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显个性 增进实效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aselh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作业的重视程度不高,难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设计符合初中生的个性化作业,成了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作业;个性化;实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037-01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语文教学效果有效性的主要手段。因此,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出发,研究发展学生能力的个性化作业,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是教师不可忽略的一个教学问题。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学生对作业是有抵触情绪的,对作业的重视度不高,更多的是应付,导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削弱。笔者认为,现今的许多作业设计形式固定,个性不突出,学生兴趣不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学有效性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的作业,如何让其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做,乐做,会做,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就从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出发,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见解:
  一、依托兴趣,合理设计,提高实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思维发展比较活跃,学习以兴趣为主导。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兴趣这一重要的因素,结合语文教学实际,设计既符合教学内容,又能吸引学生兴趣的个性化作业。让学生面对作业爱做,乐做,先做为快。例如每篇课文的课后练习,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特性,在原有练习的基础上稍作修改,使其更贴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出个性化的作业,并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在作业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了,学习效果必然会显著提高。如在教《看云认识天气》课文时,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课后的填表题做些修改,减少其枯燥与繁琐,让学生观察这几天的天气情况,记录云层特点,选一种云或光彩进行有个性的介绍。学生有了探究课文的兴趣,观察的过程中也对课文有了更深的了解,提高了教学的实效。
  二、注重个性,分层分类,因材施教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存在着差异的。有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缺乏对学生的能力差异的考虑,不区分难易度,让学生完成统一布置的作业,这样做的长期效果是弊大于利。有的作业难度大,基础差的学生完成有难度,要么抄袭他人作业应付了事,要么干脆放弃。有的作业过于简单,基础好的学生完成难度较小,锻炼不了能力。学生一旦长期持续“吃不饱”状态,就会认为“作业就是简单、枯燥、低水平的劳动”,努力的体验度不高,逐渐失去做作业的兴趣,马虎应对,降低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考虑学生学习能力差异性这一关键因素,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的不同,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作业进行分层分类设计,由易到难,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通过个性化的作业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优化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对作业的完成也采用激励性的发展评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弹性评价,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突出实践,优化设计,体现创新
  新课标改革的核心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努力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因此在作业设计中,要体现学科的实践性,将课堂与社会生活连接,活学活用,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语文作业应该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包括课前预习、课中练习、课后巩固。大部分教师对课前预习这一环节不够重视,作业的设计流于形式,预习就是看书。学生的兴趣不高,几乎不做这一方面的作业。如果将预习作业与学生的实践相结合,强化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效果就突显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布置些与教学目标有关的查阅作业,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课堂教学实效果也就比较明显了。如教《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时,就让学生查找人类环境破坏的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例子,学生积极认真,课堂发言积极活跃。还有课后作业的实践性也很多,课本剧就是一个不错的形式。让学生在课本的基础上,设计个性化的课本剧,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创新意识。如《俗世奇人 泥人张》一文,就可让学生排演课本剧来学习课文,这样学生不仅熟悉了课文,而且在设计课本剧的过程中,对文中人物形象的把握也更明确,进而语文教学的效果就有了。
  四、合理拓展,科学探究,关注成长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是新课标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业作为教学环节之一,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更应注重知识的合理拓展,做到课内外相结合,学科相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个性化作业,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整体提高。如在讲《范进中举》之后,可以设计探究性的作业让学生思考:造成范进悲剧的根源是什么?对古代的科举考试和现在的升学考试你有什么看法?初中生的谈论是比较激烈的,不成熟的见解和看法很多,教师应在肯定学生的基础上,适时在认知上加以引导,纠正学生认知的误区。这样学生既拓宽了思维,又在探究中认识了科举制的弊端,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目标,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作业观,把握语文教学的规律,从学生的个体特征出发,结合教学实际,精心设计个性化作业,提高作业的兴趣度,使学生乐于完成作业,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作者单位: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
  项目基金: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JBS14557(福建教育学院资助)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方臻 夏雪梅:《作业设计 给予学生心理机制的学习反馈》 教育科学出版社
  [3]史爱荣.孙宏碧:《教育个性化和教学策略》 山东教育出版社.
  [4]朱彦黎.浅谈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四大原则〔J〕.《新课程学习(上)》,2011(8).
  [5]余铁峰.学生语文作业优化初探〔J〕.丽水学院学报,2008(6).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夏媛媛(1984.03-),女,硕士学位,河南科技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基本原理、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摘要:近年来,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日益突出,严重危害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本论文围绕“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开展调查,从行为规范、教学形式、课程实施、教育教学方法、教育内容、班级规模六个方面揭示其现状,从家长、社会、幼儿园、教师方面探寻其成因并提出相关建议,进而为幼儿教育的健康
期刊
摘要:乡土民俗文化是中职语文课程内容的补充,有其自身的教育教学目标和任务,其在国内外均有各自的起源于与发展过程。我国采用乡土文化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在认知成长、学科学习及爱国爱乡思想等方面均具有促进作用。福建是拥有数量众多的乡土民俗文化内容的省份,应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来充实中职语文教学活动。在乡土民俗文化教学中,要做好相关工作,并根据方案开展教学活动。  关键词:乡土民俗文化;现状;必要性;建议
期刊
作者简介:朱亚辉(1979-),女,湖南宁乡人,硕士研究生,长沙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摘要:新形势下,我国对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自2006年以来,许多高校包括新建本科院校纷纷开设翻译专业以顺应这一需求。本研究以《英语类专业(包括英语专业、翻译专业及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指导,以新建本科院校长沙师范学院为例,探讨翻译专业建设的有效路径,促
期刊
摘要:在高职“双主体”办学模式下,校企文化冲突与融合并行,贯穿校企合作全过程。本文以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海诺电梯学院为例,介绍“双主体”办学模式下校企文化冲突及影响,通过校企文化融合构建适应“双主体”办学模式的文化体系,促进“双主体”办学创新发展。  关键词:双主体;文化;冲突;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215-02  所谓“双主体”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270-01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创业平台,许多大学生借助第三方平台运营电子商务,或者自建网站或者建设网络技术方面的公司,掀起了网络创业的浪潮。  一、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调查概况  为了解大学生对网络创业的认知情况,我们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63份,回收率为
期刊
作者简介:朱丽君(1984-),女,山东菏泽人,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专业2013级研究生。  摘要: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中世纪大学最早诞生于12世纪,而且最初的大学和现代大学是有着极大差别的,就是处于那个时代的大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大学的诞生到中世纪末,中世纪大学经历了很多变化,比如从具有浓厚的宗教性向“世俗化”的转变,从学生来源的全民化到“贵族化”的转变以及从简陋到奢华的转变等等。  
期刊
作者简介:郭啸(1986-),男,汉族,江苏南京人,南京邮电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  摘要:本文以“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China)”为抓手,通过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特点,了解和分析目前我校贝尔英才学院和一般学院的不同基础的新生的学习状态,诊断新生在学习投入方面的差异,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实证数据支撑。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Chin
期刊
作者简介:钟林华(1979-),女,汉族,湖南浏阳人,教育学士,中学一级教师,浏阳市第四中学,数学专业,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育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教育政策公平问题,首先说明了教育政策公平的内涵,然后分析了教育政策公平的理论根源,让我们充分了解到了教育政策公平的理论依据。同时,通过对异地高考现状及原因的分析,进一步的说明教育政策公平的必要性和急迫性,最后,基于公平理论,探究异地高考对策。
期刊
作者简介:陈琛(1990-),女,汉族,安徽无为人,教育硕士在读,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珠海分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摘要:“减负”成为这些年较为流行的话题,进行“减负”的重点多放在作业量上面。如何将作业变得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且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笔者结合“道尔顿计划”中的如何布置作业这一章节和自身的经历,指出道尔顿计划的优势、缺点以及如何应用。  关键词:道尔顿计划;布置作业
期刊
歌唱能放松心情、美化心灵,是人们表达自我,抒发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幼儿园歌唱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幼儿唱几首歌曲,掌握一些歌唱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帮助幼儿在歌唱活动中获得情感、智力、个性、社会性、审美感受力及创造力等的全面发展。因此,进行歌唱教育,幼儿园老师应理解和尊重幼儿的需求和学习特点,激发幼儿对歌唱活动的浓厚兴趣,引领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在获得快乐的同时获得身心和谐发展。本着这一目的,现以歌曲《三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