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诠释作业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x9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陈琛(1990-),女,汉族,安徽无为人,教育硕士在读,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珠海分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摘要:“减负”成为这些年较为流行的话题,进行“减负”的重点多放在作业量上面。如何将作业变得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且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笔者结合“道尔顿计划”中的如何布置作业这一章节和自身的经历,指出道尔顿计划的优势、缺点以及如何应用。
  关键词:道尔顿计划;布置作业;优势;缺点;应用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280-02
  大部分教师认为上课时间不足以让学生掌握新知,所以大量地布置以重复抄写、题海战术为主要形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新知,然而带来的后果却是学生疲于做作业、厌学,甚至还产生了作业的抄袭。这使得布置作业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还导致了欺瞒等现象的发生,加深了教师的教学的难度。如何使得做作业成为一种让学生喜爱的事情,让学生在作业中得乐于学习,收获快乐与新知,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而产生于上世纪的道尔顿计划中的布置作业的方式,彻底地颠覆了以往的作业观,它让作业成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的指导性的纲要。
  1、道尔顿计划之如何布置作业
  道尔顿计划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它要求教师布置作业要从学生自己的立场出发,对于新生,教师不应该有过多的要求,否则会使他们产生厌恶的心理,而且要求合同作业不要超过学生把握合同作业整体的能力,在完成作业时能够充分理解作业,这样才能够不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感到困惑,感到力不从心,让他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去完成作业,从而提升自我效能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1.1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的主体性还表现在它要求教师布置作业时应该是书写下来作业,而不应该是口头传达的,而且要求教师注意表达的清晰与消除学生对作业的偏见,让学生知道他们的任务是什么,希望他做什么,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在布置作业时还要因人而异,不应该一刀切,由于同一年龄或同一年级的学生有明显的智力差异,因此为了使得三种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够做到,教师应该将作业分为三个等级。不同于传统的教师的布置作业的方法(学习好的学生作业最少,学习差的学生作业最多,或是不管什么阶段的学生都布置一样的作业),而是对班上天赋最差的学生布置最少的作业,目的是为了不给他们施加太多的压力。任务量最大的作业给予了班上的尖子生,从而使得任何个人都得以在智力上打好基础或者取得发展,让学生从做最少的作业到做最多的作业。这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使得后进的学生不再有自卑的心理,有助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对教学非常有利。
  1.2兴趣袋
  道尔顿计划的如何布置作业中,最为经典的则是“兴趣袋”。所谓“兴趣袋”是指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使所包含的有益的建议,它是以符合学生的需要和激发学生兴趣为主的。
  “兴趣袋”要求教师注意言语上的表达,要注意用启发式的语言,来勾起学生对作业的注意力,和鼓励学生的研究热情,使得这些建议成为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让学生充分珍视每一条建议,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而又不至于过分依赖教师,所谓“授之以渔”的一种做法。
  1.3综合的眼光看问题
  在传统的布置作业观众,每个教师都认为自己的那门课是最重要的,因此布置很多作业,从而挤压其他作业的时间,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但是在道尔顿计划中,要求教师在前一周,把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兴趣、能力都掌握起来,找出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综合进行分析,把要不值得作业公布出来,让教师进行讨论,从而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调整和削减,让布置的作业不再只为自己那门课服务,而是为所有学科服务的。每门学科,不再仅仅由讲授该门学科的教师负责,而是由全体教师统一负责。因此在选拔教师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教师的文化背景和文化需要,给予教师充分的心理学训练,让教师能能够了解学生的天性、学生的心理活动步骤和活动步骤的发展情况。并且各科教师按照学科的特点进行区别对待,让作业形成一个整体,而不应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教师之间应该进行协同合作。
  1.4按周分开
  道尔顿计划为了避免学生对作业以囫囵吞枣的方式进行,让学生有个作业的整体性的认识的观念,让学生把学习任务按周次分开进行,让学生集中精力安排自己的学习和计划,从而找出自己的弱点与解决的措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1.5其他
  从书中给予的案例可以看出,教师在拟定题目的时候也是需要下一番心思的,要让题目成为一个待发挥的中心思想。工作量单位、公告牌学习和课程部工程量削减也是道尔顿计划布置作业的特色所在。教师运用合同图表的方法来记录学生的学习进度,不仅记录了学生每天的学习量,还展现了学生的心理活动。而公告牌则是展示学生进行学习的地图或者图片,还起到一定的通知作用。而课程部工程量削减,是指学生可以用完成一门的课程的学习任务来削减另一门课程部学习任务,但在布置作业时要提前说明。这避免了学生的重复工作量。
  2、道尔顿计划中作业的优势
  2.1清晰性
  道尔顿计划的布置作业的原则与传统的布置作业的不同之处之一就在于,它注重了教师布置作业时的清晰性。平时教师布置作业一般在一节课的末尾,用口头表达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而此时的学生的注意力早已跟着上课铃飞走了,很少人的心思还在教师的身上了。而道尔顿计划要求作业都要书写下来,并且要表述清楚,让学生懂得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什么(希望他做什么,在完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这样使得作业得到了应有的重视,而不是一直当做课堂中最不重要的一个环节进行处理,为道尔顿计划的运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工作量单位中使用的合同量表,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当天完成的任务量,并且能够间接地反映出学生的兴趣所在,为教师进行下一步作业的调整,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2.2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自主性和合作精神
  道尔顿计划的布置作业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兴趣袋”的设置,是以班上每个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设置的,而且在语言上要求教师都是采取启发式的话语,引起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而且使得作业不再枯燥乏味,让学生喜欢上做作业,而不是被作业折磨。
  在布置作业时,将合同作业的难度不能超过学生把握合同作业整体的能力,这样就让学生感觉有能力去完成,提高自我的效能感,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道尔顿计划中的作业的使用,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遇到困难自己解决或者寻求帮助,而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做。并且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凝聚力。
  2.3夯实基础,因材施教
  道尔顿计划的分层布置作业使得天赋较差的学生感受不到太大的压力,并且促使学生夯实基础,并取得进展,使得学生不断进步。所有教师按照他们掌握的学生的心理情况、兴趣和能力来进行汇总,从而对各科作业进行综合性的布置,进行有效地合作。
  2.4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道尔顿计划中的作业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巩固旧知的习题,而是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的步骤,它起到一个助理教师的作用,让学生能够珍视使得他们学习变得容易的任何建议,形成一种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系却又不依赖于教师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各个学科之间相互联系,使得每个教师仅仅是代表全体教师负责这门课的,而不是他只负责这门课。这不仅使得教师之间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不再给学生过多的作业,还允许学生在其他课堂上的作业用来抵消另一门课的作业,避免了作业的重复性,减轻了学生的压力,引导学生进行了更好地发展。
  3、道尔顿计划作业观缺点
  3.1对教师要求极高
  道尔顿计划对教师有极高的要求,不仅要清楚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和心理状况,还要清楚地知道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这是普通的教师难以达到的高度。一般每门学科的教师只是专攻于本门学科的知识,怎么传授本门课的知识,而对于用综合性的眼光来看待全部学科,是一个极大的难题。“兴趣袋”的使用对教师的语言功底和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能力,也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分层作业的布置也是对掌握学情的考验。
  就如同书中所言必须注重教师的文化背景和文化需要,给予教师充分地心理学训练,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
  3.2班级人数的限制
  道尔顿计划是应用于较小班制的学校,它对于教师的要求极高,就必然要求学生的人数之少。只有在小班额的班级,才能够实施这种因材施教,一对一的道尔顿计划的作业。这种做法在大班制的学校是无法实现的。
  3.3占用教师过多的时间,教师压力大
  道尔顿计划中的布置作业不仅需要师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多花心思在交流沟通上面。并且序言、题目、问题的设置,语言的使用都需要教师花费较长的时间进行思考与调整,这使得教师不仅在课上高度集中精力,还在课下要费一番苦心,因此占用教师过多的时间,一系列指导性的步骤使得教师肩负较大的压力。
  3.4不注重学生的复习
  纵观整个作业的布置,道尔顿计划并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复习,而是把众多精力放在了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上面,这使得学生的知识无法有效地进行巩固,时间一长,或许就忘记了。而且学生的自学能力虽然得到了锻炼,但是没有教师的巩固,或许不是长久之计。
  4、道尔顿之为我所用
  如何将道尔顿的优点为我所用,又能将这些弊端舍弃,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也发现许多教师发放预习的学案,让它们起到一种指导性学习的作用,但是语言多为生硬,也不注重“兴趣袋”的设置和对学生兴趣的指引。因此,在将学案作为作业的时候,可以加强导语部分的设计,让学生在故事中生疑、对习以为常的现象生疑,以此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勾起他对本节课学习的欲望。虽然教师无法一对一地进行指导,但是可以根据全体成员的需求来进行设置。
  分层作业在我上高中的时候,数学教师也常用,但是大多数的作业是如果你学会了,就可以免做作业,这样虽然激励学生不停地追求作业之少,但是缺少了解完题目时的快感,而且容易使得会了的同学没有了做作业的方向,倘若运用道尔顿计划中的分层原则,那么就不至于学习好的同学闲的没事儿干这种现象的发生,它不仅是对你能力的一种肯定,还对个人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并夯实了各个层次学生的基础知识。虽然各科综合性布置作业的形式目前做不到,但是可以每周召集各科教师开会,来以此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和薄弱点,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信,弥补他的不足之处,促进学生进行全面地发展。
  从道尔顿计划中,我们可以看出布置作业的时间和清晰性的重要性,这提醒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注意时间,尽量不选择在一节课的最后,最好是在授课的过程中进行。而且尽量将作业写在黑板上,而不是随口表述,要引起学生对作业的足够重视。布置作业时要注意表述要清晰明了,将达到的目标要告诉学生,让他们做作业有个方向,明白这次作业的目标,希望学生做什么和可能遇到的困难,而不是像很多作业,只是单纯地布置了这样学生会认为教师能够为自己着想,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但又不依赖于教师,不畏惧作业。
  综上所述,道尔顿计划中的布置作业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采用了合作探究的方式对学生的教学进行了有效地引导,也是综合性学习的一种,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对教师要求过高和中国的大班制的现实,只有吸取它的精华,因地制宜为我所用才可以。否则,目前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是无法推行下去的。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珠海分院)
  参考文献:
  [1]陈金芳,赵钰琳译.道尔顿教育计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1.
  [2]道尔顿制教育在中国实验的启示.[J].郑国民.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5.
  [3]舒新城.道尔顿制浅说[M].上海:中华书局, 1924.
  [4]在自由与合作中健康成长——道尔顿计划的启示.[J].陈金芳.人民教育.2004,12.
  [5]西方教改的本土实践:“道尔顿制”在吴淞中学.[J].张哲人.上海教育科研.2015,01.
其他文献
摘要:很多教师第一次做班主任都很迷茫,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为了让更多的人能从我的经历中吸取教训,我将做班主任两年中最宝贵的收获——留一道缝隙——与大家共享。  关键词:缝隙;尊重与爱;健康发展;鼓励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195-01  我是一个语文教师,教龄已有十年,当班主任刚满两年,在这个暑期的闲暇,简单回首这两年与学生的种种,感
期刊
摘要: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是师生在共同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存方式的总和。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形成,离不开班级文化的建设。本文立足“三民主义”,提出对初中新生优秀班集体形成的思考。  关键词:班级;班级文化;三民主义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188-01  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一所农村寄宿制初中,除了少数走读生外,
期刊
作者简介:夏媛媛(1984.03-),女,硕士学位,河南科技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基本原理、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摘要:近年来,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日益突出,严重危害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本论文围绕“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开展调查,从行为规范、教学形式、课程实施、教育教学方法、教育内容、班级规模六个方面揭示其现状,从家长、社会、幼儿园、教师方面探寻其成因并提出相关建议,进而为幼儿教育的健康
期刊
摘要:乡土民俗文化是中职语文课程内容的补充,有其自身的教育教学目标和任务,其在国内外均有各自的起源于与发展过程。我国采用乡土文化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在认知成长、学科学习及爱国爱乡思想等方面均具有促进作用。福建是拥有数量众多的乡土民俗文化内容的省份,应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来充实中职语文教学活动。在乡土民俗文化教学中,要做好相关工作,并根据方案开展教学活动。  关键词:乡土民俗文化;现状;必要性;建议
期刊
作者简介:朱亚辉(1979-),女,湖南宁乡人,硕士研究生,长沙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摘要:新形势下,我国对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自2006年以来,许多高校包括新建本科院校纷纷开设翻译专业以顺应这一需求。本研究以《英语类专业(包括英语专业、翻译专业及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指导,以新建本科院校长沙师范学院为例,探讨翻译专业建设的有效路径,促
期刊
摘要:在高职“双主体”办学模式下,校企文化冲突与融合并行,贯穿校企合作全过程。本文以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海诺电梯学院为例,介绍“双主体”办学模式下校企文化冲突及影响,通过校企文化融合构建适应“双主体”办学模式的文化体系,促进“双主体”办学创新发展。  关键词:双主体;文化;冲突;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215-02  所谓“双主体”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270-01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创业平台,许多大学生借助第三方平台运营电子商务,或者自建网站或者建设网络技术方面的公司,掀起了网络创业的浪潮。  一、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调查概况  为了解大学生对网络创业的认知情况,我们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63份,回收率为
期刊
作者简介:朱丽君(1984-),女,山东菏泽人,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专业2013级研究生。  摘要: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中世纪大学最早诞生于12世纪,而且最初的大学和现代大学是有着极大差别的,就是处于那个时代的大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大学的诞生到中世纪末,中世纪大学经历了很多变化,比如从具有浓厚的宗教性向“世俗化”的转变,从学生来源的全民化到“贵族化”的转变以及从简陋到奢华的转变等等。  
期刊
作者简介:郭啸(1986-),男,汉族,江苏南京人,南京邮电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  摘要:本文以“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China)”为抓手,通过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特点,了解和分析目前我校贝尔英才学院和一般学院的不同基础的新生的学习状态,诊断新生在学习投入方面的差异,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实证数据支撑。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Chin
期刊
作者简介:钟林华(1979-),女,汉族,湖南浏阳人,教育学士,中学一级教师,浏阳市第四中学,数学专业,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育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教育政策公平问题,首先说明了教育政策公平的内涵,然后分析了教育政策公平的理论根源,让我们充分了解到了教育政策公平的理论依据。同时,通过对异地高考现状及原因的分析,进一步的说明教育政策公平的必要性和急迫性,最后,基于公平理论,探究异地高考对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