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幼儿表达能力的发展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333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皮亚杰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为思维服务的。同时,语言也是接受知识的工具,没有这个工具我们就很难获得广泛的知识。我们人类之所以优于其他动物而取得今天的进步,就是因为使用了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语言。小班年龄阶段的幼儿正处于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期,幼儿的语言教育应该以言语活动为手段,以“一日生活”为途径。作为教师应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和机会,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使他们能乐意运用语言进行交往,帮助幼儿积累运用语言的经验,培养他们初步的听说能力以及交往的技能,进而使幼儿在品德和思维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经过多年的探索,我有以下几方面的感受。
  一、利用多种途径帮助幼儿积累词汇
  1、利用各种游戏活动为幼儿创造语言实践的最佳时机
  游戏是小班年龄阶段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最容易接受。在传授“齐心协力”这一词的时候,我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天鹅、龙虾和梭鱼”的故事,然后让孩子们自由结伴帮助老师搬桌子,在搬桌子的过程中闹出了很多笑话,也发生了一些争执,在而后的讨论中,孩子们得出了“一块儿干活得时候应该往一处使劲,这样才能把活干好”的道理,在讨论过程中我给孩子们讲解了“齐心协力”一词,幼儿有了自己的亲身体会,很快就理解了。以后,我在孩子们一起需要协作的活动中,比如在推拉轮胎、一起搬桌子、一起收拾积木等活动中高频率地使用这个新授的词汇,这样做的好处是孩子们知道了新词汇的各种使用方法,这样就会自然而然地习得新词并灵活地运用。其实语言学习它是一个词语、句子信息量的不断积累过程,只有在孩子们的头脑中不断积累词的信息量,孩子在运用语言的时候爆发力才会很强。而我们在平时的语言教学中不乏传授了许多有用的词汇,可就是很少见孩子们去使用它们,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进步不快,原因就是在于我们学得多而巩固和复习得少的缘故。
  2、把新词教育和形象的动作、感官练习加以结合,幼儿就很容易掌握。
  我经常给孩子们观察各种物体,和孩子们一起讲讲它们的颜色,形状、材料、属性等等,例如: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我就给孩子们带来各种各样的水果,让他们通过触摸、闻闻、尝尝、看看等操作活动学习了“香甜”“黄澄澄”“紫莹莹”“红彤彤”“绿油油”等词语。在大图书故事“小狐狸的球”中,我让孩子们先自己玩球,从中发现了球的多种玩法:可以拍球、顶球、踢球、抱球、滚球等,这时,我就让小朋友们一边讲,一边做相应的动作,有的小朋友做不出动作时,我就做一个动作来提示,启发孩子们讲下去,并让他们也做一做,这样,小朋友在观察大图书画面时,很快就能理解并讲出新词语了。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让幼儿的多种感官参加感知,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分析、综合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并且通过多种感官强化,可以使大脑神经联系广泛牢固,有助于深刻地记住词语。
  3、欣赏各种文学作品,提升语言的敏感性。
  我记得老威特曾经说过“要想让孩子有清楚的头脑,首先必须有明确的词汇”,为此,我不想让幼儿只停留在孩子式的表现方法上,而是教他们逐步了解和使用复杂的措辞,并且力求措辞生动准确,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可以做到这一点。在小班孩子刚入园时,我们运用各种朗朗上口的儿歌来引导幼儿习得日常规则,如:“洗手歌”“小猫走路”“小小毛巾”等儿歌伴随着孩子们逐步熟悉快乐的幼儿园生活,在学习规则的同时,孩子们也学会了儿歌。在儿歌的种类上,我还加以了挑选:有问答歌、颠倒歌、数字歌、趣味歌、谜语等等,在小班阶段,我们班的孩子学会了许多儿歌和谜语,其中,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问答歌和谜语。有的时候,我们会认为有的儿歌很长,有复杂的词语,是否还适合小班年龄阶段的幼儿,从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只要是真正好的作品,孩子们喜欢念的,就可以传授,儿歌教学的真正目的是使幼儿欣赏语言的韵律美及提升语感。另外,在小班阶段,我还给孩子们讲了许多世界著名的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这些故事大多都比较短小精悍,很适合小年龄孩子。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我认为不能只让孩子被动地听,应该要他复述,如果不让孩子重复,就不能完全达到讲故事的效果。小班上学期我比较关注幼儿语言敏感度的提高,因此,我着重的是诗歌、听说游戏等的复述,而不强调故事复述,而在下学期,我给孩子挑选的是《伊索寓言》,短小、语言凝练,很适合孩子进行复述练习。在孩子复述过程中,为了避免枯燥,我建议让孩子们分角色来表演这些故事,孩子们可高兴了,在表演故事过程中孩子们学到了许多本领:分配角色、变化声音、站立的仪态等,同时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加登纳认为,语言文学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幼儿语言核心操作能力方面。语言核心操作是一种对语言文学的敏感性,包括对词语排列的敏感性、对语言的声音、节奏等的敏感性、对语言不同功能的敏感性三个层次。从加登纳的观点看,我们还只注意了第一层次的核心操作能力的培养,忽视了文学作品的深层功能──也就是还要帮助孩子们感受作品的意境,让孩子结合个人的经验加以想象、模仿和创造。在欣赏散文诗《风藏在哪里》前,我多次带孩子们去观察风,感受风,并且试着去描述它:大风是呼呼呼的、微风是轻轻的、风藏在转起来的大风车里的、风藏在飘动的头发里的、我们还尝试画风、做有关风的游戏;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学到了许多优美的语句,更重要的是他们开始变得喜欢观察和喜欢表达了。
  二、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创设语言交往的机会
  1、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注意引导幼儿进行语言交往
  小班幼儿年龄小,很多小朋友刚刚脱离家庭生活的怀抱进入一个陌生的集体环境中,他们和老师、同伴都处于一个熟悉的过程中,因此,要对他们进行语言教育只有“让教育存在于不教育中”,也就是让他们在一日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习得。比如,在刚开学的点名活动中,我就引导孩子学习和别人问候的各种方法,先是我和倪老师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进行问候,孩子们觉得很好玩,他们也就愿意一起来参与了,我们学会了“老师你早”“见到你真高兴”“老师好”“HELLO”“Hi”,除此之外还有鞠躬、用微笑和用手势等来打招呼的方法,对于内向不愿开口的孩子,我会鼓励他:“如果下次你能说‘老师早’我会非常高兴的”,如果是能力强的宝宝,我会这样对他说“明天,你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和老师、同伴打招呼呢?”就在学问候这件事情上,我相信会给孩子们有所帮助的,因为,他们了解了同一个意思的话可以用许多种不同的句子来表达,这对他们以后语感的提高是有促进的。另外,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吃、穿、睡、入厕等活动中,注意给幼儿提供语言交往的机会,使全班幼儿在饭前、睡前及脱衣前都可以用语言来了解对方的需要,给予帮助,增强对同伴的亲切感、责任感、加深友谊。
  2、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
  首先创设平等和谐的氛围,让幼儿有话愿意讲。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由于环境的变化和同周围人的生疏,就容易“沉默寡言”,有的与老师、同伴虽已很熟悉,但也常常不爱交谈。因此,我们要努力创设家庭式的氛围,与幼儿平等相处,尊重每个幼儿,积极鼓励,引导幼儿说话。尤其当幼儿主动与教师说话时,教师总是认认真真地听,热情地与幼儿对话,并能善于将话题稍作延长,幼儿解除了紧张心理,就越来越敢说,越来越愿意说了。
  3 、教会幼儿正确的交往方式,在主动交往之中完善语言的表达。
  小班的孩子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常常是动作多与语言,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孩子正在玩喜欢的玩具,另一个孩子冲过去使劲的拍他一下,被打的孩子会哭着告诉老师说别人欺负他,而打人的孩子则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这样的事例告诉我们孩子如果不会用语言进行交往其行为就会受挫。于是我首先教孩子交往的方法,引导他们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要求,比如,可以对同伴说“我和你一起玩”、“我的玩具给你玩,你的也让我玩玩”,这样孩子语言交往的机会就会增多,同时良好的同伴关系更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其次,我鼓励孩子主动地与成人进行交往,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愿望,尽管幼儿有的时候讲得话并不完整,其实这没有关系,我不会轻易地否定他们,但是我会用规范的语言去和他们进行交谈,让他们在模仿中及时地修正、补充,从而使语言日趋完善。
  总之,校园内的一切环境都能让我们作为一个话题来展开,只要教师做一个教育的有心人,然后持之以恒,孩子们的语言运用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嘉泽中心幼儿园 江苏】
其他文献
摘要:国内铜矿在最近几年内有了较快的发展,相应的铜矿中所使用到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也有了较高的提升速度,在铜矿生产过程中电气自动化以及机械化发展都有了较高的提升。此种新的技术在铜矿企业生产过程中有着很大的帮助。本文主要是对于铜矿生产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简单的介绍以及研究。  关键词:铜矿生产;电气自动化;应用探析  引言  社会科学性进步受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影响推进,此项技术也是企业加速工业化生产
基于指导学生自学并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基本思想而构建的小语阅读课堂,理应形成怎样的风格特征呢?这需要从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指导小学生自主阅读的现实可能性以及学生语文素养养成的角度综合去考量。指导自学的阅读课堂,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意识的课堂,是养成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课堂,是教给学生自主阅读方法的课堂……这当中,自主阅读方法的习得是实现学生“自能读书”的关键,而以此为价值诉求的指导自学的语文课堂
数学习题是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学生思维训练的载体,数学习题的设计是否得当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益,同时也反映出教师的专业水准和敬业精神。下面结合教学实践(主要依据
现代教学理论将教学活动描述为“一种师、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一种思想、观念不断碰撞,精神、情感不断交流,理想、信念不断生成的过程”。“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的确,互动对话是课堂生成的生态条件。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浅谈拙见如下:    一、营造对话氛围 放飞对话翅膀     “对话教学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学,民主、平等是对话教学的第一法则。”和学生“平等对话”,就是要尊重
案例背景:口语表达,是幼儿在园最基本最重要的表达与交流方式。在让小朋友开口说话上,有正确有方法进行教育,就能打开幼儿开口说话的“门”。  案例描述:开学已一个月了,班中依然有五六个左右的小朋友,不开口说话:要么顾自玩;要么别的小朋友怎么做,他也跟着怎么做;要么顾自坐着。老师向他们问早,跟他们说话,他们只是看着你,用点头或摇头来做出回答。有时因为不敢表达自己的意愿,只会哭,或用眼睛看着你,甚至把小便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来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如能恰当地组织学生使用学具,开展实际的动手操作,不仅能较好地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较好的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6岁---12岁的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对新鲜的具体事物感兴趣,善于记忆具体的事实,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从数学教学的需求出发,让学生从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中去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那么如何把枯燥的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
最近几天,有关春游的“民国版”与“现实版”小学生作文对比,在网络上激起轩然大波,引发热议。  “民国版”作文为:闻街外有卖花之声,遂知春日已至。披衣出外,不觉步至山下,牧童三五,坐牛背上,吹笛唱歌。再前行,青山绿水,白鸟红花,杨柳垂绿,桃梅堆锦。仰望白云如絮,俯视碧草如毡……未几,炊烟四起,红轮欲坠,乃步行而回。就灯下而记之。  “现实版”作文是: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们来到了××公园春游。首
“兴趣”一词在词典上解释为注意与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积极态度与倾向,只有感兴趣,才能激发人们对事物的了解,加深记忆,融会贯通。人们往往有这样的印象,小时候,老师在课堂上讲述的非常有趣的故事或开展的非常有趣的活动会令人终生难忘。这在教育上被称之为“兴趣教学”。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采用“兴趣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教师的“善教”是激发学生兴趣并乐学的前提  
“生态”是指自然环境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建立的动态平衡关系。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生态,具有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双重属性,使课堂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表现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及其与教学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生态”课堂是课堂教学中人与环境之间动态平衡的良性发展的课堂。“生态”课堂的价值追求是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主体,课堂一切生态因子之间有机组合与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