思政课的价值目标。关系大学生发展的一些重要问题,应该成为思政课教材关注的内容,如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网络信息识别、人际关系教育、就业、学习、思想困惑等问题。思政课教材内容要更多地关注社会热点、焦点和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需要,才能激起学生学习思政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增强思政课的育人效果。
  第二,教材内容的重复性问题。重复具有强化的功能,更具有弱化的作用。通过比较发现,思政课教材内容重复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政课课程之间内容上的重复;二是与中学政治内容的重复。这种重复的内容或者相似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会挫伤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厌学情绪和反感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吸引力,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
  第三,教材内容的针对性问题。任何一门课程都有其价值目标,思政课教材内容针对性不强,就表现在思政课价值、情感目标设置过高,显得有些脱离社会生活和学生的实际;内容上显得有些“高大上”,目标方向都明确,但距离较为遥远,缺乏可行性;同时,思政课教材部分内容陈旧,滞后于时代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对于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基本现状,可以从同的视角去展开。本文仅从教师、学生、教材内容等层面进行分析,以期能帮助自己有效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切实增强思政课的育人效果。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学院马列主义教学部)
  [项目来源]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思政课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项目号:12SZK024)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2]张玉胜,王天桥,王维江.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分析[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7).
  [3]张玉胜,张晓娟,杨慧珍.思想政治理论课分专题分组教学改革探索[J].老区建设,2015(10).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朱丽君(1984-),女,山东菏泽人,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专业2013级研究生。  摘要: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中世纪大学最早诞生于12世纪,而且最初的大学和现代大学是有着极大差别的,就是处于那个时代的大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大学的诞生到中世纪末,中世纪大学经历了很多变化,比如从具有浓厚的宗教性向“世俗化”的转变,从学生来源的全民化到“贵族化”的转变以及从简陋到奢华的转变等等。  
期刊
作者简介:郭啸(1986-),男,汉族,江苏南京人,南京邮电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  摘要:本文以“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China)”为抓手,通过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特点,了解和分析目前我校贝尔英才学院和一般学院的不同基础的新生的学习状态,诊断新生在学习投入方面的差异,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实证数据支撑。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Chin
期刊
作者简介:钟林华(1979-),女,汉族,湖南浏阳人,教育学士,中学一级教师,浏阳市第四中学,数学专业,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育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教育政策公平问题,首先说明了教育政策公平的内涵,然后分析了教育政策公平的理论根源,让我们充分了解到了教育政策公平的理论依据。同时,通过对异地高考现状及原因的分析,进一步的说明教育政策公平的必要性和急迫性,最后,基于公平理论,探究异地高考对策。
期刊
作者简介:陈琛(1990-),女,汉族,安徽无为人,教育硕士在读,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珠海分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摘要:“减负”成为这些年较为流行的话题,进行“减负”的重点多放在作业量上面。如何将作业变得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且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笔者结合“道尔顿计划”中的如何布置作业这一章节和自身的经历,指出道尔顿计划的优势、缺点以及如何应用。  关键词:道尔顿计划;布置作业
期刊
歌唱能放松心情、美化心灵,是人们表达自我,抒发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幼儿园歌唱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幼儿唱几首歌曲,掌握一些歌唱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帮助幼儿在歌唱活动中获得情感、智力、个性、社会性、审美感受力及创造力等的全面发展。因此,进行歌唱教育,幼儿园老师应理解和尊重幼儿的需求和学习特点,激发幼儿对歌唱活动的浓厚兴趣,引领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在获得快乐的同时获得身心和谐发展。本着这一目的,现以歌曲《三只
期刊
摘 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作业的重视程度不高,难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设计符合初中生的个性化作业,成了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作业;个性化;实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037-01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语文教学效果有效性的主要手段。因
期刊
摘 要:粮食工程专业主要为粮食加工企业培养专业人才。本文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通过对创新能力培养中遇到问题的分析,探讨了培养方案、师生交流和平台建设方面的不足。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发展本科生导师制、合理利用大学生实践基地和完善科技创新制度的手段,提高粮食工程专业科技创新综合素质。  关键词:粮食工程;科技; 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
期刊
摘 要: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德育精神,坚定的政治立场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可以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而英语专业的同学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在日常学习中主要将重点放在了语言训练上而忽视了对人文教育的关注。因此在英语专业同学中,在精英教育模式下,普及人文教育,强化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极大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英语专业;人文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
期刊
摘 要: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在高校课程教育改革实践中起着关键作用,并被广泛应用于高校各级别的课程教育体系。本文分析了探究式教学内涵及工程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并论证了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工程管理课程教学的应用,为探究式教学在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教学改革提出有益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工程管理;财经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
期刊
摘 要:目前中国财经类高校本科教育大多以传授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来设计课程、安排教学。以学生为本的、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深入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凤毛麟角。通过教学范式改革,加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目前财经类高校在本科教学实践中所面临和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本科教育;教学范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