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活动让教学更有效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5413060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使每个学生能够深入的参与学习,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并培养他们的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这是一种很好的设想和理念。
  在课堂中,一般四人左右为一小组,跟只是师生、生生对话的课堂相比,那每个人说的机会就多得多,从整个英语课堂来算,那学生得到的运用、锻炼机会,在量上是比较可观的了。但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有时反而使课堂效率低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是什么原因使我们的做法和预期的设想背道而驰呢?我做了仔细的分析和研究,认为问题主要出在小组活动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草率行事,使小组活动流于一种形式。但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从质上也产生一个飞跃呢?我认为一定要增强小组合作活动中对话的有效性,使每个学生能真正深入、切实的参与到小组合作的活动中。那应如何增强英语课堂中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人员安排
  我认为四人左右为宜。男、女搭配,好差搭配,选一个小组长。人太多可能乱,小组长也难管理和辅导。或者说人多之后,小组合作需要的时间就多,就不能给每个学生锻炼的机会,这和我们预想的充分锻炼不符。男女搭配主要是act的需要。如果全是男生或女生,扮演时不方便,也可能使学生男生做Nancy,女生做David时,产生不必要的笑闹、干扰,而影响课堂效率。好差搭配是为了,使学生之间有一种互助,使差生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使他们能够真正的参与到小组合作活动中,同时,也可以使好的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荣誉感,满足他们的一点点“虚荣心”。(这当然在事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告诉他们是老师请他们帮助那些成绩还不太好的学生的,这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二、做好铺垫
  人员安排做好了,我们就可以说给小组合作活动搭建了一个可操作的平台,但做好小组合作活动前的铺垫工作,是提高小组合作有效性的一个最重要因素。
  我认为有些小组合作的效率不高,主要原因就在这,教师还没有做好铺垫工作,就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学生自然无法很好的开展,即使有几个学生掌握了,但对于整个班级来说那无疑还是杯水车薪,必然会导致小组合作的失败,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课堂效率低下。
  那怎样做好铺垫呢?首先要使学生明确此次小组合作的目的,小组合作是为了完成什么任务,运用什么知识,训练什么内容,达到什么目的。比如小学牛津英语4A Unit7有一个调查表,What time do you…?It’s at …这个调查表主要为了让学生运用此句型来了解学生日常生活中做一些事的时间,比如get up, have breakfast, go to school, have lunch, go home, watch TV, go to bed的时间。要很好地完成本次小组活动的任务,要做那些准备工作呢?首先要使学生会说、懂得本单元重点的句型,即What time do you…?It’s at …而要学生会时间表达,又要首先让学生数字有个很好的掌握,这都要做必要的铺垫。其次,对那些词组也要进行一定的复习,然后再进行师生对话练习,生生对话练习,让学生有个可操作的模式,使他们明确小组合作的内容,最后让学生一起开展小组活动。这样就为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基本扫清了障碍,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小组合作活动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实效,从而真正提高英语课堂的效率。
  也许有些教师认为:这样不是很浪费时间吗?其实,不然!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学生在对重点句型、时间表达、词组的掌握还不太好的时候,就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你设想一下会是什么结果。它只能借助中文,甚至直接填个时间
  三、及时辅导
  在学生小组活动时,教师并非无事可做了,只是在看热闹,教师要注意巡视,密切观察,及时帮助辅导一些小组,这是做好铺垫的必要补充。
  我们老师很清楚,即使做了充分的铺垫,也不能保证每个学生就都掌握了。肯定还有些学生需要帮助,但如果就因为几个学生不能完全掌握,就在课堂上重复练习,这样会使一些已经掌握的学生乏味,没有学习的压力和动力,这其实又浪费了大部分学生的时间,降低了课堂效率,但利用小组活动时去辅导,既能节省大部分学生的时间,又能使学的不好的学生及时得到帮助,真正感到老师和同学的关爱,从而也使他们也能真正参与到小组合作活动中,而不是只当一个看客、过客、游客。
  此时,如果学生遇到一些生词、句子由于表达的需要,也需要老师做出及时的帮助,从而使小组合作活动更顺利的进行,同时这也增加了他们的知识。
  此外,我们在开展小组合作活动时还可以增加一些激励机制,以辅助、促进小组合作活动更加顺利、有效的进行。
  总之,要开展好小组合作活动,就必须事先安排好人员,做好充分的铺垫,教师并注意及时辅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增强小组合作活动的有效性,真正提高课堂效率,发展学生的能力。
  【作者单位:扬州市江都区锦西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数学习题是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学生思维训练的载体,数学习题的设计是否得当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益,同时也反映出教师的专业水准和敬业精神。下面结合教学实践(主要依据
现代教学理论将教学活动描述为“一种师、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一种思想、观念不断碰撞,精神、情感不断交流,理想、信念不断生成的过程”。“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的确,互动对话是课堂生成的生态条件。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浅谈拙见如下:    一、营造对话氛围 放飞对话翅膀     “对话教学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学,民主、平等是对话教学的第一法则。”和学生“平等对话”,就是要尊重
案例背景:口语表达,是幼儿在园最基本最重要的表达与交流方式。在让小朋友开口说话上,有正确有方法进行教育,就能打开幼儿开口说话的“门”。  案例描述:开学已一个月了,班中依然有五六个左右的小朋友,不开口说话:要么顾自玩;要么别的小朋友怎么做,他也跟着怎么做;要么顾自坐着。老师向他们问早,跟他们说话,他们只是看着你,用点头或摇头来做出回答。有时因为不敢表达自己的意愿,只会哭,或用眼睛看着你,甚至把小便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来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如能恰当地组织学生使用学具,开展实际的动手操作,不仅能较好地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较好的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6岁---12岁的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对新鲜的具体事物感兴趣,善于记忆具体的事实,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从数学教学的需求出发,让学生从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中去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那么如何把枯燥的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
最近几天,有关春游的“民国版”与“现实版”小学生作文对比,在网络上激起轩然大波,引发热议。  “民国版”作文为:闻街外有卖花之声,遂知春日已至。披衣出外,不觉步至山下,牧童三五,坐牛背上,吹笛唱歌。再前行,青山绿水,白鸟红花,杨柳垂绿,桃梅堆锦。仰望白云如絮,俯视碧草如毡……未几,炊烟四起,红轮欲坠,乃步行而回。就灯下而记之。  “现实版”作文是: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们来到了××公园春游。首
“兴趣”一词在词典上解释为注意与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积极态度与倾向,只有感兴趣,才能激发人们对事物的了解,加深记忆,融会贯通。人们往往有这样的印象,小时候,老师在课堂上讲述的非常有趣的故事或开展的非常有趣的活动会令人终生难忘。这在教育上被称之为“兴趣教学”。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采用“兴趣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教师的“善教”是激发学生兴趣并乐学的前提  
“生态”是指自然环境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建立的动态平衡关系。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生态,具有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双重属性,使课堂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表现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及其与教学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生态”课堂是课堂教学中人与环境之间动态平衡的良性发展的课堂。“生态”课堂的价值追求是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主体,课堂一切生态因子之间有机组合与协调
皮亚杰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为思维服务的。同时,语言也是接受知识的工具,没有这个工具我们就很难获得广泛的知识。我们人类之所以优于其他动物而取得今天的进步,就是因为使用了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语言。小班年龄阶段的幼儿正处于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期,幼儿的语言教育应该以言语活动为手段,以“一日生活”为途径。作为教师应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和机会,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使他们能乐意运用语言进行交往,帮助幼儿积累运用
近日发生在日本的大地震是日本人民的灾难,也是人类的灾难。大地震再一次让我们明晰人类的局限,大地震让人类回到自身!大地震是对于生命的警示,也是对于心灵的惊醒,更是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