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每一位学生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givih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语文特级教师站在语文教学改革的风口浪尖上,时代特色必然在他们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他们在一定时代背景下的成功经验对一线语文教师是一笔宝贵财富。近年来,中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的队伍在扩大,其发挥的作用也日益明显。广西语文教学法研究专家韦美日教授对语文特级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特别是体现在语文特级教师的教学案例中的语文教育思想和教学风格进行了深入研究。她把语文特级教师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以后。每一阶段的语文特级教师又按其流派分别加以研究。韦教授的专著无疑大大丰富了教师研究领域对语文特级教师的研究。
  在此本刊分期节选刊出,以飨读者。
  
  一、于漪的为人风范
  1.一个为人景仰的人
  凡与于漪交往过的人,都称赞她。她正直、敏捷、纯洁、真诚、厚道;她胸襟开阔,性格开朗;才华横溢。她无时无刻不在镌刻自己,锤炼自己的高尚品德,扬弃非健康的成分,完善自己的独立人格。正是她的独立人格使她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做出突出的成绩。她把伟大的周总理当成自己人生的目标,由此而获得非凡的毅力和勇气。[1]
  2.一个有坚定信念的人
  十几岁时,上中学的于漪受老师的影响,就萌发了献身民族教育的理想,确立了一辈子做一个合格的中学教师的信念,带着这一坚定信念,她走上了工作岗位,她坚韧不拔地闯过了人生第一关——业务关。“文革”中,于漪被揪斗、抄家、审查,一切业务成果都被全盘否定,精神和肉体上受到双重摧残。她面临人生第二道严峻关口——思想关、人格关。她说:“我引以为自豪的是没有揭发任何人。人不能为自己贪生而置别人于不顾,任何罪名、处罚我都接受了,是信念支持了我,是国家、教育前途支持了我。”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教育界也出现了“向钱看”的倾向,于漪仍以事业为重,她到老少边穷地区讲学,到先进发达城市交流,从不计较什么报酬,也从不计较什么专家待遇,令人敬佩,她闯过了“金钱关”。于漪说:“生命是有限的,事业是常青的,教师的生命是在学生身上延续的……做一个铺路石,让学生一届又一届地从自己身上踏过去,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在。”[2]
  3.一个有无限师爱的人
  于漪说:“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师爱超越亲子之爱、友人之爱,因为它包蕴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70年代初期,于漪带学生下农村劳动,半夜里一位女同学突然发高烧,腿抽筋不能动,当时医疗条件差,交通极不方便,于漪和另一位女同学,顶着寒风,背着生病的同学步行十几里到镇上医院治病。那是于漪刚做了大手术不久,刀痕还疼痛,如果不是把学生放在心上,就很难做到。于漪还特爱清洁,但为了教育学生,她把学生突然呕吐的脏物也料理了。
  于漪的独生子先后患过胃溃疡、肝炎等重病,身体极坏,多次病危。于漪夜里陪着,白天坚持上班,不动声色。几十年来,没有为私事(包括母亲病逝,婆母逝世)请过一天假,脱过一节课,她说,这样做觉得心里踏实,对得起学生。[3]
  在爱学生的事业中,于漪也过了三关:第一关:难。毛主席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于漪爱学生,做到师爱荡漾,即自然和谐,讲求真切,又细雨润物,讲求透彻;而且涓涓细流,讲求持久。于漪的一个学生写作文一个标点符号都没有,于漪把他请到办公室,个别辅导,讲了逗号、句号、分号、冒号等,问他懂了吗?他笑一笑。下次交作文,仍没有标点符号,请他到办公室,他说:“你讲那么多,我怎么记得?”
  于漪说:“那是老师不对,今天只讲两种,一种逗号,一种句号,只要用了,就算使用正确。”他点点头,再交作文,标点有了,不过很不规范,继续跟他讲道理,直到他心甘情愿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为止。没有发自内心的爱是很难做到的。
  第二关:烦。学生的学习、日常生活、思想品德都要管,大事小事都要管,很多孩子不会扫地,地没有扫干净,屋子里却已是灰尘弥漫,必须教他怎么扫,培养他讲卫生的习惯和为群众服务的精神。这都是特别烦人的事情,于漪站在育人的高度来认识这些繁杂事务,她说:搞基础教育的教师,事情有千件万件,如果把它穿在育人这个总枢纽上,就“烦”得其所,乐在其中,就会觉得那些平凡的小事情是那么有意义,因为这是在雕塑人的灵魂。
  第三关:偏爱。老师往往喜欢聪明可爱的学生,但教育是无选择的,所有的孩子都应教好。有一个男生,非常调皮,于漪一次次地家访,他父亲说:“这个孩子给你吧,我不要了!”于漪说:“你的儿子,我的学生,大家一起来教育他吧。”经过努力,这个孩子终于教育好了,每年春节都要来拜谢老师。[4]
  于漪的师爱三关告诉我们:师爱不只是挂在嘴上的口头禅,而应是教师爱心和事业心的自然流露,体现在教师的言行中,是教师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
  二、于漪的语文教育思想
  于漪认为,胸中要有教文育人的蓝图,这个蓝图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培养目标:“指导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他们听、读、说、写能力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但是,教师的视野不能只局限于‘文’,教文须服从育人的大目标,为这个大目标服务。”
  二是学生的现状。摸准了学生的实际,知之准,识之深,蓝图的绘制才有依据,教学才有依据,教学才会避免盲目性,加强针对性。
  三是实现目标的阶梯。语文教学大纲上的要求是全局,是语文教学的“面”,这个“面”是由初中、高中两个大阶段,六个年级分年要求的小阶段组成的,每个小阶段又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心中牢记分年要求,牢记每个年级要达到的语文方面的培养目标,就能拾级而上,摆脱教学中浑浊笼统,模糊不清的状况。[5]
  于漪的教文育人蓝图有长远的目标,即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这些要求落实到语文教育方面,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那就是教文以育人。心中有长远的育人目标,语文教师才能摆脱工具论的约束,自觉在语文教育实践中进行语文德育的渗透,达到教文育人的目的。心中没有长远的育人目标,语文教师的教学活动就就可能演变成了单纯的教学技术,失去了感染人鼓舞人的力量。
  长远的目标留在教师的心中,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中。但是长远目标的落实需要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其中之一就是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为教学是双边活动的过程,不是教师的一厢情愿,教师的教如果不是基于学生的学,其有效性就要打折扣,长远目标的实现就会推迟或者无法实现。长远目标要实现,就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说长远的育人目标是语文教师的教育理想,那么学生的实际情况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缩短理想和实际的距离,正是语文教师的基本任务。
  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的教师和其他教辅人员的协作,语文教师作为这个专业系统中重要的一员,必须清醒认识到语文学科在其中的价值和作用,并且要尽可能实现语文教育特殊的育人功能。为了做到这一点,于漪认为要有实现理想的阶梯,把抽象的育人目标具体化到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教学过程中,拾级而上,最终达成育人目标。
  于漪的育人蓝图描绘的实际上是教学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方式。她以教育实践家的务实精神和自己对语文教育的理解阐述了语文教师在三个基本要素中地位和作用,启迪人们思考语文教育的理想和教师日常的语文教学行为之间的辩证关系问题。
  三、于漪的语文教学风格
  (一)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于漪用科学的方法,探索出了在语言训练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规律,从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语文教学原则。
  1.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以
  《变色龙》的教学为例:第一步:以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找出奥楚蔑洛夫有几变?怎么变?因何而变?并让学生注意一些表现力很强的动词和对狗称呼的一次次变化。第二步:用图形进一步启发学生:在黑板上画一条波浪线和一条直线。第三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学生说波浪线的波峰和波谷不能等距离,前后振幅应有变化,当主人公确实知道狗是将军哥哥家的时候,巴结拍马的心情更急切了,频率应加快。
  2.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指导习作《夏天的夜空》为例:第一步:以语言创设情境:夏天的夜晚是孩子们的天下,打着扇子,在室外乘凉,数星星,讲故事,猜谜语,海阔天空,乐不可支。请同学们想一想:夏天的夜晚,当你仰视天空时,你会看到怎样美丽的景象?当你看到天空中闪烁的群星时,你会想到什么?第二步:展开想象,完成作文。第三步:以《天上的街市》为借鉴,引导学生体会想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四步:结合习作,教会学生想象的方法:如何从眼前实景中找准想象的出发点,拉出想象的线头;想象要有实在的内容,具体生动的场景;想象的内容与眼前的实景衔接自然、巧妙;想象要有时代气息。
  3.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于漪注重学生知识经验的积累。她的“零打碎敲”的做法,一方面表现在巧妙地运用教学间隙的分分秒秒,如教一首唐诗,或讲一首宋词,或抄一段名言,或学一则寓言。另一方面则表现为结合课堂教学或学生质疑,穿插介绍一些课外的诗文。如教《李愬雪夜入蔡州》前,先教一首唐人王建的《赠李愬仆射》。
  又如教《藤野先生》,文中有“实在标致极了”一句,于漪先让学生举出与“标致”相关的同义词、反义词,然后讨论“标致”如何理解,让学生领悟这是反语,学生迅速找出了与“标致”相对应的“恶心”一词,“实在标致极了”是“实在恶心极了”之意。把握住作者对醉生梦死的清代留学生的极端厌恶之情。
  (二)培养情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
  于漪注重非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巨大作用。一方面以情商因素促进语文智育活动的开展,同时,又在智力发展过程中,确保了情商的培养。
  1.以情启趣。以《最后一次讲演》为例:于漪先在黑板上抄写闻一多的《红烛》,接着介绍背景和作者,然后出示《闻一多传》的封面,以构图的寓意启发学生,与《红烛》序诗对照讲解,引入课文。
  2.以美激趣。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和书本中美的事物、美的形象、美的语言,让学生在寻找和发现美的过程中,产生学习兴趣。
  3.从得保趣。于漪说:“学生上语文课获得了新的知识,听说读写与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和发展,内心就会充满喜悦,就会有一种获得精神食粮后的满足,兴味就会盎然,就会持续不断地探索语文知识的宝藏。”
  (三)多种教育功能并行
  于漪主张语文教学以智育为核心,熔智育、德育、美育于一炉。
  1.以智育为语文教学的核心
  于漪说:“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时,要有意识地在思维能力、想象力、观察力、记忆力,尤其是思维能力的锻炼上下工夫。”
  2.在智育中渗透德育
  于漪自觉将德育内容渗透于语言训练之中:挖掘文章内在的思想性,揭示其寓意;重锤敲打关键词句,使它溅出耀眼的火花;变换提问的角度,选择最佳切入口,激荡学生的感情;创设情境,带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使他们耳濡目染,受到熏陶;增添情感浓度,形成余音缭绕的气氛;进行反馈,在检验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强化思想感受;鉴别信息,加强指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别能力。
  3.在智育中进行美育
  一方面,她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教材中蕴含的美,并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来感受美。如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先对其事迹进行分析,再带领学生感受文章语言之美。[6]
  四、于漪谈课堂教学设计
  (一)一个生动的类比
  于漪说,一出戏,同样的剧情,同样的布景,同样的演员,由于导演不同,演出的效果大不一样。老师就象一个富有经验的导演,课前对教材、对学生的特点认真研究,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作一番精心的设计,对教学中重点、难点都巧作安排。
  (二)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教《记金华的两个岩洞》:第一步:新颖的导入:一上课就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一道填空题:如摇其摇,如摇其摇,如摇其摇。估计学生可以填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第三个词碰到困难,指出如历其境,就势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使读者如历其境的文章……
  接着介绍作者。
  然后分四层设计了若干问题:
  1.既然游览两个岩洞,为何要提到朝真洞,又为何要交代不去朝真洞的原因?
  2.由金华城到双龙洞一路上见到哪些景物,描绘这些景物时主要用了怎样的写法?
  3.双龙洞是怎样的结构?你认为洞中最神奇之处是什么?文中着力描绘其什么特点?怎样描绘?
  4.冰壶洞的瀑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文中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的?为什么要从不同的角度写?
  学生细读课文,理解了提朝真洞的原因,理解了“泉流”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后,立刻促使学生弄清沿途景物。过渡语是:“让我们随着作者游览的足迹去观赏沿途风光。”学生品味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又加温:“沿途景色已如此佳妙,双龙洞、冰壶洞又该是怎样的奇观呢?”
  学生思考、争议,领略双龙洞的奇观后,教师就势下推:“双龙洞景色奇特,那么冰壶洞呢?”
  (三)抓住关键重锤敲
  如上《茶花赋》抓往“心都醉了”的醉,引导学生反复理解:
  1.在“醉”出现之前,先扣紧词句帮助学生理清作者在异国他乡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线索,然后用感情上的“低谷”——“就搁下这桩心思”的“搁”,来呼唤感情上的高峰“醉”的出现。
  2.在剖析作者收藏起来的奔腾感情时,运用学生的旧知识——背诵《题西林壁》、《望庐山瀑布》、《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诗,大力渲染铺垫,让祖国山河的无限风光在学生胸中激荡,水到渠成地呼出了“醉”字。
  3.紧接着用重锤敲打它在文中的含义。
  4.继学生初步理解体会“醉”字的妙用之后,要求琢磨“醉”字引出怎样的一个优美的意境,又是怎样在气势上牵动全篇的。
  从这个“醉”字的锤打过程,可以看到于漪课堂教学设计的严谨性,突出一个中心,把课内课外,新知识与旧知识,有机地联成一体,组成有感情的思维流程。
  (四)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
  如上《最后一课》这样设计:1.提问:《最后一课》的主人公究竟是谁?是韩麦尔先生?还是小弗朗士?如果是前者,根据何在?是后者,根据又何在?
  2.辩论、读书,再读书,再辩论,在读与辩的过程中,掌握了情节、明确了主人公,理解了主题,抓住了关键词语。
  这个教例是通过辩论的形式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比从背景介绍开始,分析课文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的模式更容易贴近学生。
  又如上《记一辆纺车》这样设计:1.学完第一段后紧接着学第三、四段。2.提问:既然三、四段已从纺车的重要作用说明“深切怀念”的原因,为何还要写第二段?不写行不行?写,起什么作用?
  这是用跳读的方式激起矛盾,引导学生思考的范例。
  又如上《秋风萧瑟》这样设计:1.提问:文章用大量的笔墨写游览长城的情景,与“秋风萧瑟”有什么关系?又为什么用它作题目?2.引导学生从主题、构思、线索多方面深入挖掘,达到深入理解的目的。[7]
  
  于漪教学案例及评析
  于漪的语文教育价值观和语文教学风格具体体现在她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 以下引用于漪1979 年执教《春》的课堂实录, 分析其中蕴含的丰富的语文教育思想。
  一、《春》的课堂实录
  时间: 1979 年4 月2 日(星期一, 上午第一、二节课)
  任课老师: 杨浦中学于漪
  班级: 初一(1) 班
  第一课时
  [上课]
  师: 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春》。同学们把讲义拿出来。
  我们一提到春啊, 你们想一想看, 会不会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 东风浩荡, 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 一提到春, 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的生机, 有无穷的力量! 所以古往今来, 很多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来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我们曾经学过一些绝句, 现在我问一问大家, 杜甫的绝句当中是怎样描绘春天的?[稍停] 有同学知道吗? ——杜甫的绝句,大家想想看。[学生举手] ×××。
  生(1):[背诵杜甫:《绝句四首》之三]“两个(gè 读成guò) 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师: 对吧?[生(部分): 对的。] ——对的?“两” ——什么“黄鹂鸣翠柳”? 这里怎么读啊?
  生(1): 两“gè”, 不是两“guò”。
  师: 对啊! 两个(gè)。他是从两个黄鹂在青绿色的柳条上鸣啭来描绘春天的美好啊! 再想想看, 王安石也有一首诗是描绘春天的, 这首诗背得出来吧? 谁来背背看。有一个名句, 想想看。他是怎样描绘春天的? 想起来没有?背背看。“京口瓜洲……” 预备——起。
  生(集体):[齐背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 哪一个句子是写春的?
  生(集体):“春风又绿江南岸”。
  师: 哪一个字用得特别好。
  生(集体):“绿”。
  师:“又绿江南岸”, 这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啊? ——从春风的角度。春风一吹, 江南岸边就怎么样?
  生(集体): 绿。
  师: 绿——绿满天下! 上星期六, ××写我们学校的树的时候, 用了一个好的句子啊! ——“绿满天下”! 他就从这儿学来的。很好。但是, 绝句, 它只有四句, 往往只是从一个角度, 或者是从两个角度来写的, 也就是选取了春天的一个或者两三个景来写春。
  (以上3 分钟)
  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这篇散文, 其中写春的内容可多啦! 我们星期六发了讲义, 请同学们看。这里头写了:草、花、风、雨、山、水、树、蜜蜂、蝴蝶等等。我们读的时候要想一想, 朱自清在这篇文章当中, 他是怎样写这些春天的景物的? 他写的春天景物的——姿态啊, 气息啊,声音啊……我们想到没有? 看到没有? 春天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现在正欢乐地生活在阳春三月里。你说对吧? 这正好是阳春三月! 对文章中的这些景物, 你是怎么观察的? 看一看朱自清先生是怎么写的?
  现在, 请同学们读一读, ——读一读以后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读了以后, 请同学们考虑: 这篇文章是怎么样写春的呢? 首先, 朱自清先生, 他是以怎么样的心情去迎接春天的?
  [边讲边板书: 迎春] 接着呢? 朱自清先生用他的彩笔给我们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边讲边板书: 绘春] 最后,他又满怀喜悦, 歌颂了春天。[边讲边板书: 颂春] 同学们读了以后, 分分看, 哪几节写迎春? 哪几节写绘春? 写颂春?[边讲边指板书“迎春”、“绘春”、“颂春”] 我们请一个同学读一读, 看看谁来读?[学生举手] ××。
  生(2):[朗读《春》全文]“《春》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鸟儿将——鸟儿将——”
  师:“巢(cháo)”。
  生(2):[继续朗读]“鸟儿将巢安在繁花绿叶当中……披着——披着——”
  师:“披着蓑(suō)”。
  生(2):[继续朗读]“披着蓑戴着笠……领着我们上前去。”
  师: 从读的情况看来是读过的。有什么地方读得不妥当的吧?[学生举手] 好, ×××。
  生(3): 第五节:“跟轻风流水应和(hè) 着”; 他读“跟轻风流水应和(hé) 着”。
  师:“应和(hè) 着”。这个“和(hè)” 读得不对了。应该读第几声啊?
  生(集体): 第四声。
  师:[板书: hè] 还有吗?
  生(4): 第三节是“园(yuán) 子里” , 他读“院(yuàn) 子里”; 还有一个是“迷藏(cáng)”, 他读“迷藏(zàng)” 。还有一个是“酝酿(niàng)” , 他读“酝酿(ràng)”。
  师: 好。那么, 先把这个解决了:“嫩嫩的, 绿绿的……”下面应该是怎么读啊?
  生(集体): 园(yuán) 子里。[有的学生仍读“院(yuàn) 子
  师:[板书: 园] 这个字怎么读?
  生(集体): 园(yuán)。
  师: 园(yuán), 公园(yuán), 园(yuán) 子里。耳朵旁的那个呢?
  生(集体): 院(yuàn)。
  师: 院(yuàn)。好, 下面她读得对的。“酝酿(niàng)”不是“酝酿(ràng)”。这个字的拼音怎么样?
  生(集体): n—iàng——“niàng”。
  师: niàng。很好。××,[指生(2)] 自己马上注上拼音。不认识的, 不清楚的, 自己赶紧把注音记下来。“酝酿(niàng)”。接下去。[学生举手] ×××。
  生(5): 第四节:“桃树、杏树、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他读成了:“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师: 语气没有读出来, 对。还有吗? 抓紧时间, 还有吧?[学生举手] ××。
  生(6): 第五段第三行:“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他读成了:“鸟儿将巢安在繁花绿叶当中”。
  师: 对, 是嫩叶, 不是绿叶。还有吗?[学生举手] ×××。
  生(7): 第六段:“一点点黄晕(yùn) 的光”。这个“黄晕(yùn)”, 不读“黄晕(yūn)”。
  师: 这个字究竟怎么读? 快点查字典, 快点查。[几个学生举手] 好, ×××。
  生(8): 应该读:“黄晕(yùn)”。
  师: 你查过字典了?[生(8): 查过了。] 好。她很有把握的, 应该读“黄晕(yùn)”。为什么那么有把握呢? 因为她查过字典了。[板书: yùn], y—un, 第四声。读错了的就应该把它打个“×”; 掌握不准的, 就应该注音。还有吧?
  生(9):“山朗润起来了”, 读成“山润朗起来了”。
  师: 喔, 对吧? 后来呢, 他自己怎么样一一感觉读得不对了, 自己改正了。应该是“山朗润起来了”。同学们听得很仔细, 而××同学[指生(2)], 读得很响亮。因为还没有学, 所以读得还有些疙疙瘩瘩, 有些字还读得不准。有一个字, 同学们注意一下, 就是刚刚给××[指生(2)]纠正的“和(hè)” ——“和(hè)” 的前面的这个字怎么读呀?
  生(集体):“应和(yīng hè)”。[有的读:“yìng hè”]
  师:[倾听] 重读。
  生(集体):“应和(yìng hè)”。
  师:“应(yìng)”, 应该是第四声。但是这个讲义上注的第几声啊?
  生(集体): 第一声。
  生(10): 错了。
  师: 错了。——你[指生(10)] 怎么知道错了?
  生(10): 我查过字典。
  师: 这个注音注错了, 应该第四声。——“应(yìng)和”。
  预习的时候, 你们需要认真, 去查查看。现在, 请同学们把讲义上错的改过来。好, 我们刚才读了一遍。请同学们看, 还有些什么问题? 自己查字典的时候, 没有能够解决的, 有吧? ——有没有? 都懂吧?[学生举手] ×××。
  生(11): 什么叫“赶趟儿” ? ——是不是就是“赶集”?
  师: 什么叫“赶趟儿”?[学生举手] ×××。
  生(12):“鸟儿将巢(cháo) 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他[指生(2)] 读成: “鸟儿将chǎo 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师:[板书: 巢] 这个字怎么读啊?
  生(集体): ch—áo—cháo。
  师: 巢(cháo), 第二声。刚刚那个字读错了, 没有纠正过, 现在纠正一下。还有吧? 除此之外, 还有吧? ——没有了。好, 现在, 我们请同学们考虑一下, 刚刚我们读了一下, 请你们分一分看, 一共是几节? 请你们分一分看。
  生(集体): 十节。
  师: 十节。那么, 用了几节文字写了迎春的?[学生举手] ×××。
  生(13): 迎春用了一节。
  师: 好, 怎么分法?[个别学生举手。稍停] 就××一个人知道吗? 分分看, 分错了, 也没有关系。怎么分?[学生举手] 好, ××, 你讲一讲看。
  生(14): 用了一节文字写迎接春天的。
  师: 你整个地讲一讲看。
  生(14): 用了一节文字写迎接春天的。
  师: 喔, 用了一节文字是写迎接春天的。
  生(14): 第二节到第七节是描绘春天的。
  师: 喔, 第二节到第七节是描绘春天的。
  生(14): 颂春是第八节到第十节。
  师: 第八节到第十节是歌颂春天的。有不同的意见吗?有吧? ——没有。都是一样的。好, 我说, 她这样看是看得准确的, 是这样。现在请同学们在第一节、第七节后面画上符号。我们看起来, 可眉目清楚。
  (以上11 分钟)
  好, 现在请同学们先把第一节——一起来读一读。第一节只有一句话。那么我们看一看: 作者是用了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 而在这里明确地告诉我们: 春天还没有来到。这里有一个字, 用得非常准确!
  生(部分):[轻声地]“近”。
  师: 好, 我们现在一起读一读:“盼望着, 盼望着……”预备——起。
  生(集体):[朗读第一节]“盼望着, 盼望着, 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
  师: 你们看, 作者是以什么心情来迎接春天的?
  生(集体):“盼望着。”
  师: 大家都看得出来——“盼望着, 盼望着”, 大家睁大眼睛盼望。我说用一个“盼望着”, 可以吧?“盼望着,东风来了……” 可以吧?[生(集体): 可以。] 那么为什么这里要叠用呢?[学生举手] ×××。
  生(15): 用两个, 可以加强语气, 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师: 嗯, 这样叠用, 就更能表达作者十分急切的心情,十分向往的心情。向往春天赶紧到来! ——所以用“盼望着, 盼望着”。那么, 哪一个字, 告诉我们了——很准确地告诉我们: 春天还没有来到?
  生(集体):“近”。
  师: 对, 是“春天的脚步近了”! 你看这个“近”, 用得多准确啊! 这里一个句子, 四个字——用了四个词尾,给我们一个非常柔和的感觉。哪四个词尾?
  生(集体): 两个“着”。
  师: 两个“着”。还有?
  生(集体): 两个“了”。
  师: 对, 好。我们自己读一下, 体会、体会。[学生轻声朗读] 你们听我读[表情朗读]“盼望着, 盼望着, 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开始就给我们非常亲切的、柔和的感觉。
  (以上3 分钟)
  接下来, 作者就用了比较多的笔墨, 来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一开始哪, 作者就写了非常形象的一笔, 绘出春天的总的景色——总写了一个“大地回春” 或者是“大地春回”, 或者是“春回大地” 的景色, 这都可以。[在板书“绘春” 之右, 板书: 总写大地回春] 好, 现在, 请同学们来考虑一下, 用了哪一句啊? 你们从哪儿知道这是总写的呢?[学生低声议论; 举手] 好, ×××讲。
  生(16):[朗读]“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
  师: 说完整了吗?
  生(16):[朗读]“欣欣然张开了眼。”
  师: 好, 你把它完整地读一读。
  生(16):[朗读]“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 欣欣然张开了眼。”[读得不大流畅]
  师:[微笑] 重读——要读准了。
  生(16):[重读]
  师: 那么, 你从哪个词知道——这是一笔绘出来的啦?
  生(16):“一切”。
  师:“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 欣欣然张开了眼。”“一切”, 说明了什么? ——没有一个例外。这就把大自然的景物都囊括起来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 欣欣然张开了眼。” ——“欣欣然”, 是什么意思?[学生举手] ×××。
  生(17): 高兴的样子。
  师: 哪个词是表示样子?
  生(17):“然”。师: 哪个是高兴? 哪个是样子?
  生(17):“欣欣” 是高兴;“然” 是样子。
  师: 好! 我们要理解:“然” 是词尾, 是表示状态的。“欣欣然”, 高兴的样子——张开了眼睛。这是总起来写。[指板书“总写”] 接着就分写, 分别地描述了。[在板书“绘春” 之右,“总写” 之下, 板书: 分别描述] 这节里头,分别描述了什么?[学生举手] ×××。
  生(18):[朗读]“山朗润起来了, 水涨起来了,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师: 对。这个——我们是容易理解的。请同学们回答:在这一节里分别写了什么? 先写了什么? 然后再写了什么?哪些词用得非常生动?[学生举手] ×××。
  生(19): 分别写了山、水、太阳。
  师: 分别写了山、水、太阳。对吧?[生(集体): 对。]写了太阳什么呐?
  生(集体): 太阳的脸。
  师: 太阳的脸。那么, 怎么来写它们的? 用了哪些词?[学生举手] ×××。
  生(20): 山用“朗润起来了”, 水用“涨(读成zhàng)起来了”, 太阳用“脸红起来了”。
  师: 好, 请坐。他刚刚有个字念错了! ——哪一个?水涨(zhàng) 起来了?
  生(集体): 涨(zhǎng)。
  师: 对。刚刚音读错了。不是“肚子胀(zhàng)” 的“胀(zhàng)” 啊, 是涨(zhǎng) 起来了, 第几声啊?
  生(集体): 第三声。
  师: 把它纠正过来。——“水涨(zhǎng) 起来了” 。“山朗润起来了”。这个“朗润”, 我们没有碰到过, 什么含义? 看一下注解:“朗润”。×××[指定学生] 讲一下。
  生(21): 润泽。“朗润”, 解释明朗、润泽。
  师:“朗润” 解释明朗、润泽。为什么? 因为春天来了!这个“明朗” 跟“润泽”, 到底是怎样一幅情景呢? 请同学们看这一张画:[展示月历片山景彩色照片]“山朗润起来了” ——“朗”, 就是阳光照在上面, 明亮起来,“润”, 因为春风吹遍, 我们刚刚不是背过“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风一吹, 山上怎么样啊? 山清水秀, 景色朗润。我们没有学过这个词。我们看一看,(再展示月历片山景彩色照片) 它既有润泽的意思, 还有阳光照在上面的明亮的意思。噢, 前天我们外语课发了一套《Look9and9 say》, 这里头第140 幅那个图画。课后看一看。它是要同学们认清“hill” 这个字——山。那个山, 就是润泽的样子。我们课后对照起来看, 就知道了, 第140 幅。“水涨起来了”。冬天的水是怎样呢?
  生(部分): 结冰。[一些学生轻笑声]
  师:[微笑] 结冰。噢, 想到结冰。冬天的水是什么样啊?
  生(部分): 枯了。[教师板书: 枯]
  师: 春天哪, 水就满了。你想想看。
  生(22):[应声说] 涨潮了。
  师: 喔, 对——对, 涨潮了。我们不是读过:“满川风雨——”
  生(23):[紧接着说]“看潮生”。
  师: 啊! 对了。有个同学已经想出来了:“满川风雨看潮生”。冬天的水是枯的, 春天的“水涨起来了,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个“红”, 用得非常好! 为什么? 我们可以从比较当中理解这个词。用得非常准确! 冬天的太阳怎么样? [学生低声议论] 想想看, 为什么说这个“红” 字用得很好呢? 这个“红” ——就绘出春天啊! 冬天的太阳怎么样? 想想看。生(部分): 白的。[有的学生: 黄的。][师、生笑] 师: 冬天的太阳是白的, 所以春天的太阳是红的? 这个“红”, 是不是就是写颜色呀?[学生举手] ×××。
  生(24): 冬天的太阳没有温暖。不仅写太阳的颜色,也写了太阳的温暖。
  师: ×××[指生(24)] 讲: 冬天的太阳没有温暖——没有温暖?[师、生笑] 就是热量怎么样?
  生(集体): 比较弱。
  师: 那么春天的太阳呢? 我一开始不是讲了阳光——
  生(集体): 明媚。
  师: 明媚, 就红起来了, 给人们非常温暖的感觉。所以这“朗润” ——“涨” ——“红” 起来了, 非常确切地描绘了春天的山、水、太阳。我们读一遍, 把它背出来。“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 ……” 自己读, 读了我们马上背。
  [学生各自轻声朗读第二节。]
  好, 我们一起背背看。预备——起。
  生(集体):[齐背第二节]
  师: 好, 这一段背是背出来了, 但是有一个字总是读不准——哪一个字呀?“涨(zhǎng)”。
  生(集体):“涨(zhǎng)”。
  师: 涨(zhǎng)。好, 跟我读一读:“涨(zhǎng)”。
  生(集体):“涨(zhǎng)”。
  师:“水涨(zhǎng) 起来了”。
  生(集体):“水涨(zhǎng) 起来了”。
  师: 注意啊, 别再读错了! 重来一次, 再背一遍。“一切……” 预备——起。
  生(集体):[再齐背第二节]
  师: 好, 这一节总写了以后,[指板书“总写”] 立刻写山、水、太阳。然后呢, 一步一步地写得很细, 很细。我们看: 接下来第三节是写小草。这节写得很细。你们要了解怎么细写, 请一个同学把小草这一节读一读。谁来读?[学生举手] 好, ×××。
  生(25):[朗读第三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风轻悄悄的, 草软绵绵的。”[有些学生对某些读音低声议论]
  师: 喔, 她读的时候很注意, 读的语气很柔和, 就是一些字读不准。嗯,“草” 不要翘舌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zuān) 出来”, 不是“钻”(zuàn)。“嫩嫩的” ——“嫩(nèn)”。请同学们看, 写小草怎么写的? 一开始啊, 就写出它的很旺盛的生命力! 大家看, 用哪一个词表现的?
  生(集体):“钻”。
  师: 好, 把它圈出来。一开始就写它的旺盛的生命力——钻出来! 很强的生命力, 从泥土里头钻出来。这个词用得非常好! 春回大地啊, 人盼望着春天, 草呢?
  生(集体): 也盼望着春天。
  师: 也盼望着春天。我说先是写生命力; 接着呢, 你们看, 就写这个草是“嫩嫩的”。“嫩嫩的” ——是写它的什么呢?
  生(部分): 形象。
  师: 形象。对吗?“嫩嫩的”, 写它的质地。“绿绿的”是写什么呢?
  生(集体): 颜色.
  师: 颜色。刚刚是写生命力——它的旺盛的生命力;然后呢, 再描绘它的质, 再描绘它的色。[在板书“分别描述” 之后,[板书: 生命力、质、色。] 接着看:[朗读]“园子里, 田野里, 瞧去,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绿的。” 喔,这个“满” 字用得很好! 满是绿的! 这句写什么呢?
  生(部分): 很多, 很多。
  呵, 是写很多很多, 就好像××作文里写的什么?
  生(集体):“绿满天下”。
  师: 这是它的“满” 的范围, 怎么样?[在板书“生命力、质、色” 之后, 板书: 范围]
  生(集体): 很广。
  师: 这个范围呵, 你们看, 具体是怎么写的? ——怎么叫细呢? 是从它的生命力, 从它的质, 从它的色, 从它“满” 的范围来写。还不够, 人没有辜负春色, 没有辜负小草长得这么好, 所以怎么呢? 你们看——我们一起读:“坐着, 躺着……捉几回迷藏。” 预备——起。
  师、生(集体):[齐读]“坐着, 躺着……捉几回迷藏。”
  师: 草长得这么好, 人怎么样? 很欢乐。我们下星期要去春游, 去体会体会: 在这个柔软的草地上, 打两个滚,踢几脚球呵, 赛几趟跑呵, 捉几回迷藏呵, 味道是很美的。接着我们看, 还具体描绘了什么? 我们一起读, 预备——起。
  师、生(集体):[齐读]“风轻悄悄的, 草软绵绵的。”
  师: 又写草了,“软绵绵的”。——写它的什么?
  生(26):[接着说] 姿态。
  师: 喔, 写姿态。××[指生(26)] 说得很好, 是写它的姿态。[在板书“生命力、质、色、范围” 之后, 板书:态] 它的姿态怎么样? ——“软绵绵的”。平时, 同学们写作文, 有时候感到写不出来, 这个草嘛, 就是草了, 哪有那么多东西好写? 你们看作者写春天的小草, 写得那么多,而且写得那么细! ——写得很传神。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每天走进这个校园里, 知不知道这杨柳什么时候绿的? 知道吧![生(部分): 不知道。] 都好像没有感觉到, 没有看到它怎么又绿了, 又大起来了。因此这儿用了一个什么词呢?
  生(集体):“偷偷地”。
  师: “偷偷地”。这“偷偷地”, 是不是那个“偷” 的意思?
  生(集体): 不是。那么, 是什么意思啊!
  生(部分): 悄悄地。
  师: 悄悄地, 不知不觉地。——在人们不知不觉当中,小草钻出来了。确实就是这么个样子! 所以, 这里写得非常细。——我说, 描绘得很细。这就因为是从各个角度,从多方面来描绘, 写它钻出来的旺盛的生命力; 写它嫩嫩的质; 写它绿绿的色; 写它的园子里, 田野里, 瞧去,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然后再写人与草的关系。这样, 小草长出来后, 人们非常高兴, 当然孩子们更高兴, 有趣的是“打两个滚, 踢几脚球, 赛几趟跑”, 还做什么啦?
  生(部分): 捉迷藏?
  师: 喔, 对,“捉几回迷藏”。只有孩子会捉迷藏, 大人不会捉迷藏, 对吧? 然后还写:“风轻悄悄的, 草软绵绵的。” 所以, 我说这里写得非常细! 好, 现在我们再请一个同学朗读一下。[指定学生] ×××——她在朗读的时候, 其他同学默读, 把它背出来。
  生(27): [朗读第三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 绿绿的……风轻悄悄的, 草软绵绵的。”
  师: 好。[学生举手] ××。
  生(28): 应该是“打两个滚”, 他说打几个滚。
  师: 还有吗?[学生举手] 好, ×××。
  生(29):“风轻悄悄的, 草软绵绵的”, 她读成:“风悄悄的, 草软绵绵的。”
  师: 喔, 应该是“风轻悄悄的, 草软绵绵的。” 对, 还有什么吗?[学生举手] 还有什么读错的? ×××。
  生(30): “嫩嫩的”, 她说“嫩嫩地”。
  师: 好。[学生举手] ×××。
  生(31): 应该是“嫩嫩的(de)”, 她读成:“嫩嫩地(di)”; 应该是“绿绿的(de)”, 她读成:“绿绿地(di)”。
  师: 那么, 你把它归纳一下, 好不好? ——它们是什么词?
  生(31): 结构助词。
  师: 结构助词。这里她[指生(27)] 读错了, 应该读什么?
  生(集体):“的(de)”。
  师: 我们现在再请一个同学来读读看, ×××。[指定学生]
  生(32):[朗读第三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风轻悄悄的, 草软绵绵的。”
  师: 基本上读对了。现在我们自己读, 读了背出来。[学生各自轻声朗读第三节。教师巡视、指导] 好, 我们一起背背看——一起背背看。“小草……” 预备——起。
  生(集体):[齐背第三节。教师依学生背诵的内容, 分别指板书“生命力”、“质”、“色”、“范围” 和“态”]。
  师: [有的学生把“打两个滚”, 背成:“打几个滚”]为什么这个“打两个滚” 容易错呢? 因为后面, 都是“几”。你看看——仔细看看: “踢几脚球……”
  生(部分):[紧接着说]“赛几趟跑”。
  师: “赛几趟跑”。
  生(部分):“捉几回迷藏”。
  师:“捉几回迷藏”。所以就以为都是“几” 了! 实际上, ——是“打两个滚”。它是“两”。记好了! 好, 再背一遍。“小草……” 预备——起。
  生(集体):[再齐背第三节]
  师: 好。下面我们就学第四节。
  小草在春天是如此的美啊! 那么下面呢, 就是花呀,树呀……也是写得很细。请你们自己分析分析, 为什么说写得很细呢? 先写什么? 后写什么? 再写什么? 自己读,读了分析。[学生各自低声朗读第四节] 好, 刚刚××同学问了:“赶趟儿” 是不是就是“赶集”? ——刚刚不是有同学问了这个问题吗? 什么是“赶趟儿”?
  [学生低声议论。生(有的):“赶趟儿” 是争着凑热闹。]噢, ××,[指生(33)。生(33): 我照别的同学讲的。] 你跟同学讲的? 我还没有听到呐, 你说说看。
  生(33): 凑热闹。[学生笑声]
  师:[笑] 凑热闹——噢, 凑热闹。“赶趟儿” 究竟是什么意思? 凑热闹。有道理, 不是完全不搭界的。“赶趟儿”, 这是北方话, 我们南方没有这种话。“赶趟儿” ——争先恐后地, 赶上什么? 赶上趟儿。“趟”, 就是这一趟。××同学[指生(11)] 问, 是不是就是“赶集” 的意思?如果是赶集, 为什么不用“集” 呀!
  [学生议论]
  是不是“赶集” 呀?“集” 是什么意思呀?
  生(集体): 集市。
  师: 噢, 集市。赶集——人赶集, 去买东西, 或去卖东西, 叫赶集。这儿不是赶集。“赶趟儿” 呢, 就是我们刚刚讲的: 争先恐后地, 要赶上这一趟儿。——这一趟儿。这里就是赶上什么啊?
  生(集体): 春天。
  师: 喔, 对。大家理解得很好。赶春天, 赶春光, 因此就出现一个百花争春的景色。[板书: 百花争春] 百花争春, 把这个“春” 换一换, 还可以用个百花——什么?
  生(集体): 百花争妍。
  师: 讲得好, 百花争妍。[板书: 妍] 这“赶趟儿” 就是都要来凑热闹——百花争春, 百花争妍。这个可以理解了吧? 下课以后, 休息一下。
  (以上28 分钟)
  [下课]
  第二课时(略)
  二、于漪教学案例分析
  我们从《春》的课堂实录中能体会到于漪课堂教学的特色:
  第一, 在两节课的教学过程中, 饱满的情感贯穿始终。从热情洋溢的导入, 到引导学生进入朱自清笔下的万象更新的春天, 再到体会用词造句的妙处, 于漪对文章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情感表达方式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对学生的暗示和引领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是基于于漪自己对文本的解读, 她不是机械照搬教学参考书上的分析和程序, 更不是对课文内容的简单重复, 而是根据学生阅读理解的需要重组教学内容, 她对《春》里面的用词造句的有血有肉的推敲分析是超越教参和课文的。能完成这种超越除了教学经验之外, 更重要的是对文本作者的生活体验的尊重和欣赏, 对洋溢于字里行间的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由衷赞叹。另一方面, 于漪的饱满情感也来自于对学生的爱和学生的求知热情, 在课堂人际交往的过程中, 于漪的微笑, 她的善意提醒, 都能激起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气氛, 使教学活动富有生气和活力。于漪是20 世纪80年代语文教学情感派的代表,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以丰富的情感投入著称, 这一特点不仅体现在《春》的教学活动,在其他课文的教学中也得到充分体现。
  第二, 扎实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训练。在《春》的教学活动过程中, 于漪和她的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认真态度是特别引人注目的。在要求学生读背课文的过程中,师生都在仔细纠正不正确、不标准的读音; 在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和句子的含义的时候则强调理解和运用; 在综合概括景物特点的时候又重视思维的条理性和简洁性。于漪对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能力的训练的重视程度是20 世纪80年代语文教学的共性的体现, 那个时候的语文教学对工具性的偏向是一种常态, 正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后对人文性的偏向一样, 是时代的产物。于漪的与众不同之处是她把扎实的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当成是达成她的育人目标的阶梯, 是她教文育人蓝图中的一部分内容而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 这就使她的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教学不仅仅停留在那个时代习以为常的为考试而学的功利目标上, 而是语文基本素养的训练, 具有素质教育的特质。
  第三, 追求教学内容的细致和周全。在两节课的教学时间里, 于漪带着学生从课文第一节开始, 到第七节, 一一进行朗读分析背诵, 进入文本的细节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进行精要的板书, 把课文的结构脉络和作者的思路直观地呈现在黑板上, 在分析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 展示了文章结构和写作的特点。这也是20 世纪80年代最常见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展开方式和顺序安排,其侧重点和着眼点是进入文本, 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内容,体会文本的艺术特色, 学习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运用的技巧。区别在于任课教师对文本的熟悉程度和领悟能力, 于漪的敬业精神使她对文本的熟悉程度超过了一般的教师, 于漪从小就喜欢文学作品, 她对以文学作品为主的课文的领悟能力也是出色的, 因此, 追求细致周全的教学内容并没有使她陷入满堂灌的深渊, 而使她的教学内容朴素而充实,一如的她的为人, 对学生具有吸引力。
  第四, 引导学生推敲词语的能力。于漪在课堂教学中对词语的推敲有自己的特色, 首先抓住文眼推敲词语, 在《春》两节课的教学活动中, 于漪抓住了“春” 字, 总结文本的思路是,“迎春——绘春——颂春”, 重点在“绘春”,怎样“绘春” 是教学重点内容, 因此于漪在课堂上用了大量的时间跟学生一起推敲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词语怎样生动形象地“绘春” 的。这是从全文整体思路的角度确定推敲的重点词语, 服从于对全文主旨的理解。其次, 抓住关键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推敲, 整整两节课, 除了朗读之外, 大部分时间于漪都在与学生一起就文中的关键词语进行分析和讨论, 以期对词义、句义、段义、文义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这是解读一篇文章的基本功夫, 也是语文课别于其他人文课程的本质特点, 是语文教学必须落实的基本任务。但是词语的教学很容易陷入纯语文知识传授的窠臼, 使课堂教学僵化, 关键看教师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于漪虽然不是中文系科班出身, 但她在备课时下的功夫使她的语文基础知识不断得以丰富和完善, 可以使她在进行语文知识的教学时能厚积薄发, 游刃有余。再次,抓住学生理解不准确的地方进行推敲, 于漪在教学中的严谨态度也表现在词语教学活动中, 她和她的学生不轻易放过读错的词语, 对每次朗读中的误读都进行周到的订正,因为读错很可能是认知的盲点, 而教学针对的就是认知的盲点, 以完善学科的知识结构。即使一些常见的词语, 像“抚摸”, 学生也有可能理解有偏差, 于漪和她的学生也会借助比较和生活经验, 帮助一部分学生达到正确理解。
  第五, 营造了有利于师生进行有效课堂教学活动的民主氛围。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于漪在《春》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了这两种角色的功能。作为一个组织者, 于漪遵循文章的写作顺序, 组织学生朗读课文, 纠正读音, 推敲词语, 归纳段意, 欣赏文字运用的巧妙和修辞手法的高明, 把散见于文章中的语文知识进行分析和梳理, 充实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 作为一个引导者,于漪通过激情导入, 唤起学生对春天美好景物的记忆, 通过背诵描写春天的诗句, 丰富学生对春天表象的感知, 通过朗读课文, 加深学生对春天景物特色的印象, 通过关键词语的推敲分析, 使学生可以进入作者笔下的艺术化了的春天的美妙境界中。这两种功能的发挥既要借助于教学实践的经验, 又要借助于教师的语文教育价值观, 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的运用可以使教学技术的运用更为成熟, 但课堂教学的民主气氛的形成和维持却不能仅仅依靠经验, 而是包含在经验里的教师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这才是主宰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内在力量, 于漪的内在力量源于她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学生的真诚的热爱, 这样的内在力量体现在她胸中的教育蓝图中, 落实在她的教学行为中, 我们因此就能看到语文课堂教学可以这样朴素而又富有情趣, 学生其实很喜欢语文知识, 他们的分析和探讨可以可以让教学活动更为有效。
  
  于漪评价
  《教师之友》2004 年第1 期发表景诵白尘的文章《于漪: 一个曾经的偶像》, 对于漪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大师在当代语文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发表自己的观点, 认为“作为一个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 无论是世俗的声望还是学术的成绩, 于漪都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于漪对当代教师的影响, 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 都是一言难尽的。” 但是,“对某些陈旧的宏大话语的过分因袭, 可能是于漪的悲剧。因为这种宏大的话语方式压制甚至牺牲了老师和学生的个性。” 还有就是“于漪‘与时俱进’ 的高速度。”
  文章对于漪在语文教学上取得的成绩和她在语文教学上的巨大影响力是给予充分肯定的, 批评的是于漪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过于重视思想道德教育,“于漪是以道为先的,有时甚至牺牲文, 以文祭道。” 这样的批评有道理的地方是, 主张教文育人的于漪的确是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的, 她的育人蓝图也是把培养怎样的人放在首位, 但并没有“牺牲文” “以文祭道”。
  在《春》的课堂实录中, 我们看到于漪通过各种教学手段, 围绕着文本设计问题, 营造气氛, 把学生带入朱自清笔下充满生机的春天, 并没有架空文本, 额外增加其他无关的思想内容, 完全是基于文本的认识和理解的需要进行的德育渗透, 比如“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这篇散文,其中写春的内容可多啦! 我们星期六发了讲义, 请同学们看。这里头写了: 草、花、风、雨、山、水、树、蜜蜂、蝴蝶等等。我们读的时候要想一想, 朱自清在这篇文章当中, 他是怎样写这些春天的景物的? 他写的春天景物的——姿态啊, 气息啊, 声音啊……我们想到没有? 看到没有? 春天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现在正欢乐地生活在阳春三月里。你说对吧? 这正好是阳春三月! 对文章中的这些景物, 你是怎么观察的? 看一看朱自清先生是怎么写的?”既联系课文的具体内容, 又联系学生生活的季节和环境,表达的是与课文的感情基调吻合的喜悦的思想感情, 是文道统一的范例, 是因文解道, 循文悟道。就是在深化语文课程改革的今天,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在语文课堂上追求的也还是这样的境界, 这样的效果, 没有过时之嫌。显然,作者想批评的是于漪“对某些陈旧的宏大话语的过分因袭”, 质疑的是于漪对传统道德观念、当代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过分认同, 以为这样的认同势必削弱师生的批判精神,伤害师生的个性, 站在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忧虑不无道理。但问题是于漪并没有“过分” , 在《春》的课堂实录中, 甚至找不到“某些陈旧的宏大话语”,如果从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的角度去看,《春》的课堂实录的确是一味的赞赏, 没有批判的分析, 比如在课堂最后的小结中“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是春光无限好的景色! 同学们回去背诵。开头背出来了, 后面几小节还没有背出来。要把全文背出来, 仔细地体会朱自清先生文章的用词造句的妙处。他写的这篇文章哟, 很清新, 就好像小河里的水流淌下来一样! 这些词句都从他的笔端流淌出来, 我们要好好地学习, 怎么样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他是笔笔扣住春天的景物特点来写的。我们学完以后, 要写一篇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的文章。今天课后没有书面作业, 全文要朗读背诵。” 即使是名家, 其作品也并非完美无缺, 让学生认识名家作品中的瑕疵无损于名家的形象, 应该一分为二对待名家的作品。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也要从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出发, 不是什么都要批判, 也不是每节课都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以欣赏美为主的课堂, 像于漪上的《春》,就在欣赏春天的景物之美, 作者笔下的文字之美, 为学生观察事物, 描写事物提供样板, 其实也是在表明一种态度,关键是不要以丑为美, 文过饰非。显然在于漪的《春》的课堂教学中没有这样的毛病。再说, 学生处在青少年时期,世界观正在形成, 思想还很不成熟, 容易偏激和冲动, 正面价值观的影响对其成长更为有利。至于说到“于漪‘与时俱进’ 的高速度。”, 主要是指责“于漪转换的速度毕竟太快了。” 语文课程本来就是与社会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 包括政治话语的变化, 语文课程跟着变化是常态, 不变才是应该批评的, 显然批评的焦点不在“变”, 而在“变的速度” 之快, 在这个速度中显示的仍然是于漪对现实政治意识形态的过分认同, 和因为这种认同而可能导致的精神价值的贬损。实际上, 于漪并非没有原则的不断“转换”, 她的“变” 是在她自己所期望的育人框架中的, 她没有在自我超越中背离自己的道德原则, 她的底线是非常清楚的, 那就是: 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和热爱,对教育事业的鞠躬尽瘁, 对学生的真挚感情是永远不变的,作为一个教师, 她追求她所理解的道德和人格的最高境界,而她改变或者修正的只是不合时宜的某些观点, 她在努力地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 这既是生存策略, 也是成长的过程, 没有损害于漪的人格和形象。当然, 如果“于漪‘与时俱进’ 的高速度” 与各种名誉和利益相关, 那就应该受到嘲笑和批判, 但于漪的“转换” 与名利无关。当然,于漪在语文教学上也并非无可挑剔, 于漪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势必使她倾向于在语文课堂上, 用她的真诚和热情传扬积极正面的价值观, 而且是在当下的语境中被确认是正确的价值观, 而有意或者无意遮蔽了多元文化视角的不同观点和立场, 从今天的立场来看, 这种定于一尊的价值取向, 就欠缺瞻前顾后的历史观, 因此就有“对某些陈旧的宏大话语的过分因袭”, 就有“于漪‘与时俱进’ 的高速度” 的质疑, 可以说, 每一个时期的于漪身上都有时代的印记, 她努力超越自我, 但她仍然不能完全超越时代, 尽管她的确是那个时代的骄子。
  综上所述, 作为一个有着广泛影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无愧于语文教学名师的称号。她以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在语文教育事业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受惠的不仅是她从教50 年所教育的学生, 还有为数众多的全国各地的中学语文教师。她所创造的业绩在语文教师中是一个标杆, 是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 包括她对语文教学艺术的精益求精的态度, 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生活作风, 她虚怀若谷、谦虚谨慎的为人, 她淡泊名利、与人为善的处事态度, 尤其是在物质欲望膨胀的时代, 其榜样意义是不可否认的。
  
  【参考文献】
  [1] 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2.
  [2] 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4-26.
  [3] 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709-,710.
  [4] 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7-8.
  [5] 于漪语文教育论集.,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5-6.
  [6] 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207-217.
  [7] 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172.
其他文献
【摘要】在中小学教育中,学科课程是学生受教育最普遍的方式。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将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将规范的统一性转变为选择的多样性、将维持性学习转变为创造性学习而使创造性的“教”成为开发和释放人创造潜能的发动机,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学科课程 创造教育    用哲学的眼光看教育,应该有三个层次:第一,让受教育者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成为一个有知识、尊重客观的人;第
执教《圆的周长》公开课, 课前没有布置学生预习,只是告知了第二天的教学内容。以下是第一遍试上的教学片段:  片段一: 导入课题  课件呈现小白兔和小灰兔赛跑图。师: 小白兔沿正方形的路线跑一圈, 小灰兔沿圆形的路线跑一圈。谁跑的路程长一些?生: 我觉得是小白兔。师: 目测是一种方法, 但它有误差, 你们能不能想一个更好的办法来求出它们跑的路线的长短?生: 只要求出正方形和圆形的各自周长, 就可以比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西工学院校级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工业设计专业《立体构成》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的研究成果之一。(" 项目编号: J0904)  【摘要】多媒体教学方式已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手段。本文分析了多媒体教学方式在立体构成教学中的优势和出现的问题, 并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立体构成是工业设计专业中研究三维立体形态的基础课程。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揭示三维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
编者按: 袁贵仁部长最近谈到高等教育时, 突出强调高等教育下一步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提高质量, 这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非常核心、非常重要的任务, 尤其要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人才培养当中, 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那么, 在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以来,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有哪些新进展新举措?  近期召开的教育部2011
如果生活中没有音乐,就像天空中没有太阳一样。“音乐用理想的纽带把人类结合在一起”,世界上不能没有音乐。童年的孩子们最富有诗情画意,最喜欢幻想,他们对于音乐更为敏感,可以说没有一个同学不喜欢歌唱。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说:“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就会拿美来浸入心灵,心灵因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  音乐课堂教学是整个音乐教学的中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是数学的运用与创新。不论是数学的运用, 还是数学创新, 都离不开探索。没有了探索,任何学科都会失去灵魂。改革数学课堂教学, 把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作为我们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 是非常必要的。  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索能力, 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它包含了许多方面。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 培养学生数学探索能力的几点尝试。  1.培养数学兴趣, 让学生学有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
【摘要】敏锐的眼光对科技创新和创业致富至关重要。创业需要商机, 要捕捉创业致富商机, 须拥有敏锐的眼光。自主创业已成当今就业大趋势, 要使学生毕业后能成功走上创业致富路, 教育就必须在培养学生敏锐的眼光上狠下功夫。    我们的教育, 从中学到大学, 一直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就是培养学生敏锐的眼光。  敏锐的眼光, 就是人们常说的“远见卓识” 和科研领域所说的“直觉”、“洞察力” 及文物收藏
一、问题意识以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一)问题意识的含义界定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令人疑惑难解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情绪的心理状态。  (二)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1. 问题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源泉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头脑中只有存在问题,才会主动去思考,才会有求知的愿望和要求,
“天下之事,莫不有法。”写作也不例外,自古以来,写作都讲求法度,讲求范式。写作从理论上说是源于作为写作对象的客观事物,其通过写作主体的加工、制作,反映在各种文章之中,所谓“文成而法立。”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说》中讲:“文章之有体裁,犹宫室之有制度,器皿之有法式也。”由此足可见文章的体制对于写作之法的重要性。在写作实践中,它们虽多有变化,但也是“定体则无,大体须有”的。因此,对于学习写作的人,尤其是
【摘要】根据新课程考试标准界定的地理高考考试目标,地理教师在备课中应注意突出主干、注重图文信息、精选精练试题、关注时事政治四个方面。  【关键词】新课改 高考 高中地理 反思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高三年级的学子们也即将进入高考考场,作为一名刚刚接触新课改教材不足一年的地理教师,同样感受到高考的压力。  每一届文科生或多或少都会有某一科或某几科学科成为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2010届文科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