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外语学习中的母语迁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r_fly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探讨了母语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正负迁移现象,意图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母语的积极作用,从而避免母语的消极作用,提高学习者的英语水平。
  关键词: 母语 正迁移 负迁移
  
  1.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与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与相应的英语交际能力成为评定一个人综合能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要熟练掌握第二种语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学习新知识或新技能时,总要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外语学习者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肯定会借助母语,这是一种自然倾向。然而,许多外语学习者都是在已经掌握母语的情况下学习外语的,这时母语自然会对外语学习者产生一定的影响。任何事物都是双方面的,母语对外语学习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应该化干扰为积极因素,达到提高英语水平的目的。
  
  2. 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一直以来,我们都生活在以汉语为母语的环境中,当我们重新开始接触第二语言时,母语会对外语学习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在外语研究中称作语言迁移。迁移原来是属于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是指在学习新知识时,学习者将以前所掌握的知识、经验迁移运用于新知识的学习、掌握的一种过程。迁移又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如果旧知识的迁移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帮助、促进作用,它就是正迁移;反之,如果旧的知识、经验的迁移妨碍了新知识的获得,它就是负迁移,即干扰。
  (1)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正迁移
  虽然英语与汉语不属于同一语言类型,但是汉语与英语在许多层面上都会发生正迁移。
  ① 在语音方面。虽然英语的许多音素在汉语中并没有,但是汉语中的一些音素会对外语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如英语辅音/b/, /d/, /g/,它们的发音方式与受阻的部位就与“b”,“d”,“g”一样,因此,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这些音素时都能容易地接受、领悟。但是对于汉语中没有的音,如/θ/或/?奁/,学生就很容易发成/s/。
  ② 在语序方面。汉语与英语在句式上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对于一些简单的陈述句,他们的词序却是大体相同的。例如, I want to buy this book. (我想买这本书。)英汉之间的这种相似性使得母语发生了正迁移,促进了学习者对于此句型的学习掌握。
  ③ 在写作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的一些句子表达不是非常地道,使得我们觉得母语在外语写作中只存在负面的影响,但是其实不然。母语对于外语学习的影响不仅仅是在语言输出的结果上,还包括母语对于外语输出过程中的作用,特别是母语对外语学习者认知处理上的影响。据张坚等人的调查研究,母语可以促进目标语的写作。张坚曾经对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生的英语写作进行了研究,他将学生分成两组,对其中一组受试的学生用30分钟进行简单的母语思维参与英语写作的介绍,说明英语参与英语写作过程的作用,并介绍汉语与英语思维模式的不一致性,使该组的学生意识到母语的参与情况并可以恰当地处理;而对另一组学生则不作任何的处理。随后让两组学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根据同一命题:Is Doomsday Coming进行写作。思维过程的表达随意,可以使用母语,也可以使用英语或几种方式交叉使用。30分钟后收回写作成果及草稿,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受训对象平均在20分钟内完成行文,剩下10分钟进行正面作用的母语思维内容验证,而非受训组学生在前25分钟内还没有完成第二段的一半,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停顿上。以下是受训组的一名学生在写作时的有声记录:
  The measure,对环境污染的,for environment pollution,不尽如人意,is not too satisfying,不好,讲过的,不能这样转。哎,好像刚学过一个,什么?leaves too much to be satisfied, 好,好,这个好。
  实验结果得出,受训组占高能力写作人数的2/3,从以上的例子中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母语在外语写作的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2)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负迁移
  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学习者从小所处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多少会对学习者产生一定的影响。英美民族偏好抽象思维、分析思维,重视逻辑思维,偏爱直线思维,而汉民族擅长形象思维,偏重综合思维,重视辩证思维,习惯于曲线思维,等等。这些差别给以汉语为母语的外语学习者带来了困难,使学习者不自觉地犯一些错误。具体如下:
  ① 词汇内涵方面。学习一门语言,掌握一定的词汇是很重要的。然而,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会有所区别。比如,rest room 洗手间(而并不是“休息室”);The best man 伴郎(而不是“最好的人”)。如果在我们交际的过程中,把母语文化直接迁移到英美文化中,会给彼此带来很大的困扰。
  ② 文化习俗和价值体系方面。对于语言学习者而言,交流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但是在交际的过程中,来自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会有不同的交际方式及态度。中国人一直讲究的是尊老爱幼,常用“老”来表示敬意。但是,在英美文化中“old”是“useless”的意思。而对于不了解这一文化的外语学习者来说,会受到母语的影响而因此让对方误解,造成双方的不愉快。总之,在文化习俗与价值体系方面,双方都存在很大的差别,在交流的过程中,如果一味地以自己的价值观去看待事情,会给双方造成一定的误解,以至于交流失败。
  ③ 写作方面。在语篇结构上,英语语篇强调段落必须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表达的思想必须开门见山,直接点明观点,语义也必须按一定连接手段合乎逻辑地直线式发展,而汉语文章通常缺乏主题句,所表达的思想也是自然流动,不受固定格式的限制,呈现一种螺旋式的发展模式。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经常发现,中国学生在写英语作文中,会不自觉地受汉语模式的影响。如:
  To a Chinese, English is not so easy to learn. We do not live in an English-speaking country, so have no chance to be exposed to English. We learn a new word, but we seldom have opportunities to practice it in real life. Practice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actice makes perfect...
  这段文章是一个中国学生所写的。文章的第一句是一个主题句:中国人学英语并不容易。第二句和第三句从环境和练习方面对此主题进行了说明,但是第三句引出了另一话题,即练习的重要性。其思想表达自然流动,呈现一种螺旋式的发展模式,是一种典型的汉语思维。而按照英语的习惯,英语写作应该遵循一致性或单一性的原则。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母语在外语写作中存在负迁移。
  
  3. 总结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母语对外语学习既有正迁移也存在负迁移,但是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会发现,不管是教师还是外语学习者,都会把注意力放在母语的负迁移上,而忽视了母语和目标语之间存在着共性,对外语的学习有正迁移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在课程设计中除了要重视语言之间的差异,使学习者在脑海里意识到母语对第二语言有负面影响,使他们意识到母语干扰不仅表现在明显的错误方面,还表现在一些不为人所注意的隐含方面之外,还应该使学习者充分意识到母语的积极作用,使他们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能够把自己母语所掌握的知识正确地转移到外语的学习当中。
  
  参考文献:
  [1]Basil Hatim.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Eugene Nida. Language and Culture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鲁曙明,姬建国,蒋楠. 应用语言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袁彩虹,郎红琴. 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与英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8).
  [5]蒋祖康.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6]陈凌. 汉语对外语教和学的影响辨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2).
其他文献
济南军区华丰物资供应站是个只有30余人的营级单位,人员少,业务繁忙,可新闻报道成绩却十分突出,仅今年就在《解放军报》等中央级报刊、电台见稿月余篇,已连续多年被分部、军区后勤
摘要: 本文着眼于大学新生词汇量不足,从结构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并具体通过构词法(word-building),一词多义性,即词汇的延伸性(extension)及语境(context)等来阐述课堂中的词汇教学,使之有效而迅速地提高学生词汇的记忆量,最终达到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  关键词: 构词法 词汇量 词汇意义 语境    词汇在语言交际和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前要求大学
在自然情况下,牡丹是春季开花植物,黄河流域正常花期为4月下旬。为了弥补牡丹花期短,花期集中的缺憾,需要利用温室或塑料大棚等加温措施,采取促成栽培技术使牡丹花随人意而
摘要: 合作学习是语言教学中的一种新的理论与策略。本文旨在论述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地采取合作性教学,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阅读材料之间更好地互动,并将学习内容与学习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提出了实施合作性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策略。  关键词: 合作性学习 阅读教学 策略    一、合作性学习的基本内涵和发展    1.合作性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指
摘要: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接轨,社会对外语外贸类人才的需求大大提高。与此同时,商务英语专业在高校中普遍开设起来。而学生却对该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商务英语阅读课缺乏兴趣。本文就教师、教材、教法几方面来探讨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 激发 兴趣 思考 分析 商务英语    据相关文件报道,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语外贸类人才的需求高达56万人,而我国每年培养出相关学科的人才仅5万人,这远远满足
摘要: 英语语言学家威尔金斯对词汇的定义和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要求,都阐释了词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但在外语教学研究中,由于受结构主义理论的影响,外语教学过分强调句法结构的作用,而忽视了词汇教学的重要性。“滚雪球学习法”、“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等方法的提出对改善教学方法和提高学生掌握英语词汇的效率和质量发挥积极作用,能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词汇,
摘要: 本文分析了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介绍了交际法理论和词汇在交际中的作用,着重阐述了运用交际教学思想教授词汇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即语境化、词汇教学的数量与频度、词汇教学的时机的把握,旨在通过对词汇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进一步提高英语词汇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 交际法 词汇教学 语境化    1.引言    词汇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重要一环,为了有效促进学生的词汇学习,教师必须讲究词汇教学的策略,以期达
摘要: 习语是一门语言中的精髓,要掌握一定数量的习语,最终学会贴切地使用,首先需要了解他们的起源和特色。  关键词: 习语 起源特色    1.前言    英语习语一般具有三个明显的语义特征:语言整体性(a single linguistic unit)、结构凝固性(structural institutionalization)和不可替代性(irreplaceability)。通过一些修辞手段,
摘要: 本文以语篇理论为依托,探讨了语篇分析的衔接、语篇结构等内容,以及它们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语篇分析 听力 衔接 语篇结构    一、引言    听力教学是外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无论是一般要求还是较高要求都规定:能掌握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近年来国家在各级英语考试中都加大了对听力水平的测试,难度也逐年上升。然而,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我们常发现学生虽然掌握
摘要: 本文针对听力课堂外作业布置难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原则与建议,以期对听力课堂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英语听力 作业设计    听力课是英语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进行专门的听力技能训练,有计划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并力求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因此听的技能成了衡量一个人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成为国际和国内大规模语言测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听力作业的布置,当下仅仅被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