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万里路 是必要的

来源 :小学生导刊(中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mlig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要回去看童年”——林焕彰和二女儿,左为香港文友吴建芳。
  最近我去了一趟广州,拜访多年不见的好友。他们邀我趁一段难得的长假一同去远游。我的好友是诗人、儿童文学作家班马和他的夫人韦伶。韦伶也是儿童文学名家,少女写作教学名师。还有一位从小我们就想认识的,现在已经上了大学的儿子,叫未未。他也是一位优秀作家,小学就开始写长篇,中学就拿了冰心文学奖。
  这次远游,在我个人是打破记录的,可惜未未没能同行。
  我们从广州白云区出发,去了贵州、湖南和广西。全程都由班马开车,这是很累的,我开车四五十年也从来没有这样开过。
  这回,我们前后跑了9天,从4月28日上午10点启程,到5月6日晚上近8点回到贵州,我们只差一点点就跑了3000千米。中国的土地是够大的,如果不是开车,我们当然无法走这么长的路。也因为现在高速公路畅通,否则也无法在这短短的9天里就能去那么多地方。大多高速公路都是在高山峻岭间穿梭。
  古人说的“行万里路”是必要的,可以看到很多平时看不到的大自然奇特的景观、不同的地理和人文……但是,现在交通方便,车子快速经过的地方,浮光掠影,能映入眼帘看个仔细的,却也极为有限!真正想知道你去的地方长什么样子,只有回到最原始的方式、找回两条腿,靠它们一步一步走,才能真正看到你想要看的,体会不同的人生。
  古人口中的“行万里路”这句话,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开车或搭飞机很容易就办到,可是你坐在车子里,或搭飞机在高空飞行,飞过的地方,除了云和天空,还是云和天空。或许你可以说,那是一望无际的棉花田和棉花,等到飞机下降、可以看到那是山那是海那是城市里的水泥森林,或看起来像蚂蚁的车子,人还是不容易看到的,更别想看清楚那是谁。所以,凡是我们所走过的地方,大概只能像逛街或散步那样,我们才能看出他或她是男的或女的,长得美不美,有没有多出一张嘴,或多出一个鼻子来。
  


  我的第一张版画《巨人搬家》,纸版刻印作品。
  我们这一趟长途旅游,虽然大多时间耗在路上奔跑,毕竟还是看了好多奇特的山,像一只只大型的动物——如骆驼成群蹲坐在那里,有蛮多珍贵的体会。
  “行万里路”是必要的,而且要加码。坐车坐船或搭飞机都不算。“读万卷书”是一样必要,也一样要加码,因为我们现代的科技是瞬息万变的,不只是日日新……
  


  古人有言,活到老,学到老。我也有这种想法。最近有年轻朋友教我使用画布料的专属颜料,这是我尝试在衣服上画画的第一件作品。穿在身上的是画家朋友杨树森的作品。
  【小语录】
  不怕慢,只怕站。(我已过世的老妈说的——林焕彰)
其他文献
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 ,一节课40分钟 ,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 ,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 ,如
《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是一篇介绍“弟弟”在监狱里生活、学习情况的课文。课文的语言很平实 ,结构也不奇 ,但字里行间却有着一种浓烈的“情” ,这情就是对“弟弟”的爱和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在斯坦福大学的一个附属幼儿园做了一个实验。他告诉孩子们,他们可以有两个选择:如果他们不愿意等,可以马上得到一颗果酱软糖;但如果他
第二届图书馆与情报服务白宫会议召开的确切日期最终已选定为1991年7月9日至7月13日,这一消息使正在庆祝它成立十周年的白宫会议特别工作组——今年8月17日至19日它在俄勒冈
今年贵刊第2期刊载了刘伦斌、支玉恒老师的《反思“带着问题读”》一文 ,拜读后本人也对“带着问题读”产生了一些不同的想法。一、一分为二看“带着问题读”。“带着问题读”
为低年级学生设计板书 ,应该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力求做到活泼美观、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 ,还要有创意。让学生看得懂、受启迪、想参与、有收获。下面以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
一、相关概念界定1.民工短缺2004年春节以来广州、深圳、东莞等地急缺民工200万人,一些工厂和企业一时招不到合适的民工,特别是具有一定专长的民工。在被认为廉价劳动力接近
一、填空题1.比较———人类最珍贵的。2.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数形结合是与、与的结合。3.被爱得越少 ,学生的逆反心理。4.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应多让学生去。5.小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表现在
高中地理新课程明确提出地理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如何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的“接受”转为主动的“采撷”?事实证明,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点对于广大教师来讲早已成为共识,但能否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仍是广大教师需要进行探讨和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增强学生自身主体的
HCS反射式光弹仪,是在1979年根据我们承担的科研题目的需要,以美国维谢公司生产的“030”反射式光弹仪为样机模仿设计的。我们仿制了反射式光弹仪的主机和三角架。该机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