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政策公平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钟林华(1979-),女,汉族,湖南浏阳人,教育学士,中学一级教师,浏阳市第四中学,数学专业,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育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教育政策公平问题,首先说明了教育政策公平的内涵,然后分析了教育政策公平的理论根源,让我们充分了解到了教育政策公平的理论依据。同时,通过对异地高考现状及原因的分析,进一步的说明教育政策公平的必要性和急迫性,最后,基于公平理论,探究异地高考对策。
  关键词:教育政策公平;异地高考;户籍制度;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278-01
  教育公平问题近年来越发突出,如何确保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是目前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时间证明,要想促进教育公平,关键是要看制定的教育政策,那么影响教育政策制定的相关因素有哪些呢?本文就由此展开如下的论述。
  一、教育政策公平的内涵
  教育公平指的是:国家相关部门对全国范围内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和分配的一系列规范与原则。本文论述的“合理”主要是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规律的需求和建设要求的。教育政策之所以要强调公平,也是为了全民共同利益出发。教育公平也是社会公平的一种,在全民共赴小康的征途中,实现教育公平,也是全民要求合理享受改革果实的要求。教育公平,是为了更大程度上保障全国范围内学生合理接受教育和享用教学机会。
  一般的,教育政策要公平,必须要包括教育政策个体公平和教育政策的社会公平。在全国教育体系框架下,要满足个人教育公平,满足个人享受教育机会均等且让自身获得自由发展,需要国家制定的相关教育政策要公平,从而才能保证个体的自由化发展。教育政策还要满足社会公平的需要,就是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积极解决好全国的亿万学生们能够有一个公平的教育环境和氛围。
  二、教育政策公平的理论根源
  国家通过普及教育,可以提高全民素质,还可以为国家建设培养各种人才,不断增强国家实力,因此要加快社会发展,一定要逐步实现教育公平,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加快社会更稳定快速的发展。教育公平就是要把相关的教育资源合理分配,既要保证每个人的基本受教育的权利,也要满足按贡献分配的原则,不伤害他们的积极性。教育公平既要追求教育外部公平也要追求教育内部公平,教育外部公平需要处理教育和社会整体的关系,教育内部公平则致力于处理教育和个体之间的关系。在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也出现了很多不公平的现象,为了减少社会上的不公平,缩小个体之间的差距,给亿万学子一个公平、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逐步开展和落实教育公平政策是意义重大的。
  三、“异地高考”现状及产生原因分析
  高等教育资源是社会公共资源的一部分,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是否合理,公平,关系着数以万计的学子,这些学子身后又是数以万计的家庭,教育政策是否公平,也切实关系着这些家庭的利益。近年来,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一些经济实力雄厚,但是身处的城市拥有的教育资源不够多,不够优秀,他们往往都会选择像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地区移民,这就形成了“高考移民”现象。基于这一现象,笔者总结了多年的教育实际工作经验,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配置不均衡
  与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不同的是,在我国教育资源的分配存在非常大的差异。整体而言,区域不均衡表现为东中西部的地区不平衡,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迅速,积累了十分优厚的教育资源软件和硬件。另外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东西部的不平衡,使得经济发展得快的东部地区教育资源要比经济发展落后的西部教育资源好很多,同时相关的资源分配也是倾向于经济发展较快东部地区,但是这些地区考生一般较少,这就造成高考教育资源的闲置和浪费,阻碍了社会教育发展进程。
  2、户籍制度的限制
  目前全国范围内,对于:异地高考的考生报考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都有一定的限制和条件要求,归纳起来,主要是:户口。一般在当地参加高考的考生都需要有当地户口,还有的地方则要求在本地参考高考的考生们必须要在本地常住满两年甚至三年及以上,才可以参加本地的高考;另外则是学生的学籍档案的管理限制,在当地参加高考的考生必须要有当地的学籍;还有一些省份则要求更为严格。“高考移民”主要在一些拥有一定社会资源或者经济实力的人群开展,对于一些经济实力较弱的人来说,高考移民是根本不能办到的事情。因此异地高考不光是本地户籍人口和非本地固有户籍人口的之间的竞争,也是这些考生家庭经济实力的竞争,在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为了让家里的孩子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各位家长也是更显神通,他们都有自身的教育诉求,因此要普及教育公平必须要通过国家制度改革来落实,且改革的阻力势必很大,一定要正确的认识,做好心理准备。
  四、对策分析
  1、政策制定应体现公平原则
  对于政策制定人员,至关重要的是公正原则,但是我们并不否认效能,并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公共政策也不是任何时候都把公正放在首位。但对于教育这样一种公共资源,让全员共享应该要得以体现。我们并不否认有些差异是一出生就存在的,但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卓越的人更加的卓越,而普通的人也可以不普通。如果在高考的问题上,存在“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区别,那何谈公平呢?因此,作为政策制定者,在考虑地区差异的基础上,不应该牺牲掉那些本就处于弱势群体的利益。
  2、明确利益取向
  由于存在比较,所以有差距,有差距必然会有失落,而这种失落会导致极大的不平衡。这就是地方官员对于异地高考懈怠的原因。异地高考如果大力推广,必然会出现地方紧张和紧缺的现象。资源的争夺是建议在确保本省有户籍的适龄儿童顺利参加高考的基础上,所以地方利益和中央利益的冲突,以及地方之间利益集团利益之争使问题更加严重。因此,中央应该尽量的平衡录取指标、分配名额,逐步缓解与地方的利益之争。
  (作者单位:浏阳市第四中学)
  参考文献:
  [1]张燕妮,张国磊.教育公平视角下现行异地高考政策研究[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2]张芳芳.异地高考政策的逻辑与教育公平[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2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吴轶英,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微信及微信公众平台等软件成为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平台之一。微信所提供的话题讨论、互动、创意沟通等活动,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也能够通过建立“学生粉丝”渠道,实现与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因此,加强对微信的规划与管理,能够更好的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本文立足于当前微信在高职院校学生中的使用情况,并对微信对
期刊
摘要:很多教师第一次做班主任都很迷茫,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为了让更多的人能从我的经历中吸取教训,我将做班主任两年中最宝贵的收获——留一道缝隙——与大家共享。  关键词:缝隙;尊重与爱;健康发展;鼓励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195-01  我是一个语文教师,教龄已有十年,当班主任刚满两年,在这个暑期的闲暇,简单回首这两年与学生的种种,感
期刊
摘要: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是师生在共同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存方式的总和。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形成,离不开班级文化的建设。本文立足“三民主义”,提出对初中新生优秀班集体形成的思考。  关键词:班级;班级文化;三民主义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188-01  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一所农村寄宿制初中,除了少数走读生外,
期刊
作者简介:夏媛媛(1984.03-),女,硕士学位,河南科技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基本原理、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摘要:近年来,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日益突出,严重危害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本论文围绕“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开展调查,从行为规范、教学形式、课程实施、教育教学方法、教育内容、班级规模六个方面揭示其现状,从家长、社会、幼儿园、教师方面探寻其成因并提出相关建议,进而为幼儿教育的健康
期刊
摘要:乡土民俗文化是中职语文课程内容的补充,有其自身的教育教学目标和任务,其在国内外均有各自的起源于与发展过程。我国采用乡土文化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在认知成长、学科学习及爱国爱乡思想等方面均具有促进作用。福建是拥有数量众多的乡土民俗文化内容的省份,应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来充实中职语文教学活动。在乡土民俗文化教学中,要做好相关工作,并根据方案开展教学活动。  关键词:乡土民俗文化;现状;必要性;建议
期刊
作者简介:朱亚辉(1979-),女,湖南宁乡人,硕士研究生,长沙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摘要:新形势下,我国对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自2006年以来,许多高校包括新建本科院校纷纷开设翻译专业以顺应这一需求。本研究以《英语类专业(包括英语专业、翻译专业及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指导,以新建本科院校长沙师范学院为例,探讨翻译专业建设的有效路径,促
期刊
摘要:在高职“双主体”办学模式下,校企文化冲突与融合并行,贯穿校企合作全过程。本文以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海诺电梯学院为例,介绍“双主体”办学模式下校企文化冲突及影响,通过校企文化融合构建适应“双主体”办学模式的文化体系,促进“双主体”办学创新发展。  关键词:双主体;文化;冲突;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215-02  所谓“双主体”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270-01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创业平台,许多大学生借助第三方平台运营电子商务,或者自建网站或者建设网络技术方面的公司,掀起了网络创业的浪潮。  一、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调查概况  为了解大学生对网络创业的认知情况,我们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63份,回收率为
期刊
作者简介:朱丽君(1984-),女,山东菏泽人,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专业2013级研究生。  摘要: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中世纪大学最早诞生于12世纪,而且最初的大学和现代大学是有着极大差别的,就是处于那个时代的大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大学的诞生到中世纪末,中世纪大学经历了很多变化,比如从具有浓厚的宗教性向“世俗化”的转变,从学生来源的全民化到“贵族化”的转变以及从简陋到奢华的转变等等。  
期刊
作者简介:郭啸(1986-),男,汉族,江苏南京人,南京邮电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  摘要:本文以“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China)”为抓手,通过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特点,了解和分析目前我校贝尔英才学院和一般学院的不同基础的新生的学习状态,诊断新生在学习投入方面的差异,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实证数据支撑。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Chi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