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是有一天可以不教

来源 :开心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爸爸去哪儿》的热播,引起了一番关于重建亲子关系、转变教育方式的讨论。作为有关方面的专家,林怡老师致力于亲子理论研究多年,帮诸多的父母拿掉了“心上的石头”,她说:“教育的目的是有一天可以不教”。究竟怎样才能达到“不教”的境界?什么才是正确的早教理念?如何处理孩子成长中的棘手问题?就此些问题,林怡老师一一做了回答。
  早教不只是教给孩子知识 三岁之前的记忆会伴随终生
  记者:林老师您好,很多人都觉得您的那篇文章《3岁前的记忆去了哪里》非常有意思,那么,我们3岁前的记忆究竟去哪了?早教对这部分记忆是否有影响?
  林怡:人们三岁之前的记忆其实分为两部分,一是你认为自己能够回忆起来的,可以用语言描述的那部分;另一部分是自己意识不到而且也没办法用语言描述的,但是这部分记忆藏在你的潜意识里了,可以说是隐形的,它会对你以后的成长发展会产生影响。这其实也是早教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要尽可能营造一个温暖而充满爱的环境,带给孩子更多快乐的记忆,使家成为孩子心灵成长的沃土。
  很多人看过那篇文章之后,留言告诉我说他能够回忆起自己几个月大的事情,去问父母,也得到了证实。其实除了这种直接的印象之外,这些记忆有时候会以梦的形式出现,很神奇。
  因为我们很难回忆起3岁前发生的一切,很多人就误以为在孩子3岁前发生的一切对他不会产生影响,或者影响甚微,抑或这种影响会随着时光的推移而消除。因为这种认识,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很可能不太注意我们的行为,结果就会无意间对孩子产生影响,带给孩子很多负面的东西,直到某一天,这些影响在孩子身上呈现出来,我们才想起要去解决问题,并把问题归咎于孩子。此时,我们需要付出的努力就大多了,效果也差多了,殊不知,问题的根源在我们身上,我们对孩子的影响,从他一出生就已经开始了。
  在我看来,早教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它并不等同于教给孩子很多知识,其实涵盖了孩子吃喝拉撒的一切。妈妈给孩子喂奶,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早教,喂奶的时候妈妈状态如何,当时环境如何,这都是很有讲究的。来自情感的,感官的刺激等等,都是涵盖在早教里面的。还有像是讲故事,其实真正重要的不仅仅是孩子听到了什么故事,而是这段跟妈妈在一起的时光,这对孩子的心灵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滋养。孩子会有很强烈的被爱、被关注的感觉,他更有信心,也觉得自己值得被爱。
  上不上早教班不重要,重要的是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游戏中把对孩子成长有意义的内容传递给他。比如说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这件事,对于孩子来说就很重要。孩子能够往嘴巴里面塞东西的时候,就可以让他自己吃。食物的软硬度、大小、色泽、口感,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很好的感官刺激,孩子刚开始在抓取食物往嘴里送的过程中,都不是很顺利,不能送到自己的嘴巴里,他就会不断调整自己的方式,调整的过程实际上就隐含了探索的过程,他意识到这种方式不能达到目的的,他会继续调整,某一次突然成功了,孩子就总结了经验和教训,有难以言喻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而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帮助孩子改变不良习惯 家长避免施加过多压力
  记者: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过了7岁的宝贝从性格来说是否定型了?
  林怡:三岁之前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七岁之前也确实是孩子性格的养成期。但这个过程不是完全不可逆的,哪怕是性格上出现了一些缺陷也不是不可弥补的,只不过后期需要付出更多。永远不要因为孩子已经长大了,就放弃某些对孩子性格培养有益处的帮助。如果父母在孩子成长早期就有较好的预见性,有一定的前瞻意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就能够避免很多问题的发生,这固然是很好的;因为当孩子已经形成了某种习惯以后,再改变的话会困难很多,但如果万一孩子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也没必要过于担忧。
  作为家长,这时不要过于急切地改变孩子,不要给孩子压力,因为当父母感觉孩子不好的时候,孩子内心是很恐慌的,他的信心会被打压,所以要注意采取合适的策略,原则上就是“别把孩子和问题绑在一起”。不要让孩子和父母成为对立的关系,而是孩子拉倒我们这边,共同面对那个问题,这样的话孩子认为我是被爱的,问题才是我们的对手,改变的动力会非常强烈。
  记者:中国父母非常迷信老师,有些父母觉得3岁之后孩子学习包括成长的重任绝大部分就落在老师肩上了,您怎么看?
  林怡:我觉得这两个角色之间的关系是:家长更重要,老师只是辅助。真正对孩子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一定是家长,虽然老师也会有影响,但是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其他任何一个角色都没办法代替的。而且在互动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某些问题靠老师单方面解决是不现实的,问题的根源在家庭,只有家长积极配合才能把问题解决掉,如果家长意识不到这些问题的话,基本没有解决的可能性。孩子与家长需要建立一种比较紧密的连接,这对未来成长和心理发展意义也是非常重大的,如果只靠老师的话,孩子的成长某种意义上是有缺失的。
  50后带00后成中国新抚养模式 孩子“累觉不爱”
  记者:中国这一代父母工作都比较忙,一般会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老人照顾,您对50后看护00后的现象有何看法?
  林怡:我觉得这有可能是中国即将面临的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首先,孩子从心里面其实是希望跟父母建立密切连接的,当一个孩子很少与跟父母待在一起时,他最直观的感受往往是被父母抛弃了,“没有人爱我”;他的自我价值感、自尊心会受到伤害,平时生活中要么会比其他孩子自卑一些,要么就是过度自负,很难融入集体。其次,与父母长期分离有可能会影响到他将来成年后的家庭关系。小时候缺乏父母的关爱,长大之后寻找的就不仅仅是伴侣,而且也是另外意义上的父母。这是一种不现实的扭曲的期待,对孩子的发展有非常不好的影响。这种扭曲的期待和现实的差距会使孩子在未来对家庭关系感觉不满,继而变得比较淡漠,与另一半分手的概率也会增加。此外,老人教育理念的与我们这一代会有冲突,父母对老人的教育方式肯定会有不满意的地方,这样无形中营造了一个彼此缺少认同的家庭氛围,即便有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孩子依然能够察觉到,他内心感受更多的是一种恐慌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记者:那有没有一些解决的办法呢?比如说每周要抽出多长时间来陪孩子呢?
  林怡:陪伴的时间是很难量化的,尽可能多抽时间吧。如果父母常年跟孩子分居的,连见面的机会都很少有,孩子从父母那里获得很少,只能尽可能弥补,打电话或视频交流,但凡有时间多陪伴孩子,多跟他在一起,多有一些情感上的交流。中国人普遍的问题是不太习惯于表达自己,比较内敛,孩子需要表达你的爱,你要告诉他:“我爱你”,但这种爱不是空洞的,而是要在日常生活当中,通过很细节的地方表现出来,这样孩子才会真切地感受到你是爱他的。如果在外面打工的家长,建议他们能够做一些向孩子表达自己的爱的事情,比如说自己制作一些玩具,在做玩具过程中,你需要融入你的爱和内在的东西,孩子是敏感的,他会察觉到这些内在的东西,他会觉得虽然你没有跟我在一起他你还是爱我的。育儿理念上的冲突会让父母觉得孩子有些方面很难接受,此时首先要做的是接纳你的孩子,如果没有接纳作为前提,你尝试去改变孩子的任何行为都只会导致与孩子心理上的距离越拉越大。这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父母跟孩子情感上的连接更脆弱。另外,不管老人的观念多落后,父母要做的也是先接纳他们,家庭关系的融洽度与好的教育理念相比较,家庭关系更重要。老人的所谓落后方法对于孩子不见得是坏事,我们没办法给孩子十全十美的环境,即便是十全十美环境对孩子来说未必是好事情,孩子通过跟不同人交往可以获得很多社会交往的技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家庭成员育儿理念的差异也有积极的意义。
  父母关系出现问题 孩子首当其冲不利身心健康
  记者:如今70后、80后这一代离婚率很高,单亲家庭如何面对孩子成长?
  林怡:当父母之间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孩子内心会变得非常恐慌,不单单是小孩子,就算十几岁的大孩子他内心也是如此。成长过程中家庭关系问题所造成的影响是会延续到成人之后的,很难逆转。如果真的在心中留下了阴影,那么这个孩子需要接受一些心理上的疏导治疗,才能够把问题解决一部分,但这样也是不能完全解决的。
  一般看来,当父母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孩子会把责任揽到自己头上,他会认为自己不好才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样一来他的自我价值感很难建立起来,即便是有自我价值感,内心也会很脆弱。有一些父母离异的孩子往往给人一种错觉:他很自信,甚至有些过分。这些表现恰恰反映出他的内心没有力量,很虚弱,所以他才会选择把所有的刺都竖起来,像刺猬一样保护自己。这些孩子更会察言观色,因为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他不得不这样,没有别的选择。所以夫妻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孩子是最大的受害者。
  如果父母不得不离婚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离婚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不管两个人在不在一起生活,都是很爱他的,并且要真的多花时间去关注孩子。还有一点,夫妻分手之后不要把怨恨的情绪保留下去,要理解和宽容对方。如果双方可以做到像朋友一样,对孩子可能是最好的,否则孩子会很痛苦。如果这种痛苦找不到释放的出口,孩子就会找比他们弱小的孩子和小动物去发泄,所以说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更富有攻击性。你会看到有的孩子进了幼儿园之后他可能把压力转嫁到其他小朋友身上,他会成为一个让其他孩子很难接受的角色,成为不受欢迎的对象。
  独二代被过度关注 主动性差未来堪忧
  记者:现在大多家庭是独生子女,两个家庭甚至是两个家族培养一个孩子,难免会对孩子过度关注,您对这种现象有什么好的建议?
  林怡:家里很多成员过度关注一个孩子,会让孩子误以为这个世界上我最大,我是最重要的,但凡孩子有需求都是会被满足,这样的孩子往往会以自我中心,不太会尝试去考虑别人的感受,走上社会以后难免会面临很多问题。
  关注过度会导致孩子自主发展的机会被剥夺,小孩子实际上也需要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的,如果不给他这个机会,孩子习惯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等别人来安排,总有人来帮助我,自主意识被压制了,反而对孩子不利。我们观察到,这样的孩子进了幼儿园之后,孩子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除非老师安排,他会处于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有时候我觉得这些孩子挺可怜的,表面上看获得了足够的爱和关注,但这种自我发展动力被压制的对他来说可能会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性”教育不要矫枉过正 孩子希望听到“你们的关联是什么”
  记者:关于对小孩子进行“性”教育一事您持怎样的态度?
  林怡:我觉得这件事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还是比较灵活的。至于怎么个灵活法?这要根据孩子状态来定,孩子对这件事产生兴趣,就应该满足他的需求,要让他了解某些层面的知识。至于给到什么样的层次,就要看孩子的兴趣浓厚程度,不要全盘端给他,要给他恰如其分的解释。我认为给孩子的解释没有标准答案,如果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家长会给孩子富有想象力的答案。严谨的家长给的是一个科学的答案,如果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家长,你隐晦地说也没有错。所以千千万万家长会养育千千万万的孩子。
  家长给孩子过早地灌输一些负面新闻,而孩子理解能力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时,实际上会导致一些副作用。所以我建议家长说的时候不要过度渲染,先在心里权衡一下,让孩子能够接受。另外,你给孩子的答案未必是孩子需要的,孩子期待的也未必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如果说得太多,导致孩子对这方面的好奇达到新的层次,家长就可能得面临另外一个问题。其实回答 “性”的问题时,让孩子觉得我们与他是一体的,我们有关联,就足够了。如果孩子问你:“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此时你可以简单地回答孩子:“你是在妈妈肚子里面长大的。”按照孩子年龄回答这个问题,但不需要把一些细微部分,向孩子解释清楚;但也不可以对孩子随便搪塞了事,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你很愿意回答孩子所问的问题。另外,关于自我保护的意识,也要逐渐传递给孩子。这个时候告诉他身体的哪些部位是藏好的不能被别人碰的。但是告诉孩子要有技巧,不要把这个事情描述的特别黑暗,以免带给孩子负面的影响,要知道,孩子对世界的理解跟成人是不一样的。
  林怡育儿会所只收60个孩子的背后……
  记者:可以为我们介绍一下您创办的林怡育儿会所的情况么?
  林怡:会所在望京有一个,在丰台有一个,但丰台还没有开业,望京那边大概有六十个孩子,不多,主要是我们并不想做太大,因为规模大了以后要做到很细致很困难,像现在我在会所一定会去跟家长聊天的,我们这儿没有填鸭式灌输的课程,把课程分为几类,做成主题类的课程,老师们通过观察孩子,挖掘孩子的兴趣点,去进一步拓展课程,一切以孩子的需求为导向。老师先预设课程,然后拿去跟孩子讨论,最后将老师的想法和孩子的想法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比方说我们做旅游的课程就是因为最初的时候我们有中国地图的教具,孩子们玩的时候对地图很感兴趣,每次玩都很开心,当时给了他们一个任务,谁能指出来哪个省份就可以当哪个省的省长,把中国地图瓜分完了之后,孩子们去准备去旅游,每个省的省长做一些准备工作,去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会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这类主题课程是引领孩子们自我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还有一类微型课程,微型课程的时间很短。根据孩子们一些阶段性的需求表现,一些突发的状况而设计,旨在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困扰。比如孩子某个阶段性发生攻击行为,那我们就此扩展开设一些游戏。还有一些像是带孩子们购物之类的体验类的课程。
  另外,还有一类潜课程,通过创设或者改变环境,加入孩子们可能会感兴趣的元素,潜移默化地给他们一些刺激。当孩子置身其中,他们自然会被环境所感染,顺应自己天性做出反应。我们的活动都是以孩子们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进行。因为不是为了盈利,所以不急于扩大规模。可能有些效果不是当下就能看到的。因为人的成长不是短跑,是一场马拉松,当下的表现与未来的发展很难有一个很确定的联系,我们着眼的是孩子的未来。(来源:中国网)
其他文献
壳聚糖是自然界中唯一带正电荷的生物多糖,在植保、食品、医药等领域已经获得广泛应用。虾、蟹壳是生产壳聚糖的主要原料,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酸液、碱液和固渣,处理难度极大。本文以壳聚糖制备过程中的环保问题作为研究重点,通过工艺创新,实现了废液、废渣的减量化、资源化。论文的主要结果如下:
  (1)以红蟹壳(未粉碎)为原料制备壳聚糖,优化确定了脱钙、脱蛋白、紫外线脱色、高温脱乙酰工艺参数。A.盐酸脱钙:料液比1∶5,盐酸溶液浓度7%(w/v),室温(20-30℃)静置反应8h。B.碱脱蛋白:1kg蟹壳脱钙后
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教育局以幼儿教师研说教材为着力点,通过建立三项机制,助推教师整体素质提升。  一是建立园本研训机制,扎实开展研说教材活动。临朐定期开展常规式园本研训活动,明确研训时间为每周2学时,内容以研说教材为主。通过组织教师开展全员读书、全员培训与全员测试,使研说教材工作得到常态化、机制化、创新化发展,促进全县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是健全县赛国赛机制,打造研说教材展示平台。临朐每
期刊
湖南省教育厅近日举行基于官方门户网站湖南教育政务网的网友座谈会,今年的主题是“互联网+湖南教育”,讨论教育行业如何适应移动互联网新时代。  受邀请的13位网友代表,既有教育系统的普通教师、校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人员,也有当地社会人士。政民互动中,网友们和湖南省教育厅的领导干部们共同探索符合湖南实际的“互联网+教育”发展方向,在“互联网+教育阳光服务”“互联网+新青年自媒体平台”“互联网+心理健康教
期刊
为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四有”教师队伍,上饶县教育体育局根据年初工作计划,精心组织了1300多名教师参加课改、心理知识和多媒体课件制作等专题培训,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能,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据统计,上饶县教育体育局共组织各类技能培训14期,培训中小学校长、书记及教师1300多人,队伍的综合素养得到较大提升。其中:组织县本级课改专题培训10期,培训教师达900余人;87人参加省级专题培训;利用
期刊
按照教育部《干部教育工作条例》和《全国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十二五”规划》有关精神,为完善初中学校校长队伍培训体系,切实提高初中校长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7月31日—8月5日,高安市文教局委托该市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全体初中校长赴华东师大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封闭式学习研修。  本次学习研修主要围绕《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进行。华东师大共举办了《上海高考制度改革和学业评价解读》《课堂需要翻
期刊
“传球,射门!”近日,在江苏淮阴师院附小新区实验学校操场上,由各年级学生组建的班级足球队正在对抗训练,小运动员们个个精神抖擞,生龙活虎。这是该校利用每周一至周五下午的课余时间,进行“每生一个足球、每天训练一个小时”活动时的情景。如今该校爱好足球的学生超过学生总数的80%,超过50%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足球技术。  近年来,淮安市委、市政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从基层抓起,从基础抓起
期刊
通过“且学—且行—且思”(以下简称“三且”)的校本研训一体化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的实践探究,提高了校本研训的实效性和有效性,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一、“三且”研训一体化模式的主要内涵  “且学”—就是立足校本,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领会;通过自学、集体学、向他人学等方式,推进教师掌握专业发展的师德理论和有效高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强化校本研训的正确性和理论基础。  
期刊
10月27日至30日,德兴市教体局组织相关股室、部分教研员、校长、艺术教师一行50人,赴江苏省南通市进行学习培训。笔者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在活动中,我们观看了南通市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参观了通州区石港中学、石港小学、南通市通州实验小学等艺术特色学校观看了学校专题片,聆听了校长及有关专家的介绍,那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特色的艺术活动,让笔者深深感受到江苏近几年教育的飞跃以及学校在艺术中的思索和追求。
期刊
目前,全国大部分制革企业水污染物排放按照国家行业标准执行,但随着全国各地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提高,特别是河北省针对制革及毛皮加工企业出台了相关公告,要求直排企业相关指标按《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排放,部分企业面临停产关门的境地。
  制革企业废水是较为典型的难降解的工业废水,具有污染物含量高、色度高、含盐量高、难生物降解等特点。目前水中污染物指标,除CODCr外的其它指标均能通过常规生物+物化处理工艺达到一级A标准。CODCr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可生物降解部分在生物处理池基本降解完,二
为提高全县农村中小学薄弱学科教师教学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南城县实施农村中小学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薄弱学科教师专项培训计划。2014年暑假期间全县农村中小学61名音乐、信息技术兼职教师在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了基本技能培训。  为进一步强化培训效果,今年暑假期间也继续开展了音乐、信息技术兼职教师提高培训。培训要求信息技术兼职教师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教学、办公技能,并能够独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