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写作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

来源 :语文天地·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hensheng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初写作文,很有些平淡如水、空洞无物,或者胡编乱造、状如瘪三的东西。个中原因用“言之无文”指代颇不具体,实在就是缺少细节描写所造成的;至少,有这方面因素。但学生不是不想写,而是不会写、不能写,他(她)没有掌握细节描写的相关技巧。为此,教学实践中,教师采取一定方法对学生进行细节描写技巧的专项培养,是必要的。
  一、观察习惯的养成和描写技巧的掌握
  培养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在这儿,是为学生日后写作素材的积累而作,并且是一个所需时日颇长的持续过程,恰如课标在第二学段“阶段目标”下“写作”条仅提出“留心周围事物”,而到了第三学段“阶段目标”下“写作”条才提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一般。即便没有课标要求,如大家之言“学习作文,第一须观察”(鲁迅)的写作经验与教学经验,也会要求教师从第一学段的写话教学始,即必要为着学生日后写作能力的奠基而采取相应动作。具体的,如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时就要“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课标)等,就是很好的选择。唯其需要持之长久,以求“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之效。
  有了观察的习惯,再来谈技巧就有了重要基础,其一是真实,其二是传神,或如李准所说“真实而传神的细节描写往往能产生巨大的艺术魅力”。“真实”的意思是,细节描写来源于生活,不是凭空想象、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或脱离事物实际状态的捏造,而是从中反映出所描写对象的细微却又真实存在的特征,是经得起推敲的,可以让阅读者相信作者的文字是真实发生的,即赵树理所说“细致的作用在于给人以真实感”。而“传神”,则是指细节描写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要抓住最能反映事物特征的、有价值的点来写。这样的文字,绝不啰嗦,而是简约且富有神韵、缜密并个性凸显;这种描写的次数,绝不会大量繁复,而是视写作所需用最少的次数来为更多的需求服务,力求一石二鸟、一石多鸟之效。
  二、引导学生以教材的细节描写为范例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说,语文教师尽人皆知,其目的“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自然也是耳熟能详。既如此,教师就应结合课文教学中那些较为典型的细节描写片段,引导学生向其要感悟、要经验、要技巧、要自我描写实践的信心。如学习《鸟的天堂》一文,里面有写榕树叶子的细节,“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细细体味,以“堆”来写叶子之多,以“照耀”描摹叶子颜色的翠绿,以“颤动”来刻画叶子充满生命力的灵性,就让人感受到叶子似乎真的就呈现在眼前,个中真实感毫无打折成分。又如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对于“母亲”读完诗后的神采表达“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发亮,兴奋地嚷着:‘ 巴迪 ,这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着我,不住地赞扬”中,眼睛的颜色是“发亮”的,情绪的状态是“兴奋”的,与儿子交流说话的方式是“嚷着”的,语调是高昂的,对儿子的动作表达是“搂着”的。这就让人非常容易就感受到了“母亲”此时此地的众多表现。由此,我们也应发现,对小学生来说,細节描写更多时候所借助的并不是什么高大的技巧,而是对相关词语的恰当地选择运用。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
  这一点,进而在对词语含义的仔细体味与选择上下工夫。如六年级上册《穷人》一文中,写到桑娜“把他们抱回家里”后的心理时,就用了“忐忑不安”一词,换个别的词可以吗?不可以,其他词语都不能完美表达桑娜此时此地的心理活动与变化。
  三、引导学生向习作实践学习细节描写的感悟与经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单靠对范例的琢磨和听取教师的讲解,还形不成真正的能力。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学习、观摩之后,还要亲自作文实践才行。这种实践,可分三步进行:一是写作前的铺垫。就是选取较为容易操作的描写对象,如描写一朵花,就真实地把那朵花放在眼前,变换角度与方位先来做认真的观察;观察后,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观察心得,是否达到了如金圣叹所说“其间皆有极微”的程度,如果用语言来描述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方式、用哪个词语最传神等;二是下笔实践。尽管所描写对象相同,但落实到每个人的笔下,所选取的语言方式、所用到的词汇、甚至是标点符号等的驾驭等,都会有所差别。在这些差别下,学生细节描写的功力就会有所展示;三是对学生的细节描写实例进行必要的点评。哪些文字用的好,文采毕现;哪些词语用的不到位,需要改进等等。经过这些点评,学生就知道什么样的文字是有价值的,什么样的文字是没有意义的,也就会借此慢慢地积聚起自己有关细节描写的经验和感悟。当然,学生的这种实践练习,也可以降低门槛从模仿入手,待技巧有所掌握与熟练后再视写作所需进行某种程度的创新。
  总之,细微之处见精神,细节虽“微”,只一语、一言、一动作,一物、一件、一神情,精雕细琢,却也足以描摹大千世界。小学生习作能到此境界,也就不用再谈什么技巧,而直接就是“我手写我心”,一若山涧清泉,汩汩复汩汩了。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县教师发展中心(054011)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问题教学”作为一种十分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有巨大的优势,十分贴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但是,许多高中语文教师对“
联想使出了极具杀伤力的价格手段。日前新发布的两款联想牌数码相机价格仅为同类配置产品的二分之一。联想130万像素的So.Show303价格为999元,如此低价的数码相机发布,令竞争
教师在作文执教时,需要引入梯度作文教学机制,但对梯度作文教学存在不同理解。教师对作文教学进行由浅入深地设计,引导学生逐渐进入习作境界,这又是一种理解。小学生作文基础普遍较低,如果只是一味强调学生学力基础,无疑是不科学的。教师需要从习作教学渐进性方向做出一些探索,将学生逐渐引入习作境界,这无疑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一、创设习作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直观思维比较敏感,教师在习作教学中,不妨利
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的建议。2014年,国家又颁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的部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通过国家先后颁布的两个语文课程标准,最终确立了诵读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诵读法重新得到了教学工作者的重视。特级教师韩军在其发表的“新语文教育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第一学段(低年级1—2年级)的识字要求为:'1600字左右',写字量为'800字左右。'低年级阶段要注重学生识字兴趣的激发和培养,笔者本着
散文是一种极具审美特质的文学体裁,审美教育作为散文教学的重点,是近年来散文阅读教学努力提升的一个方面。不过,在实际教学中,受各种因素影响,高中散文审美提升陷入了困境。如何突破散文审美困境,就成为广大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解放思想,为课堂教学松绑  与小说、戏曲等文体相比,散文虽然内涵深刻,不过它的情节性不足,所以,许多学生对散文都不感兴趣。教师只有创新教学手法,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
陆机《文赋》中写到:“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中国古人早已提出了文学创作中关于灵感的问题.《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灵感”的解释是
“道德是内心的自觉,重在唤醒;法治是外显的规范,强调认同,二者结合,方能相得益彰,从而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我深切地认识到道德与法治的哲学
成都高新滨河学校以“横向管理、学段评价”的课题研究为契机,用科研撬动学校的整体发展。科研产生了“羊群效应”,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的管理体系、课程体系、
不论是对于哪一个阶段的作者来说,写作都是激活思想并将之固化于纸面的过程,都是将自己的思想寄托于语言文字的一种活动。高中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比较快,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学生的思维、心理活动、性格、兴趣等因素,主动研究网络信息时代高中年龄段学生的普遍兴趣点和关注点,并以此作为切入点、激发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下笔,让他们不再畏惧写作,甚至将写作作为交流思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