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可以造就天才,可是它并不是“天才教育”

来源 :cookie worl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成就天才的目的和手段,社会的希望在于教育,同样,家庭的希望也在于教育。但是,教育方法的选择却是全世界每个家庭最为困惑的难题。
  
  儿童教育的难题最终被美国人解开了,专家们从哈佛大学一些最为成功的天才身上,得出了这些家庭成就这些天才的教育模式,然后把这些模式在每个家庭中加以推广,这些教育模式有如魔法,给那些试图开启孩子们心灵智慧的家长们打开了一扇奇妙的大门。许多美国家庭的父母根据这些教子方法来培养自己的孩子,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些教子方法无疑是一种伟大的经验。正如美国的教育家威廉·贝内特(William J. Bennett)所说的,这些教育方法不仅值得美国家庭效仿,同时值得全世界所有的家庭效仿。
  然而,不要把这些成功的早教经验误当作是“天才教育”。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有作用但不是万能的,不是父母想到的孩子就一定能做到。“教育有多大胆,孩子就有多高才”的观点,实际上违背了教育的客观规律。
  父母对孩子的强化教育不是永久性的,即使能让孩子在初期超过别人,但当大家都起步后这种优势很快就消失了。因为一个处于被支配状态中的孩子学习到的知识、思维、逻辑和推理都是被动的,不可能持久。真正好的教育实际上是教两本“书”:一本是“有字的书”,一本是“无字的书”。古人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万里路”就是那本无字的书。
  由于受错误的“天才教育”思想的误导,许多父母对孩子实施了过分教育,结果对孩子造成了人格上的扭曲。如果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支配过多,会让孩子变得很脆弱,常常为了避免错误而放弃自己的创造性,放弃通过失败来学习的机会。长此以往,会让孩子失去创造力和想像力。另一方面,强烈的压抑会让孩子产生人格上的两面性,在父母和老师面前是一个样、背后又是一个样,这样的孩子将来走上社会,与他人的交往、沟通、合作也会是一个头痛的问题。
  孩子成才是好事,但不要强求他成为一个天才。毕竟,天才在我们芸芸众生中只是极少数。成功的早教可以造就天才,但以让孩子成为天才为目的的“天才教育”,却往往会酿成悲剧。
  


  
  天赋的递减法则
  
  早期教育为什么能够在造就天才呢?要阐明其中的原因,必须从儿童的潜能说起。什么是潜能?比方说,有一棵橡树,假如它能够充分生长,可以长到30米高的话,那么这棵橡树就具有长到30米高的潜能。同样,一个孩子,假如他的天资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最终可以具有100分的能力,那么这100分就是这个孩子的潜能。
  然而,事情往往不按我们的理想发展。有可能长到30米高的橡树,实际上很少长到30米的,一般只能长到12米至15米。要是生长环境不理想,就只能长到6至9米。但如果肥料充足,再加上精心培育,就可以长到18米至21米,甚至是24米至26米。同样,具有100分潜能的儿童,如果放任不管,就只能成为具有30分能力的人。也就是说,他的潜能只发挥了一小部分。但如果对他进行适当的教育,他的能力就可以达到60分、70分,甚至是80分。教育的理想目标,就是要把儿童的潜能百分之百地发挥出来。
  但是,儿童的潜能遵循着一种规律,那就是递减规律。比方说,生下来具有100分潜能的孩子,如果一出生就受到恰当的教育,将来就可以具有100分的能力;如果从五岁开始教育,即使是非常理想的教育,将来也只能具有80分的能力;如果从十岁开始教育,就只能具有60分的能力了。这就是说,教育得越晚,儿童与生俱来的潜能就发挥得越少。这就是儿童潜能递减规律。
  产生儿童能力递减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动物的各种能力有着不同的发展期,而且各个发展期是基本不变的。当然,某一些能力的发展期可能很长,而另一些能力的发展期则很短,如果一切能力不在发展期内得到发展,就永远不会再有发展。
  曾经在一个夏天问过各种手工艺人,为什么在国民教育普及的今天,杰出的手工艺人反而少了。在一个渔村里,一位老渔夫告诉我,如今没有像过去那样善于游泳、摇橹、撒网的人了,因为孩子们在十一二岁期间都在上学校,而水上功夫必须从十岁左右练起。
  外语学习也是如此,如果不从十岁以前开始,就很难掌握地道的外国口音,腔调总会有点“怪”。不少专家认为,钢琴如果不从五岁开始训练,小提琴如果不从三岁开始练,就不可能达到很高的境界。儿童的能力,如果不在发展期内进行培养,就会出现儿童潜能递减的现象。这就是早期教育造就天才的根本原因。
  
  卡尔· 威特的潜能教育
  
  德国法学家卡尔·威特出生于1800年,他的父亲叫卡尔·威特,是村里的牧师。
  威特的父亲虽然只是一位乡村牧师,却有着惊人的独到见解,尤其是他的教育思想更是独树一帜。
  小威特在婴儿时期显得特别痴呆,但老威特并没有绝望,开始认真地按自己的计划对小威特进行教育。出人意外的是,正是这个傻孩子,不久让邻居们惊讶不已。小威特八岁时就学会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六种语言,并擅长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和化学,数学尤其出色。他九岁那年考入了莱比锡大学。后来分别在布赖斯芬大学、哈勒大学讲学。
  值得庆幸的是,威特的父亲把对他在十四岁以前的教育情况写成了一本书,叫《卡尔·威特的教育》。
  
  老威特的神奇之书
  关于早期教育的传奇故事,人们均会提到老威特的小威特的名字,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卡尔·威特的名字成了早期教育的象征。
  老威特教育理论的核心是“当孩子智力光芒刚刚出现时,对他的教育就应该开始了。”其实古希腊时期的雅典人就有早期教育的传统。可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这个好传统却从世界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儿童教育必须从七八岁开始的信条。这种信条被沿用至今,今天仍有很多相信早期教育有损儿童健康。老威特的教育之道,就被视为荒唐。直至小威特的成才,他的观点才渐渐受到人们的认可。
  
  语言是早期教育的一块基石
  要想尽早发挥孩子的潜能,就必须循序渐进,否则就达不到目的。那么,应该怎么做才能尽早发挥孩子的能力呢?首先从语言教育开始,这是早期教育最重要的部分。因为语言是孩子接受知识的工具,没有这个工具孩子就得不到任何知识。所以,尽早让孩子们掌握语言工具是父母的第一任务。
  我们已经知道应该尽早教给孩子一些东西,但具体应该怎么去做?需要借助什么样的辅助工具?老威特的做法是这样的。
  在威特刚刚有辨别能力时,他的父母就拿各种各样的东西给他看,同时用温和而清晰的语调重复东西的名称。没多久,威特就能清楚地说出这些东西的名称来了。
  教孩子说话,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不好好下点功夫就收不到理想的效果。而老威特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他通过与威特谈论饭桌上的器具、室内的摆设、院子里的花鸟鱼虫,巧妙地使他掌握新单词的发音和词义。
  当威特稍微能听懂大人说话时,他的父母就天天给他讲故事。对于幼儿,没有比故事更为重要的了。因为孩子对这个世界一无所 知,所以应该尽早让他了解这个世界,越早越好。讲故事不仅能扩展儿童知识面,同时也丰富了他的词汇。老威特不仅让威特听故事,而且还让他自己讲。只有这样,才能完全达到讲故事的目的。
  经过这样的教育,据说威特五六岁时就毫不费力地记住了三万多个单词,这的确是个惊人的数字。日本的中学生学了五年的英语,最优秀的学生也不过记住了五千个单词,普通学生是在三千个左右。可见,早期教育的成效有多么大。
  老威特的语言教育法,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他从不教孩子说半截话、方言和土话。他认为教孩子“手手”“果果”那一类的话毫无意义。孩子到了两岁左右,如果父母能缓慢而清晰地向孩子说某个词,一般来说,孩子都可以学会正确的发音。当然,像“手手”“果果”这样的词发音容易些。但是本来一教就可以学会的东西,却故意不教,岂不是很愚蠢吗?
  因此,老威特从来不教不标准的话,他清晰地把每一个音发给儿子听,耐心地教他标准德语。他认为要做到这一点,自己和妻子应该以身作则,力求发音标准,用词规范。他不仅这样要求妻子,对仆人也是如此,严谨他们说方言。因为他觉得让威特学会方言是浪费时间。
  老威特的做法应该引起学多年轻父母的深思。由于忙于工作,很多父母只好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一些文化素质偏低的保姆和长辈来看管,孩子整天生活在方言和土话中,学到的是一些残缺不全的只言片语,从早期教育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孩子一开始就失败了。
  
  唤起孩子的兴趣
  卡尔·威特有一个教育原则,就是“教育不能强迫”。不管教什么,他总是先努力唤起孩子的兴趣,只有在孩子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时,他才开始教。
  威特三四岁时,老威特每天都要带他散步一两个小时,不过这种散步不单纯是溜达,而是一边交谈一边溜达。比如摘下一朵野花,老威特就会给孩子解剖一下,告诉他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或者捉个小虫,顺便给他说说有关昆虫的知识。老威特绝不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方法,而总是首先唤起威特的兴趣,然后根据他的兴趣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同时也绝不对他进行系统教育,只是就散步中威特感兴趣的东西,向他传授相应的知识。
  我一个朋友的小侄女学习钢琴的过程就是一个反面的例子。当她三岁的时候稍微对钢琴表现出了一点兴趣,她父母就毅然把她送去钢琴培训机构学习,而当她显露出了一些天分时,她爷爷奶奶出于疼爱孙女的心情,即使经济不甚宽裕,也花了一万多块给她买了一部钢琴,谁知道买了以后,也不见对于孙女学习弹琴有多大的帮助,反而见她弹琴的兴趣越发降低,渐渐已经不怎么弹了。本来当小孩对于一件事物表现出一些兴趣的时候,努力鼓励她去学习是一件好事,可是小孩毕竟是不能理解大人对他们的期许的,如果不把小孩的兴趣再积极引发出来,比如让她多听钢琴曲,多接触这个领域,培养她主动学习的意愿,而是一味往这个父母自认为值得投资的兴趣上撒大把金钱,也是徒劳无功。其实小孩子思维活跃,对于很多事情都会表现出兴趣和天分,可是该怎么把这些兴趣培养成一种爱好,甚至成为让小孩愿意持续学习下去的专长,不是单靠投入金钱就可以的。
  
  不要乱给孩子买玩具
  老威特几乎没有给儿子买过什么玩具。他说:“玩具并不能让孩子学到什么知识。给孩子买一些玩具就不再过问是错误的。”事实上,由于威特很小就懂得读书和观察事物,根本用不着靠玩具来消磨时间。“玩物丧志”,是大人和孩子都存在的一个问题。光用玩具打发孩子,让他自己玩而不去管他,很容易使孩子感到无聊。久而久之就会变得萎靡不振,对生活感到厌烦,以致毁坏玩具和哭闹等等。老威特认为,由此产生的破坏癖有时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老威特在自己家的院子里,为儿子修了一个大游戏场。里面铺着60公分厚的砂子,周围 种着各种花草和树木。由于砂子铺得厚,即使下过雨也马上就会变干,坐在上面不会弄脏衣服。小威特在这里看看花捉捉虫,养成了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老威特认为,让孩子热爱大自然也是最重要的教育内容。
  在现代的经济社会里,生活逼人,很多父母都因为忙于工作而没有时间陪孩子,于是便以买很多玩具给小孩这种金钱上的付出,来填补自己对小孩的愧疚心理,对于大一点的孩子,甚至认为在家安装了网络,就能填补孩子的空余时间,自己却对此不闻不问,到了孩子成为了“网虫”,陷入了网络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的时候才猛然觉醒,后悔不已。
  其实小孩子都爱玩,买玩具给小孩也无可厚非,可是怎么让小孩子通过“玩”来学习知识,怎么才能不“玩物丧志”,这都要通过父母的理性管理来达到。关键是父母在给小孩提供玩的工具时,不是单纯以满足孩子的玩心作为出发点,而要意识到玩具是小孩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而小孩子本身是不具有这种意识的,所以父母要多陪小孩一起玩,在旁正确指导。
  你或许没有条件给小孩提供一个自然游乐场,可是你至少要多花时间跟他们一起玩。
  
  多吃零食会影响智力
  发明家爱迪生说过:“美国人大多饮食过量。因此血液都跑到胃里去了,头脑则越来越不管用。”据他说,大多数美国人饭吃得太多,活却干得太少。胃过于疲劳大脑功能就会减弱,所以贪吃会使人变蠢。
  他认为,如果让孩子的大部分精力用于消化,那么大脑就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所以他在培养孩子时,总是督促他注意饮食,不吃得太饱,以免使胃的负担过大。很多孩子往往不知饥饱,由于吃得过多而生病。可是,这个习惯并不是孩子的天性,而是由于父母的无知造成的。当然,儿童的成长很快,需要加强营养,不能以大人的标准来衡量他们。但是很多孩子因吃得过多而使胃过于疲劳,导致大脑反应迟钝却是事实。
  威特的父亲很注意这一点,他严禁威特随便吃点心和零食。给孩子加强营养是必要的,但应该进行合理安排,最好规定吃点心的时间,使之形成规律。
  
  儿子永远是个普通人
  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是造就神童或未来的伟大学者。在100多年前,就有人对卡尔·威特的教育方法提出质疑。为此,老威特作了如下辩解:
  人们以为我是带着塑造学者的目的来教育儿子的。甚至有些人以为我想造就一个神童,为的是获得名誉。其实,这些看法都是对我的误解。我只是想把儿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所以才挤出自己仅有的一点智慧,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力把他培养成健康、活泼、幸福的青年。
  我喜欢身体和精神全面发展的人,讨厌学究。所以每当我看到儿子过于迷恋希腊语、拉丁语或者数学时,就立即想办法纠正他。人们以为我只是发展孩子的大脑,这是对我的又一误解。我和妻子共同努力来帮助儿子 发展常识、爱好和想像力。我不喜欢缺乏常识和爱好的人,同时,我还尽力使儿子成为一个既懂感情,又具备高尚道德修养的人。
  我讨厌学究,学究都是些呆头呆脑、板着面孔、难以相处的人。他们只懂得自己的专业,不论走到哪里都喜欢卖弄他的专业知识,而不管别人是否欢迎。同时他们又非常缺乏常识,往往喜欢发表拙劣的 议论,被人们当成的笑柄。这就是学究。
  ……
  通常,儿童才智过高容易被看成是偏才。如果说某人的孩子8岁就学会了六国语言,9岁就上了大学,14岁就当了博士,那么他其他方面的发展就容易被人忽略。
  事实上,对于这个问题,老威特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教育孩子的目的,不仅是要孩子成才,而且还要成为身心健康的人。老威特为了把儿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品德教育上花的精力比智力教育更多。这也是一位严肃认真的牧师必然要做的事情。因此,威特从小就受到特别虔诚的信仰教育,并以精通圣经著称。尤其是基督教的教义,他能全部背下来。确实有很多牧师的儿子,熟读圣经,却喜欢胡作非为,一点也不懂得尊重别人。威特完全不是那样的人,人们都说他“像天使一样纯洁”。他确实是个非常虔诚、富于爱心、态度谦和的孩子。他从不跟人争吵,别说动物,就连一朵野花也不舍得伤害。
  然而有些学识很高的人,他们有足够的才能教育自己的孩子,但却单纯以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天才的目的,来对他们进行严厉甚至高压的教育,最终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现代就有一个典型的例子。
  现年23岁的索菲娅·尤索夫出生在英国考文垂市的一个移民家庭,父亲来自巴基斯坦,母亲来自马来西亚,家中共有5个孩子。索菲娅的父亲法卢克·尤索夫曾是一位数学家,为了培育5个子女,他和妻子毅然辞去工作,一门心思尝试他的“私塾”式教育以及由其独创的“快速学习法”。他曾扬言,有能力教好地球上任何一个孩子。
  1998年,时年13岁的索菲娅以优异成绩完成英国A-Level数学进阶考试,被牛津大学圣希尔达学院数学系录取,成为该校史上最年轻的大学生之一,被誉为“数学神童”。15岁辍学出走轰动英国。
  2000年,时年15岁的索菲娅一结束期末考试,便悄然离校出走。由于当时她尚属未成年人,警方接到报案后十分重视,立即展开地毯式搜索。天才少女索菲娅的出走一度轰动了整个英国,当时人们纷纷对其父法卢克高压式的严厉教育提出质疑。而法卢克却称索菲娅是被绑架了,而绑架者是为了寻找她的“智慧钥匙”,并且对她“洗脑”。
  索菲娅出走后不久,她在一份发给姐姐的电邮中称,过去15年来,自己受够了父亲生理和情感的双重虐待。索菲娅甚至将父亲形容为“活地狱”。至今她仍被她的苦难童年所困扰,她的父亲对她进行了严格的快速学习法教育,她不得不呆在寒冷的房间里以保持注意力。当谈及她的成长经历时,索菲娅称:“在我长大后,我开始与我的父亲发生冲突。他有时很暴力。由于他在学业向一直推着我向前,我过于自信了,我成长得太快了。我11岁就开始整天学习数学,我没有任何朋友,我几乎没有和任何儿童一起玩过。”
  2周之后,警方在英格兰伯恩茅斯市的一家咖啡馆中发现了索菲娅,当时她正在某饭店当女招待。由于拒绝回到父母身边,她被一家社会机构“接管”。2002年10月,她被送回牛津大学,以便继续完成大学学业。
  2004年,时年19岁、正在牛津大学攻读数学硕士的索菲娅突然宣布,她将嫁给24岁的见习律师乔纳森·马歇尔。然而在婚礼上,她的父母和4个兄弟姐妹一个也没有到场,尽管她曾发出了请柬。虽然索菲娅对于婚姻生活充满幻想,并且准备“生一堆孩子”,可是这场婚姻仅过一年便宣告破裂。由于种种原因,她一直未能拿下牛津大学的硕士学位。突然失去了经济支柱,为了支付高昂的房租和生活费,索菲娅竟然选择了下海卖春。
  昔日牛津女“神童”沦为妓女的报道震惊了整个英国,索菲娅一位昔日朋友在得知她的堕落经过后不禁唏嘘不已:“太让人心碎了。以她非凡的智慧,原本可以用任何(其他)方式赚钱。可是现在,她的生活已经失去了控制。”索菲娅的另一位故友痛心地表示:“她是一个好人,本应该过上比现在好得多的生活。她的天才简直成了诅咒。”
  谁说索菲娅的一生不是被他父亲的“天才教育”摧毁了呢。父亲从小对她的高压教育,造成了她对父亲、对家庭的严重抵触心理,她长大以后步入失败的婚姻跟她从小造成的心理缺陷不无关系,而她自甘堕落的行为,更可以说是失败的“天才教育”下的产物,他父亲一直以来只注重对于她智力上的教育,一心只想着要让她成为“天才”,却严重忽视了对她的道德培养以及跟孩子的亲子关系,导致了如此的结局,没错,索菲娅是成为了天才,可是她却堕落了。
  
  不要伤害孩子的判断力
  卡尔·威特的教育方法有一个特点,就是严格而不专制。所谓专制是指强迫孩子服从。老威特反对专制,他无论在教育方法上还是在其它方面,都很注意讲道理,理性地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
  卡尔·威特认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不蒙蔽孩子的理性,不扰乱孩子的判断力。所以他在批评孩子时,总是晓之以理,绝不让孩子挨了批评却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比父母不搞清楚事实就错怪孩子更糟糕的事了。即使父母的责怪和禁令是对的,也应该让孩子明白其中原因,否则孩子就会口服心不服。可是,有太多的父母做不到这一点,其实这就是专制,专制会蒙蔽孩子的理性,使他的判断力失常。如果孩子失去了正常的判断力,他的一生就不能正确地判断是非了。世界上有太多的孩子被扭曲了是非观念,这是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
  
  


  塞德尔兹的自由教育
  
  1914年,美国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年从哈佛大学毕业了。他的名字叫威廉·詹姆士·塞德尔兹,是著名心理学家鲍里斯·塞德尔兹的儿子。
  威廉·J·塞德尔兹的学历非常奇特:他不到两岁就开始接受教育,三岁时已经能用母语流利地读写了。五岁时看到家里的骨骼标本,他又对人体产生了兴趣,从而开始学习生理学,不久竟然达到了执业医师水平。在中学期间,他编写了天文学、英语语法和拉丁语语法的教科书。这位小神童很快就出了名,很多人从各地赶来考他,结果他的表现比传说中更令人惊讶。在随后的两年后,他还是在家自学。十一岁时,他考进了哈佛大学。入学后不久,他就能讲解四维空间这样的数学难题了,这使教授们大为惊讶。而塞德尔兹的父亲塞德尔兹博士著有一本很有趣的读物——《天才与俗物》。
  
  俗物是怎样变成的
  塞德尔兹博士认为,循规蹈矩的儿童,长大成人以后必然会成为俗物。他们的特征就是非常听话,总是惟命是从,害怕批评,竭力使自己的举动不违礼俗、不犯过错;他们接受别人教给的东西,而且对这样的东西从不表示怀疑;而后,他们把妒忌、恐惧和挫折都传给自己的孩子。这样的人为数众多,就散布在我们的周围。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有个孩子出来时穿着干净崭新的衣服,看起来对自己很满意,但他很快就不在意这身新衣服,而是玩起泥巴,他蹲在地上,玩的兴高采烈,自然,他那身新衣服保不住了,不过情况还不太糟,只是稍微弄脏了一点,可是当他母亲发现时就好像发现了世界末日,急忙上前拍了他一巴掌,一边数落一边把他带进屋。不一会儿母亲又送孩子出来,孩子已换上件干净的衣服,但是除了哭声外,还有满脸的委屈。
  十分钟以后,那可怜的孩子又把衣服弄脏了,接着又出现了刚 才发生的情景。
  在这种情况下生活的孩子,将为生活而痛恨自己的母亲,而比这更糟的是,他还会痛恨生活。
  大人们还会想当然地认为,应当教会孩子处处为大人着想,让大人尽可能过安静的生活。因此,培养服从、礼貌和恭顺是十分重要的事。儿童的自由天性就被这种愚蠢的力量所扼杀了。他们在摇篮时期就被弄得毫无生气,他们受到的教育就是拒绝生活。因为,他们年轻的生命就是一个漫长的否定,不要吵闹,不要顽皮,不要说谎,不要不守规矩等等。
  塞德尔兹感慨道:“在这种教育下产生出来的难道不是俗物吗?难道我们指望这些俗物来实现人类社会的幸福和完美吗?不,俗物们只会成为那种狭隘的惟命是从的小人,一生只能点头哈腰,他们只会使世界变得更糟。”
  
  母亲手中的吉他
  我们可以从大量的文献之中看到,那些被称为“天才”的人,大多数都非常喜爱音乐,并且都接受过音乐教育。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音乐对他的影响非常明显。孩子对音乐的敏感远远超出视觉。
  在儿子诞生后不久塞德尔兹就发现了这一点,所以在儿子成长过程中,他始终把音乐教育放在首要的位置。
  每当母亲在客厅中演奏钢琴时,小塞德尔兹总会有不同的反应,其实这种反应在他还在摇篮中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每当他哭闹之时,一听到悦耳的琴声便会立刻停止,甚至有时会流露出愉快的笑容。每当孩子哭闹时,母亲并没有像其他父母那样递上吃喝,而是常常用音乐去慰藉孩子,在孩子哭闹时递上吃喝的东西,不但对孩子的健康有害,而且还会让孩子养成一种恶习,他们会在幼儿的头脑中形成一种概念,即哭闹便能换来吃喝,吃喝是世界上最好的事。形成了这种概念的孩子必定会成为一个俗物。
  小塞德尔兹的母亲还用琴声来帮助他理解词汇的含义,让他不仅能准确地掌握形容词的意义,还能够把它们用音乐表现出来。
  
  纪律会扼杀孩子的天才
  有的教育家说,教育就是为了良好的习惯。这是非常错误的说法。塞德尔兹认为,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形成习惯,而是要经常防止习惯的固定化,这才是教育最重要的问题。
  然而,现行的教育是刚好相反,重纪律甚于重素质,把纪律看得高于一切,只要是遵守纪律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享受各种优待;一旦孩子违反了纪律,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一律视为大敌,非得严惩不可,人们常常不自觉地要用纪律去约束孩子,尽力使他们合乎规范。孰不知,一个合乎规范的孩子,可能就是一个完全丧失了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孩子。
  小塞德尔兹的舅舅是个生活刻板严谨的人,做事极有规律,却有一个最调皮捣蛋的儿子彼特。彼特因为很爱把东西拆开来研究而常常挨打,父亲始终把彼特的这种特性理解为调皮捣蛋而常加责骂,最终使彼特离家出走不愿回家。这件事对父亲的震动非常大,他开始认真对待儿子的天性,不再强求他非要与自己一样。这样一来,他发现自己和儿子都变得轻松愉快了。
  这是一个极端的事例,但他同时也非常具有典型性。当孩子显露出某些方面的天才时,我们的教育不但不加以引导和启发,反而首先是用纪律的条框去规整它,使它符合我们的习惯。这真是教育的悲哀。
  爱迪生一生发明的项目,高达1628项。他上小学时,对许多事物都好奇,看到气球能在充满气之后飞上天,就找来一些发酵粉,动员想上天的同学来吃。不幸的是,吃了发酵粉的同学疼得在地上打滚。校长知道后,非常生气:“又是你这个捣蛋大王,我把你开除了!”爱迪生被学校开除后,他的母亲气愤地说:“你们不了解我的孩子,他非常聪明,他不是在捣乱,而是好奇。你们不懂得教育,我来亲自教育他。”母亲将孩子接回家,亲自给他上课,鼓励他搞实验。
  对于教育者最重要的是这样的认识:用烦琐而不必要的纪律使儿童的习惯固定化,把孩子造就成一具具只会听话却不懂思考的机器,这是在教育中应该予以坚决禁止的,这才是教育应遵循的最高境界。
其他文献
历史回眸  在海德堡,大学就是城市,城市即是大学;它的14万人口中,有10万人是来自各国的学生和为大学服务的人员。站在街上四望,看到的全是年轻人的面孔,难怪海德堡被赞为“永远年轻,永远美丽”!
期刊
迎面走过来这个人,清秀的五官,瘦高的个子,头发软软地流淌在双肩,小清新的衣着,散发着文静少女的气息。配上她身旁飘落的叶子,不得不说是很美的秋日画卷。  巧的是,画中的这位女子,我是认识的。没错,她应该就是那位除了妈妈,第一个扇我耳光的女子。  别想歪,这是发生在小学时的事了。且叫此女子为Z吧。  那时我们同班,女生比男生早成熟,所以Z以不错的头脑当上了学习委员。我则是典型的淘气包。我已经想不起当初
期刊
适当的惩罚是爱的表现,也是规范宝宝行为的有效手段。  惩罚远远不是打宝宝小屁屁几下那么简单的事情,惩罚其实是一门艺术。不同人种不同民族的父母惩罚孩子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是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惩罚孩子,  惩罚只是爱的一种手段,因此父母的惩罚一定要有度。当宝宝的行为让你无法忍受,你恨不得狠狠地揍他一顿时,请先数到10或者数到100吧。    专家观点 学前教育专家 高丽芳    惩罚是一门家教艺术  
期刊
“在孩子的乐趣中,最重要的是读书。不过应特别注意书的选择,一个人喜好什么样的书,往往决定于他第一次漠的是什么书,  而且幼儿时期的读的书往往能左右这个人的一生。”  ——日本教育理论家本村久一《早期教育和天才》    阅读是儿童求知基本的能力,也_是儿童较为复杂的能力。按照专家的说法,0~6岁的儿童尚不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去阅读,他们可以在爸爸妈妈的陪伴或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画面
期刊
一个人告诉我,交往朋友,对他人洞若观火容易,对自己明察秋毫很难。他还说,发誓要做道德上的完人,这只是一种追求。所以要随时明白和提醒自己,懂得自己也是有人性缺陷的人,就给自己留了一条宽阔的路。要求他人完美,要求他人与自己的想法完全吻合,这是一种霸道的做法,说穿了,就是冷酷和自私。  交往朋友的最初,犹如孔雀开屏,往往展现出美好的一面。当初和一個人交往,那人身上有很多动人的优点,磁场一样吸引了你。可后
期刊
几天前,做了一个怪梦。梦里,既没有异形怪物追我,也没有金银财宝在前面等我,我却一直在跑,我想慢下来,双腿却不听我使唤。终于,梦里的我大喊:我到底为什么跑啊!  睁眼,额头全是汗。一般梦里的情节,在醒来后,在干点无关紧要的事情后,都会忘得一干二净。然而这句“我到底为什么跑啊”,却在这之后,纠缠着我。  于是我开始翻箱倒柜,尝试转移注意力,不想让奇怪的想法打扰我的周末。折腾半天,我发现了一个上锁的铁盒
期刊
60年代——知青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就是这一句歌词,完全就解释了,当时什么是知青。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支援农村建设,体会农村生活。“知青”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也是那个年代,所特有的一种情怀。在城市里养尊处优的孩子,不得不离开家乡,远走各个边远山区,产生了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有爱情,有亲情,有革命情谊。日子虽苦,但每当问起那代人最怀念什么日子,他们都会充满向往地说:“
期刊
新加坡属英联邦国家,教育体制新严格沿袭于英国,在英联邦国家中素以办学认真,学术成就卓越而享有盛名。新加坡的人口多元化,日常生活中,华语跟英文都是沟通的工具,这种双语环境尤其适合中国学生。  在新加坡,常能听到当地人自豪地提起—句话:“双语环境、中西融汇”。确实,新加坡人从小接受英语授课、历经英国剑桥会考与“高考”,毕业证书由英国剑桥委员会统—颁发,受英联邦国家承认。  去年底,新加坡推出了瞄准海外
期刊
别让“多才多艺”成为绊脚石    提起幼儿阶段的教育,人们耳熟能详的是“钢琴班”、“珠心算”、“幼儿英语”、“幼儿识字”。这些教育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教育效果明显,见效也很快。因此,家长也很容易因为孩子阶段性的成果而获得鼓励。但这些课程在孩子进入学校后的后续效果,却很少有人去研究和关注。而事实上,很多孩子在小学阶段由于准备早,知识储备足,因此学习尚能领先,但进入初中阶段,优势就逐渐丧失,而进^高中
期刊
中国人形容诗词有一种境界叫“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我们经常会羡慕那些睿智的老者,坐在斜阳余晖中,带着一丝淡然的微笑。但那不是年轻人的境界,年轻时就该追求绚烂之极,该绚烂的时候你干嘛不绚烂呢?一个人如果没了激情和梦想,你精通所有社会规则、懂得太多的技能管什么用呢?你过去十几年被压抑得太久了,太习惯于遵守标准答案了,你已经学会不痛恨标准答案,并且与标准答案达成了认同与默契。可是,你甘心如此吗?  我们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