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文言文诵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tncx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的建议。2014年,国家又颁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的部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通过国家先后颁布的两个语文课程标准,最终确立了诵读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诵读法重新得到了教学工作者的重视。特级教师韩军在其发表的“新语文教育观”中提出,诵读就是语文教育的根基。在诵读中,掌握一定的技巧能够使诵读更具有感染力。所以,高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诵读技巧,在文言文诵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体验文言文的精髓。
  一、读准字音
  阅读文言文,首先需要解决语音问题。在文言文中,常出现读错的地方是异读字。有三种异读字:一是破音异读,这种异读字其实就是读出来的时候,音调发生了变化,如“沛公欲王关中”,就存在这种情况,“王”并不是一般的二声字,而应该读作动词的四声字“wàng”。二是古音异读,人名、地名、官名、姓名属于古代专有名词,其读音相对固定,如《阿房宫赋》中“阿房”是秦国的宫殿,读作“ē páng”。三是通假异读,如《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中“生”通“性”,也与“性”读音相同。
  读准字音可谓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也是感受文言文的起始。我们教师在文言文教学时务必要夯实字音基础,关注学生对字音的认读,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文诵读习惯,形成文言文诵读的技巧。
  二、读清句读
  句读即准确地进行停顿。文言文多为单音词,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复音词在古代往往只需要一个单音词,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现代汉语中“眼睛”一词在文言中用单字“目”即可表示。古文中某些双音节词语是两个词,所以,诵读时需谨慎对待。如“可以”一词,在《指南录后序》“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一句中是两个词,“可”解释为“可以”,“以”解释为“用来”。
  读清句读方可感受古人语言的节奏,领悟文言文的语感。试想,如果学生连最基本的古人语言交流的语感都不知悉,又怎能深度领会文言文,感受文言文,理解文言文。
  三、读出重音和语调
  重音在朗读中的直接作用就是强调。如“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其中“特立”一词凸显出西山景色独特,所以诵读时需重读。
  语调,即声音的高低和节奏的快慢。语调又与句子所表达的内容和思想情感密切相关,统一于整篇文章的旋律。如《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语调平缓;到“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时,调高语调,表达作者的浩荡之情;到“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时,抒发内心愉悦的畅游之情,语调升高;到“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时,再稍降低;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时,语调再降,似哽咽凝滞。
  四、读通思路
  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文言文行文思路的梳理并不容易。学生要想提高阅读能力,生成文言文语感,最有效的方法便是诵读。无论篇章长短,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精心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而写成的,都值得学生品味揣摩,学生可以从诵读的停顿和语调中探寻文章内容和作者行文的匠心。
  《陈情表》一文的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首段的“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引领中心,对祖孙二人彼此依靠的情境展开叙述,在诵读的过程中要表达出凄切的感情;第二段表明朝廷对自己优礼有加,本应“侍东宫”,不幸“劉病日笃”,读的时候要读出“臣之进退,实在狼狈”的矛盾纠结;第三段引述了晋朝“以孝治天下”这一治国纲领,对其“亡国贱俘,至微至陋”的悲苦处境和自己为官经历、人生价值以及政治理想进行陈述,以期打消晋武帝的猜疑,读的时候要感情恳切;第四段明确提出“愿乞终养”,表示要先尽孝后尽忠,以期感动晋武帝,达到“陈情”的目的,读的时候要读出其中的明确和肯定。
  五、读出语气
  语言文字是承载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读出声来总是带有语气的,句式结构不同,语气必然存在一定差异,或者可能与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情感大相径庭。除此之外,诵读语气会受到文章艺术手法、语体色彩的影响。诵读能够将纸上的语音转化成实实在在的语气,丰富多样的语气将浓厚的情意传达出来,直接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如屈原的《渔父》,它着力刻画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一个以死明志,另一个以隐守志,其实是借对话、辩论一吐心中之块垒。读“何故至于斯”时,须表现屈原与渔父偶遇的惊讶和关切之情;读“众人皆醉我独醒”一句时,语调应该是激昂向上的,呈现不羁的傲然;读“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时,语气抑扬顿挫,表现心中之激愤。
  诵读更重要的是着眼于句式、词语、表现手法等,领会文章隐藏的情感,这样才能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感受文字背后的意蕴。叶圣陶老先生认为诵读需要的是“委婉处还它个委婉,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因此,唯有深刻融入文言文的情境,理解作者的内在,诵读才可蕴含丰富的情感,才能感染读者,将读者带入语篇的情境之中。
  六、读出个性和美感
  著名教育家洛克曾说:“心灵有如人脸溢彩万千,世界因为人的个性而显得丰富多彩。”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感知和诵读的能力各不相同,有着各不相同的经验体会。美读是诵读的最高境界,更是诵读领会文本的关键。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是美读的基础,通过对多种诵读技巧的综合运用,呈现出抑扬顿挫、颇具韵味气势的诵读效果。湖北名师余映潮说:“美的语文课必须是包括朗诵的课。”对文言文的诵读,需要契合文本内涵,读出古人的内心,让学生通过文言文与古人对话,感受古人的内心。这样唯有在诵读中读出个性,体悟美感,学生才能借助文字与古人对白,从而真正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所在。
  文言文诵读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高中生的应试能力,更在于激励他们汲取文言经典作品中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和价值,激发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崇和热爱,成为有担当、负责任的中华文化传承者。文化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唤起高中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迫在眉睫。
  总之,阅读经典文言文,可以了解文言知识、提升语言理解能力、感受语言的演变,还可以体会、理解古代的人文精神。文言诵读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化知识,体悟传统文化精神。要想真正吸引学生步入文言文的世界,我们教师要充分发挥文言诵读的独特作用,不断指导学生掌握相应的诵读技巧。这样,学生才会在诵读中不断体验文言文的特有魅力,让文言文的内在感染力得以最大程度的彰显。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金湖中学(211600)
其他文献
应试教育的发展让许多教师和学生只注重考试时所涉及到的知识体系,对于文言文的理解只浮于表面,没有深入地挖掘文言文的内涵,体会不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和文言文本身的魅力所在,因此,几乎磨灭了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兴趣。学生学习得过且过,没有系统的学习方法,教师也没有形成良好的教学规划。教师应尽量减少应试教育带来的不利影响,去除功利主义学习观念,激发学生兴趣,真正让学生进入文言文中去,最终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阅读理解
目的:探讨补肾通淋汤对老年顽固性尿路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20例老年顽固性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1个月后观察其临床症状、体征、尿化验和细菌
因3#文丘里在容器首检时发现了多处焊接缺陷,且带缺陷在线使用接近一年时间,在第二次容检发现这些缺陷有进一步发展和扩大的趋势,为进一步了解该设备缺陷的安全性,根据相关规
目的:观察降脂饮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内服降脂饮,对照组口服吉非罗齐胶囊,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控制率和显效率均高于对照
涵泳有利于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语言,有利于语言的积累.相较于一般的现代文,古文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以"涵泳"的方式来教学无疑是促进学生提升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化工机械设备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作用十分显著。安装可靠的化工机械设备,运行起来不仅可以保证整个生产过程顺利实施,此外还可以促进化工企业的发展。然
本文针对苯乙烯装置精馏系统中薄膜蒸发器主要运行参数,主要包括薄膜蒸发器釜液罐温度和液位、气相线温度、焦油采出量和循环量、釜液泵转速等出现异常波动,通过生产试验和化
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问题教学”作为一种十分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有巨大的优势,十分贴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但是,许多高中语文教师对“
联想使出了极具杀伤力的价格手段。日前新发布的两款联想牌数码相机价格仅为同类配置产品的二分之一。联想130万像素的So.Show303价格为999元,如此低价的数码相机发布,令竞争
教师在作文执教时,需要引入梯度作文教学机制,但对梯度作文教学存在不同理解。教师对作文教学进行由浅入深地设计,引导学生逐渐进入习作境界,这又是一种理解。小学生作文基础普遍较低,如果只是一味强调学生学力基础,无疑是不科学的。教师需要从习作教学渐进性方向做出一些探索,将学生逐渐引入习作境界,这无疑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一、创设习作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直观思维比较敏感,教师在习作教学中,不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