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语文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yigyaoatcs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着眼于人的一般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根据终身学习的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力图改变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局面,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争做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高度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的和谐发展。
  该模式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教师包办过度、学生依赖过度的问题,将“自主自悟”能力培养作 为语文教学的突破口,努力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1)从以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转变为主动参与为主;(2)从以教师的“根据教参讲授”为主转变为教师指导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为主;(3)从“师——生”的单向交流转变为“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实现互动,相互沟通、影响、补充;(4)从以学生的机械重复练习为主转变为听、说、读、写等多种练习活动的综合实践为主;(5)从以学习课本教材为主转变为注意学生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的沟通,拓展学习空间;(6)从重视结论的掌握转变为重视对学习过程的参与;(7)从以培养“双优生”为主转变为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
  在研究中,我根据“自主学习”的基本原则,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归纳出本模式在操作上的基本环节:创设情境——自读自悟——合作探究——交流互动——拓展延伸。现具体分述如下:
  (1)创设情境。审美的愉悦能促使学生更乐于积极主动地学,更能够将学生思维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在教学中,我努力改变为教生字而教生字、为教课文而教课文的简单化倾向,将这种教学置于特定的或假设的情境中去。所以,我注重课堂的导入,注重课文学习的背景设置,将创设情境作为激发学习动机的“载体”,作为提示、唤起学习要求的大好时机,作为引导学生自己阅读的起始状态,促使学生充满情趣地进入特定的情境中,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去领略、去感知和理解语言文字,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2)自读自悟。读,是小学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学生理解文本的心理过程。读,有利于培养语感,陶冶情操,提高理解、欣赏和表达能力。课堂上我给学生留有充分“读书”的时间和空间。在引导自读的过程中,先明确要求,让学生“有目标”地读,再适当指点方法,做到“有学法”,还让学生自读时注重情感投入,要把自己的心放在文章中,尽力将自己的情感贴近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去感受他们的感情:或欢喜,或忧愁,或愤怒,或快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书读懂,才能真正有所感悟。
  (3)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是新课改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合作学习,使课堂氛围宽松起来。这样,有利于弥补独立学习的不足,增进学生之间情感沟通与智力互补。合作时,引导学习小组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尽量使每个成员都有单独的任务,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把不懂的问题摆到学习小组中讨论解决,通过成员之间有效地交流,归纳成员意见,形成统一的认识,学会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4)汇报互动。学生具有巨大的潜能,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不同,对文本的感悟也不同。课堂上,我尽一切力量给学生发表独特见解的机会,创造互动的氛围。另外,还要求学生在他人发表意见时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气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逐步培养“吸纳与宽容、欣赏与质疑”的倾听能力,并以正面引导与鼓励性评价来激励学生,将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水平维持在较佳状态。
  (5)拓展延伸“用教材教”,立足课内,指导方法,着眼课外,拓宽空间,才能让语文教学在课内外关系学科间融合、校内外沟通的大语文体系中走出一条高效、乐学的康庄大道。但是,设计“拓展延伸”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条件、实际能力等因素,否则只能使之流于形式。
  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师观与学生观,形成平等、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民主、共进、互动、宽松的学习氛围;树立正确的教材观,灵活运用教材;树立“教育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观念,注意做到面向全体,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相长”。
  (作者单位福建福州市快安小学)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在各个领域中间作用不断加强,计算机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也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紧跟各学科的改革步伐。而优化教学环节,则是提高计算机教育效率的重中之重。    一、优化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学无成法。”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相应地要创新教学方法。    (一)直观感知法  计算机教育课程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一门新兴的、新颖的课程,基本上没有接触过或很少接触过,因而对计算机更是充满着一种神秘
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在教学中,意(情)属于主观范畴,可以特指教师的思想、感情、教学水平、教学设计等;境(景)是客
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充分而灵活地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即能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体悟,又能发展其口语交际能力,以使学生适应现实生活和未来社会的需要
重点中学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是指"政府重点办好的普通中学",政府集中主要的物力、人力和财力扶持一批学校,使这批学校成为高中教育的中坚力量.这虽然在制度层面上
作文本身既是学生自身生活积累、语言积累的产物,也是学生内心思想的独白、真情实感的倾诉。但是当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低效令人忧虑,很难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作文难”成为让学
新课程改革在我们国家从2001年开始实施,神木在2003开始推行。近半年来我们尝试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通过多次培训,教研组讨论,学习理论知识。课堂实践,这种模式灵活、适用,便于操作。在近10周的教学管理中,和最近在神木听了来自榆林地区的教学能手的课,感覺传统的上好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产生了好多困惑——我们的课改究竟该怎样搞?  1.导学案的编写。导学案中更多的体现的是课前预习、学法
教低年级自然的老师都有这样一个体会:一个学期下来,对学生的考核工作比较麻烦.为什么呢?因为低年级的学生识字不多,假如你出一张试卷让他们笔试,试卷上就会出现许多拼音和错
我看到了这样一篇小小说——《老黄牛》,大概意思如下: 老师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题目叫“老黄牛”。晚饭后,云云就趴在桌子上写开了。她是这样开篇的:“我不喜欢老黄牛,身上脏兮兮的,不讲卫生,走起路来慢腾腾的,很笨……”这时,站在背后的妈妈大声说:“走题了。”云云认真地说:“我还没写完呢,我还要帮老黄牛改正缺点,让它天天洗澡,养成好习惯。”妈妈又强调:“这孩子,别强词夺理,快重写!老黄牛的精神是吃苦耐劳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沿用了几十年的教案模式和对教案的要求,已难以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难以适应新一轮课改的要求."三栏式"备课对传统的教学过程做了大胆革新,将其细化,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呼唤理性的朗读训练,即注重整合、注重情感、注重发展、注重创新的朗读训练。在指导朗读训练过程中,我们要避免训练的单一性,开动脑筋,多想办法,力求做到“训”得艺术,“练”得愉悦。我在几年的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归纳整理出了几种特殊而实用的课文朗读训练方法:  一、“接力式”读。低年级识字教学不能为了识字而识字,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帮助学