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分析在英语听力理解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dszc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以语篇理论为依托,探讨了语篇分析的衔接、语篇结构等内容,以及它们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语篇分析 听力 衔接 语篇结构
  
  一、引言
  
  听力教学是外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无论是一般要求还是较高要求都规定:能掌握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近年来国家在各级英语考试中都加大了对听力水平的测试,难度也逐年上升。然而,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我们常发现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的词汇、语法结构,甚至是正确的语音、语调,但在实际运用中,困难还是很大。归根结底在于学生缺乏语篇结构及衔接方面的知识,导致学生听到的往往是单个的字词、语句,而找不到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抓不住关键词句,听不懂或误解大意。笔者尝试把语篇分析用于英语听力教学中,通过语篇知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二、语篇分析
  
  语篇分析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用语言学的句法、语法、意义、语境、功能等理论对语篇进行分析。它通常指的是对比句子、语段更大的语言单位所作的语言分析,目的在于解释人们如何构造和理解各种连贯的语篇。对语篇的分析可以在语音、书写形式、音位、词汇、语法、语篇结构等各个平面进行。在实际的分析中,尤其是在听力教学实践中,在各个平面上对每个语篇进行分析往往是不经济,甚至是不可能的。(黄国文,1988)因此,本文在此只谈对听力理解影响最大的衔接和语篇结构两方面内容。
  (一)衔接
  衔接是语篇特征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是语篇的有形网络。语篇的衔接主要是针对语篇内部的组织形式而言,语篇形式必须符合语篇体意义上的需要,以词汇、语法等衔接手段连句成篇构成语言整体。语篇除了按照一定的篇章结构发展和推进之外,还必须衔接合理,符合逻辑,语义连贯。这就要依赖多种多样的连接手段。归纳起来,连接手段主要有:逻辑联系语、词汇衔接和语法手段。
  1.逻辑联系语。逻辑联系语包括表示时间与空间关系、列举与引证、引申与转折、推论与归纳、原因与结果等逻辑概念的过渡词语。它们通常是一些连词或一些连接性副词,也可以是一些介词词组和分句。(章振邦,2003)以下归纳了表示各种逻辑概念的常见的逻辑联系语:
  for example,in short,in fact,and,moreover,but,because,in that respect etc.
  逻辑联系语能够表示作者的思路发展和语篇的重心,对读、听者把握作者思路和文章的重点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逻辑联系语比较固定,容易辨认,因此分析逻辑联系语对读、听者的认知要求不高。
  2.词汇衔接。词汇衔接只通过词的重复、同义、反义、上下义、互补、整体与部分等关系来使语篇连贯。(黄国文,1988)韩礼德和哈桑(黄国文,1998)把英语词汇衔接关系分为复现关系和同现关系。复现关系是指通过原词重复,同义词或近义词复现,上下义词复现和概括词复现来达到语义的衔接。例如,在“He got a lot of presents.All the gifts were wrapped in colored paper.”这句话中,presents和gifts就是同义复现。而同现关系是指,在一个语篇中,围绕着同一个话题,一定的词汇表现出同时出现的倾向。例如,在一篇介绍电脑的语篇中,可以意料会出现软件、硬件、主机等词汇,这些词就是同现关系。
  3.语法手段。在语篇中,还有一种重要的联结方式就是语法手段。语法手段主要通过时间与地点关联成分、照应、替代、省略、连接、时和体形式等的使用将句连成篇。时间与地点关联成分如already,by then,above,on the left/right等,可用来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和地点、方位等。照应、替代和省略都要求在它们周围寻找衔接对象,听者往往需要根据上下文语境和整篇文章的意义来确定。
  另外,英语中的时态(tense and aspect)在语篇中也有着重要的衔接功能。在许多情况下,时态的选择和使用是用来表达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而不是概念意义(即客观的时间意义)。(程晓堂,2005)
  (二)语篇的结构
  虽然各种语篇的交际功能不同,主题和内容各异,表现形式千差万别,但是语篇是作为有机的语言整体存在的,语篇的组织结构有一些基本的规律。常见的语篇结构有叙事结构、议论结构、说明结构。一般情况下,英语的语篇都有开头、中间、结尾等部分。不同体裁的语篇由不同的结构形式表示开头、中间、结尾。如叙事结构的开头部分往往对时间、地点、人物等方面作出交代,中间部分主要是描述事件的发展,结尾是描写人物和事态的结局或给人的启示。
  说明结构的交际的目的就是要让读、听者理解某种现象或原理,所以它一般条理分明、层次清晰,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说明文的典型篇章结构为:全文围绕一个话题,该话题由若干个子话题支撑,更多的事实、细节等又支撑着这些子话题,从而形成一个金字塔形的语篇结构。同时,各段落一般都有一个主题句,常常是段落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典型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说细节、作比较等。
  议论结构一般含有四部分:指向(论题)、论点、论据、论证。而论证的方法又主要分为三种:(1)归纳型,先提供论证材料(论据)到最后形成观点(论点),文章的中心思想一般出现在后面。(2)演绎型,从观点到材料,从抽象到具体,先总论后分论,中心论点一般出现在分论之前。(3)演绎归纳型,是演绎和归纳相结合的一种结构模式,先总论,再分论,最后结论。
  
  三、语篇分析与听力理解
  
  听力是外语学习中一个重要而不易掌握的技能。即便我们掌握了大量的词汇、语法,甚至是正确的语音、语调,如果缺乏语篇结构及衔接方面的知识,就领会不了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听不懂主要意思。下面本文以我们经常遇到的情景对话和短文听力为例,解释语篇分析在听力理解中的应用。
  (一)衔接与听力理解
  情景对话作为听力的一部分常常出现于各种英语考试中,它是指通常有两人或多人参与的,就某一事情、某一现象等作出的言语反应。在听情景对话时,尤其要注意捕捉对话的信息结构。根据Halliday的说法,信息结构是语篇功能的体现形式之一,即语篇意义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新旧信息交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旧信息不断引出新信息,新信息不断变成旧信息,同时又引出更新的信息,从而使语篇的意义逐步展开。在听的过程中,如何捕捉信息、判断信息的新与旧?韩礼德认为,语调在其中起决定作用,而朱永生(1997)认为识别新旧信息还可以凭借衔接手段。例如:
  A:John lit a cigareete and Mary left the room.
  B:Yes,she was afraid of second-hand smoking.
  A:Oh,no.That was some years ago.People were not so afraid of second-hand smoking.Because it was the time for her to see if all the children were already in bed.
  在上面对话中,因为B把and理解成连接两个动作,所以B把两个动作先理解为因果关系。后来被A解释为时间关系。从对话中我们可得出玛利离开房间不是害怕吸二手烟,而是去看孩子们是否上床睡觉了。我们可从与时间关联的语法衔接词“ago”,从动词“were”的时态上推断出,几年前人们不知道二手烟的危害,也不害怕吸二手烟(旧信息),但现在不是这样了;我们可从“because”这一逻辑衔接词,得知玛利离开房间的真正原因(新信息)。
  实际上,在听力过程中,我们也常通过运用词汇衔接手段,例如:重复、同义、反义等猜测和推断会话的意图。
  (二)语篇结构与听力理解
  短文听写也是听力部分的主要内容。听力中常遇到的短文结构主要有:叙事结构、议论结构、说明结构。下面以叙事结构为例,谈谈听不同的语篇结构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及听力技巧:
  拉波夫(Labov,1972,引自黄国文,1988)认为完整的叙事包含以下六个部分:(1)点题,也就是对故事的简要概括;(2)走向,也就是叙述者对时间、地点、人物及其活动,或环境的描述;(3)进展,主要是指故事本身的发生,事态的发展。这部分主要由叙事句组成,一般是用过去时,按时间顺序介绍;(4)评议,叙事者或别人对故事中有关情况的看法或态度;(5)结局,它指一系列事件的结束,包括人物的下场、目的的实现等;(6)回应,叙事者往往会用一两句话来接应主题。较大的叙事语篇往往包含以上六大部分,下面示意图概括了叙述的主要部分:点题→走向→进展→评议(So what?)→结果→回应(回到点题)。了解这一结构的一般规律之后,听叙事结构的第一阶梯,关键在于努力捕捉故事的大意(What was this about?);听第二阶梯就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等细节(Who,when,what,where?);听到的第三阶梯要按时间顺序留意事态的发展(What happened?);然后还要注意叙事者或别人对故事中有关情况的看法或态度等(So what?)。最后,是结果(What finally happened?)。这样,在听的过程中,就能一环接一环地捕捉到信息,而不会抓不住关键,听不懂大意。
  
  四、结语
  
  将语篇分析用到听力教学中,可让学生在听懂语言材料的同时,掌握一定的语篇构成和衔接知识,这样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本文通过介绍语篇分析的手段和其在听力中的应用来说明语篇分析在听力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广大的应用前景,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的教师来探索语篇分析和听力教学的融合,改进现有的听力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1985.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Edward Arnold(Publishers)Limited,1994.
  [2]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杨树臣,杨敏.阅读教学中功能语法语篇分析模式的尝试性应用[J].外语界,2004,(2).
  [4]胡新建,曾燕冰.语篇分析视角下的英语阅读教学[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5).
其他文献
摘要: 英语朗读是阅读理解的第一步,既可培养学生掌握朗读的基本技巧,又能帮助理解、巩固和记忆所读的材料。朗读既是训练和提高学生掌握正确语音、语调的有效途径,也是检查学生理解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新课程下的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教学实践训练。  关键词: 中学 英语 朗读教学    前言    众所周知,语言的本质就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而语言交际的本质即口语。口语作为语言的第一性,一直是
(一)兔毛rn1、我国兔毛市场现状兔毛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商品之一,20世纪80年代我国兔毛连续10年年均出口5484吨,年均创汇1.44亿美元,成为当时我国年出口创汇超亿美元的骨干
济南军区华丰物资供应站是个只有30余人的营级单位,人员少,业务繁忙,可新闻报道成绩却十分突出,仅今年就在《解放军报》等中央级报刊、电台见稿月余篇,已连续多年被分部、军区后勤
摘要: 本文着眼于大学新生词汇量不足,从结构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并具体通过构词法(word-building),一词多义性,即词汇的延伸性(extension)及语境(context)等来阐述课堂中的词汇教学,使之有效而迅速地提高学生词汇的记忆量,最终达到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  关键词: 构词法 词汇量 词汇意义 语境    词汇在语言交际和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前要求大学
在自然情况下,牡丹是春季开花植物,黄河流域正常花期为4月下旬。为了弥补牡丹花期短,花期集中的缺憾,需要利用温室或塑料大棚等加温措施,采取促成栽培技术使牡丹花随人意而
摘要: 合作学习是语言教学中的一种新的理论与策略。本文旨在论述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地采取合作性教学,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阅读材料之间更好地互动,并将学习内容与学习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提出了实施合作性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策略。  关键词: 合作性学习 阅读教学 策略    一、合作性学习的基本内涵和发展    1.合作性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指
摘要: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接轨,社会对外语外贸类人才的需求大大提高。与此同时,商务英语专业在高校中普遍开设起来。而学生却对该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商务英语阅读课缺乏兴趣。本文就教师、教材、教法几方面来探讨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 激发 兴趣 思考 分析 商务英语    据相关文件报道,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语外贸类人才的需求高达56万人,而我国每年培养出相关学科的人才仅5万人,这远远满足
摘要: 英语语言学家威尔金斯对词汇的定义和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要求,都阐释了词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但在外语教学研究中,由于受结构主义理论的影响,外语教学过分强调句法结构的作用,而忽视了词汇教学的重要性。“滚雪球学习法”、“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等方法的提出对改善教学方法和提高学生掌握英语词汇的效率和质量发挥积极作用,能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词汇,
摘要: 本文分析了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介绍了交际法理论和词汇在交际中的作用,着重阐述了运用交际教学思想教授词汇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即语境化、词汇教学的数量与频度、词汇教学的时机的把握,旨在通过对词汇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进一步提高英语词汇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 交际法 词汇教学 语境化    1.引言    词汇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重要一环,为了有效促进学生的词汇学习,教师必须讲究词汇教学的策略,以期达
摘要: 习语是一门语言中的精髓,要掌握一定数量的习语,最终学会贴切地使用,首先需要了解他们的起源和特色。  关键词: 习语 起源特色    1.前言    英语习语一般具有三个明显的语义特征:语言整体性(a single linguistic unit)、结构凝固性(structural institutionalization)和不可替代性(irreplaceability)。通过一些修辞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