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hine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把“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等内容都是课程总体目标。为此,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遵循数学教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介绍史料趣闻,了解数学起源
  数学起源于生活,生活中也充满着数学。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内容需要及教材编排,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数学史料,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起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如:在介绍圆周率时,让学生找出有关圆周率的知识,从中认识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了解祖冲之是我们周边涞水县人,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比國外数学家得出这样精确值的时间至少早一千年,从而引发学生的自豪感,激发学习兴趣。另外,介绍数起源时,可介绍古人的结绳计数与刻痕计数,使学生体会到数学起源于生活,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透过生活现象,发现数学问题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更是充满着数学问题。善于捕捉生活现象,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成数学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产生学习需要的有效方法。比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与性质”时,我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有许多有趣的比吗?如身高与双臂平伸的比大约是1:1,较底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许多用处,例如,警察叔叔可以根据犯罪嫌疑人的脚印推断出他的身高……”。这样,从“人体有趣的比”中,说出“比例”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新知识的探究。
  引导学生透过生活现象,发现数学问题,缩短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视野,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既满足了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又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索的兴趣
  小学生正处成长与发育的初级阶段,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可以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因此,我们要寓数学知识教学于游戏活动和社会情景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通过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情境,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身体验来自生活情境中的问题,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内在学习动力,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另一方面可以沟通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在解决问题中学到数学。如我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我首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我分别在课堂上放了4个包,分别是2斤、4斤、8斤、10斤。然后就让学生上来将这4个包提起来,并且让学生自己感觉一下所提起各个包时有什么不同,最终让学生明白:斤数多总是比较重。也就是说比较重的数字就比较大。然后引导学生不知不觉地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后,很自然地引入新课。
  四、回归生活实际,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有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科技法学生形成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如,教学“利息”时,我先让学生认识银行的存单,从中认识“利率”,理解利息与利率,期限本金的联系,自由编题,同桌互相给算一算对方定期所得的利息,回到家还可以了解自家储蓄情况,争当家庭小参谋。再如,学习了“百分率”后,让学生了解家中各日常开支,算出各种支出的百分率,为家长提出合理建议。这样,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验学以致用的道理。
  数学源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充分挖掘生活资源,将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使学生有更多地机会以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数学,提高生活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导读:学习英语是要用的,复述故事只是一种模仿的“说”,只有学与用二者相互作用,才是真正达到了语言学习的目的。可是我们大家必须要正视并尊重一个客观事实,那就是我们的孩子们除了课堂,并没有用英语交往的机会,即没有语言交流的客观环境。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在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的信息时代,计算机和英语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进入现代社会门槛的通行证。可是,回头看看目前幼儿英语教学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绝大多数幼儿
书法课堂教学是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双边活动,是使学生获得书法知识、提高书写技能,并形成一定思想修养的教育过程。这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发展过程,它是由课程性教学与诸多非课程性教学活动共同构成的一个整体。加强书法课堂教学研究,采取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对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明确目标,内容系统  作为非专业性、普及性的职中书法教学,其教学目标有很重要
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基于对学生的爱之上的,没有爱的教育就不是成功的教育。爱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感化。经过几年的班主任实践工作,使我深深的体会到:我们只有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以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去触及学生心灵,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使学生从内心接受你的教育。作为教师的我们都知道孔老夫子的这句话: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学生只有喜欢你,尊敬你,才能喜欢听你的
[目的]:考察急性应激诱导大鼠海马Akt/FKHRL1信号通路活性的改变及其时效性;探讨心理应激的大鼠模型。[材料和方法]:1.实验动物:雄性SD大鼠,体重280±20g,每笼5只于动物房常规饲
【摘 要】小学英语大班额教学存在着许多弊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理开展小组合作,结合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断引进竞争机制。只有把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与大班额英语教学的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完成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要求和目标。  【关键词】大班额 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 有效教学    目前,多數农村和城镇学校普遍存在着班额大、英语师资缺乏的现象。班额大,存在的弊端就多,如教学活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现代文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现代文的阅读能力很重要。在教学中,具体的做法是:明确提高阅读能力的意义,有针对性的指导,加强读诵训练。  [关键词]培养 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   当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重视,很多老师加强了对学生阅读的辅导与训练,但真正能力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专项性训练却并不多。部分老师总是强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路,盲目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