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大脑

来源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5年4月19日一大早,美国普林斯顿一所中学五年級班刚上课,物理老师问学生:“同学们最近听说了什么重要新闻?”
  “爱因斯坦去世了。”一个女生悲伤地答道。谁想,坐在她后排的一个男生却告诉大家:“我爸拿到了他大脑。”他的话引起了大家的惊奇。
  原来,男生的父亲托马斯·哈维是普林斯顿医院的著名病理学家。他在爱因斯坦去世后的几小时,检查了他身上的主要器官,以图找到他的死亡原因。出于尊敬,他将这些器官都带走。更令人惊骇不已的是,他还用电锯切开了爱因斯坦的头骨,取走了他的大脑。当接到爱因斯坦长子汉斯打来的追问电话时,他告诉汉斯:“您父亲的大脑有科学价值,其他科学家也会支持我的。”托马斯·哈维的这句话当即就让汉斯懵了。但他还是答应了哈维的要求。
  可是出乎汉斯意料的是,托马斯·哈维并没如他所说的那样,将爱因斯坦的大脑交给科研机关,而是像传教士得到一件护法神器似的,将它留在身边。他本想将这当成自己一生的神圣使命——保存与管理爱因斯坦的大脑,但没想到的是,自己的一番好心竟会给自己带来只有在小说家笔下才会有的苦难生活。
  由此,哈维背负了沉重的骂名。他只得从普林斯顿医院辞职。甚至,他的导师齐默曼不得不对外宣布“他已死了”,以保护他。
  后来,尽管哈维换了很多工作,也离了婚,但爱因斯坦的大脑始终陪伴着他。直到85岁时,他才决定将已保管了43年的大脑切成240份分别寄给全世界希望破解天才大脑之谜的研究者。后来,有三位科学家先后发表了重要科研成果,从而引起全世界的震惊。
  〔本刊责任编辑 袁小玲〕
  〔水云间荐自《今日嵊州》
其他文献
前些天上小学的女儿问了我一个问题:“为什么2 2与2x2相等,而4 4与4x4却不相等呢?”当时,我就愣住了,一个小学生没有问这道数学题目怎么做,答案是什么,而是提出了一个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提问中能发现她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对新生答案的疑虑;同时,我反思初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提出问题的学生少了很多,甚至连回答问题的热情也没有,如果也能做到有疑必问、敢问、敢为那该多好啊!    一、追本溯源,找课
自主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其实质是要求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并从中获取探求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呢?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
【摘要】陶行知说:“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所以,“学数学”就是“做数学”。我是临河中学数学评优课评委之一,在15节精彩纷呈的数学课上,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教学做合一”的三个基本思想以及创造理念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现将实况整理出来,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拓展数学思维带来的快乐。  【关键词】实践;行知;思想;拓展;数学;思维    这次的数学评优课,实际上就是实践行知思
神秘来客  清朝同治年间,有个叫“万曦堂”的药铺,掌柜的姓余,虽说名气不大,但普通的小病经他一瞧,也能药到病除。  这天傍晚,余掌柜赶着马车从城外进货回来,刚走到一处山坳,突听一声嘶鸣,接着马蹄高扬,险些将他掀下车来。余掌柜定睛一看,只见前方一个黑衣人手握长剑,正在追杀一个手无寸铁的人。那人虽侥幸躲过几剑,却越发无力招架。突然间,剑光一闪,一大股鲜血从那人的胸口喷涌而出。黑衣人见有人来了,迅速钻进
【摘要】 新课程实验教材《数学3》中的第一章“算法初步”是高中数学的新增内容,本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新课程实验教材的实施要求以及高中数学的教学现状对“算法初步”的内容与课程学习目标内容安排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探讨,其目的是想与广大教师和教研员作进一步的交流,希望对教学研究教师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新课程实验;算法初步;教材分析;教学建议  
一、以“引问”激发学习兴趣    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进入“愤悱”状态,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可以从课题人手设计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学“认识比”一课时,我先出示课题,说:“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的朋友——‘比’,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有的说:“我想知道什么是比?”,“学了比有什么作用?”“
新人乍到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帝京大酒店门前的停车场上,陆陆续续停满了各种车辆。这时,有这样一群人开始在酒店门口聚集,他们人手一辆折叠电动单车,一身骑行装束,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群代驾。  老林蹲在酒店门口一侧的阴影中,暗中观察这些人很久了,那位一脸络腮胡子,众人都喊他大鲁的,是他们的头头,其余代驾都听他的安排。  其实,老林一连几天在酒店门口出现,早就引起了大鲁他们的警惕,但一看老林的年纪
【摘 要】新课程标准教材实施后,对古典概型这部分内容作了较大的调整。但教师没有认真地去研究新课程古典概型教学的要求,在教学中把概率的公式和法则当作重点。笔者认为,初学概率者,不应把重点放在“如何计算”上,而应重点把古典概型的“基本事件”和“古典概型”这两个概念讲透彻。本文通过借鉴我校一位老师的古典概型公开课,探究古典概型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新课程;古典概型;教学探究    一、一节古典概
朱一、牛二两家住在村口公路两侧,朱家是养殖大户,牛家是种植大户。朱一和牛二都争强好胜,两人很早就摽上了,而且越摽越起劲,想在各个方面都超过对方。这不,朱一的女儿朱绿读农中,学畜牧,牛二也叫儿子牛成读农中,学畜牧,谁怕谁呀!  可牛成从农业中学毕业后却没有用武之地,只好跟着父亲学种水稻;朱绿就不一样了,她把学到的知识全力发挥出来,把家里的养猪场搞得有声有色。朱一很高兴,便扩大了养殖规模。  牛二见状
为什么产生数学?生活“需要”;为什么开设数学课,生活“有用”,即学习就是为了应用。《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数学是人类用于交流的语言;数学能赋予人创造性;数学是一种文化。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过于强调“学——知识”,而缺乏“习——应用”的过程,使教师成为“传送带”,学生成为“复印机”,课堂失去了生机与活力。这里强调的是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应用”数学的能力,使数学思想融入其思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