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FWF19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从数学教学的需求出发,让学生从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中去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那么如何把枯燥的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立足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教学时千万不要把自己和学生都死死捆绑在教科书里,死记那些小学生认为枯燥的概念和公式。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注重把培养学生带着问题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从生活中的事物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
  (一)课堂导入要生活化
  学生的数学学习经常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他们往往容易被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所吸引,因此,教学中教师对新知识呈现方式的处理也非常关键。结合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呈现新知,有助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促使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例如,在《位置》一课教学中,先通过出示红绿灯,让学生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这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生活情景,大家都踊跃发言,老师板书“上下”;接着,又出示三辆汽车(依次为小汽车、摩托车、公共汽车),让学生说谁在谁的前面,在大家的精彩发言中,老师顺势板书“前后”。
   (二)课堂内容要生活化
  学生有了熟悉的经验,有了探个究竟的心理存在,学习兴趣必然大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必然贯于整个学习过程。第一册“统计”单元,例题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聚会情境提出问题,体现了生活里需要统计,以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时,我对教材进行了加工,使整堂课围绕过生日这一内容展开,先让学生回忆自己过生日时,并说说当时的场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话锋一转,大象今天也过生日,看看它的家里来了哪些客人?这时学生兴趣高涨,争着说自己的发现。通过讨论交流,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显然正是由于学生非常熟悉情境中的生活,所以不仅学得主动,而且兴趣盎然。
  
   二、联系实际,生活问题数学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数学学科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使之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情感,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一)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源于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数学“生活化”就是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新课程的小学数学教材向实际生活逐渐靠拢,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逐渐同步,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对生活实践产生兴趣,并在实践中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取,把数学归于实践,归于生活。如在教学“10的组成”时,可创设一个“分苹果”的情境:妈妈买来10个苹果,要分给姐姐和妹妹吃,你准备怎么分呢?为什么?这样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每个学生都在积极思考,既让学生对“10的组成”有了清晰的认识,又在课堂中渗透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自然产生了。
   (二)转变教学观念,体现学生主体作用
  教学中,最佳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是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必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湛的教学艺术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创设情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学会思维。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如在教学了“20以内的加法”后,可用农村学生喜爱的娱乐玩具---“扑克”作为辅助教学用具,让学生从家里拿来1~10的扑克牌,在课堂中玩加减游戏和比大小的游戏。又如,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的数后,设计一个摆数字的游戏,让学生用火柴棒摆数字,说说每个数字用了几根火柴。然后告诉学生只要移一移,添一根或去一根,这些数字之间就能够相互变化,让学生通过游戏,自己去发现。这样,学生在游戏中主动尝试,发现了数学的奥妙。同时,学生也发现数学知识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无形中产生了学习的动力,学生的数学兴趣自然就产生了。
  
  三、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围绕要解决的问题创设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经历思考与策略自主探索再创造的学习过程。数学学习应强调实践性。数学的学习不能只靠背、记进行接受知识,而应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做数学。在自己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理解已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增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信心,使探索性得到开拓,创新性得到发展。如体验10千克、1千克、100克有多重;体会1千米、1米、1分米、1厘米有多长,我们平常迈出的一步大约有多长;测量不可攀爬的旗杆、大树等有多高。如学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后,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实践活动:学生应用带好的测量工具,自选工具测量长度。活动过程:首先组内交流,介绍测量工具、过程和测量结果,然后组间交流不同意见,最后全班交流,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整个实践活动从选物体、选工具、选方法、选单位都让学生自主充分选择,人人参与。学生成了活动主人,既长了见识,丰富了对长度单位的理解,拓宽了使用领域,又在亲身实践过程中实现了自身价值,尝到了学习的快乐,发展了直觉思维。
  综上所述,数学离不开生活,因为它使数学变得更生动、更有活力。生活离不开数学,因为它又使实际问题解决起来更得法、更科学。我们教师应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利用生活理念构建数学课堂,达到数学教学生活化,帮助学生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数学知识以生活化的设计走进课堂!
  
   参考文献
   [1]柴艳丽。如何让"数学生活化"[J]。
   [2]王田莲。创设生活情境的几点思考[J]。
   [3]严建。生活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J]。
其他文献
摘要:工业数控机床是—种自动化、集成化生产技术,应用广泛,对其进行电气化改造是拥有数控机床企业应具备的关键技术之一。为适应生产需要,对数控机床进行改造在企业生产活动中非常普遍,改造的效用直接影响机床运行状况。本文从工业数控机床电气改造必要性与重要性、改造主要方向、改造的基本步骤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积累改造经验。  数控机床全称数字控制机床,是一种程序控制自动化机床,代表当下最先进的制造技术。近年来,
在现今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显露出弊端。传统教学模式“灌输之道”、“题海之术”盛行,结果教师累,学生苦。教学走进了“低效率——重负担——低效率”的怪圈
摘要:阐述了检具的基本构成及其检测原理,结合应用实例提出了汽车车身冲压件检具设计开发的一般方案及各功能部件的设计方法和相关要求,为检具的设计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对于其它零部件检具的设计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汽车;冲压件;检具;设计开发  引言  汽车结构大体可分为三大汽车总成:发动机、底盘以及车身总成,而车身总成是由车身内外覆盖件以及一些加强件、连接板等金属冲压件通过焊接或铆接组成[1]
在上学期末结束,当我手拿所教班级的成绩时,面对有一部分学生成绩比较优异,而仍有一部分学生成绩不太理想的状况,我就产生了一种念头:能不能来个小组合作式学习,利用组长的作用来达到共同提高呢?  如何具体实施呢?首先,我将全班分成6个组,先选派12名小组长,把他们分派在这6个小组中,每组俩人,让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我班虽然是六年级的大朋友,但大都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一听说这个安排,大家
摘要:国内铜矿在最近几年内有了较快的发展,相应的铜矿中所使用到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也有了较高的提升速度,在铜矿生产过程中电气自动化以及机械化发展都有了较高的提升。此种新的技术在铜矿企业生产过程中有着很大的帮助。本文主要是对于铜矿生产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简单的介绍以及研究。  关键词:铜矿生产;电气自动化;应用探析  引言  社会科学性进步受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影响推进,此项技术也是企业加速工业化生产
基于指导学生自学并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基本思想而构建的小语阅读课堂,理应形成怎样的风格特征呢?这需要从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指导小学生自主阅读的现实可能性以及学生语文素养养成的角度综合去考量。指导自学的阅读课堂,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意识的课堂,是养成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课堂,是教给学生自主阅读方法的课堂……这当中,自主阅读方法的习得是实现学生“自能读书”的关键,而以此为价值诉求的指导自学的语文课堂
数学习题是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学生思维训练的载体,数学习题的设计是否得当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益,同时也反映出教师的专业水准和敬业精神。下面结合教学实践(主要依据
现代教学理论将教学活动描述为“一种师、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一种思想、观念不断碰撞,精神、情感不断交流,理想、信念不断生成的过程”。“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的确,互动对话是课堂生成的生态条件。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浅谈拙见如下:    一、营造对话氛围 放飞对话翅膀     “对话教学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学,民主、平等是对话教学的第一法则。”和学生“平等对话”,就是要尊重
案例背景:口语表达,是幼儿在园最基本最重要的表达与交流方式。在让小朋友开口说话上,有正确有方法进行教育,就能打开幼儿开口说话的“门”。  案例描述:开学已一个月了,班中依然有五六个左右的小朋友,不开口说话:要么顾自玩;要么别的小朋友怎么做,他也跟着怎么做;要么顾自坐着。老师向他们问早,跟他们说话,他们只是看着你,用点头或摇头来做出回答。有时因为不敢表达自己的意愿,只会哭,或用眼睛看着你,甚至把小便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来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如能恰当地组织学生使用学具,开展实际的动手操作,不仅能较好地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较好的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6岁---12岁的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对新鲜的具体事物感兴趣,善于记忆具体的事实,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