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工程专业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weifeng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粮食工程专业主要为粮食加工企业培养专业人才。本文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通过对创新能力培养中遇到问题的分析,探讨了培养方案、师生交流和平台建设方面的不足。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发展本科生导师制、合理利用大学生实践基地和完善科技创新制度的手段,提高粮食工程专业科技创新综合素质。
  关键词:粮食工程;科技; 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061-02
  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技能、创新知识与实践构成创新能力培养关键因素[1,2]。粮食工程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是河南工业大学本科教育的核心任务和目标,通过课程设置和参与科研创新项目,全面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将对传统教育进行有效补充。
  一、粮食工程专业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遇到的问题
  1.培养方案仅注重课程学习
  粮食工程专业课程安排按照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毕业设计(包括毕业实习)四个阶段进行。其中,大学一年级主要学习英语、物理、化学、数学等公共课程,此阶段学生处于适应环境期,其时间较为充裕,但基础相对薄弱,极少接触科研概念,很难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的课程主要涉及食品工程原理、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等专业基础课,以及谷物品质学、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稻谷加工工艺与设备等专业课,时间安排相对紧密,学习难度相对较大。大学四年级课程较少,仅包括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时间较为宽松,然而,学生更多精力在于找工作和考研。
  2.学生与老师缺乏有效沟通
  学生对创新活动的认知较浅,缺乏相关系统的知识与经验,团队无法有效建立,对于指导老师给定的题目只有感官认识,对课题本身内容无法建立持久的兴趣,这直接导致了课题无法顺利完成。部分学校缺乏合理的管理制度,未能搭建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平台,而普通教师教学和科研任务较重,对指导学生进行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并且,老师对于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流程并不熟悉,导致学生与老师之间沟通有限,学生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理解、进行课题研究。
  3.创新平台建设有待提高
  学校虽在政策上鼓励学生参与导师指导的项目,培养创新能力。然而,学生未独立接触完整的科研项目,对于一些基本的仪器原理、操作及维护需要专人指导。并且,学校没有设置专门用于本科生创新活动的公共平台,特别是对于进行创新项目过程中的相关费用资助有限,这都限制了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
  二、提高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
  1.创新实践和本科教程有机结合
  素质教育的特点是将传统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有机结合[3]。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需要使填鸭式教育转向引导性教育,由传统式讲授到独立思考和实践。此外,应对本科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在大学四年分阶段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创新素质培育。具体可以在初级阶段完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培训,着实基础;在随后阶段针对粮食工程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兴趣进行实践教育,使学生主动思考,积累知识,锻炼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综合能力。
  2.构建科技创新平台
  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目的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4],为其未来的就业与深造奠定基础。粮食工程专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应包括完成创新活动的基础设备、仪器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同时,应利用各个学院实验公共平台,提供必要的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延长平台开放时间。学校首先可以征集符合要求的创新项目供学生选择,与导师课题相结合,也可以由学生根据兴趣与爱好进行自主命题创新项目,形成团队,寻找项目导师,利用课余时间申请到相关科技创新平台进行基本操作训练,锻炼实验操作基本技能,培养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实践技能。
  3.促进本科生导师制发展
  本科生导师制是在班级制及辅导员制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合理管理学生的重要手段[5,6]。他是指通过聘请有一定时间,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通过双向选择方式,担任学生的指导老师,负责思想引导,专业辅导及生活指导的管理制度。导师可以补充学校日常管理的不足,更加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资助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导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增加科研实践方面内容,使学生对科学研究有个基本认识,对其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调动学生的科研创新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部分导师具有层次较高的科研项目,能根据学生的意愿与特点,主动引导学生查阅课题科学前沿,最新进展,锻炼独立思索和动手能力,并能分配给学生更适合的部分科研实验,从而从根本上实现高校人才教育和提升科研水平的最终目标。
  4.充分利用大学生实践基地资源
  河南工业大学粮食工程专业与国内多处粮食加工企业建立了大学生实践基地,如河南中鹤集团、河南天香面业有限公司、河南天丰面业有限公司等。这些公司具有良好的实习条件,能够提供粮食加工工艺设计、单元操作等实践指导,同时能够提供一定的住宿,满足学生外出实习安全要求。大多数学生对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上所讲的工艺与设备理解较为抽象,甚至非常困难。粮食工程专业的实习包括课程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三个部分,学生通过这些实习,能够熟练掌握粮食原理基本特性、粮食加工工艺、理解相关设备操作条件和工作原理等。在实习的同时,指导老师从大局观讲解粮食生产工艺与设备,使学生对粮食工程的相关项目有极深的感官认识,对于从事科学研究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5.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制度体系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需要高校教师和学生对其具有积极、认真、正确的态度,同时也需要学校提供激励制度和奖励制度。一般来说,学院可根据自身优势和学生特点制定评比奖励制度,创新项目学分补充制度、创新团队奖励制度,同时依托河南工业大学打大学生创业基金,对在创新活动中表现较好的学生奖励,并对提供科研项目和经费的导师提供相应补助。
  这些制度的制度和实施,将极大程度上提高老师和学生参与创新项目的积极性,为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粮食工程专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符合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对于提升粮食工程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学校建立科技创新的培养体系和选拔奖励机制,导师开放科研项目,能够很好的营造科技创新环境,这对培养专业特色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
  基金:河南省教学团队(谷物科学教学团队)项目
  参考文献:
  [1]徐洪珍,李茂兰.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3):294-297.
  [2]高小珺,叶航.大学生创新素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9):205-206.
  [3]王蕾.浅析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0,(15):15-16.
  [4]丁英平,胡新颜,张登超,叶海波.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7):187-188.
  [5]郑旭.通过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推动创新人才培养[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20(1):27-30.
  [6]马森.浅谈高校本科生导师制[J].时代教育,2014,(13):20-21.
其他文献
摘要:乡土民俗文化是中职语文课程内容的补充,有其自身的教育教学目标和任务,其在国内外均有各自的起源于与发展过程。我国采用乡土文化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在认知成长、学科学习及爱国爱乡思想等方面均具有促进作用。福建是拥有数量众多的乡土民俗文化内容的省份,应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来充实中职语文教学活动。在乡土民俗文化教学中,要做好相关工作,并根据方案开展教学活动。  关键词:乡土民俗文化;现状;必要性;建议
期刊
作者简介:朱亚辉(1979-),女,湖南宁乡人,硕士研究生,长沙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摘要:新形势下,我国对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自2006年以来,许多高校包括新建本科院校纷纷开设翻译专业以顺应这一需求。本研究以《英语类专业(包括英语专业、翻译专业及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指导,以新建本科院校长沙师范学院为例,探讨翻译专业建设的有效路径,促
期刊
摘要:在高职“双主体”办学模式下,校企文化冲突与融合并行,贯穿校企合作全过程。本文以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海诺电梯学院为例,介绍“双主体”办学模式下校企文化冲突及影响,通过校企文化融合构建适应“双主体”办学模式的文化体系,促进“双主体”办学创新发展。  关键词:双主体;文化;冲突;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215-02  所谓“双主体”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270-01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创业平台,许多大学生借助第三方平台运营电子商务,或者自建网站或者建设网络技术方面的公司,掀起了网络创业的浪潮。  一、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调查概况  为了解大学生对网络创业的认知情况,我们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63份,回收率为
期刊
作者简介:朱丽君(1984-),女,山东菏泽人,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专业2013级研究生。  摘要: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中世纪大学最早诞生于12世纪,而且最初的大学和现代大学是有着极大差别的,就是处于那个时代的大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大学的诞生到中世纪末,中世纪大学经历了很多变化,比如从具有浓厚的宗教性向“世俗化”的转变,从学生来源的全民化到“贵族化”的转变以及从简陋到奢华的转变等等。  
期刊
作者简介:郭啸(1986-),男,汉族,江苏南京人,南京邮电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  摘要:本文以“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China)”为抓手,通过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特点,了解和分析目前我校贝尔英才学院和一般学院的不同基础的新生的学习状态,诊断新生在学习投入方面的差异,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实证数据支撑。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Chin
期刊
作者简介:钟林华(1979-),女,汉族,湖南浏阳人,教育学士,中学一级教师,浏阳市第四中学,数学专业,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育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教育政策公平问题,首先说明了教育政策公平的内涵,然后分析了教育政策公平的理论根源,让我们充分了解到了教育政策公平的理论依据。同时,通过对异地高考现状及原因的分析,进一步的说明教育政策公平的必要性和急迫性,最后,基于公平理论,探究异地高考对策。
期刊
作者简介:陈琛(1990-),女,汉族,安徽无为人,教育硕士在读,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珠海分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摘要:“减负”成为这些年较为流行的话题,进行“减负”的重点多放在作业量上面。如何将作业变得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且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笔者结合“道尔顿计划”中的如何布置作业这一章节和自身的经历,指出道尔顿计划的优势、缺点以及如何应用。  关键词:道尔顿计划;布置作业
期刊
歌唱能放松心情、美化心灵,是人们表达自我,抒发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幼儿园歌唱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幼儿唱几首歌曲,掌握一些歌唱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帮助幼儿在歌唱活动中获得情感、智力、个性、社会性、审美感受力及创造力等的全面发展。因此,进行歌唱教育,幼儿园老师应理解和尊重幼儿的需求和学习特点,激发幼儿对歌唱活动的浓厚兴趣,引领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在获得快乐的同时获得身心和谐发展。本着这一目的,现以歌曲《三只
期刊
摘 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作业的重视程度不高,难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设计符合初中生的个性化作业,成了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作业;个性化;实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037-01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语文教学效果有效性的主要手段。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