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法律关系客体的动因性研究

来源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17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作为法的动因性渊源对法律的生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所以通过对时代的物质生产方式与劳动法律关系联系的研究,我们会看到劳动法律关系客体在不同的物质生产方式下会出现不同的类型。在计划经济时期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劳动活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即市场经济时期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劳动力。同时,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主义的视角研究劳动法律关系客体,不仅可以合理认识当代我国劳动法律关系客体,解决对客体认识的争议,而且有利于劳动法律制度建设和劳动法学研究的深化。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了翻译理论中归化、异化的表现层面及影响因素。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对归化和异化的来源及韦努蒂的定义入手,发现归化和异化至少应包括两个层面:语言层
德国作为欧盟经济大国、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强国和成熟的工业国家,经济增长十分依赖创新,然而,进入21世纪后,德国创新,尤其是工业研发状况不容乐观,中小企业创新更是陷入停滞。除此之
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曾经说过:“所谓语言学理论,实际上就是语言的比较,就是世界各民族语言综合比较研究得出的科学结论”(王力,1983:40)。这说明研究语言学的基本方法是比较的
青年失业问题已成为广泛性、世界性的难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饱受这一问题的困扰。在发达国家中,欧元区青年失业持续性和长期性问题最令人担忧。法国作为欧元区
本论文基于互文性理论,试图以一个不同以往的批评视角对狄更斯三部流浪儿小说的批判现实主义进行宏观系统的审视。 选择狄更斯的这三部作品作为文本分析的对象决非偶然。分
瓦连京·格里戈里耶维奇·拉斯普京(ВалентинГригорьевичРаспутин)(1937-2015)是俄罗斯文坛上的传统派宿将,并以此享誉世界。他的创作始终立足于农村
国家间的经贸联系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日趋加强。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大约900亿美元的新高,同比增长约6.8%,两国的商务谈判也日趋频繁。商务谈判是指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300名高三学生为研究对象,借助词汇策略问卷和高考成绩,利用SPSS11.0、LISREL8.50软件,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词汇学习策略及其与英语成绩
综观翻译研究史,人们对翻译的核心问题,即如何译的问题,有过数不清的争论。传统文艺学派侧重翻译的艺术性,将翻译视为玄奥高深的艺术;近代语言学派以纯科学的态度,从逻辑的观点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